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1:1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鞠陶命姓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五世孙后稷名“弃”,传说是帝喾的元妃姜嫄“踏巨人足迹,而身动如孕”(《史记》)所生。弃在幼年时就有成*的志向,玩耍时好拿种植五谷杂粮作游戏。长大成*后对什么样的地种什么庄稼,怎样种才能长得好非常有研究,老百姓都愿意向他学习。帝尧听到后,把他请来封为管理农田耕种的官叫“农师”。由于弃管理有方,老百姓跟他学种地连年增产,功劳很大,帝尧就把邰地(今陕西武功一带)赏赐给他作封地,封号为后稷,姬姓。
  弃去逝后,这种农师的职务一直承袭了10余代,其中有叫檠玺和叔望的,当传到不窋时,夏朝的“帝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史记》)失国,诸侯互相侵扰。不窋辞去职务带着族人逃避到了西北戎狄住的地方,古时候叫北豳,也称北荒(甘肃庆阳,现已改为“庆城”)。不窋到北豳时,他的儿子鞠陶已经长大成*,关于他名字的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据说鞠陶出生时右手的掌纹很象古代篆文的“鞠”字,于是取名叫鞠。到北豳后,由于当时周人的居住条件很差,大都采用穴居,于是周人的首领不窋封鞠为专门负责挖陶窑的官职,他带领周人一边挖窑烧陶器,一边挖窑用于住人,一段时间后,周人都叫他鞠陶(鞠,盈多也;陶,窑也)。
  不窋去逝后,鞠陶作了周人的首领,他是周先祖奔北豳后的第二代首领,也是周人在北豳的真正开拓者。据史志记载,后世周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王”,现庆阳城西60里有周老王陵,一直保存至今,明、清时还作过修缮。鞠陶在北豳时为周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一是开拓疆土。他派儿子公刘(刘者,兵器也;公者,尊长也)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那时,兵器平时都由专人保管,遇到打仗时每人发一件,这便是军队的雏形。公刘,这个带有军事首领色彩的职务名称就演变成了人名。据《丰镐考信录》记载:“盖自不窋窜戎以后,地非安乐,事多草创,历三世至公刘有令德”。那时,面对外部威胁和内部叛乱是打是和万事都得从头做起,鞠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是发展农牧业生产。北豳原来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北临朔方,当地人以游牧为主。周人刚迁来时,遍地杂草重生,狼豺出没,非常荒凉。不窋和鞠陶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运用到北豳,种植、养殖、狩猎同时并举,椐史载:“好稼樯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丰镐考信录》),农业和牧业都有很大发展。三是建城镇村庄。定居后,鞠陶带领人们一边生产一边集中修建窑洞,有了剩余产品设集交换,村庄城镇应运而生,周人从此定居下来。当时北豳的政治中心人称“不窋城”,鞠陶当政后对不窋城继续修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修了城门,把城的形状修的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史称“凤凰城”。四是兴修水利。不窋城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到城南汇聚成一条大河(今马莲河)向南流去,在城南横卧一山叫“土龙岭”档住去路,至使不窋城连年水患,鞠陶带领五百土工、五百石匠经数月挖通土龙岭,消除一大水患。他的另一贡献是凿天鹅池洞。不窋城西河叫马岭水(今称环江)水质差,含盐硷高不能饮用,城东河叫白马河(今称柔远河)水质好,城里居民都饮东河水。当遇到水患或敌人围困时就会断水,鞠陶经过勘察在城里向东河挖一斜洞,把东河水引入洞中,并用石砌成台阶,人们顺台阶下洞取水不用出城,体现了鞠陶的聪明才智。据庆阳史志记载,这项工程到宋代才失去作用。
