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民俗] 中国古代风俗图

[复制链接]

1260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创作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2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火药的发明,本是为和平生活用的,后来用于战争,乃是人类的不幸;用于侵略战争,更是人类的大不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88 收起 理由
沈阳老张 + 1888 好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4

帖子

5万

积分

凤凰

积分
54570

社区居民

15#
发表于 2009-3-11 15:51: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3-10 16:00:1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插图都欣赏了。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591

帖子

45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0

灌水大师勋章

13#
发表于 2009-3-10 15:57:27 | 只看该作者
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12#
发表于 2009-3-10 15:53: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风俗传承至今!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11#
发表于 2009-3-10 15:41: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解。

谢楼主分享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创作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39:55 | 只看该作者
十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创作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38:57 | 只看该作者
九 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创作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37:41 | 只看该作者
八 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创作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36:35 | 只看该作者
七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9 06:35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