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毛泽东唯一的一次被捕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1181

帖子

4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8415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6:5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组织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湖南四处奔走。他从长沙来到了株洲,又从株洲前往安源。安源是煤矿工人集中之处,他要发动工人参加暴动。九月五日,他在安源写给中共湖南省委的信中说:“约定十一日安源发动,十八日进攻长沙。”《彭公达关于湖南秋暴经过的报告》,1927年10月8日。这时的他,受“领袖同志”瞿秋白的影响,也想进攻大城市。
    1927年5月底6月初,五万农军攻打长沙虽然失败了,但潘心源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带领正规武装浏阳工农义勇队辗转到了江西铜鼓,保留了这支近千人的革命队伍,在那里待命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那时,毛泽东正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策划、组织“秋收起义”,并来到了安源。在听取了安源市委书记的汇报后,毛泽东心潮澎湃,明确指示:就是要抓军事,牢牢抓住枪杆子,革命非此不可。

    正在毛泽东为组建一支革命军队而日夜操劳之时,潘心源突然出现在毛泽东面前。当他告诉毛泽东中央警卫团驻修水、浏阳工农义勇队于铜鼓集合待命起义时,毛泽东深为党内同志在关健时刻为党和革命保存了这样一支武装力量而高兴。他朗朗大笑,风趣地说:“正欠东风东风来,真乃天助我也!”

    在紧接着召开的军事会议上,驻在铜鼓的原浏阳工农义勇队被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成为“秋收起义”的主力。毛泽东决定亲自和三团一起行动,1927年9月6日,毛泽东同潘心源、易子义一起离开安源,踏上了直奔铜鼓的山间小道。

    这是湘赣交界的山区,山峦重叠,云雾弥漫,山坡谷底,散落着星星点的村庄。毛泽东和潘心源均穿夏布长衫,并肩急步,脚下扬起阵阵尘土。时近中午,离开湖南的张家坊不远时,突然迎面走来一伙团防队的兵丁。潘心源示意毛泽东,俩人会意,照旧谈笑,不看团防队一眼,放快脚步赶路。

    几个团丁扑到毛泽东面前拦住去路,潘心源马上上前护住毛泽东,并用浏阳话说:“这是我从万载请来的吴先生,到我家里开馆教学。”当俩人刚迈出几步继续赶路时,团丁小头目又上前扭住潘心源。这时,毛泽东暗中把手伸进口袋,把口袋里的银元好像无意间撒落在地上,团丁们争着去抢银元时,毛泽东乘机争脱出来,往田野里一口气跑了几十丈远。这时潘心源越发高声叫骂,并做出一副也要跑的架势。那小头目一边看住潘心源,一边让团丁快去追赶毛泽东,就在毛泽东继续向竹林里跑时,潘心源乘机朝大路跑去,吸引敌人追赶。当他被团丁追上抓住后押往浏阳县城,被关进了监狱。后来,潘心源机智地从监狱里逃了出来。 下面是另一端详尽的描述:

    由于同行的犯人很多,排了一长队,毛泽东在行列中同其他的犯人一同向前走。越是接近团防局,毛泽东越是忧心如焚。每往前走一步,心中就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绳子往后拉扯一下,说不出是一种疼痛还是一种酸麻。自从立志为中国寻求一条解放之路以来,他便把整个身心全部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事业,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而此刻,他担忧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铜鼓和修水那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那里有秋收起义第三团,还有一团,而且是这次起义的主力。眼看起义就要爆发,而自己却被敌人逮捕,若不设法脱身,自己生命事小,耽误了起义可就糟了!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自然不能“壮志未酬身先死”。于是,毛泽东一边与团丁应酬,一边放慢脚步,一跛一跛地往前走,一边思虑脱身之计。

  这时,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密,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押解他们的团丁怕被雨淋着,催促着“犯人”赶快走。

  “快点走快点走,再不加快,老子可要用枪托打了!有哪个不听的老子就这么一枪!”那个满脸横肉的团丁,掏出枪来,“啪”地拉开了枪栓。

  “犯人们”果然加快了行进的速度。有一个瘦个子老头,扑地一声跌倒,一个团丁赶上去,踢了他一脚,大声呵斥:“死起来,实在起不来就叫你早点吃一粒花生米!”

