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民俗] 中华56民族之五十四:维吾尔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4:5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维吾尔族标徽







[url=http://pop.pcpop.com/p060811/0001596693.html][/url]维吾尔族简介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 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 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 吾尔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共 有7 2 1 4 4 3 1 人。史籍记载: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 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 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 牧民。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 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 (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 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 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 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 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 乌鲁木齐东南1 8 4 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伊斯兰教。古 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宗教节日。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闻名遐迩的音乐史诗《十二木 卡姆》(意为《十二部大曲》)是他们的艺术精华。群 众喜闻乐见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 色。

火焰山与葡萄沟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有一座色若鸡血、东西延 绵百余公里的山岭。炎夏,只要进入盆地,一眼就会看 到它象一条红色的巨龙卧在浩瀚的戈壁滩上。在烈日的 照射下红光灼灼,若云若雾的蒸气袅绕山间,宛若熊熊 的烈火在燃烧。加上黄褐色旷漠和蔚蓝色天空的衬托, 显得更加奇特壮观。这就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描写 的唐僧西天取经受阻,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借来芭蕉 扇,扇灭火焰,保驾唐僧西行的火焰山。

    火焰山,当地人称为“克孜勒塔克”(意为红色的 山)。维吾尔族民间相传,火焰山是被龙血染成红色的 。其实火焰山山体主要是中生代第三纪红色砂岩组成, 所以呈暗红色。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盆地深居亚洲内陆 ,四面环山,低凹闭塞,位于盆底的艾丁湖还低于海平 面1 5 4 米,整个盆地所承受的巨大光热很难散发出去 ,盛夏这里仿佛是一个特制大火炉,热浪滚滚,燥热难 忍。地表砂子常达7 0 ℃,最高曾达8 0 ℃,所以故有 “砂窝里煮鸡蛋,石板上烙面饼”之说。   然而,就在火焰山下,却有一个绿荫浓郁,流水潺 潺的绝妙去处,那就是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驰名中外的葡 萄沟。八九月份是葡萄的丰收季节,山坡上,谷底里, 成簇成串的葡萄,有圆的、马奶的、红的、白的,也有 绿中泛红、红外着粉的。晶晶莹莹,象玛瑙、似翡翠, 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十分让人陶醉。在这绿色的世界 里摘葡萄的维吾尔族姑娘,衣着显得分外艳丽,身影更 加婀娜多姿。







    其中,名贵的无核白葡萄不仅供人食用,而且有医 药功能。它小而甘,无核,一棵秧能活上百年,耐旱、 耐盐碱,果实穗大、粒小、多汁、含糖量高,适于鲜吃 ,晾制葡萄干等特点。在这里还可看到山岩上一座座类 似帼帼笼的大荫房。人们把鲜葡萄挂在荫房中,约4 0 天左右,就成了嫩绿透明,甘甜柔腻,远销国内外的无 核白葡萄干。

羊肉串与手抓饭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 俗。   烤肉槽是烤羊肉的必备炊具,是由铁皮砸制而成。 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有无数通风洞孔。用无烟煤或 木炭作燃料。烤肉串时,点燃炭火,待烟尽火旺时,即 将串好的羊肉串架在槽上烘烤。

    烤羊肉串用的铁杆子也很别致,是将3 0 厘米长的 3 号铁丝砸扁,一端加工成尖形,一端安装木柄。先把 洋葱末拌和腌约半小时的鲜羊肉块串在铁钎子上,架在 铁槽上烘烤。然后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五分钟 左右,翻动肉钎再烤另一面,并撒上调料,烤数分钟即 成。   

    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 郁,有的食者一次能吃十几串,特别是到了冬季,人们 坐在烤肉槽前,既有红扑扑的炭火取暖,又有香喷喷的 羊肉串解馋,真是妙趣横生。近年来,这一色味俱佳的 维吾尔族的传统小吃,已经走出家门,遍及京城,深受 人们的欢迎。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 味食品。   

    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 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 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 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 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 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 取名为“抓饭”。现在有些家庭招待客人,一般都备有 小勺。

    维吾尔族人民把抓饭视为上等美味食品。其主要原 料为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先 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 ,并酌情放盐加水。2 0 分钟后,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 入锅内,不要搅动,4 0 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 饭油亮晶莹,味香可口,很有营养价值。

    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除 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动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来做抓 饭。其中用骨髓油营养价值最高。在用肉方面,除羊肉 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和牛肉。雪鸡肉 的抓饭味道最佳。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 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为甜抓饭或素抓饭, 同样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 要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中还盛行木瓜(学名叫(左 木温右)(左木勃左))抓饭,鸡蛋抓饭,酸奶子抓饭 和包子抓饭,都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









维吾尔族花帽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 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 ,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 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 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 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 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 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 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 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 小花帽)。

