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中国的“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是绝密!(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8:5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是绝密!(图)
                              
核心提示: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的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于敏曾为新中国的氢弹研制作出了杰出贡献。而在晚年,于敏仍然关注核武领域的最新动向,他与其他院士一起上书中央领导,建议开展小当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


于敏
他已经高度近视,略有些背驼,头上华发稀疏。他便是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1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15年过去了,许多不可以说的也可以说了。
靠古诗词安眠78岁的于敏告诉记者,目前,他除了轻微地有一些老年人似乎非有不可的病外,身体很好。1988年,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如今还挂着个顾问的头衔。
他一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7点钟起床后,洗漱完毕,先打一打太极拳,做一做健身*,然后吃饭。他说,他做的健身*,太极拳,都是野路子,不规范,锻炼身体活动筋骨罢了。饭毕,看一些科技资料,电视新闻。然后上网看看评论和消息。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打发了。午饭后还要睡一会儿。然后,起来看看报纸和专业的书籍。剩下的时间大多消耗在读史上了。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如今,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打小就爱看的京剧。他说:年轻时最爱看《三国》,年老了最爱看《红楼》。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他一边说一边给我们背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国产土专家"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上有一个姐姐,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祖国万岁;下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早年夭折。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在天津木斋中学念,后转学到天津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上学后,于敏发现,因为这里是工学院,所以,老师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会用就行了,根本不告诉学生根源。这使于敏很快就失去了兴趣。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张宗遂先生的研究生。后张病了,指导他学业的便是胡宁教授。他的学术论文就是在胡的指导下完成的。后来,钱敏被彭桓武、钱三强调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这个所是1950年成立的,当时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当时我国科学界一片空白,他们高瞻远瞩,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由于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1955年,他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的称号由此而来。
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也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私下,于敏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虽然,他自己一直坚决反对,但就凭这一点,也足见他在中国核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之后的12月28日,又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用"轰六"飞机空投,进行了全当量氢弹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速度之快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创作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16 09:04:38 | 只看该作者
于敏—— 氢弹之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9 05:35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