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沈阳老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轶事] 成吉思汗(世界上最权威的成吉思汗传记版本)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30:58 | 只看该作者
兼夜而行与两部落的分手(1)

  三方联军完成了预定的作战计划以后就分手了,至少克列亦惕部之脱斡邻勒汗已率众同友军告别,回到了库伦附近土拉河上游营地黑林。但铁木真和扎木合同行了一段路以后才分手,分手以前,他俩一同来到斡难河附近之豁儿豁纳黑川下营。

  铁木真和扎木合二人是童年时代的朋友,但彼此长大以后无甚来往,此次共同讨伐篾儿乞惕部的战争使他们恢复了童年时的友谊。现在,他俩一起愉快地回顾着儿时同戏的往事,回忆着一同在斡难河冰河上游玩,互赠髀石的情景,回忆着一道以射箭为乐,互送箭镝的时刻。今天,他俩都已长大成*,各自成了部落的首领。诚然,论出身,铁木真的门第可能要比扎木合高,因为他是王室的后裔。但是,此时此刻,扎木合的势力无疑要比铁木真强大,此次讨伐篾儿乞惕部的战争由扎木合扮演"元帅"角色就足资证明。但他俩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他们不是盟过誓的"安答"吗?这种法定的兄弟情谊不是规定他们要在任何情况下互相帮助吗?现在他俩正是如此。他俩互赠战利品,铁木真把从脱黑脱阿那里掳获的一条金带送与扎木合系之,又把所获脱黑脱阿的一匹小驹海溜马送与札木合骑之;扎木合则把他从篾儿乞惕部另一头目答亦儿兀孙那里掠来的一条金带及答亦儿兀孙的一匹白色良种牝马送与铁木真。他俩在豁儿豁纳黑川险如刀削之忽勒答合儿崖前,一棵茂盛的松树下(这以前,蒙古的最后一位汗忽图剌就是在这棵神圣的松树下宣告就职的),举行盛筵以缔盟约。他俩就像忽图剌汗当年称汗时那样在这棵松树下跳舞。夜幕降临了,他俩又同衾共宿。这种紧密的联盟持续了一年半。

  总之,在取得了讨伐篾儿乞惕部的胜利以后,铁木真和扎木合正在着手复兴蒙古王国。关于这一点,豁儿豁纳黑川是具有象征意义而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地方,因为前蒙古王国的最后一位汗就是在这里登基的。不过,他俩是以两头政治的形式复兴这个蒙古王国。他俩互称安答,这就使他们之间的联盟有了一种手足情谊的神圣性质。然而,从其含义来说,两头政治是不稳固的。当铁木真和扎木合在一起像先王当年那样跳舞时,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可能由这种神圣仪式而引出的神奇含义吗?如果说铁木真当时已忘记了这层含义,他的忠实拥护者木合黎有朝一日也会帮他回忆起来的。实际上,我们从后文就可以看出,这两个今天的盟友都想排斥掉对方,独自复兴草原帝国。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31:12 | 只看该作者
兼夜而行与两部落的分手(2)

铁木真同扎木合之间是怎样决裂的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预计的要比我们从蒙古史诗的字里行间辨别出来的更准确。

  时值孟春,两位"盟兄弟"像一般牧民一样,在一起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拔营徙往别处去寻找更利于放牧的新的牧场。当时正是进山放牧的时节。两人在车队前并马而行,车里装着拆下的蒙古包,坐着妇女和孩子。紧跟在车队后面的是由两队骑马人围而驱之的牲畜群。扎木合边行边大声说:

  "若依山而营之,则于牧马者有益也。若临河而营之,则于牧羊者大有益也。"

  就像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所有的艺术家一样,蒙古人说话总喜欢隐晦曲折。铁木真听扎木合说完,一时弄不明白扎木合说的这番话的含义,只好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便勒住马等后面的车辆跟上来,以请教诃额仑母。他想,以母亲丰富的阅历经验,她定会给他以指点,使他明白那几句话的含意。诃额仑所乘之车至,铁木真即以扎木合所言禀之,说自己未解其言,特来问母。但没等诃额仑夫人开口,铁木真之妻孛儿帖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吾闻扎木合安答素来喜新厌旧。今观彼之言,是厌吾等矣。彼之所言,定然针对吾等而言也。今夜不可与彼合营于此。吾等宜就此善离之,兼夜徙往他处去乎!"

