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胜古迹] 中华第一城

[复制链接]

3524

主题

6785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追颠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2:5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古学家认为,无论从时间、规模还是城墙的建筑方式以及城内已发现的高等级墓地与祭坛看,良渚古城都堪称"中华第一城"。     从地图上看,良渚古城的格局十分清晰,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更令人惊叹的是建城的位置充分利用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明显是经过精心勘察与规划的。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说,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小山,则分别被用来作为城墙西南角和东北角的制高点。
    根据计算,古城墙在莫角山四周的田间延绵超过了6公里,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地段已被破坏。保存较好的北城墙,高度约4米,靠外墙的石块明显比内墙的大,依稀可见当年非凡的气势。古城城墙的厚度同样十分罕见。除了南城墙略窄,40多米宽外,其余三面城墙都有60多米宽。古人为何要筑这么厚的城墙?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吴志强说,城墙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像长城是用砖石彻成的,下宽上窄,只有十几米,明城墙也只有20多米,而良渚古城地处沼泽地边缘,地基较松,因此要用石块作基础,然后再在上面夯黄土。
    在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陆续挖掘出陶器、木器、石器。在东城墙,刘斌指着一段城墙剖面说,这里出土的陶器也是良渚晚期特征,与西墙和北墙出土的陶片完全一致。根据这些出土的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后做出判断。
    围绕莫角山四周而建的良渚古城,同时还将各种"重量级"的考古发现也尽揽"怀中":如1986年在紧挨着莫角山的反山贵族墓地的12号墓出土了700多件玉器,其中有一件重达6.5公斤的神人兽面纹玉琮。之后考古人员在6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又陆续发现另外10座良渚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各种形状的玉器达5000多件(组),成为良渚文化考古发掘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发掘;又如1993年考古发现证明,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遗址是一处人工堆筑的巨型礼制性建筑基址,奠定了良渚遗址在良渚文化范围内的中心地位。莫角山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591

帖子

45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0

灌水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8-21 13:07:30 | 只看该作者
辉煌的历史,良好的开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2 12:14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