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胜古迹] 传说古泉救过刘秀命 搬倒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9: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少外地人幕名来到“搬倒井”汲水品尝
      登封市唐庄乡搬倒井村,该村的一眼名为“搬倒井”的水井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被登封市文物局上报成文物景点了。登封市文物局有关专家表示,这是一口上亿年的古泉眼。

与一般水井不同,井壁倾斜20度

    记者来到位于登封市唐庄乡西北的嵩山蛤蟆嘴峰山梁上的“搬倒井”现场。

     这口井在古代登封至巩义的官道旁,深5米,直径2米。与一般水井不同的是这口井的井壁不是上下垂直的,而是倾斜的,有20度的倾斜角。井内清澈见底,井水甘甜。

    在井口石板上有4个清清楚楚的马蹄印,传说是光武帝刘秀牵马在此喝水留下的。千百年来居住在此的村民一直饮用此井水,旱季水少但从无干涸。

   据说,许多外地人专门寻到“搬倒井”,想亲口品尝“真龙天子”喝过的水。细心的人们有时还会在此采集到三叶虫化石。

     20世纪80年代,村民对泉眼进行了改造,在泉眼东边建了贮水池,铺设管道引水入村。

相传“搬倒井”救过刘秀的人马

   “搬倒井”究竟建于何年已无法考证。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汉朝为“新”朝。刘秀在南阳起兵,初战不利,军队被“新”军打败追赶。这天,刘秀带领数十骑兵跑到嵩山东麓的“古阳关”,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找不到饮水之处,无法野炊。士兵四处寻找水源,终于在北山坡上找到了一眼水井。因天旱水位深,无绳无桶无法汲水。这时刘秀来到井旁说:“这有什么难,把井搬倒水不就流出来了嘛。”刘秀话音一落,井真的倾斜了,井水哗哗地向外流,乐坏了士兵。从此这口井就被称做“搬倒井”。

    众人都说刘秀的话灵验,说明他有帝王之相。士气大受鼓舞,经过一番休整,精神百倍的士兵迎击“新”军,夺取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刘秀登基,史称光武帝。

“搬倒井”是一眼上亿年的古温泉

    登封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地质专家程胜利介绍说,“搬倒井”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内,1959年地质学家王曰伦在嵩山进行地质调查时将该地段的石灰岩命名为“搬倒井灰岩”,将南边“古阳关”口附近的砂砾命名为“关口砂砾岩”。在此处可以看到距今5.43亿年左右发生的少林运动的不整合界面。

   “搬倒井”实际上是一眼泉水,地质形成时期就存在了。“搬倒井”所处地层为距今约5亿年的泥质条带灰岩,地层的倾向向北,倾角20度左右,井口位于山坡低凹处,是一个由溶洞形成的层间孔隙下降泉。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水位变化较大。井水为偏碱性钙镁水质,水温在40℃左右。
尤为奇特的是井口石板上的马蹄印,并非人工雕琢而是天然形成的马蹄形凹坑,被老百姓演绎为刘秀的马踏出的脚印。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6-10 19:38:59 | 只看该作者
搬倒井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5

主题

1万

帖子

4150

积分

版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财富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6-10 19:39:19 |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演绎为刘秀的马踏出的脚印。
          
[fly][glow=500,yellow,1] [/glow][/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5 06:13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