    “奇依曼”花帽色彩绚丽,针迹细腻。它用金银彩 线绣制,还缀有各色塑料小珠子。小伙子,姑娘戴上它 ,在荫凉的葡萄架下弹唱起舞,显得潇洒自若,充满活 力。   

    “巴旦姆”取名于巴旦杏。巴旦杏源于波斯,是一 种能在干旱沙漠地带生长开花结果的树木。巴旦杏“其 肉苦不可(口敢),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善于想象的维吾尔族人民根 据巴旦杏的特性和形似新月的果核,运用白色丝线,采 取曲、直、点、线相结合的手法,绣制成涟漪和小珠簇 拥着巴旦杏核的装饰图案,象征涓涓清泉哺育着果实累 累的果木。这种淡雅素净,庄重大方的“巴旦姆”花帽 ,多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绣制花帽,有多种方法:丝线平绣、十字花绣、丝 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钩花刺绣、 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维族妇女先在 四瓣帽面上绣出多彩的纹样图案,然后将四瓣帽面以顶 为中心缝合起来并衬好帽里,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型,最 后镶上黑绒布边,便成了一只小巧玲珑的花帽。







    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工艺品,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青睐。每逢重大节庆活动,维吾尔族人都要 精心绣制或选购小花帽装饰打扮自己;有的还将花帽高 挂在屋内壁间,以增添房间陈设的艺术情趣;有时作为 珍贵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和来自远方的宾客。

喀什“巴扎”   

    俗话说,到新疆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到喀什 不看“巴扎”,等于没有到喀什。   喀什,是个有着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城。早在汉唐时 期,这个“丝绸之路”上最大的驿站,已是活跃的国际 集市了。远道而来的罗马、波斯、印度的商队和内地川 陕等地的马帮云集于此,进行贸易往来。如今,喀什约 有人口3 0 余万。城内高楼矗立。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周围幅射状街巷上,密布着国营商店和个体手工业店铺 与摊贩,经销着国内外的名贵商品。然而,它们却无法 取代那传统的七日一集的大“巴扎”。

    “巴扎”,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贸易集市。喀什大巴 扎,中心在城区东南的喀什噶尔河畔。每逢星期日集期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物资云集。从一般农副产品到 价值很高的工艺品,应有尽有,并按种类分市排列。上 午时分,巴扎渐入高潮,人们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在 行人中还有少数妇女蒙着面巾。   

    巴扎上,与人们衣着有关的纺织品和皮毛,是引人 注目的商品之一。这里,除了来自新疆和内地的各种花 色布匹之外,大量的是应时的真丝绸和化纤织品。尤其 是来自苏州和巴基斯坦的乔其绒,更是维吾尔族中青年 妇女争相购买的畅销品。

    地毯,是巴扎集市上的又一宗重要商品。新疆地毯 以其优良的质地,精美的图案和鲜艳的色泽蜚声中外。 而喀什又是新疆优质地毯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 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地毯几乎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家庭 装饰品,因此,地毯格外走俏。   

    维吾尔族工匠技术精湛,巴扎上的各种手工艺品, 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玉雕、腰刀、日用铜器 、木器、陶瓷、首饰、花帽、服饰等,大都线条流畅, 色彩鲜艳,做工非常精细,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

    在巴扎集市的商店里还有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民间乐 器,供人观赏挑选。如制作精致的独它尔、弹拔尔、热 瓦甫、萨塔、扬琴、艾捷克、胡西塔尔、唢呐、笛子、 手鼓等。这些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都是在古典乐器的 基础上,并借鉴中外乐器而发展起来的。   

    在大巴扎的边缘,一块很大的场地中,挤满了牲畜 ,这就是专门的牲畜巴扎。南疆的毛驴。体小劲大,是 维吾尔族农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如今,它也成了内地 一些省区前来购买的重要商品。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每当瓜熟果红的季节,巴 扎上到处都散发着诱人芳香的瓜果摊。常看到一些肤色 不同的外国游客,头上顶着小花帽,手里拿羊肉串,或 新鲜瓜果,边吃边聊,异常的兴奋和惬意。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4:56:44 | 只看该作者

维吾尔族地区饮食

民族风味小吃-烤羊肉







民族风味小吃-风味凉粉







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料羊肉作馅制成,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

    这种包子的皮不用发面,而是用温盐水和面而成,面皮擀得很薄,几乎可以透亮。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成小指尖大的肉丁,再将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拌匀成馅。面粉用凉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粒,包馅成鸡冠形(略带花边),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这种包子皮薄肉嫩油多,伴有洋葱的香甜味,非常可口。薄皮包子除了单独食用外,还常和抓饭在一起食用,即在抓饭上放几个薄皮包子,这是维吾尔族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饭。

  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很少单吃,常常和馕或抓饭一起吃。和馕吃时,先把薄馕放在笼屉里蒸馏少许,发软后,把包子置于馕之上,就着吃;和抓饭一起吃,则把包子放在抓饭碗里,忽儿吃抓饭,忽儿吃包子,随意自如,香味各异,也十分有趣。但不论何种吃法,吃时,都要在薄皮包子上散适量胡椒粉,意在提味隔膻,增加人们的食欲。

烤羊肉串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更为有趣、难得一尝的要数“肚子烤肉”。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无烟煤作燃料。烤羊肉串用的铁钎子,长30厘米,一头装有木柄。制做时,先将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见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铁钎,然后置放在烤肉槽上,一边用煤火烤,一边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钟左右翻烤另一面,几分钟后即可食用。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烤羊肉串》,使这一风味小吃声名大噪,踪迹遍及全国。

烤 全 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新疆烤全羊,选料考究,制法特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当地高级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

