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轶事] 苏轼识人——细节决定成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3: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轼的贤内助王弗极会“幕后识人”,苏东坡和客人谈话之时,王弗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类人,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谓是闻言识人的典范。

比起夫人来,为人旷达的苏轼待人接物显然粗疏得多,但是他也擅长识人。今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譬如苏轼,他就很会从细节看一个人的品质。

这里姑举几例。

谢景温原来和苏轼关系不错,有一次两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谢景温抬腿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他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让苏轼心凉半截: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深得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他见王安石与苏轼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还有一位叫章惇的,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无话不谈。宋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两人相交的一则轶事,很能说明苏轼由细节看透章惇的智慧。

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惇任商州令的时候,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深渊万丈,章惇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惇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惇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就是这位章惇,后来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他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惇睡不着觉了,他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今属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岛是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的事,由此可见章惇之狠。《宋史》以章惇入《奸臣传》,可见其为人所不齿。

这是两个反面的例子,当然,苏轼也有识得好人的一面。比如1085年苏轼在登州做官的时候,有一个主簿每次来报告事情都特别啰嗦,苏轼厌烦。有一次,主簿又来长篇大论地禀报,苏轼嫌烦,就敷衍他道:“晚上来吧。”到了晚上主簿单独来了,苏轼勉强出来见他,苏轼正看杜甫的诗,就故意问道:“‘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主簿马上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以此暗喻吸人血的赃官,如今世界,君子太少小人太多啊!”苏轼本来是想用“白鸟”来嘲讽主簿说话像蚊蚋那样嗡嗡不止,让人烦厌,哪知主簿不但很有学问而且心地正直,从此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厚待他。

从这则“以诗识人”的小事,也看出苏轼知错就改的品性。苏轼以细节识人,大都无误,是和他自身的言正身端分不开的。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2687

帖子

697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69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5-6 13:19:30 | 只看该作者
细节决定成败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
凡尘清静心,菩提莲花身。 心似莲花做,身随菩提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30 04:08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