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第33楼合一轩于2010-05-31 12:00发表的 :
还有,许四和顺子款的缸最大的区别(指绣眼缸),许四缸没有倒烧的,露胎处必在圈足,顺子缸均是倒烧的,口圈处露胎,这是为什么呢?懂得瓷器烧制过程的朋友一定知道芒口瓷的出现是中国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个转折时期.这就出现了大量烧制的低成本生活用瓷和官窑精品瓷的区别. 我来谈谈,毛口与釉口。我也是知道一,二;说错勿怪。
先说釉口,追溯到明清以前的瓷器,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时期。在那时期从出土的瓷器就可看出,釉口就相当普及。不过那时期的制作工艺就相当低水平。就是一些专门为达官贵人生产的瓷器,甚至所谓的官窑,也远不及明清的瓷器精美,还不如明清的明窑。
毛口的出现,大概是在明清时期。而且官窑较少。在一些制作较讲究的明窑出现较多。
在谈谈我们的鸟杯,一些从技术角度来讲,必须毛口的,如绣眼杯的粉杯。画眉的尖底杯【也可用支烧】,但是我认为支烧是破坏性的烧制。从制瓷工艺来说,是个缺陷。粉杯是毛口。那么水杯确是釉口,从配套来说就不完整,这才出现了,许多明清的绣眼杯粉杯与水杯全是毛口。其实从制作工艺来说。毛口比釉口难度大,角度没掌握好就是败笔,再画的好也有缺陷,总感觉那里不舒服。所以现代全毛口的杯很少见。釉口制作工艺较简单。
呵呵,我也是个人观点,请高手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