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民俗] 中华56民族之十五:布朗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4:2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布朗族简介

    布朗族,有人口8 2 2 8 0 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 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 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 等地。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 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 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 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地处海拔1 5 0 0 米至2 3 0 0 米的亚热带 山区,群山峻岭间密布着参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里雨 量充沛、四季无霜,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布朗 人以农业为主,种植旱稻、棉花与茶叶,其聚居地是驰 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 。布朗人兼*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 文。

茶山飘香

    布朗人善种茶,大自然也赋予他们发展茶叶生产的 独厚条件。在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一带,连绵起伏 的茶山郁郁葱葱,长势一派生机,是云南大叶种茶的重 要产地。采集大叶种茶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 、后熟等精细加工,可以制成清香馥郁的普洱茶。普洱 茶茶质优异,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等5 0 多个国家 与地区,在中外茶坛上享有极高声誉。

    布朗山区还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早在6 0 年代勐 海县巴达山区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茶林,其中一棵“茶 树王”径粗1 . 0 3 米,株高3 2 . 1 2 米,已有1 7 0 0 多年的生长历史。这棵茶树至今枝叶茂盛,由它上 面采摘的茶叶经鉴定品味纯正,质地优良。

    在当代的布朗人中,茶叶收入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经 济来源,多年的种茶实践使布朗人民也积累了丰富的制 茶经验。他们将四五月份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内炒干, 就热装入带盖的竹筒,封紧并放置火塘边烘烤。待竹筒 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就制成了喷香可口的竹筒茶。布朗妇 女个个都是制茶能手,不但会制散茶、烤茶,还会制做 一种专供本民族食用的酸茶。利用每年五六月份的湿热 天气,将鲜茶煮熟,放在阴凉处发酵,待茶发酸后装进 竹筒并埋在土里,三四个月之后即可取出食用。布朗人 从老到小皆有嚼食酸茶的习惯,据说这样能生津止渴而 且有助于肠胃的消化。







    布朗人品茶也相当讲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方式。 烤茶是将茶叶撒入特制的茶罐中,一同放在火塘上边烤 烘,当茶叶冒出朴鼻的香气时立刻注入滚烫的开水。烤 茶浓郁香醇,为布朗人待客上品。

饮食奇俗

    除了嚼茶,布朗人还有嚼烟的嗜好。嚼烟的方法是 将槟榔叶包上少许的草烟丝,再加入沙基、芦子、槟榔 果、红石灰等一块放进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 0 多分钟 ,吐出的烟渣呈紫红色,布朗人嚼烟日久,连牙齿都被 染成黑色。槟榔果属凉性,有防虫护齿之功效。布朗人 抽烟、嚼烟不分男女老少,男人喜欢强烈、辛棘的刺激 烟味,妇女则常叼一根长杆烟锅,抽吸味软清淡的烟丝 。

    布朗人爱吃生食和酸食。将生牛肉,生鱼肉或生马 鹿肉剁成肉酱,佐之以香菜,大蒜和精盐,来招待远方 贵宾。酸笋、酸鱼、酸猪肉清香可口,亦是布朗人常吃 的食品。外出渔猎,布朗兄弟会烹调一“锅”别具一格 的卵石鲜鱼汤。他们在沙滩上挖一个坑,铺上几层芭蕉 叶子,先倒进清水与活鱼,接着投入一颗颗烤热、烧红 的石子,水沸腾将鱼煮熟,最后撒上盐巴。这种鱼汤味 美甘甜,散发着烧石子的干香和芭蕉叶的清香。

鲜花为媒

    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 ”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 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 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 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 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 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恢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 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 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 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 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 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 。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 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 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 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礼也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 行2 至3 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 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 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 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 。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 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跳歌”与圆圈舞

    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 舞,欢乐到深夜。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弹各种乐器, 练唱各种曲调。布朗山上的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 种。甩调激昂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用小三弦伴奏 ,适合唱习俗歌曲;缀调则用于盛大舞会中的对唱,多 颂扬蒸蒸日上的新生活和民族的英雄历史人物。领唱者 亦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的内容。布朗人的歌与丰富 多姿的舞配合紧密,墨江一带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 。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则歌 ”和“三则歌”的区别。一个村寨跳歌,经常邀请外寨 的高手参加,跳歌之后还要举行歌咏比赛,宛转悠扬的 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绕回荡。