  技术高超的厨师选用上好的两岁阿勒泰羯羊,宰杀剥皮,去头、蹄、内脏,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上白面粉等调成糊。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

    在隆重的宴会上,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4:57:14 | 只看该作者

维吾尔族地区文艺

维吾尔族的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维吾尔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民间文学又是维吾尔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谚语、笑话、寓言、神话、传说、谜语等。著名的作品就有《艾里甫与赛乃姆》、《热比亚与赛依丁》、《阿凡提的故事》等。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完成于11世纪初的一部著名的古典叙事长诗,是用纯粹的维吾尔语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是维吾尔族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全诗共85章,13,290行,韵文体。本书对当时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进行了集中的、系统的、形象的描述。按伊斯兰教的道德标准宣扬做人的道理,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诸方面内容,可以说是研究可汗王朝的国家形态和社会组织以及精神文化面貌的一部百科全书,对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乌古斯可汗传》:又称《乌古斯可汗传说》是在古代维吾尔族人民中广为流传的民间英雄史诗。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古代维吾尔族古老的神话、传说;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乌古斯可汗征战的历史。它用民间史诗特有的写法叙述了许多历史故事,对于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艾里甫与赛乃姆》:维吾尔族民间长篇爱情叙事长诗,在民间长期流传,作者和写作年代均不详,约1500余行。它叙述了艾里甫和赛乃姆纯洁而又悲惨的爱情故事,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以及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维吾尔族――文化

    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维吾尔族人民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维吾尔族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特色。民间文学是维吾尔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有民歌,民间叙事诗,民间故事、谚语、笑话、寓言、神话、传说、谜语、以及民间说书、民间弹唱等多种体裁。这些作品,源远流长,是探求维吾尔族历史发展,经济生活、文化源流以及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的宝库。  

(1)民歌

  在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民歌是最为丰富和最富有特色的。就其内容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习俗歌、情歌、历史歌等等。

(2)民间叙事诗

   维吾尔族民间叙事诗中比较著名的有《艾里甫与赛乃姆》、《塔依尔与祖赫拉》、《热比亚与赛 依丁》等等。其中《艾里甫与赛乃姆》、《塔依尔与祖赫拉》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长诗,在维吾尔民间叙事诗中占有重要位置。

(3)民间故事

    维吾尔族民间故事是认识维吾尔族人民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内容丰富,不仅有许多展示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斗争精神的故事,如《桑树荫影的故事》,还有不少传授生产经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教育后代,以及描写爱情生活的故事,如《三条遗嘱》、《两个懒汉》和《农家姑娘》等。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还有大量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诙谐故事,如阿凡提的故事、毛拉则丁的故事、赛来依恰坎的故事等,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聪明机智、善于斗争、性格幽默、语言诙谐的人物。这些故事既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又从一个方面展现了维吾尔族的性格特点和趣味爱好。《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百年来,广泛地流传于天山南北,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现在阿凡提的故事在新疆各族人民中已家喻户晓。

(4)谚语

    维吾尔族的谚语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和生产的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常用它来揭示真理,富有哲理。维吾尔族谚语内容丰富,主题广泛,在艺术上有其显著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语言朴实,比喻生动,如“对朋友莫讽刺,对敌人莫微笑”,“老虎不走回头路,好汉说话不反悔”等等。

(5)民间弹唱

    是一种由表演者自弹自唱,表演性很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综合艺术。分个人弹唱和集体弹唱两种。个人弹唱主要有“热瓦甫弹唱”、“都塔尔弹唱”等几种,南疆库车民间歌手尼莎汗表演时,一面弹都塔尔,一面敲击手鼓,随着鼓点和音乐节奏弹唱。这种形式欢快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民间弹唱的艺术特色是结构单纯,情节集中,人物简单,语言生动,大都幽默风趣,富有真实感。

    另外,维吾尔族中的神话、传说、寓言、谜语、民间说书等等,也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维吾尔族书面文学源远流长,古代书面文学遗产十分丰富。公元8世纪时产生的以鄂尔浑棗叶尼塞文书写的碑铭,是维吾尔族最早的书面文学。9世纪中叶以后,新疆进入高昌汗国和喀拉汗国并立的时期,与此相应产生的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学。这时期,高昌汗国主要的作品有《乌古斯传》等,喀拉汗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品主要有11世纪伟大的维吾尔学者、语言学家、文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里,作品主要有长篇巨著《突厥语词典》;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哲学家、政治活动家玉素甫· 哈斯· 哈吉甫,作品有在文坛享有盛誉,举世闻名的长篇叙事诗《福乐智慧》;12世纪至13世纪初著名的诗人艾合买提· 尤格纳克,作品有长篇叙事诗《真理的入门》。

