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石鼓之吾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6: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宁寿宫区石鼓馆中央一排展柜中,静静地安放着10块形近大鼓的花岗岩大石,它们并不是鼓,而是我国最早的刻石,石上所刻文字堪称篆书之祖。据专家考证,所谓“石鼓”应是战国时秦国刻石,古人也曾称其为“猎碣”。
  唐初(7世纪初),在雍县三畤原的荒草丛中,历尽风雨星霜,湮没已千年之久的石鼓被发现了,并得到当时著名书法家的推崇和文人的瞩目。回到人间的石鼓开始了它另一千年的沧桑和辗转。北宋,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将石鼓从草野中移到凤翔的府学,但缺了一个,又经各处访求,寻到已被刳为米臼的“作原”鼓,十个石鼓才得以配齐。宋徽宗时,石鼓入藏汴京宫中的稽古阁,喜爱古物的皇帝赵佶还命将石上古字填以黄金。靖康北宋国破后,石鼓被金国军队劫掠运至燕京。元代以后,石鼓一直安置在国子监的墙下,直至20世纪,日军侵迫中原,在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学者马衡先生主持下,石鼓南迁避敌,辗转万里,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运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石鼓上所刻文字原是十首一组的诗歌,模仿诗经篇章,歌咏秦王的征旅渔猎。经过两千多年的剥蚀损毁,石鼓上只留下一些断章残字了,但石上残存的文字仍能断断续续描述出秦公和周天子的使臣出游渔猎的盛况。其中的“吾车”石讲车马修备、驰骋游猎的故事,曾被认为应排在十石之首,
  历代摹拓的石鼓文本或真或伪,其字或存或残,版本不下数十家。石鼓文书法朴茂浑古,发现之初,就在盛唐书法家中轰动了,张怀瓘《书断》赞美其字形如镂雕的铁艺,而又不失婉润。清末康有为则形容石鼓文像金丝首饰散落在地,又像芝草团云,字形富于奇采。唐代以来,石鼓文备受书家推崇,也曾蒙杜甫、韩愈、韦应物、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大家的歌咏。
  先秦刻石文字得以著录流传者,有的属于后人伪造,有的原石早已湮灭无寻,唯有石鼓文原石至今尚存,其在中国书法艺术史、历史考古乃至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4-9 23:44: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9-3 02:53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