  那个瘦老头赶忙爬起,喏喏连声地哭着说:“老总别,别,我这不是就起来了,我,我能走,能走……”说着就爬起来,进了队伍。

  行走的队伍出现了一会儿混乱,很快又恢复了常态。押解他们三个人的那五个团丁,前后左右紧紧地跟着,寸步不离。毛泽东走到易子义身边,眼睛望着别处,轻轻地问:“有钱吗?”

  易子义会意,但他们的盘缠都放在潘心源身上,所以易子义又走近潘心源身边,以同样的方式轻轻地说:“他要钱。”

  “现在不好拿。”潘心源小声地回答说。

  毛泽东听到易子义的回话后说:“不好拿就算了。”

  那个瘦高个团丁喝道:“嘀咕么子,老实地走!”

  毛泽东装着脚痛得厉害,事实上他的脚确实疼得很,一拐一拐地走得越来越慢。潘心源和易子义见状,有意加快步伐,使一行人拉成两节。

  只剩下那个矮个子团丁押着毛泽东。

  毛泽东用闲谈的口气,问他的姓名、家里有什么人,一年挣多少钱,生活过得好不好等。

  矮个子团丁发起牢骚来,说;“我们当这差的,哪能比得上你们生意人。我们的脑壳成天捏在手里,喊掉就掉。一年到头就只顾了填肚子,有时还饥一顿饱一顿的。家里穷,还有生病的娘老子,也是没得法子才来当这个差……”

  毛泽东顺着团丁的话说:“是呀,干你们这一行也不容易。有时还要被强迫杀人放火什么的,像你大哥这样的人,不像一个恶人哪!”随之又小声地说:“我身上没带得好多钱,不过我可以送些钱给你拿去买茶吃。”

  “钱在哪里?”矮个子团丁前后左右看看,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

  毛泽东装做弯腰系鞋带,将身子往下一蹲,迅速地将一把银洋掏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递到了矮个团丁的手里。这些钱,是杨开慧临走时交与他的,没想在这危难之时,派上了用场。

  矮个团丁接过那一把大洋,装进袋子,用手在袋里数数,整整有十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心想得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个高个子生意人长得面善,能放他走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他说:“大哥你不像一个犯人,我不会向你开枪,我开枪也会朝天上打……”

  对于这些当差只是为了混饭吃的人来说,他们头脑中根本没有什么政治不政治,枪毙什么“###分子”对自己并无什么好处,要了钱,自己得了好处,自然可以做人情。

  团丁的话其实是暗示毛泽东,他可以放他一条生路。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毛泽东正要转身,走在前面不远的另一个团丁,正是那个小头目,发现毛泽东要转身,赶紧跑过来说:“别走!”

  矮个子团丁立即凑拢过去,显然是在为毛泽东等人说情,“队长,根据我了解,这三个人真的是生意人,不像是嫌疑犯,我看放他们走算了吧。您看那个高个子,一双脚肿得煨红薯一样,可怜兮兮的……”

  黑脸小队长却顽固地摇头。当时担任民团队长的人,不是家中有点钱就是土豪的走狗,在农###动中这些人受过打击,对共产党有仇恨,给点钱贿赂并不容易奏效。更何况,他对毛泽东三个来历不明的人已经产生了怀疑,凭着一个下属说情,也是不能凑效的。

  好不容易得到一次逃跑的机会,难道能这样被那个可恶的小队长毁了?黑脸小队长看到毛泽东一双脚真的有些走不动,心想你就是想跑也跑不动呢,便又跑到前面去押解潘心源和易子义他们。

  这时,那个已经受贿的团丁也故意加紧步伐往前走,让毛泽东一个人走在最后。这时候已来到一个小村口,左边是梯田,长满金黄的稻谷;右边是一条小水沟,水沟过去是几栋草屋,屋后是一蓬竹林,竹林后面是茶山。这里距离民团总部大约不到200米的距离,这里好像是一道鬼门关,走过去可就进了鬼门关,只有死路一条……

  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一转身,纵身一跳,跨过水沟,迅速地闪到草屋后面了。

  前面的团丁不时回过头来张望。他们忽然发现毛泽东跑了,高声地叫着“跑了,跑了!……”有三个团丁还端起梭镖追过来!
  潘心源几个箭步冲到团丁面前,拦住团丁们的去路,大声喝道:“你们到底搞什么鬼名堂,青天白日竟敢到处抓人!我要去团防总局那里告你们的状!”

