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48|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花八门] 四大名著原来可以这样读【图文】1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既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又是古代章回小说之滥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演义。小说融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外交、法律、人才、伦理、宗教、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智能与精粹为一体。《图说三国演义》在图文互释的解读中,勾勒出三国人物与故事的来龙去脉,解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战争形势和谋略,让你轻松直观地领略原著的种种奥妙与魅力。  



序 言

  图文辉映的真正解读

  段启明

  在数以千计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清代的《红楼梦》,是公认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古代小说传统分类中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俗小说的代表作品。

  “四大名著”本身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卓然特异的审美价值,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形成了“说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尽的四大名著”的文化现象。这套“四大名著”的“图说系列”,正是关于四大名著众多“阐释”中可喜的新收获。

  此套“图说系列”的每一种,都是由“人物”、“故事”、“寓意”、“篇外”及“附录”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四大名著”作为文学作品,它的思想、意蕴、审美当然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阅读、谈论这些作品的时候,理所当然地要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其“寓意”有所把握。而时至今日对四大名著的纷纭众说,仁智之见,乃至种种奇谈怪论,也正在于此。我们应该感谢本书的编著者,他们在有关人物、故事及寓意的论述中,提出了很多很有启发性的观点,帮助读者正确解读名著的意蕴。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或如文本所写:仁明宽厚,信义著于四海;或如世俗所讥:伪善无能,专会邀买人心。而《图说三国演义·皇叔之梦》一节中,则避免了上述的偏颇,既肯定了刘备的“仁义之心”、“屡败屡战”、“苦心经营”、“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又指出在“忠义的信条”束缚下,他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又如《图说红楼梦·雾中神女》一节对秦可卿的评介,虽然根据脂评而略涉“天香楼”故事,但主要还是就通行文本中的描写,强调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美丽温柔、待人周到”的特点,以及为她大办丧事乃是“尽显当时贾府家运兴隆”的意义。至于宝玉梦中之事,可卿与太虚幻境之缘,“层层迷雾”,自当另论。“但在作者(指雪芹)心中,她只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薄命司里的一员”——这一观点则是极为明确的,决不会引出所谓废太子之女的怪论。

  此系列名为“图说”,但其实并非简单地以插图来演绎故事情节。文字部分以对文本的解说、论析、介绍为主体,而书中100余幅精心绘制的插图,则形象地表现了解析的内容,图文相得益彰,增加了一目了然的直观性,让人阅读起来备感轻松又过目难忘。一页文字加一页图的形式所反映出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思路”,对读者绝对是有益的启发,读者可以循此去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所传递的不同时代的风貌、人生的追求、人性的善恶、世界的美与丑……此外,许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图文辉映与条分缕析的梳理中不断呈现出来,又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四大名著在海内外华人文化圈里,可以说是真正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与此同时,四大名著又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无数令人困惑的“疑点”,引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和读者不断地探索,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如“红学”、“水浒学”等等。“图说系列”的编著者,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于是在四种“图说”中皆设有“篇外篇”一章,对四部名著各自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作者、成书过程、版本演变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专业”问题都作了简明的介绍和辨析。这些问题中,有的也许是较为枯燥的,但要真正读懂原著,却又是无可回避的不可不知的“知识”。有的则又饶有兴趣,为读者所乐于探讨,例如《图说西游记·悟空“血缘”之谜》一节,就孙悟空形象的渊源,介绍了鲁迅、胡适、季羡林等前辈学者的不同见解,这无疑会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并扩展为关于文化的继承与交流的思考。当然,“篇外篇”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既有已成定论、取得共识的部分,也有至今争论不休的部分,对此,“图说系列”则主要采取了客观介绍、诸说并存的办法,简明扼要地把争论部分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图说四大名著虽有一半篇幅是图画,但绝非仅仅是少儿读物。在我看来,这套图说四大名著,既有义理的分析、艺术的鉴赏,又有知识的传播、史料的汇集,既是名著导读之书,又是可供翻检的“工具书”,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图文相互诠释的形式体现出来,既简明直观又趣味盎然。因此,我相信,每一个善读“四大名著”的读者,也一定会喜爱这一套“图说四大名著”。

  前 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凝聚了先人的智能,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标志。

  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华文化是当今世上唯一仍在传承的古文明。为了让今人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活力,我们编辑了图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编创宗旨: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要旨,梳理原著庞杂的人物和情节。除了让读者一般地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熟悉原著的人物外,还对原著的背景、寓意、版本等相关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介绍,藉此扩大读者对原著的认识。

