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8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揭密芙蓉鸟繁殖期几个问题的细节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733

帖子

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5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22: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芙蓉鸟繁殖方面的论述很多,但具体*作在细节上的介绍并不多见,积本人的一些经验,此时奉献给大家,为共筑鸟林辉煌增砖添瓦。
(一)幼鸟出壳半天多了,老鸟未喂上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刚出壳幼鸟的体内能量储备(肚内可见有一小蛋黄)可维持大半天的体能需要,若过了7---8个小时观察母鸟仍趴在窝内,没有喂食的迹象,幼鸟就危在旦夕了。原因一:刚出壳的幼鸟体弱,特别是一只幼鸟求食顶动的力量不足,母鸟感觉不明显,待出壳了3---4只幼鸟同时顶动,会促使母鸟出窝觅食来喂;原因二:有的初当妈妈的母鸟经验不足,喂性差,有的待第二窝就会有好转;原因三:有的母鸟就会死趴窝,不饲喂幼鸟(只等公鸟来喂母鸟),还不让公鸟喂幼鸟,这种母鸟一般就要淘汰了。但是如果您饲养、抱窝的比较多,也可利用这种死趴窝不饲喂的母鸟来专门负责孵化,帮助主人调整各窝的蛋,倒时差。
         遇到这种喂性不好或干脆不喂幼鸟的状况,人工就要救急了。首先采取分窝法:将该窝内的幼鸟按身体大小强弱分类,均匀放入其它相似的窝内,注意出壳时间不要超过二天,否则幼鸟个体相差大,挣不上食也是难以存活。若没有分窝的可能,则只有救急采用人工饲喂。能在7---8小时之内将调制好的糊状食成功填喂入幼鸟口中,即可保住幼鸟的性命,有救了。幼鸟出壳若能存活二天,一般即度过了危险期,随后若能吃饱、吃好,就有希望健康的成长了。
(二)怎样人工饲喂幼鸟?
(1)饲喂幼鸟食的调制:熟蛋黄、蛋米粉(鸡蛋米磨成的粉)各一份,用青菜泥汁搅拌,再加少许白面粉调制成粘糊状,随着幼鸟的长大,蛋米粉的比例可酌情加大。对初出壳的幼鸟最好饲喂人工口里的咀嚼物,具体是将少许洗净的青菜放入口中,再吃少许熟蛋黄和白面粉进行咀嚼成稀糊状,吐在小的容器里(小酒盅比较好),再加少许蛋米粉搅拌。这种含有人口中消化液的咀嚼稀糊物,相当于母鸟的“初乳”,对饲喂幼鸟非常有好处。
(2)饲喂幼鸟的方法:将窝取出,稍有震动(可吹口哨训练)幼鸟就会抬头,伸长脖子挣食吃,此时用牙签或挖耳勺沾少许调制好的糊状食迅速填入幼鸟口中,反复几次,动作要快,直至喂饱。注意!幼鸟越小,体力越弱,若抬头二次未吃上食,就已无力再举头挣食,只能将窝放回笼,让母鸟回窝趴暖10分钟(待幼鸟恢复了体力)再取出饲喂至饱。随着幼鸟长大,饲喂幼鸟的工具可由小变大,与幼鸟口型相适应即可。再值得注意的是:幼鸟睁眼后,再饲喂时最好将每只幼鸟取出握在手里饲喂、再放回,在其未“懂事”时来习惯人工的抓握,避免快出窝“懂事”时惊扰(俗称炸窝)四处乱飞窜(一旦炸窝就会经常炸窝),再则也避免出窝后饲喂时,幼鸟会扇翅不断往后退,不好饲喂。
(3)饲喂幼鸟的时间:
          全人工饲喂一般2小时一喂(母鸟纯不喂的情况下)。
         人工补食一般3---5小时一喂(母鸟喂食,但发现幼鸟总吃不饱的情况下)。
          熄灯前的补喂:为保证漫长的黑夜幼鸟不挨饿,在熄灯前将各窝的幼鸟检查并补喂一次,以促使其更好的成长。
注:A.老鸟有饲喂能力的,最好让其老鸟自己饲喂。
         B.全人工饲喂或半人工饲喂的情况下,公鸟也会在笼内饲喂,所以,不要分开公鸟。
         C.熄灯时要确认老鸟都回窝,最好有亮、暗两盏灯,先关亮灯,留暗灯照明,老鸟此时会上窝,将各窝检查一遍,最后再将暗灯关掉。
(三)幼鸟什么时候分笼比较好?
           当有幼鸟站在窝边时,即预示着幼鸟快要出窝了,母鸟一般开始下第二窝蛋。幼鸟易将新下的蛋弄脏或踩破,此时,要清理窝内卫生或更换同样的窝,并注意将刚下的每一枚蛋及时取出,待下完第三枚蛋时,要将公鸟和尚未会自吃食的幼鸟一齐移至另一笼或大飞笼内,由公鸟来单独(人工也可继续补喂)完成饲喂幼鸟的任务。熄灯前将三枚蛋统一放回窝内,由母鸟趴窝,次日早晨母鸟下第四枚蛋。这样,母鸟可以安稳、静心的孵化,能确保13天后幼鸟齐出壳。等母鸟孵至12天,此时,经过12天公鸟的单独饲喂,幼鸟也已经会自吃食,再将原配的公鸟放回原笼,共同迎接新一窝幼鸟的出壳。
(四)如何协调让种鸟和保姆鸟同时下蛋?
          种鸟下了蛋,让保姆(替窝)鸟代孵代育,那如何让种鸟和保姆鸟同时下蛋呢?根据芙蓉鸟的生理习性,撤窝8---10天又将下第二窝蛋,方法是:甭管哪窝鸟先下完蛋,先让其孵化,等另一窝下完蛋,两窝同时撤窝,待4---5天再将两窝同时分别放回笼内,各母鸟即重新开始趴窝、修窝,8---10天基本就会同时开始下蛋了,再不会误时误事。
注:只下蛋的种鸟要有三窝保姆保障才行。
(五)怎样提高生产效率?
          一对芙蓉鸟一般饲喂4只左右幼鸟为正常能力(有公母都喂性特好的,一窝养育6---7只的也有过),但因种种原因,一窝蛋(统一放回孵化5---6天)检查可能受精蛋只有1---2枚,若让其继续孵化出壳、饲喂,则一窝只出1---2只幼仔,效率就太低。可将相差不超过2天的受精蛋合并一窝,保证平均每窝有4---5枚受精蛋,即可提高单位产量;一窝4---5枚受精蛋可能也只出壳2---3只幼鸟,也可将其均分给其它(不差二天)的窝里,由保姆统一(满窝)饲喂,提高效率。趴窝孵化最伤体力,所以,让种鸟就是下蛋,若营养跟上调整的好,一对健康的种鸟一个繁殖期可下蛋7---10窝。
         以上是本人10多年饲养芙蓉鸟积累的一些经验,此次介绍偏重一些细节(可能有点啰嗦),但教训告诉我们,往往是一些细节决定着成败!
         愿鸟林的鸟友,特别是芙蓉鸟的初养者,注重这些细节,少交点儿“学费”尽快成为芙蓉鸟养殖的成功者!
转一下关中芙蓉老哥的贴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900 收起 理由
木子金军 + 1900 好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55

