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胜古迹] 梅湖二号墓发掘结束 “虎落”成为考古界焦点

[复制链接]

8765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虫鸟鱼花两栖迷

积分
214748364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3:3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过13天的抢救性发掘,青云谱区梅湖二号古墓清理工作已结束。除了之前出土的青瓷盏、器座以及大量的漆木器外,昨日专家还从古墓后室发掘出了圆形漆盘。根据省考古研究所提供的报告,此次发掘中,重点文物“虎落”的再次出现成为考古界的焦点。

后室昨发现漆盘残件

在昨日的清理中,考古队员在后室的最底部发现了一个圆形的漆木器,上面黑色的油漆依然没有剥落,赵德林副馆长在仔细观看了这件文物后表示,这是一个漆盘的残件,由于其外部已经全部炭化并混在了淤泥里,所以没有复原的可能,现场发现的应该是漆盘底部。尽管这样,他依然认为这件漆木器十分重要,可以判断墓主的身份及性别,同时对研究东晋时期南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圆锥形木器名为“虎落”

8日下午,考古人员在古墓前室石台东侧发现一圆锥形漆木器,长约5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组进行考证。昨日下午5时,赵德林副馆长向记者透露,经专家认定,这件文物为我省第二次出现的重要文物“虎落”。

据了解,先秦开始,人们习惯在墓葬中大量放置古人狩猎、战争时候使用的武器,包括尖利的、圆锥形的木器,安装在敌人经过的路上,统称“虎落”。此前,昌北一古墓中曾出土过。此外,湖北盘龙城遗址以及很多商周时期古墓中都大量发现过“虎落”。“虎落”再次出现,对研究东晋时期南昌地区的社会发展、民俗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两个墓葬应为家族墓群

赵德林表示,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认定,梅湖一号和二号古墓应该是一个家族墓群。首先古墓形制上,两个墓的内外部结构完全一致,长度、高度和墓室分布相近,只是2号古墓前室略小;其次,两个墓的地层结构、深度完全一样,是典型的聚族而葬;再者,两个墓的墓砖和墓志铭比较发现,其相对年限应该不超50年,绝对年限不超100年。据分析,两个墓主应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据赵德林判断,周围应该还有不少这个家族的墓葬,但由于已盖起楼房,只得让其深藏地下。

二号古墓并没有被盗

不少人对于两个墓葬出土的文物相对较少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对二号墓没有看到封门砖的怪现象,大部分人认为已经遭到盗墓者的破坏。

对此,赵德林副馆长昨日解答,两个古墓都保存非常完好且没有被盗。两个墓葬出土的东西确实不多,但各有不同,一号墓以石器、瓷器为主,且有完整的墓志铭;二号墓出土一批漆木器和青瓷器。西晋时期,民间十分流行厚葬,各地还专门设有烧制祭祀品的窑厂,一旦有人亡故,会把大量生前使用的东西和社会上流行的东西都陪葬进去。东晋时厚葬风俗逐渐淡化,一般墓葬里放置的都只是一些名刺、拜帖和祭祀用品。梅湖一号和二号古墓的发掘,正好印证了历史上关于东晋后厚葬风俗的改变的说法。关于封门砖失踪的问题和墓志铭问题,赵德林表示,考古队在门口没有发现任何外来泥土进入,青膏泥也没有改变形态,这很有可能是古墓主人是暴病身亡或者是死亡多日才下葬,没来得及封上墓室门直接用青膏泥糊住了甬道门口,因此,该古墓没有被盗。
[fly]来无影,去无踪[/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5-7 13:37: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辛苦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3 15:53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