   鞠陶的儿子公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他在22岁时将首府迁至南冈(今宁县城西),史称“公刘迁囱”,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今甘肃东部及陕西西南各县。《诗经.大雅.公刘》“乃陟南冈,乃靓于京”讲的应是这段历史。诗中讲道:公刘率领周人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刀枪,背上干粮,旌旗烈烈,威武戚扬,浩浩荡荡的向南冈进发的雄壮场面。后来公刘的儿子庆节“建国于豳”的“豳”指的应该也是这一带,周人在这里生活至少十五代以上。在这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戏。西周建国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把庆阳一带称北豳,把为北豳开发建立不朽功勋的周人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并称为“三王”或“三圣”。一些从事先周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怀疑不窋、鞠陶、公刘不是祖孙关系,即他们之间可能有断代,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与夏末商初同时期在时间上不匹配。同时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到,鞠陶在历史文献上记录的资料很少,《史记》上只记载了短短的一句“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无论是否有断代和史籍上记载的多或少,鞠陶在先周时期作为承上启下的历史人物能够名留青史让后世周人永远纪念,足以证明了他的历史功绩。
  在甘肃庆阳一带有关“鞠老王”的历史传说很多,其中《鞠老王喜得贵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故事说到:不窋年岁已高很想要个孙子。阳春三月的一天晚上,人们发现鞠陶住的窑洞烈焰升腾光照山川,大家都以为着火了便来救火,等到近前一看院内一片寂静,正在纳闷时忽然从窑洞内传出小孩的哭声震耳欲聋——公刘降生了!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杀猪宰羊前来祝贺。此时鞠陶正在烧窑弄的满脸碳黑,听到喜讯后高兴得二话没说就往家跑,看到这付模样大家都笑他,可他却说:“笑什么,这是喜色”。大家听到后都互相把脸抹黑以示庆贺。后来生孩子脸上抹碳黑成为当地习俗一直延习至今。
   到黄帝的25代孙古公亶父时,周人南渡漆沮二水到达歧山脚下的周原,历经三代到姬昌时将都城迁至丰邑(今陕西长安县一带),这时周人经过了将近一千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入主中原的条件。当殷纣王淫乱不理朝政,诸侯纷纷离他而去的时候,姬昌的儿子姬发率周国大军经牧野一战一举推翻商王朝,入主中原建立西周王朝,姬发是为周武王,谥父姬昌为文王。由此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历史。
   从轩辕黄帝到周朝各王都是姬姓,鞠姓从何而来呢?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天下鞠姓一家人,源自鞠陶世代亲!周的先祖在北豳时,正是部落联盟解体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随着城帮的建立和个体家庭出现,家庭的代表符号“姓”也逐渐产生。北豳人为了纪念鞠陶的丰功伟业,一部分家庭以鞠为姓,鞠姓由此诞生了。因此甘肃庆阳应是鞠姓起源的根,鞠陶就是鞠姓族人的命姓始祖。在此,必须弄清姓氏探源中的以下两个概念,即“命姓始祖”和“太始祖”。命姓始祖是以一个人本人的名字、爵位、封地、工作等因素而得到姓氏的,则以谁的因素命姓谁就是这个姓氏的命姓始祖,命姓始祖自己的姓氏同所命的姓氏大多都不相同。而太始祖是这个姓氏家族的始祖,是姓这个姓氏的第一个人。
   一些人考证说:战国时期制鞠(皮制,一种踢着玩的球)业有所发展,这些制鞠工匠的后代便以职业为姓。这种说法甚是荒唐,古人信奉天地神灵,好占卜,其实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怎么能以踢着玩的东西为姓?
  