    圆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热衷的集体舞。跳舞时先由能 歌善舞的“冒少头”领舞,伴随着(钅芒)锣与象脚鼓 的节奏,姑娘们自动围成一圈,边跳边朝逆时针方向移 动脚步。舞姿轻盈而优美。一群小伙子在里圈作虎步跳 跃,他们时而分散与姑娘轻声对唱,时而聚合临摹动物 行为舞蹈,如此反复循环,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4:27:49 | 只看该作者

布朗族地区饮食



布朗族的饮食结构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  

  布朗族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 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喝茶是布朗族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火塘酒







    居住在澜沧江畔南涧彝族自治县泳沧区板桥乡的布朗族,当自己的姑娘许配给人以后,就要请吃“火塘酒”。吃“火塘酒”时,主人家要把全村年岁最大、最有威望的老人请来,而本家族(值系亲属)则必须大人小孩一律请到。吃酒一般在晚上。当被请的人们围火盘腿而坐后,主人开始敬酒。一般用大碗盛酒,先敬年长者,年长者尝一口后,依次往下传递。传满一圈后,主人又才倒出数碗酒,两三人同喝一碗不定。待酒喝至半酣,主人就开始郑重宣布:自己的女儿已许配嫁人,并介绍姑爷是谁,说明今后不要再请别人来提亲了。此时,在坐者都可当面议论或提出意见,但过后则不能议长论短。

布朗族特色菜——波弯阿勒

    波弯阿勒,是油炸花蜘蛛。这种叫阿勒的花蜘蛛,在野外林间结网,个儿有小手指般大,身上长有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尽是具有丰富蛋白质的乳白色汁液。人们上山下地时,用树枝裹缠蜘蛛所结的网,把花蜘蛛网在网内带回。烹饪时,去掉蜘蛛头脚,仅用圆肚作为原料,只需用清水冲洗一遍,便可投入油锅煎炸供食。

  油炸花蜘蛛,香味扑鼻,与油炸蜂蛹一样的喷香可口。是一道营养丰富、加工方法简单、风味独特的食品。

布朗族特色饮品玉麦砂白酒

    居住在云县澜沧江畔的布朗族,不仅喜欢饮酒,酿酒历史也很悠久,玉麦砂白酒就是他们的特色饮品。

  当地布朗人称包谷为玉麦,玉麦砂白酒就是将包谷研磨成颗粒,用水浸泡后蒸熟冷却,放入酒曲,经二至三天发酵而成。这种酒用水调稀后饮用,味道甜中带辣,冬饮可暖身,夏饮能降暑,并有提神开胃和消除疲劳的作用。勤劳的布朗人下地劳动或出远门,喜欢把它装在葫芦或口缸里封严后随身携带,休息时用凉开水或山泉调稀,喝上几口来解渴提神。

  布朗族还喜欢用玉麦砂白酒招待客人。他们认为家中来客是吉祥的预兆,于是总要热情地端上一碗用开水调好的玉麦砂白酒敬客人,要是客人能够爽快地喝下,他们便会与客人无所不谈,备加亲近。



布朗族地区文艺



布朗琴






    弹拨乐器“赛丁”(布朗琴)音箱开头各一,琴杆上设有五个品位,张四根金属弦,两弦一组同定一音,内外两组以四度定弦。主要用于民歌伴奏,特别是男女对唱情歌时更是必不可少,也可独奏。弹奏技巧以弹、挑、滚为主。音色清脆、悠扬,为布朗族群众所喜爱。

布朗族的四种民间曲调

布朗族民间曲调分为四种:

  索调,一人自弹自唱的曲调,多用来歌唱爱情、新人新事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等广泛的内容;

  宰调,在劳动中独唱或合唱的曲调;

  甩调,喜'庆节日用的曲调;

  甚调,跳舞时伴唱的曲调。

布朗族的圆圈舞





    圆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热衷的集体舞。跳舞时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头”领舞,伴随着(钅芒)锣与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自动围成一圈,边跳边朝逆时针方向移动脚步。舞姿轻盈而优美。一群小伙子在里圈作虎步跳跃,他们时而分散与姑娘轻声对唱,时而聚合临摹动物行为舞蹈,如此反复循环,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布朗族的“跳歌”





    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舞,欢乐到深夜。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弹各种乐器,练唱各种曲调。布朗山上的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甩调激昂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用小三弦伴奏,适合唱习俗歌曲;缀调则用于盛大舞会中的对唱,多颂扬蒸蒸日上的新生活和民族的英雄历史人物。领唱者亦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的内容。布朗人的歌与丰富多姿的舞配合紧密,墨江一带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则歌”和“三则歌”的区别。一个村寨跳歌,经常邀请外寨的高手参加,跳歌之后还要举行歌咏比赛,宛转悠扬的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绕回荡。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4:29:14 | 只看该作者