  编创形式: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以“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形式,力求深入浅出,翻出新奇,从一个宽广的视野引导读者全方位了解原著和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三国演义》既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又是古代章回小说之滥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演义。小说描绘了公元三世纪近一个世纪的大动荡时代,展现了以曹*、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并不简单复述三国人物和历史事实,它取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小说一出世,就以其通俗易懂的风格,俯拾即是的智能权谋,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忠君爱民的英雄理想,一直广泛流传于茶坊酒肆、戏剧舞台、学舍书斋、街谈巷议之中。小说中“跃马檀溪”、“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精彩的故事,“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千里走单骑”等鲜活的形象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广泛流传于海外。

  《三国演义》融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外交、法律、人才、伦理、宗教、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智能与精粹为一体。长期以来,中国及海外的许多学者分别从文学艺术、人际关系、经营管理、商战谋略等角度对《三国演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书共五大部分:

  “人物篇”:结合《三国演义》的具体情节,以细致并新颖的角度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还提及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历史上同名人物的联系与区别。

  “故事篇”:简单地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线索,并挖掘相关的历史与人文知识。

  “寓意篇”:从各个角度分析《三国演义》的寓意,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篇外篇”:介绍《三国演义》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原著的版本流传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附录”:《三国演义》大事年表,东汉、三国、晋初年号检索以及三国地名古今对照。

  第壹章 人物篇

  一、魏

  1曹*:乱世奸雄

  《三国演义》描写纷纷乱世,堪称“一世之雄”者,非曹孟德莫属。

  曹*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作者就藉许劭之语定其为“乱世奸雄”,之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处世、用人及军事战争事例,论证了这一点。

  曹*一生戎马倥偬,统一天下是其毕生愿望。当孙权年少、刘备寄人篱下时,曹*就已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自镇压黄巾起事始,曹*就以宏图大志为轴心,所到之处广聚人才,诱降义军,扩充军事实力。

  讨伐董卓时,曹*高举“忠义”大旗,聚十八路诸侯,俨然核心领袖。尔后不失时机“挟天子令诸侯”,掌握了汉室大权。

  少年时代就能“装病谗叔”离间父叔关系的曹*,有了汉献帝这块挡箭牌,更能名正言顺地除去其成就大业的绊脚石。他设计使心腹大患吕布、刘备、袁术等人互相争斗,坐获渔利。太尉杨彪是袁术的亲戚,曹*怕他作内应,密使人诬告杨彪通袁术,将其下狱。北海太守孔融据理力谏,曹*佯称:“此朝廷之意也,吾不知。”

  随着势力的壮大,曹*的行动由隐蔽转为公开,大肆拓展地盘。官渡大战,他以弱胜强,大败河北之雄袁绍,尽得冀、幽、青、并四州,又相继灭掉刘表、张鲁等割据势力,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之局面揭开了序幕。

  曹*雄心勃勃,之后继续逐鹿中原。面对孙权、刘备二强敌,曹*或集中兵力对付一方,或使两家相斗以从中获利。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再次率军攻打东吴,又乘夏侯渊占领陇右的时机,西取汉中,最终占得天下三分之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38:43 | 只看该作者
二,为后代夯实了魏国基业。  



  (图1-1-1)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39:14 | 只看该作者
 2荀彧:首席谋士

  荀彧是最早投靠曹*的主要谋士,他不但善进良策,而且还善荐良才。

  曹*能征得北方、中原,离不开荀彧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功。

  荀彧初投曹*时,即为曹*举荐荀攸、钟繇、郭嘉等人,他们皆为良臣谋士。曹*初见荀彧时,称其“吾之子房”。

  荀彧出身书香门第,但绝非文弱书生。曹*征伐亲力亲为;而荀彧在后方调集粮草,稳定政局。曹*征战能不忧后方而屡获全胜,多得荀彧之功。

  曹*初获兖州,率领大军往徐州报家仇,在兖州极有势力的张邈叛变,陈宫又怂恿吕布袭曹*。兖州大部分落入敌手,曹*四面楚歌。正是荀彧,准确洞察形势,与程昱在兵微将寡的情况下保全鄄城等三县。  



