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8 09:19:01
|
只看该作者
9、 三个女人一台戏
韦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这三个女人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闹剧,这闹剧充满了暴力,血腥,算计,Y 乱,仇杀,死亡……
她们三个又跟武则天李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官婉儿又跟武则天巨亲密,这场闹剧就是以她们为中心展开的。
太平公主:父亲唐高宗李治,从史书上的资料来看,李治只有四个女儿。长女义阳公主、宣城公主生母是萧淑妃,太平公主跟她姐姐生母是武则天。她姐姐在襁褓中时,就被亲生 母亲掐死,成为母亲用于争宠的牺牲品。
在这样的情形下,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当然就成了他们的心肝宝贝。
《新唐书》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大写了一笔太平公主:荣国夫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
还描述了一场超奢华的婚礼,点燃在路两边照明的 火炬,居然把一路的绿树都烤焦了。而装着嫁妆的车子规格超大,因此,连过路 的县府的墙都被推倒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超豪华的婚礼倒也实至名归,薛绍与太平,应该是一对恩爱夫妻。——短暂的七年姻缘生育了四个孩子,不恩爱恐怕不太可能。
但是这段本该美满的姻缘中途却夭折了。
说起来,灾难的制造者还是身为母亲的武则天。
武则天将冯小宝纳为男宠,为了给情人长些身份,又硬逼着薛绍认冯 小宝为叔父。这个窝囊气就更让薛家的长子受不了了。于是他密谋。结果事泄。
薛绍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是武则天由于他认冯小宝为叔父很勉强这件事, 早已对这个女婿心有怨气。此时趁机一并发泄出来。结果薛绍被关进大牢,被活 活饿死。
太平公主被母亲关在宫里严密监视,只有每天以泪洗面。
事过之后,武则天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份了,为了弥补,她又大张旗鼓地为女儿重选丈夫。 选来选去,武则天看中了侄儿武攸暨。在武氏男儿中,武攸暨是才貌俱佳的 人选,但是他是有妻子的。这对武则天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她派人把从前的侄媳毒死,强行把女儿嫁到了武攸暨的身边。
这样凄惨的初恋初婚结局、这样荒唐无稽的第二次婚姻,处身其中的太平公主会如何想?
从前闭处深闺中陶醉于爱情的太平公主消失了,热衷政治、沉泯色欲的太平公主从此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如果说驸马之死改变了太平的人生,应该说是她从此深切感受到了权势的利 害,并从此沉迷于此,而她正好具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一踏糊涂,欲罢不能。
大约在四、五年后,那个间接造成薛绍惨死的假和尚薛怀义,终于失去了女皇的欢心,武则天想要除掉这个骄横放纵的旧情人了,却又苦于这男人知道太多宫闱秘事,兼且耳目众多,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太平公主听说要杀掉这个连累驸马的家伙,大力赞成。自告奋勇将这件事揽了下来。她在宫人中选了几十个身强力壮的中年妇人,由专人领着训练了一段时间。
然后又选了一批勇士,埋伏在瑶光殿。
接着,太平公主让一个从前与薛怀义关系不错的心腹出马,去宣薛怀义入宫。
薛怀义听说女皇宣召,大摇大摆地就入了宫。刚刚踏入后宫,几十名壮硕的妇人就一拥而上,将这个假和尚按倒在地上,捆得动弹不得——唐时以丰腴为美,年青时丰满的美女上了年纪,那可是加倍地身强力壮,早已被酒色淘虚了的薛怀义岂能是她们的对手?几名随丛也被埋伏的勇士们制服了。
太平公主想到自己心爱的驸马,再看看面前这个狼狈的假和尚,不由冷冷一笑,下令将他乱棍打死,尸体烧灰之后,再混上泥烧砖造屋。
——如此干脆利索的处理手法、如此残忍的处置,从这件事上,太平公主显露出与她的母亲如出一辙的手腕与毒辣。
经过上面这些事后,《新唐书》这样评价太平公主: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类我”。而主内与谋,外检畏,终后世无它訾。这里的“后”即武则天。
在太平公主搞掂了来俊臣,发动“五王政变”灭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并劝说母亲将皇位传给哥哥李显之后,韦后,安乐公主出场了。
韦后:中宗庶,京兆万年人。祖弘表,贞观中曹王府典军。帝在东宫,后被选为妃。
嗣圣初,立为皇后。俄与帝处房陵,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杀。后止曰:“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及帝复即位,后居中宫。