    这些书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研究维吾尔族古代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4世纪以后,维吾尔文学因新的察合台语形成发展而开创了察合台文学的时期,这时重要的诗人有阿塔衣、赛喀克和鲁提菲,他们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尤其是鲁提菲不仅创作了大量短诗,还写了长诗《古丽与诺鲁孜》。艾里希尔·纳依是15世纪维吾尔族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创作了几千首抒情短诗,还有根据民间故事改编、创作的爱情叙事诗《帕尔哈德与西琳》、《莱丽与麦吉侬》等5部长诗。纳瓦依的创作成为察合台文学的高峰,对维吾尔文学起了重要作用。17世纪末至18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批很有成就的诗人,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主要有赫尔克提,作品有抒情长诗《爱苦相依》;翟梨里,作品有长诗《漫游记》;诺比提,作品主要有抒情诗集等。阿不都热依木· 那扎尔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维吾尔族杰出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长诗集》等,他的创作对后来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拉毕拉利是继那扎尔之后比较突出的诗人,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在中国领土上的圣战》、《古姆纳木》等。20世纪20年代是维吾尔族现代文学的觉醒时代,维吾尔族文学在新文化运动和苏俄文学影响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热潮,诞生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阿布都哈力克·维吾尔、黎穆塔里甫、尼米希依提、祖农·哈迪尔等作家诗人和《有感于春天》、《中国》、《我青春的花朵就要开放》、《爱与恨》、《伟大的中国》等作品。这些诗人与作品构成了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到近代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从本世纪初,维吾尔族文学开始向散文体发展。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4:58:04 | 只看该作者
民族文学简介

    维吾尔族人口约 595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从 6、7 世纪起,先后采用过突厥鲁尼文(亦称“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10到11世纪后,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逐步取代了以粟特字母为基础的回鹘文,20世纪70年代,曾推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维吾尔文。维吾尔族文学渊远流长。民间文学及作家文学都有悠久的历史及鲜明的特色。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维吾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英雄史诗、民间叙事诗、民歌、民间故事、寓言、谚语、民间弹唱等多种体裁和形式,对维吾

尔族作家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维吾尔族史诗中,代表性作品首推《乌古斯传》(亦称《乌古斯可□的传说》)。它是迄今发现的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部古老的散文体史诗。反映了尚处于游牧氏族部落社会阶段时期的维吾尔族先民信奉萨满教的原始风习,对苍狼的图腾崇拜,及对周围其他古老部落名称的民俗学解释。史诗通过关于乌古斯可□南征北战的有声有色的描述,表现了乌古斯可□的英雄气概和赫赫战功,表达了各突厥游牧部落要求联合统一的愿望。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古朴生动。此外,成书于11世纪的《突厥语辞典》中,也采撷了若干英雄史诗的片断,如关于英雄阿里甫·艾尔·童阿的挽歌、关于与非伊斯兰回鹘人、唐古特人之间征战的史诗片断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为研究维吾尔族及其他*突厥语民族的古代历史、宗教、民俗、语言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维吾尔族的民间叙事诗以反抗封建婚姻、讴歌婚姻自主的爱情长诗居多。如《艾里甫和赛乃姆》、《塔伊尔与祖赫拉》等等。这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往往成为历代诗人、作家进行创作的传统题材,许多作家的作品也回到民间流传开来,循环往复,形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水乳交融的状况,这也是维吾尔族文学的一个特点。《赛依特好汉》等叙事诗则以对抗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反对压迫剥削为内容,歌颂了维吾尔族劳动人民的勇敢、机智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维吾尔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历史歌、习俗歌、情歌及新民歌等。

  劳动歌既有产生于游猎时代的古老猎歌,也有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之后的刈麦歌、打场歌等,大多表现了人们对于劳动的热爱及收获时的喜悦。生活歌有诉说长工、矿工、赶车人苦情的歌,有倾吐妇女哀怨,描述孤儿凄楚的歌等等,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历史歌主要是关于维吾尔族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歌谣,有的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及农民的英勇反抗和暴动起义,有的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家乡、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流传较广的有北疆伊犁地区的《诺孜古姆》、《筑城歌》、《英雄沙迪尔的歌》、反对沙皇的《迫迁歌》,南疆喀什地区的《关于马提台的歌》等等。习俗歌多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时吟唱,有酒歌、婚礼歌、哀悼歌等。它与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紧密相连,富于民族特色,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情歌在维吾尔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男女间炽热的恋情往往通过富有维吾尔民族心理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比兴手法来加以表达,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新民歌则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热烈颂歌,表现了人民对党、对领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热爱。

  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有的清幽淡雅;有的瑰丽神奇;有的机智幽默;有的寄寓遥深,大多表现了劳动人民鲜明的爱憎是非观念和顽强、乐观、风趣的民族性格特征。如描述一个吝啬刁钻的巴依不许长工们在他门前树荫下歇凉,长工们集资买得荫影后,随着荫影的移动,跑到巴依院子里、屋顶上开怀作乐,使得巴依叫苦不迭的《桑树荫影的故事》;流传极广的《阿凡提的故事》,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毛拉则丁的故事》、《赛莱依·恰坎的故事》等,都显示了维吾尔族民间文学诙谐幽默的情趣。《三条遗嘱》之类的故事则具有较浓厚的讽喻色彩,它教育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去谋求幸福。在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的故事中,还有一类连环故事,如流传于南疆喀什、和田一带的、包括36则故事的《鹦鹉的故事》、包括10则故事的《国王阿扎旦和巴哈提亚尔》等。它们在结构上、情节内容上,都明显反映出印度文学、阿拉伯—波斯文学的影响,这是由于新疆曾经处于丝绸之路的枢纽,维吾尔族汲取了各种文化精粹的结果。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还有包括动物故事在内的相当数量的寓言故事,它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哲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维吾尔族的谚语,11世纪的《突厥语辞典》中就辑有不少,其后又不断丰富发展,不少谚语表现了尊重知识、慷慨好客、注重团结、讲求实效等传统的民族风尚。

