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名著] 南京博物院镇院银缕玉衣修复内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6: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即将开幕的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展上,一件1970年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的银缕玉衣备受关注。这件玉衣长1.7米,用玉2600余片,出土时已经散乱,经南京博物院专家成功修复后,1972年赴日本展出。郭沫若先生看到这件银缕玉衣和随展的越王勾践剑欣然题诗:“越国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昨天,35年前修复这件银缕玉衣的王金潮研究员揭开了修复的内幕。

    据王金潮介绍,这件银缕玉衣和鸟兽饰铜壶、鎏金兽形砚、雁足灯等100多件文物同时被发现后,引来了成千上万人的围观,为防止意外,当地派了军队进行保护。这件玉衣被运回南博后,便存封在南博的库房里。1972年中日建交,中国有一批文物赴日展览,日方提出唯一要求便是要有一件玉衣。可当时全国只有两件完整的玉衣,那便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和夫人窦绾的金缕玉衣,但前者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常年展出,后者即将赴英美展出,鉴定大家史树青走遍全国最终确定将土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修复后赴日展出,而修复任务便落在20多岁的王金潮身上。

    在此之前,只有刘胜夫妇的玉衣被修复过,但连缀这两件玉衣的是抗氧化性能极好的金丝,因此出土时玉衣并未散架,而这件银缕玉衣出土时只有脚部完好,其他部位的玉片都已散落,并且在发掘前已被扰动,这给修复带来极大难度。

    在修复前,王金潮看遍了当时全国出土的11件玉衣,基本可以判定,玉衣在制作时分成上衣、腿、胳膊、头部、鞋和手套几部分,分别制作再拼接而成,其中上身的玉片最大,腿部次之,最小的当属鼻子的15块玉片。根据玉片大小和出土照片,基本可将玉片的位置确定。而给他帮助最大的,是不少玉片的背面用墨汁写着两个数字,像坐标一样可以确定这片玉位于几排几列,与之大小相同的玉片便可依此大致确定。

    据王金潮介绍,这件玉衣出土于彭城王刘恭墓,玉片为青白玉,玉质一般,甚至还有一部分用了旧玉,这可能与汉代用玉量大、选材困难有关。玉片有正方形、长方形、月形、三角形等,眼、鼻、嘴部的玉片都是特制的,以便显示人脸逼真的形象。玉衣内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有资料显示,当时一名玉工制成一件玉衣至少要花费10年时间。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

    在破解了这些信息之后,修复银缕玉衣变得顺利起来,北京特艺总厂提供了银丝并照样复制了缺失的玉片。将银丝穿进玉片边缘的小孔里,照原来的样子打结编缀,经过4个月的修复,银缕玉衣恢复了2000多年前的样子,并如期远赴日本。多年来,这件玉衣还去过澳大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荷兰、比利时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览。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3 20:04: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 19:45 , Processed in 0.1440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