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大明宫的终结者NO1:安禄山

[复制链接]

3524

主题

6785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追颠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1: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曾经是这座宫殿的宠儿,
然而也许从他看到这里的第一刻起,他便开始垂涎这里的繁华。
这个目不识丁、却长于洞察人情世故;肥胖猥琐、却可把胡旋舞跳得旋转如风的“杂胡”,
给这座华丽宫殿带来了第一次刻骨浩劫。
上图为纪录片《大明宫》中,安禄山在高力士的带领下走过大明宫金水桥时的美术场景设计。
人物基本资料
姓名:安禄山曾用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
生卒:703~757
描述:安史之乱的发动人
出生地:营州(今辽宁朝阳)

      安禄山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
      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
    天宝十载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狡黠奸诈,骁勇善的他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叛乱后称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谋杀。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三,少数大臣入朝。大明宫前漏声依旧,仪仗队的卫士们仍然整齐地站在那里。然而,宫门刚刚打开,里面的宫人们便乱哄哄地一拥而出,神色仓皇之极。文武百官这才知道,皇帝和贵妃等人已经不知去向。前一天还表示要亲征的大唐天子丢下他的臣民独自出逃了!怪不得,玄宗事先要移居到大明宫,只因为兴庆宫临街,人来人往地引人注目,不方便逃跑。
  文武百官明白过来后,登时,内外抢攘,无比混乱。消息飞快地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这座繁华的城市立即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四出逃命。山野小民争着进入皇宫及王公贵族的宅第,盗抢金银财宝。还有人纵火焚烧了左藏大盈库。甚至还有人骑着毛驴跑到大殿里。这人大概对皇宫神往已久,想借机看看神秘莫测的皇宫到底是什么样。在众人争相逃命的混乱中,此人还能有这样的念头,一心是满足心中的愿望,也可谓奇人一个了。可惜史书上并未记录此人的姓名来历。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
  有些公子王孙猝逢大变,惊慌无措,竟然只会站在路边大声哭泣。
  大唐的皇帝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原来,玄宗公然发布亲征诏书的同时,还有密诏给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命他整军待发,同时选良马九百余匹,夜半待用。六月十二夜班时分,长安城尚在一片寂静之中,玄宗率同杨贵妃并杨国忠兄妹、太子李亨等皇子皇孙、同平章事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宫监将军高力士等重要人物,暗中潜出延秋门,向西逃去。除了六军士兵外,随行的官员、亲友不过百余人。大部分臣僚和皇族都被遗弃在京师,弃而不顾,甚至包括住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子、皇孙等。玄宗一度宠爱的梅妃江采蘋便是属于这类被遗忘的人之一。之后,她死在了杀入长安的叛军之手。
  大唐天子竟然要如做贼一般悄然离去,生怕被人发现。当年玄宗东封泰山时,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四夷酋长扈驾从行,车马列队,延续百里,盛极一时。如今落魄至此,可叹!盛唐已经成为了历史,历史却是如此无情。
  一行人路过左藏大盈库的时候,杨国忠请求请将库藏烧毁,以免大批库存布帛为叛军所得。玄宗心情凄惨,长叹道:“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过了便桥,杨国忠又命人将桥烧毁,以阻挡叛军的追击。玄宗知道后,说:“官吏百姓都在避难求生,为何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立即派高力士带人将火扑灭,留着桥梁给后面的士民逃命之用。
