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民俗] 中华56民族之三十五:珞巴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9: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珞巴族标徽







珞巴族简介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 较少的一个民族,有2 3 1 2 人。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 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 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 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 有“博嘎尔”、“宁波”、“邦 波”、“德根”、“阿迪”、“ 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 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 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 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 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 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 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 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 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 0 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 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 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粗犷的衣着

    珞巴族长期生活在高原峡谷,在其衣着上也能表现 出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 为原料,是珞巴族衣着较突出的一个特点。过去,在珞 巴族地区流行一种叫“阶邦”的草裙,是用鸡爪谷的秸 杆编成的。现在。妇女们穿上土布衣裙,还习惯在外面 罩上一条草裙,起到对布裙的保护作用。

    珞巴族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 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 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 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 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珞巴族 妇女身上的饰物可多达数公斤重,可装满一个小竹背篓 。这些装饰品是每个家庭多年交换所得,是家庭财富的 象征。每逢节庆之时,妇女们一个个盛装打扮,互相比 美。

    男子的服饰,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他 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 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氇氆长袍。 博嘎尔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别具一格,用熊皮压制成圆 形,类似有沿的钢盔。帽沿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 毛向四周蓬张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这种 熊皮帽十分坚韧,打猎时又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男 子平时出门时,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躯再配 上其它闪光发亮的装饰品,显得格外威武英俊。

    珞巴族男女都喜爱系一条考究的腰带,有藤编的, 也有皮革制作的,也有用羊毛编织的,并织有各种彩色 图案。腰带除用来扎系衣裙外,还用来悬挂小刀、火镰 和其它铜、贝制作的饰物。   

古老的饮食习惯

    珞巴族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间都挂着火镰。不过,从 一些饮食习俗的残迹中,仍可窥见珞巴族先民曾经过生 食的历史。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时,要饮用血酒。博嘎尔 人每年秋收后杀牲庆祝,把余温未冷的牛血和在酥油中 饮用。他们认为,野牛的骨髓吸出来生食味道最鲜美。 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酱,拌上辣椒和姜末作 为其它食品的配料。

    烧烤,是珞巴族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不 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整条 鱼投入火塘,埋上热灰,用不多时便焖熟可吃。在山上 捕获到大的动物,除烤吃外,还切成肉条,烤熟后长期 贮藏。

    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把荞麦、玉米和达谢 (一种木本棕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 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 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后再埋人火塘的灰烬中 ,使其熟透。

    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崩如、苏龙部落 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 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 达谢煮熟。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 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 于外出远行。

    采集和狩猎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来源。他们捕捉山 鼠的方法多种多样,用石板压、设小地弩、下活套都很 有效。有的家庭还占有特定的捕鼠区,外人不得染指。 捕到山鼠后把毛烧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时吃不完便 烤干、晒干贮藏备用。珞巴地区的山鼠肥而大,肉质细 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珞巴族是一个非常好 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须吃完。主人 还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坦 诚。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荣耀,如果待客不周,会遗 憾终生。

长刀和弓箭

    佩戴长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它不单单是作为一 种显示阳刚之气的装饰品,而是受自然条件的驱使,成 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仅用它来防止 野兽和毒虫的袭击,而且用它来砍竹木,架藤网桥,起 房造屋甚至剪头发、裁剪兽皮……

    除长刀之外,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离身之物, 是狩猎的主要器件。珞巴人制作弓箭的技艺很高,使用 弓箭的本领十分娴熟。珞巴人从幼儿时就开始练习射箭 。对弯制竹弓和削制箭杆很有讲究。制弓不但要选择竹 种、竹龄,而且对弓长、厚薄都有固定的规格。箭杆、 箭镞和箭羽的选材、制作工艺也很精细。制作一副好的 弓箭,大约需2 0 天左右。

    珞巴人还有一种称为“古马”的地箭,安放在野兽 经常出没之处,一旦野兽踩上机关,箭就自动射出,击 中要害部位。安放地箭全凭丰富的经验。珞巴人使用的 地箭,不用铁箭头,而是用一种叫做“达白”的竹子削 尖熏烤成箭簇。