安乐公主,最幼女。帝迁房陵而主生,解衣以褓之,名曰裹儿。姝秀辩敏,后尤爱之。下嫁武崇训。帝复位,光艳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新唐书》中“迁房陵”指的是公元685 年,李显与妃子韦氏一起,被母亲派人押到房州流放。 这年的3月,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了一个女孩安乐公主。穷途末路的前任皇帝后妃,此时心酸地发现,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李显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有些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这个小女婴,因此被他称为“裹儿”。
李显韦后安乐公主经历了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回到宫中,为了与武氏家族维持关系,不让储位之争重演,老谋深算的韦氏将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的婚事也安排得滴水不漏:长女永泰郡主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安乐郡主则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又经历了李重润、武延基、永泰郡主死于非命的事,小心翼翼的生活着,过了四年李显终于登上了帝位。 终于彻底翻身的韦氏成了皇后,立即开始弄权享乐,誓要将失去的美好年华都补回来。在这方面,安乐公主跟母亲是有同感的。
当然,安乐也有她受宠的天赋条件。她不但是韦后的嫡出女儿,又曾经与父母同历艰难,是李显和韦后真正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而且长成以后的她聪明美貌,史书上形容她“殊秀辩敏”,“光艳动天下”。 嫡出的安乐公主看不起庶出的现太子李重俊,常对他指手划脚,嘲弄讥讽,如对仆役。
李重俊终于忍无可忍,于公元707 年七月,发动兵变,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但是安乐公主这天正好回了皇宫,逃过一难。闻听变乱,李显、韦氏与安乐都吓得抖成一团,上官婉儿却非常沉着应变, 请求中宗亲临城楼督战,果然平定事态。李重俊被杀。
中宗李显是一个性格温和儒弱的人,因此造成妻子韦后、女儿安乐把持朝政 的情况。
这边太平公主就不爽了,本来太平公主和上官昭仪(上官婉儿)联手,是可以制得住她们的,但是太平公主却看上了上官婉儿的情夫崔堤。于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反目成仇, 反而成了韦氏的帮凶。说实话,上官婉儿枉跟了武则天许多年,居然连这两件事的轻重都分不清,真
是令人叹息。
安乐公主的老公武崇训于该年七月死于非命,安乐公主连百日都没过,就跟前夫的堂弟武延秀私通上了。(这个武延秀,倒是个很漂亮的小白脸,因此曾经被武则天送到塞外去和亲,结果人家嫌他不是正宗的李家子弟,给退了回来。)
这年的十一月,尚在新寡中的安乐公主便再次穿上了嫁衣,与武延秀成婚了。
再嫁的安乐公主,在那个黄道吉日的黄昏,被皇后的车队仪仗,从皇宫送进 公主府。李显和韦后登上安福门目送女儿出嫁。 这场豪华的婚礼可谓星光熠熠: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学士为傧相,而皇叔相王李旦更是亲为送嫁护轿官。
太平公主意识到韦家班是自己的死敌,于是大力培植亲信人马,想与韦后一分高下。
韦后先出手了,她诬陷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说他们与废太子李重俊勾结, 想要谋夺皇位。李显一时大惊失色,想要严办。幸亏御史中丞力谏,太平公主与李旦这才死里逃生。
710 年,欲为皇太女而不得的安乐公主与其母韦后,联同情夫,用毒饼杀死了中宗李显。五天后,傀儡李重茂登基为帝。
太平公主派长子薛崇简与相王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合谋,在十二天后发动政变,一举诛灭了韦后与安乐公主。韦家班垮台了,但是李重茂还坐在皇帝位上。谁都不甘心让他继续为皇,但 是谁也不敢出头作这个主。
结果,还是太平公主,在这天早朝时,走到李重茂面前,说:“这不该是你这个娃娃的座位。”
说完,抓着李重茂的衣领把他拎了下来,拥立哥哥相王李旦登基为帝。
李旦当上了皇帝,对这个妹妹更是感激涕零,不但大加封赏(连她的三个儿子都一律成了郡王),而且许多政事都要由太平公主来参与决策。从此,太平公主越发权倾朝野。
后来太平公主跟太子的权力斗争一天一天吃紧,太平公主要起兵,然而太平公主的起兵计划,却因丈夫武攸暨逝世而耽搁了下来。事情就此发生转变。
公元713 年,得到消息的李隆基突然出兵,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及家人。太平公主逃入南山,躲藏了三天,请求侄儿放自己一条生路。太上皇李旦也为妹妹向儿子求情。 但是李隆基不为所动,太平公主赐死在公主府里。她的儿子们只有薛崇简一家被饶过。
这一年,太平公主大约五十出头。
终于这部闹剧以太平公主的死结束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