  铁木真听孛儿帖如此说,点头称是,于是命令所属部众兼夜而行,不得停留。

  这里我们接触到了未来的成吉思汗性格的有趣的一面。在他的一生中,每当事处关键,须作出重要决断而他又犹豫不决甚至近乎畏首畏尾之时,总是他的夫人孛儿帖出面帮他作出决断。而一旦孛儿帖发表了看法,他便立即称善,便立即不惜以身家性命为代价去照孛儿帖的意见行动。今天在处理与盟友扎木合的关系时是如此,后来在处理与萨满教通天巫的关系时也是如此。当时蒙古各部落的人们都隐约有一种统一愿望。扎木合和铁木真两人都想利用这种愿望。问题在于,在这两个人中,究竟谁善于利用这种愿望并成其为真正的得益者。精明的孛儿帖很可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她要她的丈夫及时争得行动自由,以便尽可能早地成为为统一事业而奋斗的人物。

  就这样,在夜幕降临之时,铁木真的车队人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即昏便息,而是继续向前赶路。队伍行了一程,不期来到另一个在迁徙中夜间暂扎营休息的部落。这个部落不是别的部落,恰恰是铁木真的宿敌泰亦赤兀惕人的一个部落。泰亦赤兀惕人被惊醒,黑夜中看到撞来一支人马,以为是有人前来夜袭,顿时一片混乱,仓促拔营,趁夜色逃往扎木合营地去了。泰亦赤兀惕人慌忙逃走时,丢下一个名叫阔阔出的小男孩。诃额仑夫人当即收而养之,她的生为人母的意识是很强烈的。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37:52 | 只看该作者
兼夜而行与两部落的分手(3)

  铁木真率众通宵而行。天亮之时,人们方看清楚哪些人跟着年轻的首领铁木真来了,哪些人已留在了扎木合处。成吉思汗家族史诗列了一大串星夜跟随铁木真而来的人的名单,就像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所列名单时那样详细和不厌其烦。从蒙古史诗中所列的名单可以看出,在两个首领分道扬镳时,人们在黑夜中突然根据自己的选择各投其主,在同一个部落、有时甚至是在同一个氏族中往往出现出人意外的分裂。当然,在分裂前,总是分别有一些有利于两方的预兆。当时蒙古信仰萨满教。那时,如果没有萨满教巫师的参与,是任何事也干不成的。虽然有些决定是在没有巫师参与的情况下作出的,但事后也须得到巫师的认可。豁儿赤对铁木真说的一番话就是如此。

  豁儿赤原是扎木合部落联盟中巴阿邻部人,夜中弃扎木合投奔铁木真而来。他对铁木真说:

  "天神已显灵,不让吾追随扎木合也。吾梦中见一雪白母牛来,绕扎木合房车,以犄角触车而折一角,向扎木合吼之,以蹄将土扬之曰:'还吾角来!'当时又有一无角白色犍牛,高擎帐房下木桩,跟铁木真大车后吼之而来,曰:'此天地相商,令铁木真为国主,吾今载国来献之也!'"

  这位预言者口口声声说,这一明显的预兆是他亲眼所见,绝无虚言。但作为一个出色的萨满教徒,他要求铁木真奖赏他前来告此吉兆的功劳。他问铁木真道:

  "汝铁木真若为国主,当何以报吾告吉者而使吾乐之也?"

  铁木真回答说,若如所言,得以主国,则使豁儿赤为万户官。此时,豁儿赤除了拥有宗教的神秘权力外,似乎已是铁木真的亲信了。他并不以铁木真许下的将令他为万户官的诺言为满足,他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要求届时有权从最美的美人中自选30名美女。他还要求铁木真封他为顾问--萨满。这就意味着,在处理未来蒙古帝国的一切国家大事中,他豁儿赤作为顾问--萨满应是居首要地位者之一。读者从本书后文还会发现,其他一些预言者也要求拥有这种地位。他们都想为自己在新的帝国之上建立一种"宗教最上权"?。