    善射是勇敢猎手的象征。一位勇猛出色的年青猎手 ,会得到漂亮姑娘的垂青。谁家生了丁,四邻亲友以弓 箭为礼祝贺。建造藤网桥时,人们隔河射箭,箭尾拖曳 绳索,把藤索、棕索和竹索带过宽阔而湍急的河面。逢 年过节,射箭比赛是一项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吉祥年节

    除了散居在墨脱、米林一带的少部分珞巴人与藏族 一道过藏历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节。

    珞巴年节是按照本族历法推定,过节时间虽不一致 ,但都是在一年劳动之后。

    珞瑜西部的珞巴人约于藏历二月过“旭独龙节”。 过年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 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围拢在一起欢歌起 舞,祈祷丰收。

    年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拿出酒肉,在一 起聚餐。老人对歌追忆部落的古老历史,青年人对歌表 达爱慕深情。夜幕降临后,在熊熊篝火旁,欢歌笑语此 起彼伏。   珞瑜东部的珞巴人在藏历十二月十五日过“调更谷 乳术”节。人们把年前宰杀的猪、牛剁成一块块,分送 给家族或母系的亲友,保留着共享劳动果实的古俗。牛 肉吃完了,头盖骨却不扔掉,要高高地悬挂在自己家中 墙上,作为勤劳和富有的象征,世代相传。

    一些珞巴地区习惯在年节举办婚事,欢度节日又加 婚筵喜庆,使人们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9:20:21 | 只看该作者
珞巴族地区饮食

珞巴族饮食文化

    珞巴族是喜马拉雅东部山区的居民,直到西藏民主改革前,还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以采集、狩猎和刀耕火种为生。珞巴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有着与其他许多民族不同的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如果你有机会在喜马拉雅山区旅行,在热情的珞巴家中作客,你将会体味到不同寻常的人生情趣和自然野趣。

得天独厚的人们

    珞巴族的神话和史诗中,把他们赖以生存的脚下的大地深情地称作“大地母”,他们说,天上的日月星辰是大地母的孩子,地上的飞鸟走兽是大地母的孩子,山上的花草树木是大地母的孩子,水中的游鱼是大地母的孩子,人也是大地母的孩子,而且是她最小、最疼爱的孩子。大地母用她的奶汁喂养自己的孩子,把爱赐给人们,教育人们婚姻,并教给人们采集、狩猎和农耕,使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子孙。

    珞巴族生活的喜马拉雅东部山区称作“珞瑜”,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给珞巴族的饮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珞巴族的许多食品来自采集,除种类繁多的野果、山芋、山薯等块根、野菜、竹笋外,这里还生长着珞巴话称作“达谐”、“达荠”、“达白”,汉语称木糌粑、棕心粉等的棕榈科植物,富含淀粉,是珞巴人的主食。如生活在珞瑜西部腹心地区的许多部落或家族,就以占有达谐林等的多寡作为财富的标志。墨脱的珞巴人关于“糌粑树”、“牛奶泉”的传说,也反映了采集提供饮食来源的意义。

    珞巴族还以采集季节划分四季和月份。在布瑞部落,1-2月是采集竹笋的季节,3-5月是采集鲜果的季节,6月采集达谐,7月采集蕉类,8月采集柑桔,9月是“希如”(油果子),10、11月核桃,12月采集树皮纤维,以作织布缝衣之用。可见,采集在格巴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珞巴男子个个都是好猎手。浩瀚的原始森林里,生长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但珞巴人并不随意猎杀,严格的图腾禁忌,使不同的氏族和部落有不同的猎杀对象,客观上具有了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图腾禁忌,客观上是原始时代的人们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意识。

    农耕主要是提供粮食来源。珞瑜属热带、亚热带和湿温带气候,向有“西藏的江南”美誉。这里生产水稻、旱稻、玉米、鸡爪谷(黍类作物)等。品种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因而有了不同的主食。

    珞巴族的饮食制作方法,与他们的原料、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饭食制作,米类是蒸与焖,干食为主,与我国南方稻黍文化民族相同;面类是烙与烤,以饼食为主,便于携带和保存,与我国北方麦菽文化民族相同;菜食制作,肉类是熏烤和炖煮,蔬菜是清煮或生食,没有蒸、炸、烹、炒的习惯。

