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美食家=大肚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代丞相赵雄饭量大得出了名,皇上好奇,请他吃饭试看。结果酒他喝了六七大碗,一百个馒头吃了一半。无独有偶,这位赵丞相曾经找人陪自己进餐,被荐来的一位官员更了不得,一顿吃了猪羊肉各五斤,海碗酒水在外。此人告别时,忽听得他的腰间响了一声。丞相猜他撑得“肚肠迸裂”,转天派人看望,他谢道:我官小俸禄薄,终年不得一饱,昨天撑破的不过是裤腰带而已。以上并非胡诌,出处是笔记《癸辛杂识》。

    “大肚汉”哪个民族都有,但不大可能像中国老年头那么多那么玄。当官的还不饱呢,百姓世世代代“糠菜半年粮”,于是人人练就一副大肚皮。要说华人特别馋,那脱不开中国“饥饿文化”的背景。

    公认苏东坡是美食家的代表,他有一篇《老饕赋》歌颂讲吃的人,依我看这篇名文的题目大成问题。“老饕”来自古老的词语“饕餮”,《吕氏春秋》说此物是铸在青铜鼎上的吃人怪兽。“肉食者”的贵族用它来“护食”,吓唬饥饿的百姓躲远点。《辞源》老饕的解释是“贪吃的人”,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谚语“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过老饕”,本意是“老而能饕”(俗话“老饭量”)比长眉毛之类更能预示一个人的长寿。随着《老饕赋》广泛流传,这个怪词儿竟变成了美食家的代号。

    既然“饕餮”密切关联着饥饿,“老饕”天然就有两重意思:一是专门想吃以肉为代表的美食,一是平常食物也贪心没够。后一种含义跟“美食”可能没有多大关系。“老饕”的错乱,在于其属性包含高下两个层次,在饥饿的背景下很难分辨清楚。人人都有体验:饿极了吃东西觉着味儿格外香。同样是嗜好美味,饿鬼跟大肚汉的劲头上是不一样的,饥饱的程度掩盖了嗜好的程度。孟子谈过这个道理,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两者都没法认识“饮食之正”。苏东坡忽略了这层关系,他尽管聪明绝顶,却没想到“老饕”这个词儿会跟“大肚汉”混淆。

    “饕餮”的人吃得比一般人多,美食者的要求是吃得好,量往往会更少。从清代大美食家袁枚的诗句能看得很清楚:“不夸五牛烹,但求一脔好。”美味的炖肉吃上一碗,比五头牛的肉更能解馋。近代北京的高档菜馆懂得美食家的心思,曾用量少来标榜菜肴的精美。梁实秋在名著《雅舍谈吃》中说:“东兴楼的菜概用中小盘,菜仅盖满碟心……或病其量过小,殊不知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梁实秋说“不必是”,我还嫌含糊,要进一步强调:“美食家‘决不是’饕餮客”。

    美味是食物的精华。精华不在于量大,甚至相反,就是老子说的“少则得,多则惑”。正像《红楼梦》论饮茶说的:“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6-1 08:34:43 | 只看该作者
美味是食物的精华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板凳
发表于 2010-6-1 08:38: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841

帖子

101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01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6-1 13:19:26 | 只看该作者
美食者的要求是吃得好,量往往会更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5 17:29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