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百科] 微波炉会不会损失营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4:5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波炉作为“无烟厨房”的主要烹饪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老百姓的家庭生活中。大家在关注它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说法”:加热会造成食物营养严重流失,可对人体产生辐射伤害、甚至致癌等等。对于这些说法,相信的人也的确不少。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于先生认为,使用微波炉对身体不好,所以选择不用。“特别是看到现在有些报道说,很多微波炉质量不过关,而且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微波的泄漏,想想挺可怕的,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不买了。”不仅于先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对微波炉都抱有这种看法,即使是微波炉的老用户也对其存在高度“戒备”心理。广西的潘女士家十年间已经换了两台微波炉,但是她从来不让家里的孩子靠近微波炉。“听说微波炉有辐射,所以用它的时候人最好离远点儿。而且用微波煮饭口感不好,所以也只是用来烧、烤肉。”潘女士说。
    那么微波炉就真的这么可怕吗?英国营养学家简·克拉克在2007年12月18日《每日邮报》上撰文称,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是非常安全的,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而且能保留住食物中更多的营养。至于对人体,只要使用得当也不会有任何危害。因为微波炉的设计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它的辐射,比手机和电脑显示器都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工程学院廖小军教授也认为:“合格的微波炉不会产生微波泄漏的情况,如果有这种现象出现的话说明这个微波炉是不合格的。”该院教授胡小松也对此表示了赞同,他说:“只要按照微波炉上的指示*作,就不会对人产生辐射伤害。同时,微波炉可以又快又好地杀菌,还比其他炉灶节约能源,大家实在是错怪它了。”
    对于使用微波炉会造成食物中营养物质大量流失的说法,廖小军表示,“营养物质流失的多少跟加热的时间有很大关系。”与家庭日常使用的炒、煮、炖等烹饪方式相比,微波炉是快速地加热,温度高,烹饪时间较短。不但不会破坏营养,反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保留。相比之下,炒、煮、炖等烹饪方式对营养的破坏反而更多。
    而对于微波炉会改变食物性质的说法,廖小军认为,微波炉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食物只是简单地从微波炉中接收热量,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来加热,绝对不会发生性质的改变。当然,微波炉加热也忌时间过长,否则容易导致食物水分流失,影响口感。
    “为了保持食物口感,加热时最好在食物上面盖一层保鲜膜,”廖小军说,“同时,含水量高的食物在微波炉中的加热效果更好些,一方面是升温较快,另一方面,是加热比较均匀。含水量比较少的食物加热后容易变硬,受热也不够均匀,可以提前把食物盖住,防止水分流失。”

几乎每家都有微波炉,但许多主妇把微波炉当成热剩菜剩饭的加热工具。其实微波炉可烹调、加热、解冻、烘干,只要用心探知研究,微波炉的功能对日常生活会有很大帮助。其功能并不只限于烹调食物,还可以利用快速加热的原理进行消毒杀菌,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水煮沸,达到杀菌作用。
    消毒奶瓶和抹布
    有婴儿的家庭,微波炉可以消毒奶瓶。可将奶瓶中加入7分满的水,用保鲜膜包起,奶嘴则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为了防止浮起,用小盆子等压住,用微波炉加热一分钟左右即可。有客人造访时,送上一块热毛巾,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只要将一条洗净的小毛巾拧干,用保鲜膜包起,加热一分钟就OK。将抹布洗净后,装入塑料袋中加热,就可以达到清洁、杀菌的效果。趁热晾干,就是一条随时可以使用的清洁抹布了。
    烤煎类烹调的活用
    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无法使食品表面出现焦黄。例如,用微波炉烤鸡腿时,要将鸡腿预先泡在酱汁内,并在烤制中用小刷子将酱汁涂于鸡腿表面,就可以表现出那种焦黄的感觉。
    但加热过度时,食物内部会出现黑色硬块,要特别注意。想要食物表面有焦黄感时,可以在微波炉加热后,再用烤架烤一下就完美无缺了。
    餐具的杀菌和温热
    微波炉还可以用来消毒日常所使用的餐具。水洗完后不必擦干,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有些餐具在使用前需要温热一下,也可以利用微波炉进行。但有金银线或细致图案的餐具及材质较薄的杯子,还是尽可能避免使用微波炉。
