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口刁":美食家不吃黄瓜香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馋人里,有一些跟“老饕”极端相反,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俗话“口刁”。这种人很少,没有称号,这里只好先叫“口刁者”吧。

    清代美食家梁章钜可算“口刁者”的典型。他曾开出一份《不食物单》交给家厨,开头说为了免得反复嘱咐“以省口舌之烦”。他列出“不食”的食物分成两大类:一是根据伦理信念而“深戒者”,例如狗肉;二是他个人生来就不吃的“深恶者”,例如香菜。不吃几样东西的人很平常,但梁章钜“不食”的东西竟达23种之多,不但包括鳝鱼、猪头肉之类,甚至包括排骨、鸡蛋汤、香肠、黄瓜等等人人爱吃的美味。

    现今有一种名贵的猫,除了进口的鳕鱼罐头,别的鱼闻都不闻,那就像蚕只吃桑叶一样,是一种动物的“食性”。一个人为什么接受不了某种食物,还没听说有人研究。但既是因人而异,肯定属于高级的个性,而不是低级的本能。

    历史上的大美食家,饮食行为往往有点古怪。苏东坡发明了慢火炖肉,但他那篇顺口溜《猪肉歌》里提到“贫者不解煮”,可见主要是他当地方官时向治下的穷人推广,而他自己却多次歌颂莱菔(萝卜)、芥菜,嘲笑晋代那个名叫何曾的高官“何苦食鸡豚”。

    “东坡肉”是后人给的称号,“东坡羹”(芦菔羹)则是苏东坡自己命的名。他还发明过“荠菜羹”,做法很奇怪:既要求用油,又要极力避免有“油气”(“气”在古代食书中特指恶劣的气味)。尽管他写了具体操作法,但烹饪史专家也弄不明白。这就给人以挑剔甚至乖戾的感觉,跟“老饕”的字面含义很不一致。

    另一位大美食家袁枚也极为挑剔,常常因为没吃舒服而大发牢骚。有位富商设家宴款待他,菜肴丰盛达40多种,但他却评价说:“愈多愈坏……主人自觉欣欣得意,而我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他还有一次坐席,承认“诸菜尚可”,就因为“饭粥粗,勉强咽下”,结果“归而大病”。

    “口刁”的内涵比较复杂,还得进一步分析。《庚溪诗话》说宋代的奸臣蔡京丞相吃一碗“鹑羹”要用鹌鹑千只,记载简略做法不明,很可能是为了摆阔而故意挥霍,这跟“知味”可能没有关系。晋代的何曾是一种类型,他的膳食一餐要花费“万钱”,还说没地方下筷子。(“日食万钱……无下箸处”)这尽管有摆阔的一面,但又确有“口刁”一面。《晋书·何曾传》中有个事例:馒头不蒸得开了十字花的,他不吃。开花馒头确实有更好的口感,俗话说就是“暄”(按古音“暄”应写作“轩”)。

    《江行杂录》说宋代有一位高薪请来的厨娘,做一道羊肉菜要用十头羊,每头只取羊脸肉一片,她却明白宣称这是为了美味,而且确有道理。珍馐的馐,本来是“羞”,这个字属于羊部,就是羊脸颊上的那片精肉。动物各部位的肉,味儿确有不同,人人都有体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6-1 08:35: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板凳
发表于 2010-6-1 08:50:4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5 14:50 ,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