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花八门] 中医忧思录(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3:3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年前,张功耀在网上撰文,说什么中国应该“告别中医中药”,让西医成为中国医疗的主流,文章还发表在《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4期上。他还趁着国家发改委为医改方案开门纳言的机会,征集签名,以期政府能够“深刻洞察民意”,在5年内彻底取消中医中药的国家医疗体制,让它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医疗体制中的唯一医疗技术。但张功耀的这一提议和行动,很快遭到失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中医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认为是不科学的做法。至此,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消灭中医”的闹剧就喜剧性地收场了。这引起我的反思,在韩国人的眼中是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他们大部分人人乐意使用本国生产的产品,对传统的东西很重视,据了解韩国要把“韩医”作为世界遗产来申报,这与我国的一些人视中医学为眼中钉形成鲜明有对比。由于我国民众心中种下的崇洋媚外的思想,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不重视我国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医,才导致了中国人自己想灭掉自己文化的悲剧!这确实是很值得国人深思啊!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其辉煌历史有目共睹。中国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中医学,在唐朝时期其影响力已经就扩展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地。中医学是有别于西医学的,是治疗养生兼并的方式,提倡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可以说,中医既是医疗之术,又是养生之道,故中医在几千年来一直服务于民众。即使在近代,由于西方医学的不断侵入,在其他国家民族医学被消灭之时,中医学仍屹立于东方之国,确实可贵!
    但是,近代中医学可谓十分坎坷,面对强大的西方医学,能诠释生命之谜的中医学成为模糊医学,倍受指责,中医学由于是从临床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象西医学从人体直观结构来了解疾病,故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科学的医学,历经多种磨难,早在1879年,浙江儒学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就发表《废医论》,对中医提出激烈批评。在民国初年,中医又面临来自政府的挑战,北洋政府在改新学制时,完全不把中医列入课程。南京国民政府的废止中医活动更加激烈,在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汪企张首次提出的废止中医案未获通过,但在1929年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中医案”,他在“废止中医案”中提出了6项逐步消灭中医的具体方法,但由于中医界人士的抗议,“废止中医案”被搁置。从此中医学元气大伤,中医学在中国始终处于受歧视、遭挤压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毛***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中医学,才使中医学在我国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与外国接触密切,西方医药大量进入我国,中医学又处于被动局面。国内目前中医学和西医学并存,中医学由于提倡中西医结合而导致严重西化,官方的、学院派的中医院一家独大,中医院用西医仪器检查,用西药治疗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民间的纯中在中药治疗的方法却越来越萎缩。
     近段时间国内报纸书刊报道得最多的是养生之道,网络及各大书店的畅销书也是这一类书,如《刘太医谈养生》、《求医不如求已》、《不生病的智慧》等,甚至连《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大笑决定健康》等这些书也摆在畅销书的位置。这些书的作者很多都是靠自己平时治疗的一些经验,就把某些治疗的效果予以夸大,如刘太医著作中,提得最多就是用“山楂+广木香”,再加上喝牛筋汤,就几乎可以治疗内科、肿瘤科等很多科的疾病,其疗效令人怀疑;《求医不如求已》更是荒诞地提出生病时自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治疗,但这会误导病人延误病情,因为很多疾病发生时,病人可能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作用,这时医院和YS是他们的心理依赖,怎么会求医不如求已呢?当我看到《大笑决定健康》这本书时,我是笑不出来的,因为笑是人心情愉快时自然发出的一种表情,故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谚语,但这本书就却要教人怎么样发笑,这样就显得很造作。如果这些所谓养生的书也能成为畅销书,说明民众对中医学的了解还处于很幼稚状态,这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也容易使中医学误入歧途。目前国内不乏对医学有影响的中医学书籍,虽然开始读起来不是很容易接受,如《思考中医》、《走近中医》,但只要细心学习,就能了解中医学的精华。但在这个以金钱至上,畅销才是硬道理的社会,就逐渐被遗忘了。
     《医行天下》是一本弘扬中医学较好的一本书,作者虽不是YS,而是金融界商人,但他在国内外接触了大批中医人士,并亲身学习体验了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从中体会到中医学的优势,认为中医学对现代医疗有很大帮助,故在本书中大力推广,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医学界“孙子兵法”《健康密码---医疗全策略》是一本综合的医学书籍,以健康为主线索,提出与“孙子兵法”一脉相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即使用激发人体潜能治疗疾病的自然疗法及减少对人体有害药物或手术来治疗疾病,以减少治疗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并从侧面提倡中医学的养生及中医药的应用,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作者不同于以往中医学派通过一些手段去贬低西医学治疗的作风,作者毕业于西医学院校,既对西医学治疗洞察秋毫,但也对自己国家的中医学无比热爱,认为西医的检查及一些治疗疗效明显,有目共睹,故不能盲目反对。故他通过对中西医治疗过程中使用方法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的比较,总结出治疗的上中下策,认为养生治疗才是对人体无创伤的最好治疗方式(上策),而手术虽能快速治疗疾病,但由于至机体创伤大,故是治疗中的最下策。故本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在科学发展十分迅猛的时期,对于我国中医学,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而应该以科学的态度,不管白猫黑猫,能治疗好疾病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中医学目前的困境,并不是其科学理论的不足,而是中国民众对中医学的看法及对中医学研究的不足。唐朝杜枚在《阿房宫赋》中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医学也一样,中医学如果消亡,也是中医学本身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很可怕的事。中医学现在存在的内患外忧的种种情况,也正是我们所忧思的。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5100

帖子

866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6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6-23 14:13:52 | 只看该作者
呜呼!国人需警醒,国粹要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6 17:22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