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同里桥之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6:5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到水乡同里,不可不看桥。“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同里的桥最宜看。同里桥多,三步一桥,五步一磴,星罗棋布,相依相望,似含情厮守的情侣,若亲密无间的伙伴。

    “家家临河住,处处见桥影”。桥是同里的灵魂,桥是同里的风韵。摇着舟楫看桥是一种风味,站在凌波的小桥上纵目更是一种风味。你看,临水的驳岸,贴水的老宅,杨柳迎风拂水,民宅粉墙黛瓦,一切都是那样的悠闲淡然,恬静自得。桥似乎就是专注写生的学子笔下的一幅画,桥似乎就是品茶小憩的老者手中的一壶茶,桥更是思乡游子梦里的一个情。

    同里的桥最宜走。到同里,不可不走三桥。三桥是同里的骄傲,是同里的象征,是同里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哪有到同里不去走一走三桥的?三桥为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三桥是“吉祥桥”,吉吉祥祥的名字,为同里讨了一个好口彩。三桥是“民俗桥”,同里人遇上婚娶、生日,都要来三桥走一走,图个大吉大利、平平安安。到同里的游客,更会饶有兴趣地走一趟三桥,把美好祝愿带回家。

    同里的桥最宜读,是有名的“文化桥”。你只要看一眼桥上的楹联,就会感觉到它浓郁的文化底蕴。著名的三桥上,桥桥都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清幽淡雅,道尽了同里水乡的魅力。东溪桥的桥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更是写尽了当年文人雅士云集、月下读书吟诗的情景。悠悠古桥之上,酿成了朗朗读书之风。于是,同里的桥上,自宋至清四朝代,走出了1位状元、42位进士、93位文武举人,成了远近闻名的“进士镇”。同里的桥上,走出了南宋诗人叶茵的《顺适堂吟稿》,走出了“造园鼻祖”计成的园艺学,走出了风云人物陈去病的南社诗篇,走出了《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的著名报刊……

    同里的桥最宜讲。同里保留至今完整的古桥,就有40多座,简直就是一座桥梁博物馆,一座民间故事的宝藏。同里籍的南宋诗人叶茵出资兴建的思本桥,是如今当地最古老的桥,目睹了同里700年的风雨沧桑,依然老当益壮地讲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最富有神话传奇色彩的富观桥,龙门石上的精美石雕,仍然神采飞扬地在演义“桃花浪里鱼化龙”的故事。

    同里的桥最宜坐。走累了,便走上桥楼,登楼小憩,雕花精致的木门窗,“咚咚”作响的木楼梯,显示它的年代久远。找个临窗位置看桥观景,一幅浓淡相宜、恬静淡泊的水乡风情画的长卷徐徐舒展,真是看不够的水乡灵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沙发
发表于 2010-5-28 07:30:56 | 只看该作者
同里的桥最宜坐。真是看不够的水乡灵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5-28 07:57:59 | 只看该作者
水乡灵秀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841

帖子

101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01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5-28 12:05:01 | 只看该作者
桥是同里的灵魂,桥是同里的风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6 04:55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