  维吾尔族的民间弹唱是一种表演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吟唱内容有神话传说、英雄史诗、爱情叙事诗、民歌等,亦有演唱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者。《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词除古典作家的诗章片断外,亦有传统的民歌及情歌。

  此外,维吾尔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间文艺活动,如“麦西莱甫”、“巴赫赛依莱”、“努鲁孜”、“白雪节”等,在这些活动中,除了歌唱、舞蹈、游戏外,还有讲故事、说笑话、对诗联句等文学内容,深受群众喜爱,也是民间文学一代代流传普及的一条重要渠道。

  作家文学 维吾尔族的作家文学,根据迄今为止的出土文物及考古资料表明,至迟发轫于公元7、8世纪,它大体可分为突厥□国—回纥□国文学、高昌回鹘□国—喀拉□王朝文学、察合台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几个历史时期。

  突厥□国(552~744年)与回纥□国(744~840年)文学 这一时期(6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的文学作品,保存下来的主要是鄂尔浑碑铭文献。这些碑铭中有一部分是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和史诗性质的碑文。如《阙特勤碑》、《毗伽可□碑》、《暾欲谷碑》,可认作维吾尔人的第一批书面文学作品。碑铭采用了散韵相间的叙事诗体裁,以排比、反复等手法构成了诗的节奏。语言生动,内容凝炼,具有英雄史诗刚健雄浑的风格。这些碑铭尽管反映的历史事件不同,但在语言及思想倾向、艺术风格、表现手法上具有共性。几乎都以结束内部纷争及战乱,建立统一团结的□国,俾使人畜兴旺发达为主题,歌颂了为实现这一愿望而斗争的英雄的功绩。这些碑铭文献除具有文学价值外,还提供了有关古代突厥—回纥部落的历史、人文、民俗资料及古回鹘语言文字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对研究古代维吾尔,而且对研究当时共同生活在漠北草原的其他突厥语系诸民族也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它们为后来的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高昌回鹘□国与喀拉□王朝时期文学 9 世纪中叶,维吾尔族历史上的大迁徙,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从蒙古高原西迁到新疆的维吾尔人与先前的居民一道建立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国。由于这两个□国所处的历史、地理、宗教等社会条件的不同,因而在文学上呈现了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局面。一为摩尼教、佛教及汉族文化影响下的高昌回鹘□国文学;一为伊斯兰教及阿拉伯、波斯文化影响下的喀拉□王朝文学。

  高昌回鹘□国文学 9世纪中叶,西迁的回鹘人中的一支与原先在北庭一带游牧的回鹘部落联合起来,建立了以吐鲁番为中心,东接河西走廊,西至拜城,包括焉耆、库车、拜城、鄯善、哈密及敦煌以东一部分地区的高昌回鹘□国,转入了农业定居,当地的古代焉耆人、龟兹人、高昌人、汉人等也逐步融合了进去。城市与贸易进一步得到发展,回鹘书面语随之在新疆及中亚成为通行的语文。高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早就是中原文化和东罗马文化、古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的交流荟萃之所。兼之高昌□国境内,佛教、摩尼教、景教同时并存,因此这一时期的维吾尔文学呈现出兼收并蓄,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不仅从汉文、梵文、吐火罗文、藏文翻译了大量佛经以及摩尼教、景教典籍,而且还翻译或改写了许多源出佛教传说、本生故事的文学作品:如《恰希塔尼·伊力克伯克》、《哈勒亚木哈拉和帕帕木哈拉》、《两王子的故事》、《神猴与帕德摩瓦提姑娘》、《达尼提·帕拉》等。此外还有《伊索寓言》、《圣乔治殉难记》以及《三个波斯僧朝拜伯利恒》等与景教流传有关的故事。诗歌有《吐鲁番民歌集》、《佛教诗歌集》、《摩尼教赞美诗》等等。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是押头韵,与其后的维吾尔诗歌明显不同。过去世代口头流传的英雄史诗,如《乌古斯传》等,此时有了写本或抄本传世。戏剧文学及舞台艺术也开始进入了维吾尔人民的社会生活,多幕剧《弥勒会见记》的几个抄本的发现可为例证,宋人王延德所撰《使高昌记》
对此亦有所记载。13世纪后,伊斯兰教开始在新疆全境取得统治地位,高昌□国时期及其以前创造的大量非伊斯兰文化典籍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迄今发现的这些文献不仅只是当时大量文学作品中为数寥寥的一部分,而且多属断简残篇,原著译者已无从查考。现仅从少数幸存作者姓氏的残卷中得悉当时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有迦鲁纳答思、齐齐、阿普林啜特勤、僧古萨利、齐速亚都统、伽琳·凯什、阙达干、阿思黑都统等人。

