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英雄尽白头 科举考场上的特批进士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1:3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唐代曹松的诗作《己亥岁》,在诗人看来将军的战功荣耀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换来的,与张蠙的“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刘商的“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意思大同小异。从诗人充满感伤语调的规劝可以体会战争灾难之深。诗句语言朴素,而意旨极深,是警世之言。

  曹松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桐城)人。乾符年间,流落江湖,避乱栖居洪州西山。天复元年(901年),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均年逾古稀同登进士第,时号“五老榜”。当时曹松已经71岁,登科没过几年,他就逝世了。

  天复是唐昭宗的年号,作为晚唐的末代君王,昭宗颇想有一番作为。因此,他重视人才的选拔,昼思“名实相符之士”,夜“梦寐英贤”,并调整了中枢机构,提高宰相的地位和作用,抑制宦官势力。在900年12月,他根据左补阙韦庄的提议,对以前现在的有诗文才华而未能入仕的“遗贤”给以封赏,“追赐进士及第,各赠补阙拾遗”。这些人里,就有我们所熟悉的李贺、陆龟蒙、温庭筠、贾岛、罗邺、罗隐等。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唐太宗曾看着应试的士子们鱼贯而入长安的殿门时,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其中的漏洞就为有心人所钻营。唐天宝二年科举考试,由吏部侍郎两人专门督办。二人在主持过程中,接受大臣之托取舍偷滥,让许多不学无术的大臣弟子得以中举。其中御史中丞之子,大字不识几个,却被特批为“甲科”。

  此事被人揭发,引起众议。唐玄宗皇帝不仅过问,还亲自去到考楼,对新科进士重新复试。结果证明,高干子弟中真才实学者“十无一二”。而那御史中丞之子更是手持试卷,答不出一句。唐玄宗不禁大怒,狠狠的惩处了那两主持科考的吏部侍郎和请托的大臣。

  尽管如此,天下之士仍以一种空前的热情刻苦读书谋求晋身仕途,得以施展他们的才智韬略。但是,更多的人为此考到白发苍苍仍然一无所获。

  为了安抚这些一心“为国报效”的人,最高统治者有时会使用特批权力。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在科举当中屡试不中,年过半百之后因为才名大,年纪老,宋仁宗赐予一个“进士出身”。清代经学大师、乾嘉时代皖派代表人物戴震,学识成就世罕其匹,任四库馆纂修官,名重学林。先后六次参加会试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赴会试,他已52岁,还是乾隆皇帝特批,才让他跟贡士(国子监的学生)一起殿试,授予他“赐同进士出身”(略等于现在的名誉博士),分配到翰林院供职。这时戴震才真正安定下来。可是,这一相对优裕的境遇他只享受了两年,就患病死了。

  有一些却是才华的确出众,皇帝破格提拔的。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金坛人史惇,字子有,经皇上特批,从受教的在职举人,直接同进士一起参加廷试。结果,史惇获得廷试阅卷特用第一,成为明朝末年战乱时期考上的一名状元。

  封建科举的这一做法相当于学历视同。所谓学历视同是指在人才的选拔上由于学历不达标,而实际能力和水平基本上得到或已超过了某种学历水平,在政策上作了专门规定,进行视同学历合格的一种做法。

  科举的“学历视同”做法起到了鼓励士子的效果。唐顾非熊,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顾的登科,靠得也是皇帝的钦点。和顾非熊一同参加这年的考试却不幸落榜的刘得仁也是考了十多年了,得知顾非熊终于成为进士后,刘得仁还写了一首诗表示祝贺:“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就,须逢圣主知。”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00

帖子

866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6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4-1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功名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3 23:24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