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汉代文明 承载乾坤独领风骚

[复制链接]

3524

主题

6785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追颠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安讲坛》第七讲昨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如期举行,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王学理从考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剖析了繁荣昌盛的汉代文明,带领广大观众纵越千载乾坤,神游大汉王朝。
秦朝早亡
天意弄人亦或偏见作祟

王学理把中国的文化发展概括为秦,出了个好题目;汉,做了篇好文章;唐,写了一部好书。秦代最先确立封建制度及与之适应的文化,汉代使其完善并发展,到唐朝则达到了顶峰。

秦为什么只存在15年,只出了个好题目,就被历史的滚滚烟尘埋没了呢?其实早有贤臣为秦的发展做好了长久规划,如果按照这个规划来实施,秦定不至于短命而终。这位贤臣就是后来为大多数学者所不齿的吕不韦。王学理认为吕不韦是治国之才,但秦始皇却因自己和吕不韦的私人关系对其人其书都抱有偏见,《吕氏春秋》被束之高阁。秦始皇的暴政与《吕氏春秋》的思想背道而驰,秦朝无命开中华文明鼎盛之气,所以汉代扛起了这杆大旗。
汉俑矮小技术退步还是另有玄机

秦兵马俑中的兵俑高度完全是按照秦人真实高度制造,所以气势恢宏,雄伟壮阔;而汉俑大都只有六十厘米左右,汉代以后也从未出现过如秦兵马俑般高大的陶俑。陶俑体型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呢?王学理认为,这恰是汉代雕塑水平比前代有大规模提升的表现。汉俑与真人体型比为13,在体型整体缩小的状况下,汉俑身体各部分比例仍然协调适当,能做到这一点,是其技术进步的有力表现。另外,在汉俑的制造中注意到了它的俯视效果,故而适当将身躯加以拉长,这点秦代雕塑难以望其项背。
置陵北郊
八卦定位实为区域划分

秦以前皇陵基本都建在都邑附近,学界称为陵近都侧。但汉代陵墓却有很多在渭河以北,居于长安城的北方远郊,这是按照陵墓排列的八卦定位吗?王学理认为,汉代陵墓主要在渭河以北,离都城较远,是因为这里的咸阳原居高临下,地势开阔。同时,这样定位也是为了和秦代陵墓分布地域相区分,不至于与亡朝的陵墓相混杂。有意思的是,这一点不仅是官方陵墓安放的重要原则,民间墓葬也很重视。看来,古代人们的朝代、国家归属感极强,生是本朝人,死亦不乱葬。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8-19 12:16:02 | 只看该作者
看帖子,学历史,长知识!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4 02:44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