  铁木真同扎木合在那天夜里决裂了,这种决裂当晚在人们中引起了一阵混乱,一些氏族趁混乱之机抛弃扎木合跟随铁木真而来。不久,又有一些氏族和人员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前来投靠铁木真。在这些归附铁木真的人们中,特别有价值和值得一提的是与铁木真有着近亲关系的几位蒙古亲王的到来。这几位亲王是:铁木真的叔叔答里台;铁木真的堂兄弟忽察儿(忽察儿是铁木真的另一个叔叔捏坤太石之子);与铁木真的亲戚关系比以上二人稍远一些的主儿勤氏首领薛扯别乞和泰出;忽图剌汗(前蒙古王国的最后一位汗)之于阿勒坛。他们都是事后离开扎木合前来投铁木真的。此时铁木真正扎营于乞沐儿合溪(斡难河上游今库沐儿山附近)附近之阿因勒合剌台纳("荆棘之营地")。这样一来,铁木真的势力就得到了大大加强,遂率众迁往克鲁伦河上游谷地,扎营于阔阔纳语儿(当地人称为"兰湖")附近古连勒古山山坡,桑沽儿溪(克鲁伦河左边第一条支流)畔合剌主鲁格之地。

  就在那里,发生了铁木真一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公推他为汗。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38:34 | 只看该作者
蒙古人之王成吉思汗(1)

  自从发生了结束忽图剌统治的灾难性事件以后,蒙古汗统便中绝了。忽图剌死后,其子阿勒坛并没有继承汗位。到了公元12世纪末,蒙古出现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形势:虽然铁木真和泰亦赤兀惕部之间仍互相仇恨,兄弟相残,各自为政,但总的说来,蒙古各部力量已逐渐恢复元气,逐渐强大起来,都渴望重新联合统一起来。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所指出的,关键问题在于应由谁来统一。拥有统一蒙古各部之资格的第一个人似乎应该是前蒙古王国最后一汗忽图剌之子阿勒坛。除阿勒坛以外,拥有这种资格的其他人中还有已故诸汗之一合不勒汗的诸位重孙,而铁木真就是这些重孙之一。与铁木真处于同一辈的还有他的堂兄弟薛扯别乞和泰出。最后,拥有称汗资格的还有铁木真的亲叔叔答里台。

  然而,恰恰就是阿勒坛、薛扯别乞、泰出和答里台这几位亲王决定推举铁木真为汗,决定让铁木真来中兴自忽图剌汗死后就无人继承的汗统。他们是否是要铁木真当名义上的主人而他们自己当实际上的主人?事态的发展证明确实不是如此。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感到需要有一位战争指挥者,至少是需要共同征战时的战争指挥者。经过考虑,他们一致认为这位也速该把阿秃儿之子有能力担此重任。他们很可能曾一度在铁木真和扎木合这两个人选中犹豫不决。在先前的部落联盟分裂时,他们确实也曾追随过扎木合。但扎木合不是王室后裔。蒙古各亲王家中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家谱。从家谱上看,扎木合这一门是蒙古祖先孛端察儿与一姘妇的后裔,而那个姘妇在同孛端察儿同居之前就已身怀有孕……这些始且不论,仅就扎木合的为人来说,他也不是理想的人选。尽管他才能出众,但事实证明,他喜新厌旧,有始无终,虚伪,过分残酷,甚至伤害朋友。与扎木合相反,铁木真不但不以王室后裔自居,而且具有很多优点:向来通情达理,处事公平,具有安邦治国之才。在处理同盟友的关系的问题上,他总是表现得谦虚有礼,但同时又不因注意谦虚有礼而妄自菲薄和损害自己的贵族气派,即使是在一位身着华贵皮衣的领主面前也是如此。由于以上原因,蒙古其他的亲王(铁木真的各位堂兄弟)也表示支持铁木真,愿意拥戴铁木真称汗。当然,他们转而支持铁木真也很可能是由于扎木合身上的缺点使他们感到失望。

  当时,他们在推举铁木真为汗时所使用的辞令也很具特色。他们对铁木真说:

  "吾等愿立汝为汗。汝若为汗,吾等愿为汝之先锋,破彼众敌;将所掳之美女艳妇悉送汝之帐下;将所获之好马良骥奉献汝之面前。方其草原围猎之时也,吾等愿为汝先驱而围之?;于争战之日也,若夫吾等违汝号令,汝可剥夺吾等之家财与妻妾,砍下吾等黑头于地;于太平之日也,若夫吾等毁弃成约,汝可驱吾等远离亲人,弃吾等于荒野乎!"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39:14 | 只看该作者
蒙古人之王成吉思汗(2)