  团丁们被潘心源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惊呆了。立即又醒悟过来,端起梭镖往这边硬闯。

  与此同时,易子义一个纵身,急忙向毛泽东逃跑的相反方向奔跑!

  顿时,团丁们大乱,许多团丁向易子义逃跑的方向追去。

  潘心源大声地喊:“张老板,等等我!……”他也朝毛泽东逃跑的另一个方向奔跑。

  又一些团丁去追赶潘心源。

  远处的山沟里传来几声枪响……

  ——这位当年的浏阳县委书记,还有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在危急关头救护毛泽东这一功,是应该永远记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的。

  ——由于一时的混乱,团丁们定过神后已找不到毛泽东的踪影。

  黑脸队长气急败坏地说:“这个么子张老板,说不定就是一条大鱼。他个子高大,两只脚有伤,莫非他是土行孙,能日行千里土里钻不成?给我搜,捉到了他重重有赏!”

  原来,毛泽东利用一个拐弯处跳进路边一个水沟里,借着沟边茅草、灌木的掩护,将整个身子都仰躺在水沟里。水面上只余下一张脸,那一双明亮而深邃的目光,望着水面外的世界。蓝天高远,有白云从天空飘过。在云端上方,还有一群鸟在飞翔,那是大雁吧,或许是燕子……

  沟对岸的一根枯树枝上,有一只红色的长尾鸟,正落在那里梳理着羽毛,毛泽东认得这种鸟,土名叫凤凰鸟,学名叫绶带鸟。它偏过头来,瞪着一双亮晃晃的眼睛望着隐蔽在水沟里的毛泽东。它的眼睛那么黑亮,那么温和,一点儿也不感到吃惊的样子。

  天空有一只鹞子在盘旋,它似乎视而不见。眼看那只鹞子朝凤凰鸟俯冲下来。毛泽东有些着急,小鸟儿,还不快些逃命吗?那小鸟好像头顶长了眼睛,不急不慌地往下一扑,便飞入灌木丛中。鹞子扑了一个空,尖叫一声朝远处山头飞走了。毛泽东暗暗为这只鸟儿庆幸……

  团丁追到沟边,左右搜索了一阵,有两次都走到了毛泽东身边,但始终没有发觉他,只好端着梭镖离开了。

  团丁走后,毛泽东看看四下无声无息,便从水沟里爬起,借着树木的掩蔽,赶快躲到一处高地,那里周围长满了很高的茅草,一来便于隐藏,二来可以听到远处的动静。他全身湿漉漉的,两只脚像刀扎一样疼痛。

  他知道这时不能现身,到处是搜寻他的团丁们的眼睛。太阳快要下山了。树林里的鸟雀们欢快地鸣叫着,好像在呼朋引伴地要归巢了。——那只死里逃生的凤凰鸟也该归巢了吧?他就这样躲藏着,身上的水全被热气蒸干。腹部咕咕地叫起来,这才感到饿得发慌。从清早到下午,他粒米未进。他想重新走近水沟边捧几口水喝,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坚韧地忍受着干渴。一种旷古的孤独悄悄袭击着毛泽东。他摸了摸身上,袋子里居然还有七块银元!开慧临走时给了他二十块大洋。他拿出三块给了三个孩子买糖吃,刚才一把就抓了十块给了那个矮个子团丁。要不是身上带着这些钱,矮个子团丁有意放他一条生路,今天的结果会是怎么样,他不敢想象。开慧,你在家里带着三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还要参加党的地下斗争。你要好生保重,注意安全啊,你肩上的担子可真的不轻。毛泽东仿佛进入一种迷离的状态。爱晚亭、橘子洲、一师校园、板仓,香山、紫禁城、护城河……开慧的温柔美丽的倩影,三个孩子的天真微笑,此刻,都在他的眼前浮现。父亲严厉的目光,母亲深夜为他纺织的身影,两个弟弟默默地劳作的脊背,在他的眼前掠过着……无数触目惊心的情景在他的眼前掠过着……耳边又传来两声枪响。毛泽东心中不由一惊,或许又有几名无辜者死于敌人枪下。为了掩护我毛泽东,潘心源和易子义挺身而出,他们脱离了危险吗?当时山沟里的枪响意味着什么?莫非他们牺牲了?毛泽东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太阳好像被人用绳子牵住,老半天都不往下沉。他知道他只能等到天黑才能设法逃离团防局设下的罗网……果然,太阳快要落山时,又一次搜山开始了,团丁们又返回来寻找毛泽东,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几次他们走得很近,甚至有一两次毛泽东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他们。只听一个团丁说:“仔细搜,就像梳辫子一样搜,一只兔子都躲不住,一个大活人能逃跑?要是搜不到,你们吃不了兜着走,一个也不准回家!”有一双脚正朝毛泽东走过来,最后那只脚向前一迈,就差不到两寸就踏住了他的腿,再向前迈……这时毛泽东从心里已放弃了任何希望,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甚至将眼睛闭上。认为自己一定会被再次抓住。树林里忽然飞出一大群鸟,在天空鸣叫着,在头顶盘旋着……眼看那一双脚向前迈出,一定会踩到他的腿上,忽然改变了方向,朝另一个方向迈过去了。幸运的是,寻找的人什么也没有发现。天近黄昏时,他们放弃了搜寻。



