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名著] 黄杨木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6: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杨木是一种常绿小灌木,生长在山地和多石的地方。《本草纲目》记:“黄杨性难长,俗话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故称‘千年矮’。”其材质地坚韧,纹理缜密,色泽温润,光洁稳朴,色淡有近似象牙的特征。用这种软硬适中,易于施刀的材料雕刻器物,外表质感淡雅、平润。经历年月越久,色泽愈加深沉,经常抚挲,色泽愈加光亮,如包上一层漆浆。此种木材适用于雕刻小型器物,如人物、花鸟、鱼虫、笔筒等文房用具,表现内容有历史题材、民间故事等。

  黄杨木流传在民间的佳作较多,品种、样式也较为丰富,一般都是使人爱不释手的珍品。民间黄杨木雕刻工艺生产基地主要是在浙江黄岩、温州及东阳等地,至今约有150余年的历史,由名艺人叶承荣首创。它起源于民间元宵节“龙灯会”的龙灯骨架上的木雕小佛像,至清末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影响较大的木雕家有朱子常,原名阿伦,人称“伦仙”,浙扛温州人,幼随塑佛名手潘雨庭学艺,后从事黄杨木雕。他雕刻人物情态栩栩如生,各具面貌,注重反映内在精神,表现手法简练含蓄。黄杨木雕在民间流传很广,佳作较多,品种也颇为丰富。元代黄杨木雕,颇重人物的气韵,动感很强,作品刀法疏畅朗健,镌刻技巧极为精到。明末清初时,圆雕作品雕刻细腻,刀法娴熟;人物雕刻面部表情和神气活灵活现,既刻画得浑厚朴实,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细微之处。


黄杨木雕观音像 清 高20厘米
估 价:RMB 40000~50000

  观音因救苦救难而深受百姓喜爱,以其为题材的作品表现不衰。此观音手托柳枝,垂目俯视,姿态优美,作者以娴熟的刀法,将人物的五官、表情、服饰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其高超的技艺。


黄杨木雕寿星摆件 清 高10.5厘米
估 价:RMB 9000~12000
  作品雕刻细腻、刀法娴熟,尤其是寿星活灵活现的举止和表情,细微之处展现出人物豁达的胸襟。作者雕刻技巧可见一斑。

[img]http://www.artx.cn/uploadpic/20062/200621138731501
黄杨木雕布袋和尚摆件 清 高22厘米
估 价:RMB 32000~40000
  作品刀法疏畅朗健,镌刻技巧极为精到。作者以圆雕技法,将两位大耳垂肩、裸胸露腹的和尚的憨态可掬、悠闲自得的神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整个作品既浑厚朴实,又恰到好处地刻画出细微之处。配有木座。

黄杨木雕起源的传说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位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随即跑出庙外,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多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些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636

帖子

82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3-19 17:02:5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鸟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4047

帖子

821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821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3-19 16:58: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绣眼,画眉最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1 16:37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