立下如此誓言后,他们便扶铁木真坐上毡毯,宣布他为汗,号成吉思汗。

  从词源来看,"成吉思"是否即"力量"之意?是否即"不可动摇"或"坚不可摧"之意?或者,从字面上来看,"成吉思汗"这一称号是否与"海内合汗"的概念有关??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第一次在克鲁伦河上游一个不知名的草原上,在12世纪末人们不确知的一天受到部众欢呼的名字,很快就在蒙古族人民的赞扬声和其他民族的咒骂声中传遍了古代世界,并随着数世纪的时间洪流,一直传到了当代。

  推举铁木真为汗的这几位蒙古亲王对成吉思汗立的誓言表明,他们只打算尊成吉思汗为战争之指挥者和狩猎之首领,只想让他带领他们去进行劫掠和围猎。但这位新君主却立即开始以认真的态度组织其王国,这对上述几位亲王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警告。成吉思汗一上台,就分职任事,任命了一批弓箭手,名为"箭筒士",均是全心全意忠于他的武士,命他的两名忠臣孛斡儿出和者勒篾为"箭筒士"之长。他对这两人说:

  "在吾影外无友之时,汝二人为吾影而慰吾心焉。汝二人自始跟吾至今,今当位于诸人之上也。"

  成吉思汗的另一名将领速别额台后来是蒙古史诗中的最优秀的战略家,在成吉思汗任命官员时,他向成吉思汗保证说:

  "愿以老鼠之警觉守护汝之财产,以乌鸦之勤奋为汝聚敛财物,如盖毡或风毡守护汝身。"

  接着,成吉思汗对大家说:

  "汝等离扎木合而来伴吾矣。若吾得天地之赞力与护佑,汝等皆为吾之诸忠臣之长,吾帝国之元老,吾终生之好友也!"

  他分别给他们委以官职,想让他们能来分担他统治世界的重任?。

  当时其他大小王国的君主对铁木真称汗将持何态度呢?对于成吉思汗来说,他当时主要的外交活动是争取得到克列亦惕部王脱斡邻勒的支持。他过去曾承认脱斡邻勒是自己的保护人。现在,他决定派答孩和速格该为使往告脱斡邻勒。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时克列亦惕部王对他的附庸的实力的加强感到不安的话,那么,成吉思汗建立的这个蒙古新王国就很可能会昙花一现。但十分幸运的是,脱斡邻勒对铁木真称汗一事表示很高兴,尽管铁木真没有事先征求他的意见。他对成吉思汗派去的使者说:

  "汝等立吾子为汗,甚是!汝蒙古岂可无汗而居乎?"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39:58 | 只看该作者
蒙古人之王成吉思汗(3)

  与此同时,脱斡邻勒还向来使表示,他将永远支持蒙古新立之汗。

  同扎木合的关系问题却比较棘手。应该承认,在如何对待扎木合的问题上,从根本上来说,成吉思汗过去干得并不高明。那天傍晚,孛儿帖对扎木合的难解之言作了毫无根据的解释,当时的铁木真就根据这种毫无根据的解释不辞而别,和昔日的安答中断了宣过誓的友谊。更有甚者,他还诱走了扎木合的一些忠实追随者。

  现在,成吉思汗想避免与扎木合的矛盾激化,便派阿儿孩合撒儿和察兀儿罕二人为使前去向扎木合通报他称汗之事。有趣的是,扎木合对拥立蒙古新汗的两位蒙古亲王阿勒坛和忽察儿大加责备,责备他们不该拖到现在才立铁木真为汗。扎木合取这种态度,可能是由于他对童年时代的朋友还有几分情意,也可能是由于他本人现在也想避免与成吉思汗彻底决裂。事实上,正是阿勒坛和忽察儿离开了他们以前投靠的扎木合前来投铁木真从而对铁木真称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据蒙古史诗载,正是他俩施展诡计事先导致了两位老朋友的分手。扎木合对成吉思汗派来的两位使者说:

  "可告阿勒坛和忽察儿二人:方其铁木真安答与吾同处而未分手之时,汝阿勒坛和忽察儿二人为何不立铁木真安答为汗,反而使吾二人相离析耶?而今汝阿勒坛与忽察儿二人又怀何心而立铁木真安答为汗耶?"