    在当时按当地民间的说法,处死犯人前取走他的鞋,将来可以面遭鬼魂报复,于是士兵们在抓住毛泽东后甚至已经脱下了毛泽东的鞋,而最终毛泽东却大难不死。多年之后面对美国记者斯诺,毛泽东饶有趣味地讲述了这段历险记。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释放我,民团士兵都是雇佣兵,枪毙了我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所以他们同意放我,可是队长不许,于是我决定逃跑,在离民团总部大约只有两百码的地方,我找到了机会。没人能说清,这是毛泽东个人的侥幸,还是大历史的必然。

    毛泽东跑出竹林,隐藏在一个高地下面的水塘中。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他在那里一直躲到太阳落山。敌人还强迫一些农民来帮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搜寻的人几乎要碰到毛泽东了。毛泽东有五六次心里已经放弃希望,觉得自己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他还是没有被发现。最后,天黑了,敌人放弃了搜寻。毛泽东马上从水塘里爬出来,翻山越岭,连夜赶路。他没有了鞋,他的脚伤得很厉害。

    毛泽东看了一下自己,赤着脚,满身污泥,脚伤得很厉害。

    黑夜降临了,毛泽东走上一个高坡。在坡上,他遇见一位打柴的农民。和这位农民交谈起来。毛泽东拿出几块钱,说:“我这里有几块钱,请你帮我买一双草鞋,一把雨伞,然后请你带路,把我送到江西地界。”

    这位农民很快就给毛泽东买来了草鞋、雨伞和吃的东西,并安顿毛泽东住下。第二天,在他的帮助下和带领下,毛泽东安全到达了铜鼓。

    一到铜鼓,毛泽东不顾脱险后的疲劳,立即召开铜鼓、修水的干部会议,安排军事布置,最后以前敌委员会的名义宣布:立即举行湘赣边秋收暴动,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毛泽东还风趣地讲了浏阳遇险的情况,说:“最后我身上只有几块钱了,要是再找不到你们,就没有办法了。”

    毛泽东在张家坊脱险后到达了铜鼓,亲自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

    毛泽东在他几十年革命斗争生涯中,这是他唯一的一次差点落入敌人手里,并奇迹般地脱了险。

    假若毛泽东这次被捕未能脱险的话,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潘心元生于湖南浏阳河畔,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历任中央巡视员、红军总前委常委、红三军代政委、红四、十三军政委等职。1930年春夏,他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在敌后江浙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10月潘心元被党中央任命为十三军政委,再次被派往浙南工作。

    当时的白色恐怖,以及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思想指导之下,红十三军受损严重,当地革命基础薄弱。潘心元在研究分析了浙南地区的斗争形势后,将第二团人马拉到玉环县的苔山岛,开展海上斗争。

    就在浙南地区斗争的被动局面正在扭转的关口,千古遗恨的意外事情发生了。潘心元在搭乘便船去温州的路上被人告密,被杀红了眼的国民党“省防军”枪杀在分水山荒滩上。遗体被抢回来后,安葬于苔山岛。

    此后,红十三军这支在浙南地区纵横驰骋四年之久的英勇队伍,终因军部及各师、团的主要负责人大部分壮烈牺牲,全军指战员1500多人为国捐躯而最后宣告失败了。红十三军的番号从此在红军序列中消失了。而一位人民的英雄,也就淹没在长达65年的时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12-7 16:56:45 | 只看该作者
所幸遇上的是民团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12-7 20:26:53 | 只看该作者
吉人天相,真命天子!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23:5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