    珞瑜盛产辣椒。珞巴人嗜辣,凡用餐,必有辣椒佐餐。珞巴辣椒还是珞巴人与周边民族进行物资交换的主要产品。珞巴辣椒辣味强烈而清香,备受青睐,远近闻名。

米酒鼠宴待亲人

    珞巴族诚实好客,钟情友谊。凡过往行人进入村寨,不分民族、男女和亲疏,均热诚相待,如同亲人。如遇婚娶大礼,过往行人可以得到贵宾接待,被邀参加婚宴;如遇猎队归来,过往行人可以平等参加分配,得到与氏族成员同等的一份。

    珞巴人待客有一套特殊的方式。屋内有专门为客人准备的座席,由女主人专门接待。客人在室内就坐,女主人立即捧上用葫芦瓢盛的米酒,站在客人面前,先自饮一口,以示无毒,然后微笑着,殷勤劝进。此时,客人须连饮三瓢,主人方才满意;主人如见客人醉倒,则视为知已,尤其高兴。这就是传为佳话的“珞巴进门三瓢酒”。

    在希蒙部落中,待客饮酒的习俗别有情趣。客人到来,主人会请他到氏族公房“德仁”中。宾主围坐一圈,中间放一个大葫芦。女主人先从大葫芦中舀出满满一大瓢酒,自饮一口,再倒回葫芦中;然后从中舀出满满一大瓢,先从客人敬起,一人一瓢,如此反复轮回,至少三巡以上。如果有人在某一轮中没有喝完,可以回敬女主人,或倒入自己随身携带的酒葫芦中,但绝不能泼洒在地上。

    珞巴族善酿酒,一般不喝茶,只爱喝酒。酒类极多,用稻米做的醪糟酒称作米酒,甘甜醇香;玉米或鸡爪谷做的水酒,清澈酸甜;用“达谐”、“达荠”和“达白”等做的酒,是珞瑜南部一些部落日常饮用的,清淡爽口,消渴解暑;还有竹花果、蜜蜡或其它水果做原料酿制的各种黄酒。

    珞巴人待客,以酒代茶。宾主边叙边饮,轮杯交盏,亲密非常。主人还常千般挽留客人共同进餐。招待客人的主食以石锅焖蒸的稻米干饭为主,有时还有用石板烙烤的面饼和用石锅做的鸡爪谷糕坨。菜食则以熏烤兽肉、木耳、蘑菇为主,以辣椒、野蒜为佐料。珞巴族习惯分餐制,饭、菜分别盛入竹碗或木碗之中,每人一份,用右手三个手指抓食。客人用餐前,主人总是先吃一口,以表示款待的诚意。

    珞巴族有一种招待客人的特殊食物——山鼠肉。珞瑜山鼠,体大圆肥,呈灰褐色,习居山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是捕鼠的最好季节。人们捕捉到山鼠后,制成肉干,以备节庆和待客。当年关节庆或贵客莅临,主人将鼠肉用石锅炖烂,佐以干辣椒、野蒜等,肉味鲜嫩,十分可口,是款待客人的主菜。传说,珞巴族祖先阿巴达尼善捕山鼠,喜食鼠肉,并摆鼠宴招待他的妻了、太阳的女儿冬尼海依,颇得冬尼海依的欢心。从那以后,珞巴族有了食鼠肉的习惯。

    珞巴人喜欢吃鱼,也常用鱼来招待客人。珞瑜水网密布,盛产鱼类。捕鱼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鱼笼捕鱼,有鱼网捕鱼,有垂钓,还有用箭射、棒打、截流逮捕等。民间流传的一首《渔歌》,生动地描绘了垂钓的欢乐场面:

        夏江水,波翻涌,

        希巴河,浪腾宝,

        波翻涌,浪腾空,

        钓杆长,提不动,挣扯断,钓鱼绳。

        莫非是,出蛟龙,似野猪,奔狂凶?

        拱泥土,扒地笼,清水浊,碧江红。

        莫非是,显灵通,似孩儿,撒泼性?