  治国大师荀彧,统揽全局,所提的方案周全完备,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李傕、郭汜二人把洛阳搞得昏天暗地时,荀彧劝曹*立即救驾,此招让曹*占得先机,独揽汉室大权。为助曹*铲除吕布、刘备,荀彧献“二虎竞食”计,让刘备与吕布互相厮杀;献“驱虎吞狼”计,让袁术伐刘备,吕布趁虚攻徐州,令刘备失去地盘。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39:44 | 只看该作者
袁、曹官渡之战,双方相持数月,曹*兵力只有袁绍十分之一,且粮草将绝。在曹*踌躇不定之际,镇守许昌的荀彧指点曹*,军粮虽少,却未像楚、汉之战般紧张,刘邦、项羽都没因粮草问题先退军,先退者必受损,现在与袁绍抗衡,守其咽喉令其不进已有半年,其军必将有变。曹*从其计,不久便一举击败袁绍。

  思虑远密,洞悉利害,荀彧为曹*指明了大业通途。正是他,使天下形势不再像群雄割据时复杂多变,使曹*在诸葛亮为刘备献计之时已一统北方,实力处于绝对优势。  



  (图1-1-2)

  3程昱:奇谋迭出

  他每次出场,都屡出奇计,且有惊人之论,他是第一流的智囊人物。

  程昱,一位纯粹的谋士,他对曹*成就大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程昱之计,建立在识人至深的基础之上,往往收到预想的效果。关羽被围下邳时,程昱深知曹*爱关羽之才,也知关羽之义,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既断了关羽后路,又迫降了关羽。后来,曹*兵败华容道遇上关羽,曹*打算破罐子破摔,与关羽决一死战,程昱利用关羽“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的性格,使曹*死里逃生。

  至于计骗徐庶,更是妙不可言。徐庶化名“单福”,屡破曹军,程昱慧眼识英雄,揭破了徐庶的老底。同时,他利用徐庶之孝,骗徐庶离开刘备投曹*。尽管徐庶不为曹*所用,但却使刘备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佐才。

  荀彧镇守后方,程昱却一直追随在曹*左右,随时为他出谋划策。袁、曹大战中,程昱的“十面埋伏”是极其厉害的一着。曹*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追击袁绍到河北,程昱劝曹*伏兵十队,引诱袁绍追至河上,激励诸军死战,袁绍一退,便埋伏四起,令其防不胜防。结果,袁绍大败,舍命奔走,从青、幽等州纠集来的三十万大军,死伤殆尽。经此一役,袁绍再无与曹*决战的资本。

  赤壁之战时,程昱察觉东南风起,担心曹军战船首尾相连,恐防有变,但曹*骄傲自大,听不进程昱的劝告。而当黄盖来降时,程昱及时指出黄盖之船轻且浮,船上必非粮草,令曹*猛然醒悟,及时撤出战场,保全了性命。其后,让曹*封赏东吴,离间孙刘联盟以至于诸葛亮气死周瑜,这一系列改变三国格局的大事件中,也有程昱的身影。

  (图1-1-3)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40:10 | 只看该作者

  二、蜀

  1刘备:皇叔之梦

  “煮酒论英雄”时,曹*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耳。”

  《三国演义》中,刘备空有中山靖王后裔之名,既无曹*般的家族势力,也无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却凭着耐性和仁义,在三分天下中占一席位。

  刘备自称刘皇叔,一生怀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以“光复汉室”为己任。但势单力薄的他一直不敢表露,以至于与曹*青梅煮酒时,以为曹*识其韬晦,惊得手中匙箸落地。

  为完成心中的理想,刘备先后投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袁绍、刘表、刘璋,阅人无数,练成了超凡的政治手段。于长阪坡惜赵云而摔亲子于地,三顾茅庐求“卧龙”,诚比周文王渭水访贤。

  刘备的仁义之心,令惊世雄才诸葛亮以及有万夫不敌之勇的赵子龙等五虎将都终身追随,至死不渝。白手起家的刘备,从兵不满千,至十数年间,巧收四郡、席卷益州。屡败屡战、苦心经营的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然而,忠义的信条,至性至情的性格束缚了他,甚至令他付出梦碎的惨痛代价。陶谦三让徐州才肯接受;迟迟不夺刘表、刘琦的荆州牧;张松献图,法正内应,夺益州水到渠成,他却因与刘璋同宗而执意不从;恪守诺言,为弟报仇,率七十万大军挥戈南下,结果不但无功而返,还令蜀汉国力大削,后来经过长时间休养生息,才又劳师动众六出祁山,即使如此,依然寸土未得。

  在刘备生命的最后两年,蜀汉人才凋零,辅君之人只剩一个诸葛亮。他给儿子刘禅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不过,在世袭制时代,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者,也只他刘备一人。  



  (图1-2-1)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40:34 | 只看该作者
2诸葛亮:寂寞智囊