      唐玄宗皇帝仓皇出逃后,这座世界上最伟岸的城市,长安,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叛军攻下潼关后,安禄山命部将孙孝哲率兵,由潼关进逼长安。因为玄宗等早已离开长安,逃往蜀地,叛军如入无人之境。关中形势一片大乱,大唐开元、天宝盛世的长安气象一去不返。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七,长安留守官员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诚纳降,孙孝哲率叛军轻而易举地进入西京长安。这样,两京全部陷落入叛军之手。回想唐将封常清奋勇保护东都洛阳屡败屡战的往事,天下人这才意识到大将未死敌手的悲哀。
  安禄山一开始没有料到玄宗会如此之快地西去避难,所以进兵迟缓,占领潼关后,推迟十天进兵,好做攻打长安的充分准备。想不到长安不战而下,安禄山自然喜出望外。至此,安禄山伪署官属等,尽数虏掠了长安府库中的兵器甲仗、文物、图籍,宣春云韶乐队、犀牛大象、舞马,以及掖庭后宫也都被劫掠一空。安禄山窃据河、洛地区,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仍任命崔光远为京兆尹,派安守忠总领部队镇守西京。
    六月十八,安禄山听说杨贵妃姐妹在马嵬坡被杀,大为遗憾。又想到儿子安庆宗被唐朝处死一事,不禁无比痛恨,传令孙孝哲说:“除陈希烈,张均、张垍等已经投诚,应即来洛阳授官之外,其余尚在长安的皇亲国戚,全部处死,一个不留。”在中国的历史上,报复和仇恨似乎宗是新政体的主要动机。
  孙孝哲本来就杀人不眨眼,他接到安禄山的这一命令后,立即加倍执行,把搜捕到的皇亲国戚、王侯将相以及相关人员全部押到崇仁坊。先在崇仁坊设置安庆宗的亡灵,然后将这些人一个个剥光衣服,挖出心肝,用来祭奠安庆宗。霍国长公主以及王妃、驸马等人均遇害,就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杀得一个不留。凡是杨国忠、高力士的亲信党羽以及安禄山平时憎恨的人都被杀掉,总共八十三人。有的被叛军用铁棒揭去脑盖,以至血流满街。过了几日,叛军又杀死搜捕到的皇孙及郡主、县主二十余人。
  玄宗抛弃臣僚子民,自己率先落难而逃,长安兵不血刃沦陷于叛军之手,标志着盛唐的时代正式结束,但大唐江山的梦魇还远没有结束。
  安禄山随即以长安百姓曾乘乱盗抢国库为名,命叛军在长安进行大搜捕。叛军将卒乘机抢掠,百姓多数因此而家徒四壁。安禄山还认为难解心头之恨,于是又下令对百姓进行严刑逼供,连引搜捕。结果搞得长安人心惶惶,百姓们更加思念唐朝。民间经常流传着太子李亨要领兵夺回长安的小道消息。有时只要一人大呼“太子的大军来了”,长安城中的人就会四散奔逃,街市为空。叛军一旦看到北方有尘土飞扬,也往往以为是唐军到了,惊慌失措,随时准备逃走。长安中的一些江湖豪侠,也时常暗中袭击叛军官兵,令叛军人心浮动。安禄山诏令南不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北不过云阳(今陕西富平东),西不过武功(今陕西武功),这让他更加气急败坏,下令史思明、阿史那承庆等挥兵攻打唐军控制的城镇。
  叛军每攻破一城,便把城中的妇女、财物甚至衣服抢夺一空。把青壮年男子组织起来,给他们担运货物,而把那些老、弱、残、病、幼都用刀挑死,并以此取乐。叛军兵威所到之处,无不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大多官僚、士绅、老百姓一听到太子李亨在灵武郡登基,都争相前去投奔,“相继于路”。而一些被被叛军攻陷的州郡,叛军一来,军民无力抵抗,便一起投降,表示为安禄山守城。而叛军一走,军民就奋起杀死留守的叛军部队,重新归顺唐朝。如此反反覆覆十几回,以至城镇已经都成了废墟。如此可见,天下的人心依然向着唐朝。
  后来唐朝能够起死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人心所向。对于天下的百姓们来说来说,回首往昔的繁华,唐朝依然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朝廷,他们期待朝廷能重新回到辉煌的顶点。然而,这一天再也没有到来。
以上资料节选自《755年中国历史盛衰之交》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8-19 11:32:58 | 只看该作者
干儿子造反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8-19 11:36:29 | 只看该作者
有插曲才是好电影!历史也是一样!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4 02:44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