        折树枝,掰枯藤,满江里,漂浮冲。

        ……

  做鱼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放竹筒内置于火塘中烧食,或是直接放入火塘中烧烤,或用粘泥包裹埋入火灰中焖熟,也可以做成鱼干,主要用于交换。

    珞巴族有许多关于渔猎和食鱼的神话,反映出他们渔猎和食鱼的悠久历史。在一篇《阿巴达尼和阿巴金纳》的神话中讲到,祖先阿巴达尼和魔鬼阿巴金纳是死对头,都想害死对方。一天,同时来到河边打鱼。各自打的鱼放在各自的鱼篓里,到准备吃的时候,就将鱼放在各自的竹筒里,放在同一个火灶上去烧。魔鬼阿巴金纳事先藏了一颗毒药在身上,趁阿巴达尼不在意的时候,把毒药放在了他的竹筒里。这事被聪明的阿巴达尼知道了,他从怀里又掏出一个葫芦,从里面放出一群山鼠,又呼唤大风刮起一阵泥沙,让蜂儿在阿巴金纳眼前飞舞,使阿巴金纳只顾躲山鼠,遮泥沙,摸屁股,揉眼睛,阿巴达尼则趁机将竹筒换了。毒鱼被阿巴金纳吃下去了,一声大叫,倒在地上死了。这篇神话,不仅表现了珞巴族的善恶观念和正义精神,也佐证了他们的食鱼习俗。

    珞巴族待客方式多种多样,以酒会友,以食结朋,以宾客云集为荣;如对客人怠慢,就会受到众人的谴责。他们在饮食习俗中所表现出的对朋友和友谊的珍视和敬重,是珞巴族氏族社会培养起来的最纯朴的感情。


饮食札仪中的平等精神

    在珞巴族的社会结构中,部落由若干氏族组成,氏族由若干家族构成。一个家族又包括若干小家庭,共同住在一个长房里。长房内划分若干单间,每个单间里都有一个火塘。以火塘为标准,一个火塘是一个伙食单位,代表着一个小家庭。每个家族成员都在自己的小家庭中用餐,家族长也不例外,只能与自己的妻子及未成年子女共一个火塘。由于家族成员共同劳动,不分男女长幼平均分配劳动收获,所以,各个小家庭的伙食质量实际上相差无几,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按小家庭各建一个火塘呢?大概也是为了体现一种平均和平等的精神,也许还有机动灵活、节约时间和节约体力的意义。

    珞巴族一日三餐。炊事是女主人(妻子或母亲)的事儿。实行分餐制,分发饭菜也由女主人掌管(这或许是已经消亡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权的余威)。吃饭时,一家人按规定的座次席地盘坐在火塘四周。先由女主人给每人倒水洗手,虽然珞巴人是用手抓食,但饭前洗手的自觉意识是为了驱除恶鬼和晦气,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对鬼灵的虔诚信仰中不自觉地养成的;家人洗罢手,女主人取出少量饭菜和酒,撒到火塘里,以祭供灶灵;然后,在每人面前盛饭菜的陶钵、竹碗或卷起的芭蕉叶里,不分年龄长幼、饭量大小,平均地分配饭菜,酒则随意而饮。餐具都是各人保管,吃不完的可以留下来下顿自用,或让给他人。

    在一些部落中,还有“尝新”的习俗:每年的收获季节,开镰前,要先在田地中央取回一些粮食,做熟后,先祭奉鬼灵,再献给猪吃。让猪先尝,源于猪图腾崇拜。在这些部落中,流传着猪救母子再传子孙的神话。故事说,在渺远的古代,祖先阿巴达尼和他的妻子冬尼海依及儿子遭到恶鬼格波伦布的陷害,幸遇一头母猪拯救了他们,才使他们得以子孙繁衍,有了今天的珞巴族。另一则神话说,人们种植粮食所用的谷种,最初是由猪奶奶给送来的。

    在崩尼、崩如、博嘎尔、米古巴、米新巴等部落中,还有一个称作“昂结”的活动。每年早稻开镰前,妇女先从稻田四周手撸稻谷,用木臼脱壳后做成干饭,先让狗尝新。再让老年人尝新,最后是氏族的其他成员。“昂结”活动结束方可开镰收割。在狩猎部落中,狗与猎人为伴,猎人视狗为最忠实的朋友。在这些部落中,有许多关于狗的神话和狗图腾崇拜仪式,甚至在珞巴史诗中,也有对狗的最深情的赞美。如英雄史诗《金岗岗日》中,英雄金岗岗日和他的猎狗同时来到世上,形影不离,成为忠诚的伙伴。史诗唱道:

  日给给崩从天上来,

  来到林中护英雄。

  金岗岗日叱咤山林中,

  日给给崩是箭尾的风。

  图腾崇拜与饮食禁忌

    珞巴族有着炽烈的图腾崇拜情感,对图腾物是不采不猎不食的。据粗略考察,总计有上百种动植物图腾,如虎、豹、猪、野牛、狗、鹰、蛇、竹笋、花蕊等。博嘎尔部落各氏族普遍崇拜虎,人们不仅不能猎杀和食其肉,还不能直呼其名,只能尊称“哥哥”、“叔叔”或“爷爷”。如果在狩猎中误杀了老虎,要像安葬长辈一样为虎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崩尼、崩如等部落禁捕、禁食猴子;米古巴、米辛巴部落禁食猪肉和狗肉。

    珞巴族图腾制是其氏族外婚制的规约,曾对氏族婚姻和生育的优化选择,巩固和维系其氏族制度起过积极作用。为了分清血缘亲疏以保证婚姻规约的执行,在同一氏族成员中,对男性成员和女性成员的饮食有严格的图腾禁忌规定。如在布瑞部落中,本氏族猎获的野兽的心、肺和臀部的肉,只准其男性成员食用,禁止女性和其他氏族成员食用。男性饮食禁忌较少,女性禁忌较多,如崩尼和崩如部落的女性禁食熊、虎、狮、豹的肉;布瑞部落的女性禁食鸡肉、鸡蛋、虎、狮、豹、蛇等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其它猎获物的胸腔、头、蹄、心、肺等。布瑞妇女月经期间禁食一切猎获物的肉,而男子则仅禁食黄豆、芋头等。

    茫茫林海,毒蛇出没,毒蛇的巨大威胁引起人们的神秘恐怖,因而对蛇的禁忌和祭祀纷繁复杂,在饮食习俗上也有所反映。有人被蛇咬伤,其所在氏族全体成员都要停止劳动一天,并禁止到藤科植物生长的地段,禁食类似藤科状的菜果和辛辣食物。在崩尼部落,只要本氏族成员被咬伤,全氏族一年内禁止喝酒,禁食芋头、南瓜、黄瓜及薯类等藤本植物;一年内禁止酿酒和栽培藤本植物。被蛇咬伤的人和护理他的人(只限一名男子),一年内不得与家人同一个锅灶,除白菜外,禁食其它一切菜蔬。

    火灶是珞巴族的饮食圣地。有许多家庭祭祀是在火灶旁进行的。许多部落在每年的一定季节还有专门祭祀灶神的仪式。灶神常年守护着神圣的火灶,给一家人带来富裕、幸福和吉祥。火灶是不可玷污的,任何时候都不准向火灶里吐痰、扔脏物及废弃之物。火灶上方和周围不准挂衣物,不准跨越,不得在灶旁大声喧哗、说脏话。

    原始社会,并非浪漫诗人想象的浪漫田园;原始民族,也并非风流雅士追慕的风流自由。曾长期生活在原始社会,过着艰难生活的珞巴族,为了吃饱肚子,为了生存和生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讨求鬼灵们的欢心,向他们祈祷、奉献牺牲,把自己难得的有限的饮食分给鬼灵,他们也不得不同样小心翼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乃至饮食,以最大努力去避免触怒在冥冥之中掌管人间祸福生死,而又喜怒无常的鬼灵们。

    解放了,社会主义的金色阳光,照亮了喜马拉雅山区,驱散了原始的巫风灵雨,告别了原始采集、狩猎和刀耕的生产方式,送来了科学、技术和文化,新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生产内容,在茫茫林海中出现。新的生活,使珞巴人的饮食习俗开始发生着新的变化。

珞巴族的烧烤和煮食的方法

    烧烤,是珞巴族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整条鱼投入火塘,埋上热灰,用不多时便焖熟可吃。在山上捕获到大的动物,除烤吃外,还切成肉条,烤熟后长期贮藏。

    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木本棕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后再埋人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

    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崩如、苏龙部落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


