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清代皇帝每天令人瞠目的食物份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府专设“部委”管理御膳   

       清宫里的内务府和光禄寺是御膳的管理机构,他们要负责提供膳房制作膳食所需的各种物品,相当于一个大库房。膳房所用的米、面、菜、调料等物品,都要从这里出入。内务府下的“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简称:掌关防处)”主要负责日常膳食物品。光禄寺则是顺治年间设立的负责为朝廷庆典祭祀、准备宴席及为朝中大臣提供食物的机构。
      清代的饮食制度很严格,不同等级的人享受不同的饮食待遇,每人都有标准定量,即所谓的“份额”。皇帝每天的份额令人瞠目: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各种蔬菜,牛乳100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等等。皇后呢,每天盘肉16斤、汤肉10斤、猪肉10斤、羊2只、鸡五只、鸭3只、蔬菜19斤、萝卜(各种)60个、葱6斤、玉泉酒4两、清酱3斤、醋2斤以及米、面、香油、奶酒、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枣等。皇后以下妃嫔、皇子、福晋相应递减。


       总膳房29间,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皇上太后有小灶



       皇太后早膳单

       故宫东路箭亭东边,南三所西南侧的御茶膳房是宫内的总膳房,一共有29间房,负责准备和制作宫中日常饮食、节令宴席、各种水果点心、宫中祭祀场所的祭品等。这里是个大食堂,除了给帝后妃子提供饮食,太监、宫女、侍卫乃至宫中办事的大臣都在这里用餐,当然吃饭都有规定的地方,不能随处乱吃。
      皇宫御膳房设有管理事物大臣,由皇帝信任的心腹担任。管理事物大臣下设尚膳正、尚膳副、尚膳、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等官职。其下再设厨役、掌灶,由他们来为皇帝和妃子们制作佳肴。
      养心殿前也有一处御膳房,是皇帝的御灶。皇帝平时在养心殿上朝,有时就在这里用餐,因此这里开一个小灶,可以随时听候皇帝传膳。
      嘉庆年间,寿康宫又添设茶膳房,即寿茶膳房,主要是给慈禧太后做饭。
               
      皇帝随处吃饭,太监背着桌子



          食盒

          皇上吃饭是有流程的,虽然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但是看到这么复杂的流程,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品味美味佳肴的心情了。
          一天两次正式用膳时间,根据季节的变化,略有不同。一般辰时(7-9点之间)一顿早餐,未时(13-15点之间)一顿晚餐。晚上还有一顿“晚点”。中间有需要还可以随时传膳。
          吃饭的地点不固定,一般在寝宫或者是经常活动的地方。乾隆皇帝时,居住的是养心殿后殿,早膳经常在养心殿的东暖阁。晚膳、酒膳多在漱芳斋和重华宫。咸丰帝的寝宫在养心殿后殿,但他喜欢在咸福宫或同道堂进膳。
      皇上用餐是一个人吃,只有在宴会或者节日时才会和后宫或大臣共同进餐。由于皇上用餐地点不固定,因此御膳房的太监都要随时背着桌子跟着皇上,一旦皇上定好在哪里用膳,就赶紧摆好桌子。

      专人用银牌“尝膳”




      珐琅万寿无疆碗

         在韩剧《大长今》里,大家大概都记得皇上吃饭前,有个“气味尚宫”在皇帝吃饭前,用银筷子把每道菜都尝一下,以确定饭菜是否有毒性。中国皇帝也是这样。每天的膳食都有膳单,御膳房照此准备,到用餐时间时,皇上先命御前侍卫开始传膳,一声令下,御膳房的太监就会排好队,头戴白帽、还要带着白套袖,将每一品菜装到一个食盒里边盖上盖,食盒外面要包上黄缎子做的包袱,然后一路小跑跑到皇上膳桌面前。
      但皇上不能马上吃,先要用银牌试试饭菜是否变色,来验证是否有毒。然后还要由太监来“尝膳”,确定没有问题后,皇上才可以吃。皇上进餐时也不能闲着,边吃边要看太监递过来的大臣求见的名牌,叫做“膳牌”,如果皇帝决定召见,会把该大臣的膳牌留下。
        吃晚饭的时候,皇上则要决定晚上由哪位嫔妃伺寝。

        中国御厨全是男的,张安官、王玉山最有名

        清代御膳房的厨子都是男人,他们不是太监,都住在离御膳房较近的宫外,以便随时听候传唤。
        膳房里他们也要分组,每个炉灶都有负责掌勺、配菜和杂役的。杂役,也称为苏拉,他们负责择菜、洗菜后,要由内务府派来的笔帖式检查合格才能交给配菜的人进行加工,配菜将菜加工,调料调好后,也要由另外的笔帖式检查后才交有掌勺的厨师烹饪。这个过程中,谁干了什么都有严格的记录,出了问题,很快就能知道是哪个环节。皇上喜欢吃的菜也可以很容易知道是哪个厨师做的,以便奖赏。清宫御厨主要做三种菜系,满族菜、山东菜以及苏杭菜。
      皇上有时会钦点某个厨师烧某道菜。乾隆时期的张安官就是一个皇上宠爱的名厨。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他原来是苏州人,是知府的官厨。有一次乾隆南巡吃了他做的冬笋炒鸡,赞不绝口,后来就把他带入宫中当了御厨,因此在乾隆的膳单上经常会指定他做某道菜。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中也提到过此人。
     慈禧的寿膳房也有几个名厨,如王玉山善作“抓炒”,被称为“四大抓”--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腰花、抓炒虾。

      皇帝吃饭记录详尽保留,全国都会上贡特产



         乾清宫家宴图

        平时,皇帝每餐要有二十多品菜肴、小菜,四品主食,二品粥(或汤)。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及时鲜蔬菜为主,山珍海鲜、奇瓜异果、干菜菌类辅之。吃的米是专门培植的黄、白、紫三色米,以及各地进贡的上等“贡米”。
       同时,盛京将军、盛京佐领、盛京三旗网户、打牲乌拉、张家口外牛羊群各总管还要按照不同的地方特产,每年按规定数量上交鹿、狍、鹿尾、鹿舌、鹿筋、熊、野猪、野鸭、虎骨、鹅、腊猪、咸鱼、鲟鳇鱼、鲈鱼、栾色鱼、乳酒、乳油、大乳饼等,蒙古王公要进献黄羊等,其他燕窝、鱼翅、海参等由其他各处进贡,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清代内务府档案里,有很多清代皇帝的膳食单,这些膳单非常详细,皇上今天在哪里用膳,吃哪些菜品,每道菜品用什么器皿盛放,做多少量,有时候还要指定名厨来做。皇帝吃不完,就会赏赐给嫔妃以及下面的臣子。
      除日常饮食外,宫内还会有名目繁多的筵宴。如太和殿筵宴、乾清宫家宴、皇太后的圣寿宴、皇后千秋宴、皇子成婚宴、重华宫茶宴以及康熙、乾隆朝举行的千叟宴等。太和殿筵宴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三大节午正时刻在太和殿举行,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凡遇皇帝万寿、元旦、除夕及诸令节,帝后王公们要举行乾清宫家宴。皇太后的生日称圣寿,圣寿举行的筵宴为圣寿宴。皇后的生日称“千秋”,生日宴为千秋宴。茶宴是每年正月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以饮茶为主的宴席。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盛宴,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朝,要有千名6旬以上的不同阶层的参加。乾隆最盛大的一次千叟宴有3000多人参加。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创作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1 16:16:28 | 只看该作者
乾隆最盛大的一次千叟宴有3000多人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6 20:14 , Processed in 0.1340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