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孔子“周游列国”究竟走了多远?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和现在意义上的旅游不是一回事,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周游列国”仍称得上是一番壮举。

  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孔老夫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

  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是在鲁国受到排挤后的举动。周游列国也是孔子人生中一段不得意的时期,其间让孔子郁闷的事不少。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那些大批判文章经常拿这些困窘段子出孔子的丑。在卫国,孔子本想通过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得到卫灵公的信任,结果卫灵公邀孔子出游,自己与南子同车,让孔子跟在后面的车上,气得孔子说:“我没见过如此好色不好德的人。”在郑国,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独自等在城门口,郑人向子贡形容孔子说,“累累然若丧家之狗。”孔子在当时也算名人,但在匡地,他被人误作坏人给围了起来;在宋国,宋人把他曾在下面休息的大树砍倒以示驱赶;在陈国,甚至好几天断了粮。看来,春秋时代的旅行环境,实在太差。

  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境内。向北未过黄河,最南边所到的楚境,在今天河南的信阳。周游列国前,大约三十来岁时,孔子曾经有过两次出游。一次是向西,到了东周的王都洛邑(即今天的河南洛阳),见识了大批周朝的礼器文物。据说就在此行中,孔子与老子有过一次历史性的会面。不过后世学者对会面之事多持怀疑态度,历代聚讼纷纭,至今不休。一次是向东,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听音乐听得入迷,吃肉都不觉得是美味了。这是孔子一生出行的东至和西至。

  历时十数年,足迹不过两省之间,孔子的旅游地图在今天的“驴友”看来,真是小菜一碟。不过,我由此想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古今的旅行环境不同,我们不必苛求于古人。一位主持百家讲坛者曾著书立说,讲秦朝史事,说秦始皇修“驰道”,作者将之喻为“高速公路”,居然以为这条仅建于西北土地上的用兵土路,曾经通达南北各地。另一个问题,是古今生活节奏的不同。我们今天出外旅行,大抵三五天搞定,至多十天半月。国家领导人出访,也不过如此。但在古人,则经年累月,不在少数。比孔子稍晚的战国时代,秦王邀赵王在渑池见面。秦国势强,赵王不敢不去,由蔺相如陪同出行。大将廉颇送行,在边境上说,“这一去一回的路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得30天。如果你们30天还回不来,我就立太子为王,让秦王无从要挟。”这里所说的边境是哪里不得而知。但即使从赵都邯郸算起,到河南渑池的距离,不过三百多公里。今天走高速公路,只有半天的路程。而在廉颇的概念里,少说也得七八天。古今不同,可想而知。

  周游列国之后的孔子干什么去了呢?好在鲁国的政局有了改善。孔子回到了鲁国,删编《诗》、《书》,改定《春秋》,作学问,并且教诲弟子三千。孔子没有实现的,是更进一步的远游理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88 收起 理由
高天流云 + 1888

查看全部评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3-10 16:39:10 | 只看该作者
好象不是很远~~~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36

帖子

49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9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3-10 17:01:16 | 只看该作者
圣人没到塘沽。据说是水的原因:越向这面走,水越不好喝,一听前方的地名叫“咸水沽”,好么,圣人说:咱打住吧!光听这名,水就够齁的。因此就转向了。其实呢,名不好听,水好喝呀!你说这不是耽误事吗——要不咱这方圆怎么也得出几个文化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8 14:20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