珞巴族的嗜酒好辣

    珞巴族最突出的饮食嗜好是嗜酒好辣。珞巴族人一般不喝茶,只喝酒。酒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普通的饮料。最常见的有:玉米酒,鸡爪谷酒,稻米或小米制作的醪糟酒,“达谢”、“达荠”酒,竹果酒和蜜蜂酒。

    珞巴族男女老幼都善饮,祭祀、喜庆、婚丧等场合都少不了酒,即使平常时日,也断不了酒。如休息在家,从早到晚在酒桶边,如劳动、远游、会亲访友,酒则是身边的伴侣。以之所好必祀神。珞巴族奉献给鬼神祗的,首先是他们虔诚的心灵,其次是酒。  

    酒与辣椒,都有活血、去温的作用,这是他们在温热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特殊需要。

珞巴族的家常饭菜、待客饮食、特色饮食及其它饮食

    珞巴族的饮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珞巴族以玉米面和鸡抓面作的团子为主,爱吃干肉、烤肉、奶渣。靠近藏区的地方饮食有明显的借鉴性。珞巴人喝酥油茶。无论男女都爱吃辣椒、吸烟和饮玉米酒。夏季还喝一种特制的酸奶水。

家常饭菜 珞巴族各地的饮食不一样,珞渝北部的地区,以热水搅成的玉米面和鸡爪谷面团子为主食。近几十年来,由于和藏族交往多了,也学会了吃糌粑、喝酥油茶。蔬菜以土豆、元根、南瓜和卷心菜为主,肉食有牛、羊、猪、鸡、鱼及各种兽肉。

待客饮食 到珞巴族家中作客,主人会用抓鸡面、干肉、烤肉、玉米酒热情招待。酒菜上桌后,主人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菜,表示诚心待客,然后才让客人吃,主人端上来多少,客人须全部吃完,否则主人以为你嫌脏或看不起他。

特色饮食 荞麦饼是珞巴族的一种特色饮食,这种饼在石板上烤烙而成。吃时,趁荞麦饼热的时候,抹上辣椒糊和奶酪,味道十分香甜可口。

其它饮食 珞巴族无论男女都喜欢吃辣椒、吸鼻烟和饮酒。每当农业丰收或者猎获到野兽的喜庆日子,同村的男女老少便聚集在一起,饮酒唱歌,祝祷全村平安吉祥,诸事顺利。

珞巴族的日常饮食

    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常饮食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喜食烤肉、干肉、奶渣、荞麦饼,尤喜食用粟米搅煮的饭坨,并喜以辣椒佐餐。

    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圆根(芜菁)和土豆等。普遍嗜酒,除饮用青稞酒外,还常饮用玉米酒。

    珞巴族狩猎一般都习惯于用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9:20:59 | 只看该作者

珞巴族地区文艺

珞巴族民族文学







    珞巴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大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神话是珞巴族早期的文学形式。在他们丰富的神话传说中,保存了许多历史痕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博嘎尔部落《创世纪》史诗中反映的神话。还有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九个太阳》,解释自然的神话《三头神牛》,人类诞生的神话《人和猴子为什么不一样》等。影响大、流传广的是长篇神话《阿博达尼》,它由若干神话故事连贯组成,珞巴族父系祖先阿博达尼及其活动贯穿着这部神话的始终,全面地反映了珞巴族的各种原始观念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苦历程。史诗《斯金金巴巴奈达美》,从天地的起源、日月星辰、自然万物和人类的诞生讲起,直讲到珞巴族的来源和发展,保存了珞巴族最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篇幅宏大、别具一格的古老史诗《节世歌》苍凉浑厚,一代代传唱不息。珞巴族传说,按其内容可分作三类:一是关于民族来源、迁徙和分布的传说, 有《阿博达尼和阿博达洛》、《阿博达尼和四个儿子》等;二是关于民族交往的 传说,有《宾鸟追马》、《种子的来历》等;三是关于发明创造的传说,有《斯金金巴巴奈达美和金尼麦包》等。珞巴族动物故事,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如《蝙蝠》、《啄木鸟》、《乌都鸟 》等,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在这些故事中,形象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 思想感情,并明显地保留着古代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珞巴族歌谣,绝大部分是即兴之作。大都在劳动、远行、休息、酒会、婚娶 、丧葬、祭祀、祈祝时,触景生情,感事而发。珞巴族歌谣,按其歌体分“夹依” 和“百力”两种。“夹依”多用于赞颂和祈祝。“百力”多用于喜庆场合和酒会 上唱和。“加金”是珞巴族民间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的曲调,广为流行,曲调欢快流畅,极富节奏感,是珞巴族人对家乡的永恒歌颂。