帖子

51

积分

骑士

积分
51
沙发
发表于 2010-2-2 22:18: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2-3 07:20:35 | 只看该作者
够细致,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4805

帖子

10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2-3 08:44: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人生目标:犀角的板凳玳瑁的床,象牙的桌子留青的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0

帖子

214

积分

骑士

积分
21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QQ
5#
发表于 2010-2-3 15:40: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6#
发表于 2010-2-3 18:47:07 | 只看该作者
够细致,学习了谢谢版主吐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QQ
7#
发表于 2010-2-4 16:24:09 | 只看该作者
朱哥讲的很好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1

帖子

25

积分

骑士

积分
25
8#
发表于 2010-2-4 16:47:0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了,还有-点本人体会,多开音乐有利公鸟发情提高受精率,音乐-开公鸟叫的不停,鸟友不妨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46

帖子

227

积分

骑士

积分
227
9#
发表于 2010-2-7 18:46:31 | 只看该作者
够细致,学习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6749

帖子

1452

积分

风云使者

爱花喜虫,寻知己

积分
1452

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10#
发表于 2010-2-7 22:17:16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本人10多年饲养芙蓉鸟积累的一些经验,此次介绍偏重一些细节(可能有点啰嗦),但教训告诉我们,往往是一些细节决定着成败!    
[glow=255,red,1] [move] 欢迎大家到瓜果蔬菜,花卉花草、盆景园林版块!发帖求精,诚信交友!互相学习,一起进步![/move][/gl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5-15 09:32 , Processed in 0.4680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