  现在,铁木真已被拥立为汗,已成既成事实了。在这种情况下,扎木合不失精明地(也可能是不失奸诈地)敦促阿勒坛和忽察儿要实践自己在拥立铁木真为汗时所立下的誓言,永远忠实于铁木真安答……

  新立之成吉思汗同信誓旦旦地拥立他为汗的"王族"之间的契约不会持续很久,这是不需要预言家来预测的前景。尽管如此,扎木合的这一番冷嘲热讽仍带有预言的色彩。

  但还没等到成吉思汗同其他"亲王"之间关系决裂,扎木合同成吉思汗的冲突很快就爆发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40:37 | 只看该作者
鼎烹战俘(1)

  扎木合对铁木真之成为成吉思汗采取了有礼貌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他二人虽然已经分手,却仍然彼此相安。但是,他俩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久,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的出现便引发了这种冲突。这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一是扎木合之弟察儿,二是成吉思汗的附庸之一札剌亦儿部之拙赤答儿马剌。

  当时,察儿住在斡列该河上游札剌麻山麓,拙赤答儿马剌则营于"驴背草原"撤阿里之野。察儿前往撤阿里之野劫走了拙赤答儿马剌的马群。由于部下胆小怕事,不敢往追,拙赤答儿马剌只好独自前去追寻马群。这是草原上的两个劫掠者之间的争夺。拙赤答儿马剌半夜飞身上马,伏身飞快奔驰的马背上,四处搜寻。终于,他寻到了敌人营地附近,仔细观察,发现了劫马者。他立即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察儿应声倒地,腰脊被箭穿了个透。拙赤答儿马剌遂驱马群返回自己的牧场。

  于是,战争爆发了。

  扎木合决心要为自己的弟弟报仇,便集合本部(札只剌惕部,又名扎答阑部)人马和部落联盟中其他部落的人马,合为3万骑,翻越阿剌惕土儿合兀惕山,奔袭成吉思汗。

  是时,成吉思汗扎营在桑沽儿溪上游古连勒古山山区。在那里,他也有3万人马,以车辆和蒙古包结成30座营盘。对成吉思汗来说,幸运的是,亦乞列思部的两个蒙古人木勒克脱塔黑和孛罗刺歹及时来向他报告了敌人来袭的消息。

  成吉思汗即整顿人马迎战,两军战于答兰巴勒主惕之野(又称"七十沼泽地",在斡难河上游附近)。成吉思汗败阵,营盘被扎木合军队所冲动。他只好且战且走,向斡难河流域之哲列捏峡退去。扎木合不敢深入哲列捏峡,遂停止追击。他把仇恨发泄到被他抓获的成吉思汗的支持者们身上。他还抓住了捏兀歹部(又名赤那思部)的几个头目。在班师回营之前,他叫人找来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这是采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酷刑"汤镬"。捏兀歹部头目察合安兀阿在那天晚上铁木真同扎木合分手时抛弃扎木合追随铁木真而来,激起了扎木合的怨慑,因此这次也被处死了。札木合砍下察合安兀阿的头,系之马尾,拖着这种可怕的战利品班师回营?。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41:16 | 只看该作者
鼎烹战俘(2)

后来,波斯的传说根据关于这种恐怖行为的模糊记忆,颠倒事实,张冠李戴。波斯的传说记载说,在"七十沼泽"战役中,成吉思汗取得了胜利,用七十口大锅煮死了俘虏。实际上,这种过分残酷的举动乃是扎木合所为,因为事实证明,这种残酷之举使扎木合大失人心,另一方面则使战败的成吉思汗得到了许多新的支持者(这对成吉思汗来说比赢得一次战役更珍贵)。例如,两个很有势力的蒙古人,即兀鲁兀惕部首领主儿扯歹和忙忽惕部首领忽亦勒答儿在战后不久就率众离开扎木合投奔了成吉思汗。读者可以从本书后文看到,后来在成吉思汗处于危机时刻,这两个人对成吉思汗本人和他的事业表现了令人敬佩的忠诚。因此,这两个人的率部投奔,可以说使成吉思汗得到了两支珍贵的力量。与他俩同时投奔成吉思汗的还有成吉思汗的父亲的老朋友蒙力克。蒙力克之重新回到成吉思汗身边是意味深长的,虽然这中间也夹杂着具有讽刺意味的秘密。读者一定还记得,蒙力克是也速该把阿秃儿生前的心腹人物。正是他在也速该临终的床前接受其托孤重任,亲自前去把未来的成吉思汗领回了家。但是,尽管也速该把阿秃儿生前如此信任他,后来他还是辜负了这种信任,忘记了自己作为铁木真保护人的责任,终于一度抛弃了诃额仑母子。前不久,铁木真同扎木合傍晚分手时,他竟舍弃铁木真去投扎木合了。现在,他又回到了成吉思汗身边,而且带来了他的7个儿子。蒙力克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之重新归附成吉思汗,充分表明成吉思汗无疑已开始时来运转了。只要是政治形势需要,成吉思汗是很善于不计前嫌的。对于所有投奔他的帐下的人,他都一概欢迎。他特地在斡难河附近密林中为所有投奔他的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就像对待他的忠心拥护者那样热情。

