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5侦察型的HS1A弹射坐椅 第四代弹射座椅
第四阶段弹射座椅的发展实际始于70年代末期,因而与第三阶段的后期相互交织在一起,平行地向前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人椅系统离机后的姿态控制,其关键技术是可控推力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
第四代弹射座椅实质上是一个自动飞行器,主要解决高速弹射救生和不利姿态下的救生问题。由于第四代弹射座椅的关键技术风险性很大,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如MPES计划、CREST计划、第四代弹射救生技术的验证计划等),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至今尚未装机服役。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第三代弹射座椅ACESⅡ装机服役之后,便开始了第四代弹射座椅的研制工作,称它为最高性能弹射座椅(MPES)计划。该计划采用了可改变推力方向的球形火箭发动机和微波辐射技术,感受天地之间的温度差,指令改变推力方向,使座椅自动导向,其技术是先进的,但是当时的微波辐射技术还不够成熟,风险性太大,致使该计划难以转入型号研制。
1984年美国又开始了为期五年的乘员弹射救生技术(CREST)计划,目标更加先进,其宗旨是研制出一些先进技术,如高速气流防护技术、可变推力(方向和大小)技术、飞控技术、生命威胁逻辑控制技术等,以减少乘员弹射的死亡和重伤的概率。
为了试验验证CREST计划,又开展了多轴滑车(MASE)和先进动态模拟假人(ADAM)研制计划。
CREST计划基本上是成功的,部分关键技术(如滞流栅网等)已证明是成功的,为该计划配套研制的试验设备(如MASE、ADAM等)对以后的弹射救生技术发展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CREST计划的核心技术(变推力大小和方向的可控推力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还不够成熟,技术上的风险太大使CREST计划没能转入工程研制。
为了解决CREST计划出现的问题,美国于1993年又开始了第四代弹射救生技术验证计划。该计划重点解决可控推力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经过地面10次火箭滑车验证试验,证明针栓式可控推力技术和惯性导航飞控技术是可行的,目前已具备转入型号研制的水平。
ACESⅡ和NACES座椅的PI计划将采用第四代弹射救生技术验证计划已验证的关键技术提高座椅的性能,使之具有第四代座椅的基本性能。
我国对弹射救生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主要是生产前苏联的弹射座椅,如米格飞机系列的弹射座椅等,直到70年代初期才开始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的研制,目前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弹射座椅已装机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