  阿普林啜特勤的爱情诗语言质朴清新,感情诚挚深沉。摩尼教赞美诗对黎明之神的赞颂,反映了人民对于光明和幸福的追求和向往。僧古萨里所译《金光明经》

及《玄奘传》,不仅表明了翻译家汉文、回鹘文造诣之深、翻译技巧之高,而且显示了当时维吾尔书面文学发达的程度。源于佛教本生故事的《恰希塔尼·伊立克伯

克》,通过对菩萨转世的恰希塔尼·伊立克伯克翦除凶恶的妖魔、瘟神,解救人民的英勇无畏精神的描绘歌颂,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战胜社会和自然邪恶势力的强烈愿望。作者采用对反面人物狰狞面目的夸张描写,成功地反衬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这种对比陪衬手法成为后代维吾尔文学创作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段之一。

  喀拉□王朝文学 从漠北西迁的另一支回鹘人与葛逻禄等突厥部族汇合,建立起囊括新疆南部、七河流域及中亚细亚大部分地区的喀拉□王朝(亦称黑□王朝或哈□□国)。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手工艺及贸易的繁荣,巴拉萨衮、喀什噶尔成为喀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维吾尔文化和文学也相应地出现了繁荣高涨的局面。喀拉□王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整个社会生活,包括文学艺术被置于伊斯兰教义及伊斯兰哲学的影响之下,因此喀拉□王朝的维吾尔文学,与同出一源的高昌□国维吾尔文学相比,更多地吸收了阿拉伯—波斯文学的影响,无论在内容、形式、体裁、风格上都别具特色。

  喀拉□王朝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学遗产有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辞典》、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艾哈买提·尤格纳克的《真理的入门》、艾哈买提·雅萨惟的《箴言集》等。

  《突厥语辞典》系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于1072至1074年编纂而成。它介绍了维吾尔族及其他突厥语部族的源流及分布地域、典章

制度、人文风尚、文化成就等多方面的情况,被世界突厥学界公认为11世纪突厥人的百科全书,具有多学科的重大学术研究价值。在该书词条的注释中收录格言、谚语300多条,诗歌及史诗片断约240余段,按其内容、形式、韵律归纳分类,除有英雄史诗的片断外,还有劳动狩猎歌、征战诗歌、描绘大自然的季节歌、习俗歌、爱情诗歌以及关于道德风尚、民族传统方面的训诫性诗作片断等等,从中可以窥见古代维吾尔文学反映历史和现实的广度、深度及其艺术成就,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位于新疆喀什的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之墓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维吾尔族文的《福乐智慧》

  《福乐智慧》成书于 1070年。这部13000多行的长诗,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典范作品。其主要部分采用对话形式,具有诗剧性质。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法制,选贤用能,公正地治理国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结构、阶级关系、道德规范、哲学思想及富国强兵之道的一系列观点,成为学者们研究喀拉□王朝的一部重要典籍,由于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对后世维吾尔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公元144年抄本《真理的入门》

  《真理的入门》是喀拉□王朝末期的代表性作品,在《福乐智慧》的影响下写成,但语言已采用较多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这部哲理训诫性长诗强调了知识文

化的重要,称颂了慷慨、正直、谦逊、大度等美德,谴责了无知、昏庸、贪婪、骄傲等恶习,具有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和《福乐智慧》一样,宣扬了伊斯兰教义及封建道德规范。

  喀拉□王朝的维吾尔文学,受到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许多作品都渗透着伊斯兰教义及苏菲主义思潮,生活于12世纪初期的艾哈买提·雅萨惟就是苏菲教派的重

要代表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为《箴言集》,这部诗集规劝人们摒弃世俗欲念、宣扬返朴归真、听天由命的遁世哲学。喀拉□王朝后期内忧外患的处境,以及作品语

言与口语相近,使其在群众中流传甚广,对后世维吾尔族文学创作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察合台文学 13世纪成吉斯□的进军和蒙古帝国的建立,给生活于新疆及中亚地区的维吾尔人和其他突厥语民族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和新的因素。从蒙古草原到里海之滨的辽阔地域连成了一片,各突厥语民族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从而导致了打破方言地域界限、统一的书面文学语言的形成。这一文学语言是在喀拉□王朝的突厥──维吾尔语及高昌□国的回鹘语基础上,吸收阿拉伯、波斯文学语言的影响发展形成的,它通行于察合台□国的广袤疆域,并在察合台□国分崩离析后仍流行于故地,故习称“察合台语”。高昌□国并入察合台□国版图后亦逐步伊斯兰化,至此维吾尔文学复合二为一,逐步进入了使用共同书面语──察合台语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即察合台文学时期(13~18世纪)。

  这一时期前期的杰出代表作家有拉布乌孜、阿塔依、赛喀克、鲁提菲和纳瓦依等,他们的作品为维吾尔古典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纳斯尔丁·拉布乌孜的《先知传》(又称《拉布乌孜故事集》),属察合台文学早期,它取材于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的先知故事和宗教传说,以散文体写成,其

中某些抒情写景及阐述哲理的部分穿插诗歌韵文,代表了当时的一种特殊风格。精辟的箴言在短小精练的故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富艺术特色。

  这一时期,反映在文学领域中的斗争,就创作思想而言,是为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及其同盟者宣扬宗教蒙昧主义、苦行主义、遁世哲学的苏

