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奇毒无比鸠杀无数 古人也曾“禁毒”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4: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典籍及文学作品中常见“鸩毒”一词,它是一种致死人命的毒药。公元前656年,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企图谋杀太子申生,她把鸩毒下到酒里,把堇菜(一种毒草)放入肉中,让申生食用。申生还没有沾唇,献公先到了,他用这种酒洒在地上祭奠祖先,地面上立即鼓起一个大包(《国语》晋语二)。可见鸩酒的毒性多么剧烈。  鸠毒来自鸩这一种鸟,关于它的特征与习性的记述,散见于《山海经·中山经》注、《淮南子·缪称训》注、《广雅·释鸟》、《尔雅翼·鸩》等处。综合诸家之说,可知鸩比鹰略大,与雕或猫头鹰的大小相似,羽毛紫黑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雄鸟名叫运日,雌鸟名叫阴谐,江南人还把它叫做同力鸟。中国人在很古的时候,就认识到这种鸟有剧毒。据传说,鸩鸟专门吃毒蛇,毒蛇的毒性渗透到鸟体的各个器官,不仅肌肉、内脏有毒,连喙和羽毛都有毒。鸩的屎拉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腐烂如泥;鸩的巢下数十步之内寸草不生;鸩鸟饮水的小溪,各种虫类都会被毒死。鸩鸟的毒性来自毒蛇,但又可以毒攻毒,化解毒蛇的毒性。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人如果被毒蛇咬了,就把鸩鸟的角质的鸩刮下少许粉末,敷到伤口上,可以立即止毒,很快痊愈。而正常的人误食鸩鸟的肉或内脏,就要送命。如果把鸩鸟的羽毛在酒中浸泡一下,这酒便成为毒酒,即人们常说的鸩酒,人饮少许鸩酒就会很快被毒死。
  从汉代起,用鸩毒杀人的事更为常见了。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惠帝刘盈继位,吕后担心赵王如意成为帝位的威胁,就把他召到长安,用鸩酒毒死。之后,吕后又想谋害齐王刘肥。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刘肥入京朝见,惠帝刘盈热情设宴招待这位同父异母的兄长。吕后突然来到宴会大厅,悄悄吩咐从人准备两杯鸩酒,命令刘肥为自己祝寿,饮那杯酒。刘盈不知吕后的用心,也端起另一杯鸩酒为吕后祝寿。吕后急忙夺下刘盈的杯子,把酒倒掉,把酒杯反扣在桌上。刘肥感到奇怪,也不敢饮自己端的这杯酒了,他假装酒醉而离席。后来他得知吕后给他的是鸩酒,非常忧虑(《汉书·高五王传》)。汉武帝死后,大将军霍光和卫尉王莽(字稚叔,不是篡汉的王莽)同辅政。武帝有遗诏封霍光等三人,不包括王莽,王莽的儿子王忽怀疑遗沼是伪造的,霍光非常生气,严词责备王莽,王莽害怕得罪霍光会遭大祸,就鸩杀王忽(《汉书·霍光传》)。
  后来篡汉的那位王莽也惯用鸩毒,他在腊日进献椒酒时把鸩毒下到酒里,毒死平帝,第二年立孺子婴为帝(《汉书·平帝纪》)。公孙述占据四川称帝时,听说李业以才德负有声望,想聘用他为博士,李业坚决推辞。公孙述大怒,就派尹融带着鸩酒和诏书再去请李业,如果李业愿意奉沼,就封他公侯之位,如果不肯从命,就赐他饮此毒酒。李业从容选择了后者,饮鸩而死(《后汉书·独行列传》)。三国时,魏高贵乡公曹髦率侍卫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部将杀死,皇太后(魏明帝曹叡皇后郭氏)下诏历数曹髦的罪恶,说曹髦曾贿赂她左右的人,打算趁她服药的时候用鸩毒害死她(《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这位郭太后所说的是否属实,姑且不论,但从此事可知,鸩毒一直是宫廷中施行阴谋诡计时常用的手段。
  鸩毒之所以常被采用,是因为鸩毒的毒性大,从服毒到致死的时间短,正如东汉霍谞所言“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后汉书·霍谞传》)。中毒致死如此迅速,即使有解药也来不及救命。五代时,南唐烈祖李昇对老臣周本不放心,就在一次宴会时在酒中下了鸩毒,赐给周本,周本非常警觉,假装醉而不饮,就另找一只空杯,把毒酒分作两份,请求与烈祖同饮。烈祖十分尴尬,无话可说,也不敢接酒,在座的臣僚们也都惊慌失措。这时,著名优人申渐高看见僵局,心中明白,就假借跳舞助兴的名义,进入大厅,夺过烈祖和周本手中的两半杯酒,合为一杯,自己饮了,把杯子揣在怀里,匆忙离去。烈祖暗地派亲信带着最好的解药去救申渐高,但未能见效,申渐高脑浆迸裂而死(见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又见陆游《南唐书·杂艺传》,而《资治通鉴》卷二七六等谓烈祖欲鸩杀之人非周本,乃其弟知询,诸说不一,待考)。
  由于鸩毒害人非常残酷,所以古代早已有人反对使用鸩毒。战国时,楚国使者驸马共前往巴国,途中看见一个人挑着一担下了鸩毒的酒,问他担这毒酒干什么,那人说是用来鸩杀人的。驸马共请求买下他的毒酒,并将这些酒全部倒到江里。这个故事被作为宣扬仁慈的例子广为流传(见《尸子》卷下,清汪继培注《尸子》谓驸马共疑为巫马共)。晋代,朝廷曾下令禁止鸩毒,并且规定鸩鸟不许过江。石崇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时,曾捕获一只鸩鸟雏,交给后军将军王恺养护,司隶校尉傅祗告发了这件事,朝廷下诏宽有了石崇,命令把那只鸩鸟雏在街市当众烧死(《晋书·石崇传》)。东晋升平二年,佽飞督王饶向朝廷进献鸩鸟,晋穆帝司马聃大怒,下令把王饶鞭打二百,另派殿中御史某把那只鸩鸟烧死在京城里的十字街口(《晋书·穆帝纪》)。但是,需要说明一点,晋代禁用鸩毒并不是禁绝一切毒死人的做法,那时常用的毒杀人的方法是饮金屑酒。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就是被赵王司马伦用金屑酒毒死的(《晋书·后妃传》》。
  晋代以后,毒杀人的方法越来越多,更为常见的是使用信石(即砒霜)。由于鸩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方法,所以即使用其他毒品谋害人命,也习惯地仍称为鸩或鸩杀。如《水浒传》第二十五回“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说是鸩杀,其实潘金莲使用的是西门庆生药铺里的砒霜。当然,鸩毒这种传统的方法也没有丢弃,直到清代仍然有人使用。如明末著名奸臣阮大鋮的女儿阮丽珍本来嫁给了杨龙友的儿子杨作霖,入清后她流落到某亲王府中,这位亲王的福晋(太太)非常妒忌,就用鸩酒把她毒死了(丁传靖《甲乙之际宫闺录》卷十)。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化学毒剂(如氰化物等)及其他毒品大量出现,鸩毒已成为历史的概念,鸩鸟这种动物如今似乎也见不到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07:52:19 | 只看该作者
一种致死人命的毒药!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3 07:30 ,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