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1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玉蝉!

[复制链接]

93

主题

298

帖子

252

积分

骑士

积分
25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2:4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  

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因此,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如今在汉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中,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蝉形玉含,即使在现代的玉石中,也常能发现这类玉石。  

玉蝉分三种,一是佩蝉,顶端有对穿;二是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三是含蝉,在死人口中压舌,体积较小,不过一寸余长,刀法简单没有穿眼。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玉蝉出现,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的。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  

汉代的玉蝉,其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素有“汉八刀”之称。其后的玉蝉,纹饰渐趋繁缛,有的翅膀竟像苍蝇翅那样撇开,早没了汉代玉蝉的那股神气,特别是器物边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圆角,这也是判断是否为汉代玉蝉的重要依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9187 收起 理由
申大 + 1700 好帖子
xiaoyu102 + 1700 好帖子
彪彪 + 1888 精神可嘉
孤飞鹤 + 1999
黄石牛牛 + 1900 好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沙发
发表于 2010-4-25 12:47: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4-25 12:50: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6639

帖子

1420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4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4-25 13: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意见:
1。此器物非“汉八刀”的雕刻风格;有明显的砣轮加工痕迹(在20倍的放大镜下可清晰发现);   人工打磨痕迹亦明显;
2。料子不通透、不润泽,乌漆麻黑;
3。沁色过多且不自然,无层次感,感觉浮在表面。

    (一家之言,说错勿怪!不过老同志精神可嘉,值得鼓励。)
致虚守静、为而不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298

帖子

252

积分

骑士

积分
25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4:36:0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彪彪于2010-04-25 13:15发表的  :
本人意见:
1。此器物非“汉八刀”的雕刻风格;有明显的砣轮加工痕迹(在20倍的放大镜下可清晰发现);   人工打磨痕迹亦明显;
2。料子不通透、不润泽,乌漆麻黑;
3。沁色过多且不自然,无层次感,感觉浮在表面。

.......
 汉,顾名思义,就是汉代,时间的标志。可是同类的东西谁也说不好汉代前后就没有。再者,汉有东西之分。讲严格,总不便“周八刀”、“秦八刀”、“西汉八刀”、“东汉八刀”······其实,清代中晚期,江阴姓陈名性字原心的人写过《玉纪》,他说得明白:“更有古时含殓之器,谓之琀玉。不知者,遇旧玉,皆称为琀玉者,非。更有音讹而呼为汉玉者,尤非。”好了,我来纠正,中国地方大,人的口音麻烦,“汉八刀”其实就是“琀背刀”的讹读。由实物遗存角度说话,它决不会仅仅局限于汉代。由此及彼,可以说殓葬玉握猪和作为佩件挂戴的玉蝉,包括汉代的玉翁仲等,雕刻再简古,也不好胡乱叫“汉八刀”,顶多说它具有殓葬玉蝉的“琀背刀”风格。



年轻人,请不要出现概念性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4287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6#
发表于 2010-4-25 14:45:19 | 只看该作者
蝉是这么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298

帖子

252

积分

骑士

积分
25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4:58:1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0楼温顺羊羊于2010-04-25 12:42发表的 玉蝉! :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  

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因此,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如今在汉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中,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蝉形玉含,即使在现代的玉石中,也常能发现这类玉石。  

玉蝉分三种,一是佩蝉,顶端有对穿;二是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三是含蝉,在死人口中压舌,体积较小,不过一寸余长,刀法简单没有穿眼。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玉蝉出现,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的。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  
.......
(4)三代的青铜砣几式砣机
关于汉代跽坐式多人共同操作的几式砣机的设想判断也是来自三代的出土资料,如在殷墟出土的人与兽等石雕和妇好墓出土的坐佣均为跽坐形式。商代人佣的二种坐式均为席地而坐,所以可证商代砣机应是跽坐式砣机,其前之夏代及其后的周代亦不能例外,均为跽坐式砣机。
跪、跽均为古坐式,坐在机前双足不能发动砣机旋转,只可一手拉动弓弦转动,另一手托玉琢磨,如十九世纪印度砣机。或有另一、二人来回拉动使其轴旋转带动砣子转动,可能二、三人操一机。所谓玉人就是坐在砣前托玉蘸调水沙磨玉的人。砣机高度约30—50厘米。砣机结构由几、支架、轴、砣、条带或弓子等组成,砣子用青铜制作,可自行铸打而成,比原始砣机效率要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298

帖子

252

积分

骑士

积分
25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5:43:4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与彪彪好好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6639

帖子

1420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4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

9#
发表于 2010-4-25 16: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羊羊老同志:约个日子(明日即可,你办公室),你带实物,我带40倍的叉子镜,会让你看到电动工具的加工痕迹与手工  的有何不同,输了请我吃油焖大虾,酒我自己带!反之亦然。
致虚守静、为而不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2817

帖子

8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6663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10#
发表于 2010-4-25 17:25:59 | 只看该作者
  
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5-5 12:21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