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揭秘“历书”发展史: 新春时节话皇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8:4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光绪青花开光粉彩花卉纹太白坛  


        历书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书,过去又称“历日”、“宪书”、“通书”。在封建帝王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布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皇历”。清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的名字为弘历,为了避讳,历书又改名叫“时宪书”。

        老皇历随着时代而发展,各个时代的历书又带有不同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此成了人们喜好的一种收藏品。明代晚期,套版套色印刷达到了顶峰,反映到老皇历上就更添了几分风采,这种官刻官印宫藏的老皇历是拍场上的重器,动辄成千上万元,而且买家多是海外大款,后市还应看高一线。

        古时的历书内容除以历法排列年月日和节气外,多以具体指导农事、参谋生活、选定良辰吉日为主。但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历书内容也被涂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如选择“黄道吉日”、相面算命之类,成了活生生的历史写照。而那些与特殊历史时代密切相关的时事政治、经济生活、科技军事、天文地理、文化艺术、春联谚语等成为体现收藏价值的渊源。

        特殊年代的老皇历还为后人警示历史、不忘家仇国恨起到鲜明的警钟作用。如《大清光绪三十五年时宪书》,清代光绪皇帝在位34年,根本没有“光绪三十五年”,所谓“光绪三十五年”,应为宣统元年(1909)。由于“皇历”必须要在前一年年底提前印制,而印刷部门无法预测皇帝何时更替,所以便出现了“光绪三十五年”的谬误,以至该“皇历”出版发行时,在封皮“光绪三十五年”上,加盖了朱印“宣统元年”加以订正。1912年被推翻后的清朝皇室刻印了《大清宣统四年时宪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在革命派的努力下,清帝接受优待条件退位,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912年2月12日)颁诏退位,因此历史上并没有宣统四年。这一年(1912)新历书中记载了这一事件并在题记中记有“北京城总都督袁世凯,南京正都督孙文,副都督黎元洪、黄兴,阎锡山,山西太原府大都督五台县人”。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刻印了《洪宪元年历书》(1915),这份已经发黄的彩色洪宪历法表,成为后人对只存在83天的“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嘲笑的证物。最具讽刺的是这份新旧历对照表上方两侧还赫赫写着“当今皇上万寿”字迹。“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像以前封建王朝帝王即位一样,他‘改正朔,易服色’,颁布了所谓的‘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新旧历对照表’,并下令全国一切公文函件只能使用洪宪年月日。然而,帝王梦一朝烟消云散,中华帝国仅仅推行了83天。”这份特殊年份、流传极少的老皇历是藏界追逐的“重器”。2000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在北京拍卖会上以数千元重金将此两件历书购归,永久展示。

        在这里,不妨给喜欢收藏历书的朋友们提个醒: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如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时的老皇历,千元以内的先拿在手里,绝错不了。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的“新皇历”(散页,12份全,解放区印,见题图)是可以拿来“镇堂”的藏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9 15:01:4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0 03:59 , Processed in 0.1300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