  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直至他星殒五丈原,诸葛亮一直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

  诸葛亮未出茅庐,就提出据蜀、联吴、抗魏的思想;一出山,即令天下三分。“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料事如神;南征北伐,骄兵计、疑兵计、反间计、空城计,计计得胜。

  古来圣贤皆寂寞,诸葛亮亦不例外。被誉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的诸葛亮,时常长叹“群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诸葛亮一生,都在独力支撑蜀汉大厦。刚出山时,张飞鄙视过他的出身。兄弟们早已在政治上及地域上和他彻底分了“家”,划清了界限,诸葛瑾就一直与他各事其主;就连贤妻之父,本为隐人高士的黄承彦,也因妇人之仁放走了他布阵围困的强敌陆逊。

  创业之初,为联合孙权抵御曹*,在刘备没有实力的前提下,诸葛亮孤身走江东,舌战群儒。他一手导演了有声有色的赤壁大战,使多年飘泊无依的刘备得到荆州这一扼中原咽喉的战略要地。然而,刘备虽对他言听计从,但他军师地位始终不比兄弟。关张二人死后,刘备拒不听诸葛亮的劝谏,坚决伐吴以报兄弟之仇,几乎断送了诸葛亮一手为他打下的蜀汉江山。

  刘备死后,留下的是岌岌可危的蜀汉和无能的后主,蜀国上下全靠诸葛亮一人独力支撑。他不但要担负全国的军事、政务,还要大事小事事必躬亲。为了蜀汉事业,诸葛亮惨淡经营,致力巩固后方,但是元气大伤的蜀汉,良臣谋将寥寥无几。

  客死五丈原,壮志未酬,成了诸葛亮寂寞一生的结果。  



  (图1-2-2)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40:56 | 只看该作者
3庞统:奇才·狂士

  周瑜英年早逝,孙权以貌取人,让这只原本属于东吴的凤凰飞向西蜀。

  他是水镜先生推崇的“得一人,便可以得天下”中的其中一人;多年的怀才不遇坚定了他“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满腹经纶和胸中大略是他挥斥方遒的资本。此人,就是庞统。

  赤壁之战中,献连环计使曹*用铁索连战船,令周瑜得以火烧之,庞统之奇才,于此可见一斑。庞统先骗得蒋干信任,只身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功绩,与众谋士“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令曹*“深敬服”,又借醉引出妙策,使曹*“下席而谢”。更能在献计之后,以劝降江左豪杰的借口离开,轻而易举就令曹*放走了他。

  庞统本非蜗居江东之辈。虽然初时刘备有眼不识泰山,令其在耒阳县理事,但只见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此后,庞统登上了刘备麾下军师之职,前途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凤凰一旦不再谦虚,比任何人都狂傲。收西川是诸葛亮“隆中对”里早已订下的方略,法正也力劝刘备取西川,但刘备顾及仁义,迟迟不下决定。庞统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西川优势、荆州劣势,令刘备明白“宜从权变,逆取顺守”之理,坚定意志攻蜀。攻蜀过程中,刘备毁书辱使,眼看前功尽弃,又是庞统冷静思考,尽谋士之极致,献上中下三计。

  可惜,恃才狂傲刚成就了庞统,就令他付出无以挽回的代价。眼看攻蜀大功告成,他却置刘备劝告于不顾,分兵攻雒城,低估了刘璋的手下张任,令落凤坡成为他生命最终的归宿,庞统真正成为了“凤雏”。  



  (图1-2-3)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41:20 | 只看该作者
三、吴

  1孙权:东吴霸主

  老谋深算的张昭、周瑜为其辅佐,“马革裹尸”的勇将程普、黄盖为其戮力。

  东汉末年,年仅十九岁的孙权,藉父兄基业,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江东,可见,此人天生就具备帝王的威严和驾驭群臣的能力。

  孙权不懂带兵,却长着一双善于发现人才、识拔人才的慧眼,擅长在不失君王之尊的前提下,与群臣和睦相处。周瑜评价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孙权既尊重老臣,又大胆起用新人。张昭学富五车,资历最深,孙策殒命时,哀恸过度的孙权,完全忘记了当务之急,张昭及时出现并训导之,直至孙权一身戎装重新出现。对追随过孙坚、孙策的老将,孙权认为他们忠勇有余,智谋不足,所以他逢大战皆用新人:让出身寒门的平虏将军周泰镇守濡须坞,朱然、徐盛任副手;吕蒙曾受鲁肃轻慢,但孙权坚决用吕蒙,还为他广造声势;陆逊被任为抗蜀主将时,孙权仿效“韩信拜将”大起将台。