  (二)太祖觅踪
  鞠陶生活在距今4200年的夏代晚期,那时作为姓氏的“姓”的形成还不成熟,人们往往只知到有氏不知到有姓,当庞大的氏族集团逐渐解体,与此同时为了区分相同氏族中的小家族或个体家庭,代表符号“姓”才逐渐产生壮大,因此文章中提到的“一部分北豳家庭以鞠为姓”并不专指鞠陶的直系后代,而只是把她当成命姓始祖。在这种意义上考证鞠姓起源立姓能够见著于史籍的最起码应该有两个来源:一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时期燕易王之子姬昇,我们称她为“太始祖”。
   鞠语,春秋时期人,孔子三千弟子之一。《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篇记载:“景公上路寝,闻哭声。曰:吾若闻哭声,何为者也?梁丘据对曰:鲁孔丘之徒鞠语也。明于礼乐,审于服丧,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公曰:岂不可也!而色悦之。”意思是说:齐景公出行到晚上在路旁休息,似乎听到远处有哭泣声,便问:“是谁在哭啊?”随行的人回答说:“是孔子的学生鞠语,他是个孝子,母亲死了他不但给以厚葬,而且还守灵三年天天这样悲痛欲绝的哭泣啊”。齐景公听到后非常赞赏,建议大家都应该这样作。
   《晏子春秋》据传是春秋时期晏婴所著,全书共8卷计215章,是记叙春秋晚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她记载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476年;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可以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子春秋》上记载的鞠语应该是姓鞠名语,而不是专指人名,就象300年以后出现的鞠武一样;应当确信鞠语的“鞠”字在这样一部传世之作上的记载延续不会有误。
   齐景公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公元前547~489年,如果设想齐景公路遇鞠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00年的话,可以断定在公元前500年以前鞠姓就已经产生或存在,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是谁虽已无从考证,但是她以鞠陶命姓应该得到认定。类似这种情况没有写进史籍的一定还会大有人在。
   鞠武,战国晚期燕国人,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史记》上描述他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忠义诚信、威武刚烈。“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是描写太子丹为了实现其宏图大志送荆轲上路在易水边上拜别时的悲壮场面,正是鞠武通过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这位著名的侠士荆轲,其后鞠武也同荆轲所演绎的那场“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历史故事而享誉华夏。
  依据史料和鞠姓家谱记载,燕易王是西周初年大名鼎鼎的周公的弟弟召公奭的38代裔孙,鞠武是燕易王的儿子姬昇的嫡曾孙。为什么姬昇的嫡传不姓姬而姓鞠呢?原来,历史演绎了这样一段故事:燕易王的正妃是秦惠王的女儿,生子姬哙;姬昇是燕易王的庶妃所出。历史记载燕易王迎娶秦惠王女儿的时间是燕文公二十八年(约公元前332年),第二年燕文公去世,作为太子的燕易王继父登基王位,燕易王在位十二年病逝由姬哙继位。如果上述史籍成立,那么姬哙登基王位时年龄不会很大。再结合江西高安蓝坊鞠姓于清朝康熙戊午年(公元1678年)重修家谱序言中的记载“溯予族受姓之祖,始于燕易王庶妃之子太子昇公,因与嫡妃之子太子哙图位不克,遂奔辽阳别姬氏始姓为鞠,郡号汝南。传四世而生武公,太子丹闻武公忠义方刚,聘归本国授以太傅。自秦讫汉晋唐宋以来代有传人”中出现的两个太子称谓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姬昇的母亲原本就是正妃,姬昇也就是当然的太子,然而出于当时“苏秦合纵”所导演的秦燕联盟、远交近攻的政治需要,在燕文公的主持下作太子的燕易王娶了秦惠王的女儿并册立为正妃,同时采取了在当时并不被认可的“废长立幼”的手段剥夺了太子昇的名位而将姬哙强行立为太子,引起了姬昇母子和他所代表的派系集团的不满,当公元前321年燕易王病逝后,燕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宰相子之早有窥测王位之心,看到姬哙年少幼稚可以利用便从中极力支持姬哙即位,所以太子昇与太子哙争夺王位失败,被迫躲避到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阳)隐姓埋名,弃姬改鞠为鞠昇。因为姬哙的即位不合礼制而不被当时的齐国等列强认可,所以历史上一直称之为“燕王哙”(注:合法即位的在称呼上一般都不带名讳称“燕某王”,例如后来的太子平也有说叫公子职的就称作“燕昭王”)。