珞巴族的音乐

    音乐有声乐和器乐。声乐是将诗歌和一定的曲调组合而成的一种歌唱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加金这种民间最古老的曲调,流行于各部落,它是叙述民族来源和迁徙历史为主要内容。另外,《哭嫁歌》、《哭丧歌》,还有大量的情歌,常常在传统的曲调中触景生情,即兴随编随唱,出口成歌。一般调子都很简单低缓,节奏地不严格,缓慢庄重,每句一般四个节拍。  

  珞巴族的民间乐器,有哨叶、竹口弦、笛子和二胡四种。

珞巴族的美术

    珞巴族人喜爱装饰艺术,从衣着到日常器具,几乎都要织编和刻上各种五颜悦色的花纹。







    上衣、筒裙、裹腿、腰带上的花纹图案,由正方形、字形、云纹、斜十字纹、锯齿纹、菊花纹样组成,这些装饰的几何图案,有不少是动植物纹样的变体,布局匀称,色调鲜明,手工精巧。妇女们用简陋的腰机织成的土布,配以鲜艳的红、黑、蓝、白、黄五色,使其衣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珞巴族的雕刻艺术与塑像艺术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工匠除雕制十齿木梳外,还在驱蚊虫燃烟的竹筒,老人用的竹拐杖,男子用的遮羞器、木刀鞘和箭筒等物品上,雕刻各种富有立体感的花纹图案,显示了他们的雕工技艺。独具一格的塑像和宗教活动的着密切关系,他们塑造的人、生殖器、牛、四不像、羊、狗、蛇、鸟等崇拜偶像,一般以竹木用骨架,外面包扎竹屑、草或树叶,上边糊上少许泥巴,头部与四肢大都用木竹制作。有些偶像是用原木雕制的,制作粗糙,但显示出珞巴族人民的艺术想象力和模仿力。

珞巴族的舞蹈

    珞巴族的舞蹈,植根于生活实践,其动作多以模拟动物鸟兽的形态和动作以及人们捕捉、驯养动物的欢快场面。如嘎尔人的《驯牛》舞,就是表现珞巴人追赶、抓获与驯服公牛的动作。还有男女边唱边跳的大型集体舞蹈,爽朗活泼,舞步刚健有力,气氛热烈。





珞巴族地区土特产

竹编







竹编:珞巴族的竹编非常著名。珞巴人从小就开始学竹编,他们不但编制竹筐、竹席、竹笼和竹绳,甚至还能编制碗、盆、提篮、雨具等。珞巴人的竹编制品,不但独特实用,而且花样繁多、精巧别致,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9:21:30 | 只看该作者
珞巴族地区旅游

西藏林芝-珞巴族民俗风情






    珞巴族由米新巴部落、米古巴部落、达额木部落等20多个部落组成,居住在大峡谷地区。据记载,珞巴这一族称,来源于藏族对居住在珞瑜地区人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珞巴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许多奇异的风俗:

    生殖崇拜:许多珞巴人家门口有一个用恺木刻的男性生殖器物件,有一米多长碗口粗,龟头还涂了红颜色;进屋后天花板上也有这样的东西。珞巴人对男性生殖器很崇拜,据说一来可以避邪,二来表示人丁兴旺。

    吃烤鼠肉下酒:珞巴人喜欢用烤鼠肉来招待贵客。烤老鼠都是当着客人的面进行的,主人用一截竹子从老鼠屁股里捅进去,放在火上烤,烤好后剁成段再配以佐料即大功告成;另一种方法是将老鼠连毛一起切成一段,放在竹筒中在火旁烤,什麽时候来了贵客什麽时候打开竹筒请客人食用,吃的时候把带毛的皮撕去就行了。珞巴人喜欢以自酿的鸡爪谷酒待客,以示敬意。敬酒时,女主人跪在地上,用瓢端酒,客人喝一口,女主人添一次,酒碗始终是满的。最有意思的是,女主人在添酒前,倒一点在手心里,先喝一口尝尝,以示酒是干净的没有下毒。另外,珞巴人把饭菜放在半边竹筒里,用手抓吃,别有情趣。