  孙权也有称霸中原的雄心和意图,即“思有桓文之功”。经鲁肃规劝,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他身为王者,坐镇江东,据长江之险要,拒各诸侯于彼岸。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的曹氏军团,孙权并非没有踌躇。战败,长江门户被打开,必将生灵涂炭;不战,无法给父兄亡灵交代,子民也将成为亡国之民。权衡再三,他打了这场战争,赢得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曹*后来数次南征,也都止步于长江。

  孙权百般警惕,与蜀和亲,继而又想与魏通婚,在江畔筑就了一道天下诸侯无法攻克的屏障,保障了江东一方的太平。此等隐忍与韬晦,不得不令曹*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图1-3-1)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41:45 | 只看该作者
2周瑜:英年早逝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国志》中,周瑜的形象是完美的。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姿质风流,文武双全,且精通曲艺。烽火连绵的乱世更显其出众才情,助孙策平定江东,既为谋士又为武将,与孙策分娶大小二乔,传为千古佳话。赤壁一役,更是名震天下。

  演义中的周瑜常常被冠以“器量窄小”之名。但在没有遇到诸葛亮的时候,他同样具有儒将风采。他身居“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领导群雄,拥有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出场后,不但为孙策推举名士,还辅佐其攻占横江、秣陵、江夏等江东要地,回师平豫章,定庐陵,最终平定江东,令东吴逐渐形成与魏抗衡的强盛实力。

  身担东吴军国大任的周瑜,不但能善待老将黄盖、程普,还能与行伍出身的吕蒙、甘宁成为朋友。

  赤壁之战前,曹*大军压境,东吴一片混乱。周瑜回柴桑,张昭、顾雍等文臣便来访,让周瑜劝孙权降曹。随后,程普、黄盖等武将来访,让周瑜说服孙权抗曹。接着诸葛瑾、吕范等文臣前来陈述投降理由,吕蒙、甘宁等当着周瑜与之争议不休。此时周瑜表现的,是从容不迫的气度。大战在即,他指挥若定,从与黄盖共同谋划,指使阚泽献书,到庞统授计,智斗蒋干,巧设苦肉计,直至三江口纵火,显出的是他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其实,周瑜的“小气”,主要表现在与诸葛亮的矛盾中。诸葛亮轻而易举识破他每一步棋,还能于曹军万箭齐发中,与惊慌失措的鲁肃把盏对饮,完成“草船借箭”这个艰巨的任务。这令周瑜失去了理智,必除之而后快,但却反被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小气”,终结了他在“三国”舞台上的表演。  



  (图1-3-2)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42:07 | 只看该作者
3鲁肃:大智若愚

  鲁肃并非是平庸憨厚的忠厚长者,演义中的大量描写显示,他不同寻常。

  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鲁肃侍孙权后,献计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与多年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英雄所见略同。孙权接受他的立国大计,广纳贤士,自此江东得人才之盛,为迎战曹*奠定了基础。

  鲁肃的大智能远不止于此。曹*平定北方,欲南下并吞荆州和东吴,而此时东吴和蜀剑拔弩张。鲁肃意识到形势危急,马上请命以吊刘表丧为名与刘备结连,并认为这个联盟如能缔结,天下可定,然后风尘仆仆赶到江夏,见刘备,请诸葛亮。回到柴桑后力排众议,劝孙权早定大计,才有了“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

  当孙、刘联盟内部产生矛盾,尤其是好友周瑜三番五次陷害诸葛亮时,鲁肃总是心甘情愿被诸葛亮“利用”,巧妙地加以掩护,使诸葛亮免遭毒手。

  鲁肃一生,推荐过很多人才——诸葛瑾、吕蒙等。赤壁大战后,诸葛亮已闻名天下。而此时的庞统,还是正在访投明主的“白衣”。周瑜临终前,特意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继任三军大都督。鲁肃却竭力举荐庞统,他对孙权说:“此人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孙、吴,往日公瑾多用其言……何不重用?”鲁肃放着高官厚禄不要,主动让位于才学超过自己的庞统,令人肃然起敬。当孙权因庞统长相不美,所学和周瑜不同而不任用时,鲁肃并不怕庞统投靠他人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主动把他推荐给刘备。

  如此这般“诚恳老实、心地纯良”,不但无损鲁肃形象,更给人们显现了这位战略家大智若愚的风范。  



  (图1-3-3)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6:31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