菲派文学与反对封建及宗教桎梏、主张正义、自由、热爱生活、歌颂纯真爱情和理想的人文主义文学之间的斗争;就书面语言而言,则是风靡一时的以阿拉伯、波斯语

创作的倾向与抵制这一潮流,坚持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之间的斗争。这一斗争促进了维吾尔文学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站在时代前列的作家和诗人,如阿塔

依、赛喀克、鲁提菲以及后来代表整个察合台文学高峰的纳瓦依等。同时这一时期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中亚的文化中心已由喀什噶尔迁往河中地。许多维吾尔作家、诗人往往聚集在河中地进行创作甚或度过自己的一生。阿塔依和赛喀克这两位同时代的诗人尽管有各自不同的创作经历和风格特色,但在创作题材及思想内容上有着许多共同之点。他们都揶揄嘲笑寄希望于天堂的苦行主义、遁世哲学,主张热爱世俗生活,颂扬忠贞纯洁的爱情,歌颂现实生活之美,歌颂对光明和幸福的追求,痛斥矫揉造作的伪善。他们创作了大量感情真挚,艺术高超的“格则勒”,为这一抒情诗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阿塔依、赛喀克之后,在抒情诗创作上,鲁提菲的成就尤为突出。鲁提菲被纳瓦依誉为“维吾尔语言的泰斗”,他的传世之作,一为抒情诗集《鲁提菲集》,一为叙事长诗《古丽与诺鲁兹》。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将真善美形象化,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对理想和光明的信念,摒弃对来世的虚无飘渺的幻想,勇敢地为追求正义和幸福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的美学思想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后世维吾尔、乌孜别克、阿塞尔拜疆文学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新疆及中亚许多突厥语民族(包括近代才分化形成的某些民族),历史上曾处于同一封建王朝的统辖之下,加之语言、文化传统及其他人文方面的共同因素,在文学上长期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交错的复杂情况。正是由于这一历史现象,造就了纳瓦依在维吾尔及其他突厥语民族文学中的巨大影响和突出地位,使其创作成果成为维吾尔及突厥语系某些民族文学史上的共同的丰碑。

  纳瓦依著述甚丰,代表作有包括 16种诗体 3130首44803 行的四卷集抒情诗《精义宝库》和包括五部长篇叙事诗的《五部诗集》。纳瓦依的这些作品突破了中世纪窒息人类自由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思想樊笼,强调了人的尊严,斥责了对妇女的歧视,充满着对暴政的愤怒抨击,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他的叙事诗更充分展现了这种进步思潮与封建宗法统治之间的深刻的社会冲突。此外,集中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鸟语》、颂扬各种行业分工的《情之所钟》、阐述诗歌韵律的《诗律准绳》、评介当代及前辈诗人的《群芳雅会》及阐述突厥语优越性的《两种语言之争辩》等等,都对维吾尔古典文学乃至现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察合台文学后期,继承了鲁提菲、纳瓦依的优秀诗歌传统的代表人物当推赫尔克提、翟黎里和诺比提。赫尔克提的《爱情与苦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格调清

新,想象奇特,在叙事诗中别开生面。翟黎里的《漫游记》等诗集,满挹忧国忧民之思,感情深沉激越。诺比提的抒情诗风格细腻,寄寓遥深,香草美人,别有怀抱。此外,在他们之前和以后,辉映维吾尔文坛的还有阿曼尼莎□的《纳菲赛诗集》、哈依勒·西凯斯特的《照世镜》、毛拉·艾莱姆·沙赫亚尔的《玫瑰与夜莺》、毛拉·热依木的《情缘录》和卓加罕·艾尔西的《艾尔西诗集》、毛拉·哈西木的《诸王书》、奥麦尔巴克的散文体《法尔哈德与希琳》、《莱丽与麦吉侬》等等。

  近代文学 1759年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及和卓们的骚乱,恢复了新疆与祖国大家庭的统一。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更加密切,不少维吾尔

族学者应邀到北京参加《五体清文鉴》的编纂工作。但是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走向腐朽没落,清政府派往新疆的官吏与维吾尔族上层勾结在一起肆无忌惮地鱼肉人民,

激起了不断的反抗和起义,这一形势推动了文学进一步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结合,使维吾尔文学进入了一个直面人生、针砭时弊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阶段,察合台文学末

期初露头角的讽刺艺术到这一时期表现得更为犀利尖锐,成为这一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文学创作上的基本特色之一。

  这一时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作家、诗人有尼扎里、古穆纳木、凯兰代尔、萨布里、艾里毕·吐尔都西阿洪、毛拉·毕拉勒、毛拉·玉素甫、毛拉·夏克尔和