    万物之灵-“吾勇”:珞巴人的信仰叫万物有灵。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全和万物有灵有关,牲灵、神灵、鬼魂、妖魔等等,珞巴人称为“吾勇”。他们认为,吾勇种类繁多,无所不在,因而十分崇拜山神,出猎、出征、外出交换等都须杀牲祭献山神。人们崇拜风、雨、雷、电、冰雹等自然现象。祭祀大地、森林是珞巴人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凡砍伐、翻土、播种、除草、收割、开仓等都要择吉日杀牲祭祀。珞巴人还有图腾崇拜,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中的某种动植物、无生物、自然现象和生产工具等有着一种神秘的关系。珞巴人对图腾物有一系列崇拜仪式和忌禁,不准猎虎,视虎为他们的祖先,还有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

    神秘的巫:巫师有卜卦师“米剂”和祭神跳鬼师“纽布”两种。“米剂”杀鸡取肝,从肝呈现的颜色、明暗、凹凸、平陷、圆扁及纹路的曲直、折向、起讫点等征象,判定吉凶、贫富、离合、寿缘、旺败、丰歉、触犯何种鬼神、所需何种祭品。“纽布”除具有“米剂”的职能外,还以祭神跳鬼的祷词、咒经、模拟动作、祭献牺牲和占卜等方式,为人怯危求安,免灾招益。另外,巫师还主持氏族或村寨祭祀和神判等各种巫术活动。在珞巴人中,凡家人被杀或杀害他人,甚至无意猎杀了图腾动物,都要举行相应的送魂仪式,以求安稳,人们相信通过驱赶或模拟巫术,家人才能平安。

    千年忌禁:妇女禁吃鸡肉;酒曲、酿酒粮禁止他人摸动,认为他人摸动会带走“吾勇”,使酒发酸;妻子生小孩后至婴儿脐带脱落期间,禁止丈夫外出劳动;妻子怀孕两三个月后,禁止丈夫参加捆绑尸体和猪牛,禁止杀牲等。

    寓意生死的婚俗与丧葬:珞巴人的婚姻和丧葬也很奇特,他们除了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外,还有试婚制,即男方在婚前先到女方家去住一段时间(一般为三年),之后如双方愿意则结婚,如不愿意就赔给对方一些东西。丧葬除土葬外,还有树葬,即把死者的尸体放在死者生前用过的藤筐里,挂在村头的树枝上,上面搭草棚遮雨防晒。

珞巴族人的梦和属相





    在珞巴族人看来,梦见杀牛、宰猪、太阳下山、娶媳妇、掉入水中、摔下悬崖、被蛇咬、鼠咬衣、牛抵架等等,预兆家要死人,发生祸灾,第二天不出门。梦见藤蔓物,十天里谨慎小心,生怕发生纠纷。相反,梦见死人却是吉兆。  

  珞巴族也有记属相的习惯,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年。鼠和马,狗和龙,猪和蛇,鸡和兔,猴和虎,牛和羊是相克的,不能婚配。

珞巴族的猪、狗

    阉猪时,主人在门口栽鲜树枝,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期间不外借东西,不准拿皮、毛之类的东西从灶前走过。阉猪人三天内不准靠近灶台、木柴和灶具,不得说“死”、“无”字。

    人分娩、牛猪狗生崽、人患病、狩猎进出门前均插忌讳树,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外村亲朋前来,要在门口征得主人同意后,连说三声“鬼怪不要入内”,由主人陪同客人进屋。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入内,被视为带来了鬼怪和对主人不尊重,会被驱赶甚至引起械斗。

    猎狗为珞巴族狩猎立下了汗马功劳,珞巴人视狗如子。珞巴人家家都养猎狗十多条,不咬人,不狂叫,对人十分亲善,对兽十分凶猛。客人不得打狗、骂狗,否则,有被驱逐之险。修房时,主人会高喊三声:“人畜健康,无病无恙,代代健康,粮食满仓”。之后将混合粮撒向天空,做得十分认真,千万不能讥笑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5#
发表于 2009-3-24 10:17:3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珞巴族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1:18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