布朗族地区土特产

布朗族玉麦砂白酒

    居住在云县澜沧江畔的布朗族,不仅喜欢饮酒,酿酒历史也很悠久,玉麦砂白酒就是他们的特色饮品。

  当地布朗人称包谷为玉麦,玉麦砂白酒就是将包谷研磨成颗粒,用水浸泡后蒸熟冷却,放入酒曲,经二至三天发酵而成。这种酒用水调稀后饮用,味道甜中带辣,冬饮可暖身,夏饮能降暑,并有提神开胃和消除疲劳的作用。勤劳的布朗人下地劳动或出远门,喜欢把它装在葫芦或口缸里封严后随身携带,休息时用凉开水或山泉调稀,喝上几口来解渴提神。

  布朗族还喜欢用玉麦砂白酒招待客人。他们认为家中来客是吉祥的预兆,于是总要热情地端上一碗用开水调好的玉麦砂白酒敬客人,要是客人能够爽快地喝下,他们便会与客人无所不谈,备加亲近。

布朗竹筒茶







    布朗人善种茶,大自然也赋予他们发展茶叶生产的独厚条件。在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一带,连绵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长势一派生机,是云南大叶种茶的重要产地。采集大叶种茶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熟等精细加工,可以制成清香馥郁的普洱茶。普洱茶茶质优异,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中外茶坛上享有极高声誉。    

  布朗山区还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早在60年代勐海县巴达山区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茶林,其中一棵“茶树王”径粗1.03米,株高32.12米,已有1700多年的生长历史。这棵茶树至今枝叶茂盛,由它上面采摘的茶叶经鉴定品味纯正,质地优良。

  在当代的布朗人中,茶叶收入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多年的种茶实践使布朗人民也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他们将四五月份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内炒干,就热装入带盖的竹筒,封紧并放置火塘边烘烤。待竹筒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就制成了喷香可口的竹筒茶。

  布朗妇女个个都是制茶能手,不但会制散茶、烤茶,还会制做一种专供本民族食用的酸茶。利用每年五六月份的湿热天气,将鲜茶煮熟,放在阴凉处发酵,待茶发酸后装进竹筒并埋在土里,三四个月之后即可取出食用。布朗人从老到小皆有嚼食酸茶的习惯,据说这样能生津止渴而且有助于肠胃的消化。

  布朗人品茶也相当讲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方式。烤茶是将茶叶撒入特制的茶罐中,一同放在火塘上边烤烘,当茶叶冒出朴鼻的香气时立刻注入滚烫的开水。烤茶浓郁香醇,为布朗人待客上品。



布朗族地区旅游



打磨档秋

    打磨档秋:打磨档秋是布朗族年轻妇女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在院坝空地上栽一棵木桩,其顶端稍尖,作为中轴,再将一棵6—7米的龙竹或圆木支在木桩上,使之能左右转动、升降。活动时一人一端或数人一端皆可,或骑或扑,仅限于年轻妇女,男人和老人只是围观取乐。

布朗球

    布朗球:布朗球是用竹篾编成的一种空心的竹篾球,里面放一点草。玩时,参加的人聚集到寨子中的空地上托球,像打排球一样,你托过来,我打过去,非常热闹。

火把节

    火把节:又称“姑娘节”,云南施甸、昌宁、永德等地布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举行。在施甸、昌宁等地,布朗族于六月二十三日开始过火把节,主要是祭五谷大神,祈求五谷丰登。届时,全村各户家长齐集村前一棵树下,杀猪祭五谷,祈求五谷生长良好。过节期间还要祭色(神)林,各户携带米、酒若干,在神林树下煮饭,并杀猪分牲肉。祭神林时,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参加,孕妇不能摸猪头和猪内脏。二十四日中午,各户准备酒、肉供品前往玉米地献山,杀鸡一只,祈求玉米、麦子、旱谷等农作物生长良好。

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依托古老村落、“没有围墙”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23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正式建成迎客。  

  这个博物馆位于西双版纳州猛勐海县西定乡的章朗村。章朗村有200户,1000多人,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寨,寨子里有古老的佛寺、茶园,沿袭着布朗族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布朗族传统生活方式。  

  其博物馆位于中缅边境的原始森林之中,面积180多公颂,距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90多公里。馆区内保存着布朗族最古老的村寨、佛寺、佛塔、藏经阁及热带雨林等原始生态环境。

  布朗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布朗族总人口不到10万人。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09-3-2 16:52:07 | 只看该作者
布朗族地区土特产丰富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5 19:10 , Processed in 0.1680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