泰介里等。

  尼扎里流传至今的作品有爱情长诗《法尔哈德与希琳》、《莱丽与麦吉侬》、《麦赫宗与古丽尼莎》、《热碧亚与赛丁》等12部叙事诗。哲理长诗《济世宝珠》和抒情诗集《穆罕默斯集》。爱情长诗中,特别是《热碧亚与赛丁》取材于当时的真人真事,通过这一悲剧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扼杀纯真爱情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传统观念,亟富现实意义。古穆纳木与凯兰代尔都是优秀的抒情诗人,萨布里与艾合买提夏·哈里哈西则擅于辛竦的讽刺。艾里毕·吐尔都西阿洪把最底层的工匠们的生活纳入自己的创作题材。毛拉·毕拉勒则更有进一步的突破,在其长诗《中国土地上的圣战》中直接描述了伊犁农民暴动及窃取了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上层与宗教上层内部勾心斗角的斗争;在《诺孜古姆》中塑造了一个被清军流放的英勇不屈的女英雄形象;在《长毛子玉素甫□》中揭露了一个来自浩罕、自称圣裔、披着宗教外衣、招摇撞骗的无赖典型。这些作品为维吾尔文学进一步走向现实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拉·夏克尔继其后以《凯旋记》反映了1863年的库车农民起义,而泰介里的《电光的显露和消失》,则渗透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和对光明未来的信念,在维吾尔族的古典文学与现代民主主义文学之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1919~ ) 进入20世纪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十月革命和中国GCD人在新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

忧外患的处境和抗日战争的烽火,促使这一时期的维吾尔族文学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时代风云和历史潮流赋予这一时期的文学以一种慷慨激昂、悲愤激越的色彩。文学与人民群众、与进步思潮、与革命斗争的联系、结合大大加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现代民主主义思想已成为创作思想的主流,不少作品还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作家和诗人直接投身于革命斗争,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说阿拉伯、波斯文学曾对维吾尔族古典文学有过较大的影响,那么这一时期的维吾尔文学则是从五·四新文学和俄国民主主义的优秀作品和苏联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滋养。祖国的命运、人民的解放,已成为文学创作首先注目的中心。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维吾尔族誓与祖国共存亡的坚定决心,祖国高于一切、祖国重于生命的炽烈感情在许多作品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古典作品中那种对自己家乡故土的深挚爱恋已升华为对整个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神圣的历史责任感。在体裁上也出现了歌剧、话剧、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现代文学形式。所有这一切特征,标志着维吾尔族文学与现代汉族文学潮流相一致。

  阿不都哈勒克·维吾尔、黎·穆塔里甫、尼米希依提、艾里坎木·艾合坦木、祖农·哈迪尔、铁依甫江等,是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代表。其中,尤以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旗手黎·穆塔里甫的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黎·穆塔里甫(1922~1945)曾经受到陈潭秋、林基路等中国GCD人和文学大师茅盾的深刻影响,他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优秀作家、诗人,又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坚强战士。他在《五月之歌》、《中国》、《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中国游击队员》、《对岁月的答复》等名篇中,以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日寇的野蛮侵略和反动当局对革命者的迫害,激励人民奋起与一切反动势力作殊死的拼搏,为争取光明、自由、解放的新中国而斗争。诗风豪迈雄浑,气势磅礴。除诗歌外,他还写剧本、小说、散文、文艺论文。这位坚贞不屈的诗人1945年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阿克苏狱中,牺牲时年仅23岁。阿不都哈勒克·维吾尔(1904~1932)也是维吾尔族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写有不少反对压迫剥削、争取自由解放的充满战斗激情的诗章,1932年在组织吐鲁番农民起义时被盛世才所杀害,其作品亦多散佚。尼米希依提、艾里坎木·艾合坦木、祖农·哈迪尔等都直接参加了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新疆三区革命,他们或以激情洋溢的诗篇,或以催人泪下的小说、剧作,唤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憎恨,对光明未来的信念,激励人们为推翻三座大山而英勇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疆获得和平解放。从此,维吾尔族文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尼米希依提、艾里坎木、铁依甫江、克里木·霍加

等,以他们绚丽的彩笔,描绘了一幅幅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图景,鼓舞着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新中国而忘我劳动,许多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相继问世,为中国多

民族的文学画廊增添了风姿。尼米希依提的《思念》、《告别了,但永远告别不了》、《在时代的讲坛上》,铁依甫江的《祖国,我生命的土壤》、《一位老战士的嘱咐》等,都以恢宏磅礴的气势,深沉激越的感情而脍炙人口。克里木·霍加的许多“柔巴依”,短小精悍,深寓哲理。祖农·哈迪尔的小说《锻炼》、剧本《喜事》,则是老作家对新生活的热情礼赞,艾里坎木·艾合坦木用他朴实清新的诗笔在创作抒情诗之余,还写出了长诗《沙婀黛蒂□》,深刻地揭示了维吾尔人民在封建王公伯克制度下的苦难历史。社会主义时期的维吾尔族当代文学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由于历史出现了曲折,历次左的干扰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严重地阻碍和破坏了维吾尔族文学的繁荣。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维吾尔族当代文学才开始复苏并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重新迈开步伐。近年来,在摆脱了思想和文化的禁锢之后,维吾尔族文学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这些新文学体裁的作品相继问世,许多老作家、老诗人重新焕发了青春,而更多的中、青年作家不断涌现于文坛。柯尤慕·图尔迪、祖尔东·萨比尔等在小说创作中已获得令人喜悦的成就。对于古典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对于中外名著的翻译介绍,也都已重新蓬勃开展起来,这一切预示着当代维吾尔族文学正在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向前迈进。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636

帖子

82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5#
发表于 2009-4-28 16:32:47 | 只看该作者
羊肉串专利之地!!!
鸟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8 01:49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