  投奔成吉思汗的人在与日俱增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形势,其原因就是成吉思汗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他已是一位强有力的人物。对于这样一位强有力的人物,一些人当然更愿意投奔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保护者,而不想与他为敌。人们争相投奔他的另一个原因(尽管事实表明这一点有点叫人不可理解)是,他所建立的政权的特点是井然有序,颇有章法,稳重温和,刑罚有度,合乎道德(甚至是慈悲人道)。这些特点正是与他作对的其他政权所不具备的。当一些游离于他和其他首领之间的处于饥饿之中的氏族要求他允许他们参加大型围猎时(牧民的生活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时而暴饮暴食、大吃大喝,时而饥肠辘辘),他总是慷慨善意地表示欢迎,分给他们的猎物总是远远超过他们应得的数量。这很可能是一种政治策略性的慷慨,其目的只能是收买人心,争取得到各部落的好评,从而扩大他的附庸队伍。在这方面,他的慷慨也的确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成吉思汗的英名不胫而走,传遍各个部落。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年轻的新汗如何光明正大,如何慷慨仁慈,对王权的看法又如何既严格又宽容;而其他部落的首领又如何奴役部众,如何反复无常和残忍无道。人们就这样议论着,比较着。晚上,这些草原上的牧民在家里谈论说:

  "此铁木真老爷能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马,真乃善治国、善待下、善理家之主人也。"

  就这样,人们忠心地拥护成吉思汗,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股效忠于他的力量。后来,在成吉思汗遭受挫折时,人们的这种忠心不但没有动摇,而且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41:54 | 只看该作者
宴会后的冲突

  成吉思汗谨慎公正,精明睿智,从而得到了部众的敬重。这种敬重,正是他的汗位得以确立的基础。但是,这位新汗并不想因此而容忍部下对自己的丝毫违抗,而是要部下严格地服从自己。推举他为汗的几位蒙古亲王原以为他们只不过是推选了一位领导一个松散的联盟的战争指挥者。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想错了。

  为了欢迎蒙力克和其他去而复归的人和投奔他的人,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上游密林举行盛大欢迎宴会。就在宴会开始后不久,成吉思汗同几位蒙古亲王的矛盾就爆发了。

  当时开筵后,司膳官给主要与筵者斟酒(即牧民很喜欢喝的一种发酵马奶)。主儿勤部前首领的两位遗孀豁里真和忽儿忽臣苛刻地抱怨司膳官先给该部首领薛扯别乞之别妻额别该斟酒而没有先给她俩斟酒。这两位妃子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竟动手打了司膳官失乞兀儿一顿。受到这种侮辱的失乞兀儿感到十分委屈,就哭着嚷嚷说也速该(成吉思汗之父)在世时从没有人敢这样对待他。言下之意就是抱怨成吉思汗软弱。在蒙古人的这种酒肉筵宴上,信任和谅解只起部分作用。

  在宴会期间,成吉思汗责成其弟别勒古台看守他的从人的马匹。主儿勤部首领则命一头目不里孛阔看守主儿勤人的马匹。别勒古台在巡视间,突然发现主儿勤部的一个人在偷窃成吉思汗车马所备的缰绳,于是将此人当场抓住。不里孛阔闻讯,即赶来袒护这个小偷,因而同别勒古台扭打起来。扭打了一阵后,不里孛阔抽刀砍伤了别勒古台的右肩,血流不止。但别勒古台并不在意,仍旧去看守其马匹,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别勒古台性情温厚,但这次之所以忍辱不还手,是由于他不想把事态闹大。他想忍痛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时,成吉思汗坐在一棵树荫下,与其他与宴者的坐位略有距离。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事关个人威信,他不能无动于衷。成吉思汗怒从心起,忽地站起身,冲了上去。事态变得严重了,因为,虽然主儿勤人行为蛮横傲慢,但主儿勤部的几位亲王是前蒙古王室的长系代表。由于他们举止傲慢,新确立起来的蒙古汗位,前王室的幼系的权利顷刻之间似乎面临着威胁。成吉思汗愤怒地冲到弟弟别勒古台面前,大声怒吼道:

  "汝焉可忍辱如此耶?"