    ●食品、食具消毒:将吃剩的饭菜用微波炉处理一下再放入冰箱,食用前再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可以杜绝细菌的生存;市场上买回的熟食,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再食用,既可保持食物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又可将细菌全部杀灭,除金属制品外的食具均可用微波炉来进行消毒处理。
    ●蔬菜干燥脱水:把蔬菜用小功率加热至表皮收缩成干瘪状而略软,用塑料袋包装后密封保存,食用时经浸泡即可烹饪食用,这样,就可以吃到过季的蔬菜了。
    ●药物防蛀防霉:贵重中药材放在微波炉内加至温热,冷却后密封在塑料袋中,即可长期存放。
    ●食物复脆:饼干、瓜子、花生等食物被氧化后,用微波炉处理一下即可恢复香脆。
    ●抹布除异味:厨房里有异味的抹布,用水冲洗后用微波炉加热便可彻底消毒。
    ●榨果汁:将柑橘类水果如:柠檬、橙子、柚等刺破,在高温下掀盖加热15-20秒,放置1-2分钟后用手搓,切开水果,即可榨出果汁。
    ●制作香味纸巾:将浸湿的纸巾喷洒上柠檬汁,放在微波炉内最大功率高温加热20-30秒,取出冷却后即可。
    微波炉烹饪*作技巧
    ①食物若有坚硬的表皮,应剥去才烹;
    ②微波炉加热的食物温度极高,容易蒸发水分,烹调时宜覆盖耐热保鲜膜或耐温玻璃盖来保持水分;
    ③鸡翅尖、鸡胸或鱼头、鱼尾部或蛋糕的角端等部位易于烹调过度,用铝箔纸遮裹可达到烹调均匀目的;
    ④食物应平均排列,勿堆成一堆,以便使食物能均匀生热;
    ⑤小块食物比大块食物熟得快,最好将食物切成5厘米以下的小块;
    ⑥食品形状越规则,微波加热越均匀,一般情况下,应将食物切成大小适宜、形状均匀的片或块;
    ⑦用微波炉烹饪食物时,宁可烹饪不足也不要烹饪过度,再续时间烹饪不会影响菜肴的色香味;
    ⑧用微波炉烹饪时,应尽量减少用盐量,这样可避免烹饪的食物外熟内生;
    ⑨中途对汤类搅拌,对肉片、牛排翻转或对相互重叠较严重的食品进行重置,有助于增强烹饪效果;
    ⑩加热结束时,把食物搁置一段时间或对有些食品添配一些佐料(如烹肉类后,可浇上乳化的油或调味汁于面上,再撒些辣椒粉、面包屑等),达到加热不能做到的效果。
    使用微波炉十忌
    1、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2、忌将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3、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没有被完全杀死,即使放入冰箱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4、忌使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金属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做不熟食物。[美食中国]
    5、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可以繁殖,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细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6、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阔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喷爆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膜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迸溅弄脏炉壁。
    7、忌使保鲜膜接触食物:使用保鲜薄膜时,在加热过程中最好不要让其直接接触食物,可将食物放入大碗底,用保鲜膜平封碗口或不用保鲜膜而直接用玻璃或瓷器盖住,这样也可将水汽封住,使加热迅速均匀。在取出食物前,可将保鲜膜刺破,以避免它粘到食物上。
    8、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出现飞溅导致明火。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后再开门降温。
    9、忌将微波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不要被物品覆盖。
    10、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波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以上。孕妇和孩子最好不要接近微波炉。对微波炉应经常清洗,特别注意清除门上的残渣,以避免由于门关不严而导致的微波泄漏。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 07:43:39 | 只看该作者
巧妙运用微波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8 18:01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