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秦始皇自命“祖龙”的真实用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9:4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其实,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的原因是附会“五德终始说”,其真实用心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授”的高帽子。
    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曾宣扬“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苦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五德终始说”,提出做天子者必须具备“五德”中的一德,当此德衰落时,便会有“五德”中的另一德取而代之。“五德”源于远古先民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在邹衍这一荒诞无稽的学说中,周王朝被视为拥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应该是“水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如获至宝似地采用“五德终始说”,大肆宣扬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于天”。其用心无非是为改朝换代寻找一个“理论依据”,使之成为秦王朝统治百姓、巩固政权的思想工具。
    但是,按照邹衍“符应苦兹”的说法,“五德”间的取代还应该有“符应”出现,而秦一统全国时却并不见特别的“符应”征兆。于是便有御用文人顺着秦始皇的意愿,挖空心思地编造出一个“符应”: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黑龙”代表阴柔,象征“水”,说明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符应”,即秦必然取代周。
    秦始皇听后欣喜若狂,于是便信手拈来那条祖先捕获的“黑龙”,开始自命为“祖龙”,并根据“五德”说“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这些制度明显带有“黑龙”、“五德”的神秘色彩,让蒙昧无知的百姓们对秦王朝产生一种神秘感。在秦朝,代表那“黑龙”(祖龙)水德的黑色与六之数(注:龙传说中龙的第六子“性好水”),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随处可见。有关秦始皇的“祖龙”之称,还见诸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然而,历史的诡谲常常令人啼笑皆非。这位“祖龙”始皇帝精心打造的“水德”王朝,最终的灭亡却由一场大雨灾引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山东、安徽等地久雨成灾,饿殍遍野。前往渔阳守边的陈胜、吴广等农民壮丁,在蕲县大泽乡遇大暴雨而无法继续行进。按秦律按期未到便是死罪,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便在洪水滔滔的大泽乡爆发。时隔三年,秦王朝灭亡。
    秦始皇所谓的“符应”——黑龙(祖龙)、水德,其“终始”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9 14:46:35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9 02:27 , Processed in 0.1490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