  但善良的别勒古台却想竭力平息成吉思汗的怒火,便平静地说:

  "吾伤不重,无妨。彼等今日方回归汝之帐下,兄且息怒,勿为吾而重与彼等相怪也!"

  但成吉思汗根本不听别勒古台这一套。事关他的个人威信!他随手折了几根粗树枝,抄起搅乳杆,冲向那几个主儿勤人,一顿乱捧,将他们打趴在地。他余怒未息,命人将首先挑起这场纠纷的豁里真和忽儿忽臣抓了起来。

  事后,主儿勤部派人来和解。此时成吉思汗当然求之不得,便满口答应,因为他已经把那几个人教训了一顿,怒气已消。他立即释放了豁里真和忽儿忽臣这两个好寻衅的老夫人。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08:42:34 | 只看该作者

脱斡邻勒绝处逢生

  成吉思汗的保护人,克列亦惕部王脱斡邻勒遭了一场大难。从他的遭难中,成吉思汗的权威得到了加强。

  这个脱斡邻勒,虽然他的家族信奉聂斯脱利派基督教,尽管传说他就是那个远近闻名的"祭司王约翰",但在处理家族亲友的关系问题上,他却表现得很恶劣。他在家中大开杀戒,亲手杀死了几个弟弟。在他的诸弟中,只有札台敢不和额儿客哈刺两人逃脱了他的魔掌。额儿客哈刺怕遭到其他几位兄弟一样的命运,遂向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一侧逃去,投奔了乃蛮部,得到乃蛮王亦难赤必勒格汗的支持。亦难赤必勒格发兵帮助他赶走了脱斡邻勒,把他扶上了克列亦惕部汗位。脱斡邻勒逃往突厥斯坦,投靠威名赫赫的哈刺契丹王(其国君称为古儿汗)。该国首都是八刺撒浑,位于伊塞克湖西面垂河(今之楚河)平原上。但不到一年,脱斡邻勒又被哈剌契丹古儿汗驱逐出境,被迫流亡于戈壁滩畏兀儿部和唐兀惕部交界处,处境很惨?。他赖以活命的只有五只母山羊和一头骆驼。饿了,挤点羊奶充饥,渴了,刺出驼血以止渴。他骑着一匹瞎马(据既注意马匹也注意骑马人的命运的牧民史诗说,他骑的是一匹栗色黑鬣马),孤零零地流落到古泄兀儿湖附近。古泄兀儿湖是戈壁滩上的一个小小的水塘,位于甘肃(或河套地区)与克鲁伦河上游之间。正当他处于形单影只,穷困潦倒的可怜状况时,他意外地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口信。成吉思汗对他的绝望处境十分同情,便派塔孩把阿秃儿和速格该二人为使前去请他。脱斡邻勒绝处逢生,喜出望外,恨不得立即飞到成吉思汗处。当时成吉思汗驻扎在靠近克鲁伦河和桑沽儿河上游的不儿吉岸。他特地亲自前往古泄兀儿去迎接脱斡邻勒。脱斡邻勒当时正穷途末路,濒临饿死困死的边缘。成吉思汗把他接来,安置在以车辆和帐篷组成的圆形营地(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流动的"首都"),并向部下征收实物税,以供养脱斡邻勒,帮助他恢复健康。不久,成吉思汗又偕同脱斡邻勒移营于忽巴合牙(也在克鲁伦河上游附近)。

  翌年(公元1197年)秋,成吉思汗远征篾儿乞惕部,在哈迪黑里黑山附近之木鲁彻薛兀勒地击溃篾儿乞惕人。篾儿乞惕部首领脱黑脱阿再次逃往贝加尔湖东岸之巴儿忽真。成吉思汗把从篾儿乞惕部缴来的蒙古包、食物、马匹等所有战利品全送给了脱斡邻勒。公元1198年,脱斡邻勒再次登上了克列亦惕部汗位。

  由于以上原因,成吉思汗和脱斡邻勒彼此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诚然,成吉思汗仍然一如既往地承认自已是脱斡邻勒的附庸,仍然一如既往地称脱斡邻勒为"父汗"。但实际上,在搭救了脱斡邻勒并帮他恢复汗位以后,成吉思汗已经同脱斡邻勒平起平坐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2 16:39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