可见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是何等的残酷,否则姬昇不可能放弃王公贵族的身份跑到千里之外的荒僻之地襄平去隐姓埋名。 鞠昇传四代而生鞠武,鞠武自幼聪明睿智、才华出众,成年后在家族中很有影响力,于是在鞠昇弃姬大约80年后被当时的燕王僖“念及同宗和鞠武的才华特聘归燕国作太子姬丹的太傅”。基于上述分析说明,既然鞠武嫡传于鞠昇,那么鞠昇就是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所以有些溯源文章记载说“鞠氏起源于鞠武”或“鞠武的后代便以名为姓”的种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同样出自这枝家谱,在公元1998年十修的序言说:燕有易王生子三。长曰昇,系亚夫人之子;次曰哙,系元夫人之子;幼曰晟,系如夫人之子;易王乃立次子嗣位。燕爵太子昇夺位不克,遂奔于辽东东梁河阳,复以远祖鞠为受姓之始祖而别姬氏,郡号汝南,至今名曰太子河……。这则序言说的更加详细,而且对太子昇避难的地点辽东东梁河阳描述的也比较客观,“东梁河阳”可以理解为东梁河南岸,古代东梁河即今大辽河支流太子河,这里正是战国晚期设置的城市辽东襄平(今辽阳市)。
  这两篇家谱序言对于鞠氏探源都很有价值,首先她确定了在中华鞠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源头来自战国时期燕国太子姬昇;其次她准确的描述了姬昇改鞠的前因后果,这些记述与同时期的历史记载非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记录的缺憾,对于后世族人研究鞠姓源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另外,经过研究发现这两篇家谱序言在编纂时并不是照抄原作或者说根本没有原作,而对于起源部分的记述可能只是在家族内部的父子相继、口传心受。我们知道“辽阳”这一地域名称始见于公元10世纪辽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唐代以后历经宋朝、辽、金、元朝、明朝、清朝至今一直沿用。我们也知道按照规则续修家谱一般都是后版套前版,其特点是“保持前版原貌”,如果是家族内部的文字相传,怎么可能把比它要晚一千多年才出现的地名辽阳写进秦汉时期原始版的序言?
  通过家谱交流获悉,宋朝雍熙(公元985年)进士鞠仲谋就是鞠昇的后代,从鞠仲谋至今已传三十代;由此推算,从鞠昇至今大约应传76代(注:参照孔子在中国大陆传世83代,其每代的平均间隔期为30.12年推算)。
   鞠姓宗祠中有“山阳衍派,太傅分支”的四字联,联中的太傅系指鞠武,山阳应该是指从汝南分衍出来的鞠姓很重要的一枝的定居地。那么山阳指的究竟是哪里呢?中国古代叫山阳的地名一共有四个。一个是在今焦作市东的山阳县(战国魏邑);另一个是在今陕西洛县的山阳县,明置;还有一个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的山阳郡;最后一个是在今江苏淮安的山阳郡。在以上四个历史上的山阳中,焦作山阳废置太早,洛县山阳建置太晚,只有金乡山阳和淮安山阳作为山阳郡的治所纵贯古今。金乡山阳郡的治所叫昌邑,西汉景帝中元六年设置,西晋末年废置,设置长达400多年,在历史上很有名望,很多历史名人都出自这个金乡(昌邑)山阳;淮安山阳是东晋安帝(公元411年)置,民国3年(公元1914年)1月废置改为淮安,设置长达1500多年。在以上的两个山阳中,如果认定“此家谱源流是鞠武的后人经过很多代之后的一种追记”这一基本推论成立,应该确定为淮安山阳,其理由是作为追记,这款宗祠对联产生的年代不会太久远,可能出自宋元时期以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600 收起 理由
茶客 + 1600

查看全部评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0

主题

2932

帖子

3969

积分

版主

互相扶持 风雨同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69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3-13 07:15:07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2247

帖子

402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02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社区居民

板凳
发表于 2009-3-13 16:39: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fly]丰-翎-堂 微信:Kevin-NZ      QQ:1013303165[/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9 04:18 ,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