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鸟食罐文化】漫话历代的鸟食罐(转)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1519

帖子

2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1

贴图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0:3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养鸟为观赏、娱乐之由来已久,《李义山杂纂》中说“至汉而养鹦鹉者纷纷矣。”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道“花时寂,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未敢言。”可见早在汉唐时期,人们就已经在喂养鹦鹉等鸟类了。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瓷鸟食罐是东汉时期的,但已极为少见;唐宋元时期的也屡有发现,但为数也不多;到明清时期,就日益丰富起来。

  据江苏镇江考古发现,东汉永元十三年墓就曾出土有黑釉鸟食罐;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馆收藏品中,有一件唐代北方瓷窑烧制的白釉鸟食罐。

  南宋龙泉窑及郊坛下官窑都曾烧制过此类器物。北京市文物公司所藏南宋龙泉窑鸟食罐,高4.8厘米,口径4.7厘米。该器敛口,鼓腹尖底,腹部一侧有一小系,作悬挂之用,其釉色翠青,如雨后碧空,晶莹洁静。因其采用覆烧法,故口沿一圈无釉露出胎骨。此器造型精巧,风格与南宋郊坛下官窑鸟食罐基本相同。

    元代龙泉窑继续烧制鸟食罐类器物。与宋代龙泉窑比,此时鸟食罐的底部已由宋时的尖底,逐渐演变成圆形底足,器身也开始变矮,胎、釉均稍变厚,质地明显变粗,釉色也不甚青翠,变为青中闪黄色。各方面之特点与元代龙泉窑其它类器物一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0 收起 理由
shangduan + 1000 谢介绍

查看全部评分

山西鸟友俱乐部群号:517699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1519

帖子

2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1

贴图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0:38:01 | 只看该作者
明代鸟食罐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的龙泉窑仍然继续烧,器物的胎釉较元代稍薄而精细,器型亦与元代略同,但较矮浅一些,呈水盂形。

  明代兴盛起来的江西景德镇窑。一改以往器型单一、品色单调的特点,在青花器物中出现了腰鼓式、元宝式、水盂式等多种形式的鸟食罐。其间以宣德时的制品最佳。其造型美观,釉质肥润。所绘青花,使用当时由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料,图案花纹颜色深浅不匀,时而出现一些结晶斑,颜色深者呈蓝黑色,且下凹深入胎骨,抚之有凹凸不平感。浓艳的青花色调,晕散于胎釉之间,与精美的器型浑然一体,其风格厚雅之至。

  这里介绍一件明代宣德青花鹦鹉鸟食罐。器高9厘米,长18厘米,在鼓腹的筒形食罐旁,一只鹦鹉口含柳枝,侧身抓住罐身,翘尾昂首,形象生动。“苏泥勃青”青花料的渲染,使得鹦鹉的神态栩栩如生。它不仅勾画出鸟食罐与鸟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鸟类与生态的依存关系。这种写实性的精湛制品,实在是非常巧的创造,反映出宣德鸟食罐制做的高超工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山西鸟友俱乐部群号:51769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1519

帖子

2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1

贴图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0:40:38 | 只看该作者
清代瓷器的烧制在前代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造型、纹饰,到色彩、质地诸方面都精美绝伦,达到历史上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其中的鸟食罐制品,成为清代文玩器物中的重要品类。

  清初康熙、雍正两朝,瓷质鸟食罐的烧制承继了明代遗风,多仿宣德时款式,浑厚古朴之风犹存,亦间出奇意。

  乾隆、嘉庆时,鸟食罐的生产有所革新。其明显的特点是,质地莹洁润透,器形隽秀典雅,工艺精细巧丽。品种以青花为主,也不乏粉彩等其它彩瓷。器型除仿制宣德时形式外,还出现了月牙形、浅圆形等新的款式。

  道光、咸丰时,由于养鸟娱乐活动日益盛行,鸟食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器物的造型上又出现了方形、圆形、花口形、六棱形等多种形式。在彩、釉品种上也有一些新的突破,如常见的白釉、青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粉彩及斗彩等。此时制做的鸟食罐精品,大多造型灵巧,具有胎壁薄、釉质润、图案精美的特点,耐人赏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山西鸟友俱乐部群号:51769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1519

帖子

2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1

贴图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0:40:59 | 只看该作者
为适应人们玩鸟之名目更为繁多,器具更为精致的要求,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成套的鸟食罐,有两件、三件或五件一套的,以分别作盛水、放食、放砂粒之用。此类成套鸟食罐,每件图案相同,仅造型各异,把鸟食罐的设计、制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绪年间,鸟食罐的形式更为多样。除以往常见的器形外,又出现有圆筒形、洗子形、盆形等多种,而纹样、釉色尤有增多。从花纹装饰上来看,山水、花卉、鸟盖、草虫、鱼藻、龙凤、人物等题材十分广泛。可以说,各种形式、各种色彩、釉色及各种纹饰的鸟食罐,至此时已非常齐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山西鸟友俱乐部群号:51769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1519

帖子

2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1

贴图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0:41:20 | 只看该作者
鸟食罐是我国瓷器发展中的一个门类,不同时代、时期的烧制技术和时代风尚在鸟食罐器物上都有反映。这既是瓷质鸟食罐本身的演变史,也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个小小缩影,并反映出当时社会习俗的一个侧面。

  民国以后,瓷器生产出现了衰败趋势。养鸟之风亦随之偃息,瓷质鸟食罐无论在胎、釉纹饰及制做工艺诸方面,也一失往日光彩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山西鸟友俱乐部群号:51769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636

帖子

82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6#
发表于 2009-5-29 20:49:2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4楼干一杯于2009-05-29 20:41发表的  :
鸟食罐是我国瓷器发展中的一个门类,不同时代、时期的烧制技术和时代风尚在鸟食罐器物上都有反映。这既是瓷质鸟食罐本身的演变史,也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个小小缩影,并反映出当时社会习俗的一个侧面。

  民国以后,瓷器生产出现了衰败趋势。养鸟之风亦随之偃息,瓷质鸟食罐无论在胎、釉纹饰及制做工艺诸方面,也一失往日光彩了。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
鸟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529

帖子

484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84

最具号召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7#
发表于 2009-5-29 21:05:51 | 只看该作者
           ---------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309

帖子

864

积分

中花顾问

积分
86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8#
发表于 2009-5-29 21:08:0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学习了·········   
天地生人 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 生一日应尽一日之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099

帖子

45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QQ
9#
发表于 2009-5-29 21:13:13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谢谢楼主!
养鸟爱鸟,修身养性,陶冶情趣,广交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26

帖子

137

积分

骑士

积分
137
10#
发表于 2009-5-29 21:14:23 | 只看该作者
又长知识了。谢谢又一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5-17 14:18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