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清官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6: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古来就有重视清官的传统,历朝历代也都有许多关于清官的传说。最著名的还是那些古典公案小说的主角,譬如包拯、狄仁杰、寇准、海瑞等人。这些清官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就是都清正廉洁,并且都断案如神。果真如此吗?

    就拿名气最大的包拯来说,他是庐州合肥人,北宋进士,历任地方官、京官,曾出使契丹,为人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收敛。正史中的包拯并不大出彩,与他同时代的那些名臣相比,他甚至有些落寞。

    包拯的前辈寇准则不能算一个清官。寇准,北宋大臣。最为人称道的是,公元1004年冬,契丹侵宋,他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在澶州拒敌。史载“寇莱公性豪侈”,还曾与大臣比斗宴席之盛。这“性豪侈”明显与清官标准相悖。还有寇准晚年曾参与未遂宫廷政变,这更与清官相去甚远。那他的“清官”帽子从哪里来的呢?这都得拜古典小说《杨家将》、《呼家将》所赐,还有戏曲也在这方面推波助澜,有一出京剧就叫《清官册》,描写寇准夜审潘仁美。至此,寇准的清官形象才深入人心。

    再说说几位标准“清官”。清朝的清官,纪昀,就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善于对句,曾总编纂了《四库全书》,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他的大作。纪晓岚一生最大的污点是向贪污的同僚通风报信,并因此被发配新疆。

    另一位刘墉,外号“刘罗锅”,也是位大书法家,其性格诙谐,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两人都曾与乾隆朝的权臣和珅同朝为官,但并非如电视里宣扬的那样刚直不阿地与其斗法,反而是两人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洁身自好而已。刘墉在和珅要倒台时,奉嘉庆皇帝旨意查和珅结党营私案,未免有见风使舵的嫌疑。而名声不如这两位的于成龙、施世纶(《施公案》里的主角),够得上这“清官”的称谓。

    有意思的是,晚清赫赫有名的谴责小说《老残游记》里,有个观点值得玩味。书中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但细究起来,书里的清官玉贤、刚弼只能算酷吏罢了。

    不管怎样,那个清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需要清官,但更需要法治,没有全社会法治和道德的约束,呼唤清官就永远只是一个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沙发
发表于 2010-5-28 07:52:24 | 只看该作者
做官就要做清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5-28 07:53:32 | 只看该作者
清官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841

帖子

101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01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5-28 12:13:35 | 只看该作者
社会需要清官,但更需要法治,没有全社会法治和道德的约束,呼唤清官就永远只是一个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6 04:55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