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图说东周(上篇)  2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7: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禽形金带勾



  陕西宝鸡益门村出土。春秋后期。呈水禽引颈回首凝望状。左器造型较为写实,喙扁长如鸭喙,头饰绿松石,胸有龙纹,背饰羽,两侧翅、爪、尾呈扇形张开,腹内置一柱状勾。右器禽头呈球状,喙上饰一对“S”形纹。背饰龙纹,有十四个孔,当为镶嵌饰品所留。腹中为柱状勾钮,底部有孔。

  兽面纹金方泡



  陕西宝鸡益门村出土。春秋后期。略呈方形。正面以蟠螭纹构成兽面纹样。兽鼻下还有三角形兽首。左器兽面双目镂孔,兽面上还有对称分布的八个圆孔。上嵌绿球。器背有一道梁。

  双耳金杯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饮器。侈口,束腰,平底。口沿外侧有对称环耳。盖呈圆拱形,盖边有三个等距的衔扣,正卡在杯内。通体无纹饰,器形敦厚庄重。

  蟠螭纹带金鼎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盛食器。盖顶有四柱支撑的环形提钮,盖沿有三个等距的衔扣。平口,口沿外侧有对称环耳,三足作向外弯曲的倒置凤首。提钮面饰涡云纹,盖面饰蟠螭纹、绹纹、勾连雷纹四周,口沿下饰蟠螭纹一周。鼎内有一镂空金匕,浅圆窝形,扁柄,镂空涡云纹。金鼎器形别致,庄重美观。为中国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重大的一件。

  金鐏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中期。酒器。鐏呈八棱形,两侧为相向的两龙,以蓝琉璃镶睛。向上一龙银镶双翼,向下一龙银镶双角。造型华丽,针刺花纹细如毫发。

  蟠螭纹兽首残金饰片



  河南新郑出土。春秋。兽首形,张口怒目,颈间系水波纹带,头后边缘凿二圆孔,嘴下颌边缘亦有两孔,通体蟠螭纹。此饰件包镶于铜兽首之上,背面残留铜片三小块。以锤打方法压成形。

  银虎



  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战国。方鼻圆头,环眼,两耳外撇,张口暴齿,臀部耸起,立前视,呈现出一种咆哮的神态,颈短粗,躯体浑圆而中空,四肢粗壮,下趾发达,长尾垂地上卷。双肩及前肢隐起的斜条纹和尾鼻的凹弦纹装饰,突出表现形体的结构,增加了质感的效果。

  银卧鹿



  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战国。圆雕。共五件,三雌两雄,这是雄鹿之一。昂首前视,两耳竖立,四肢屈曲,作卧伏状。头部双角弯曲向后倾斜,分为五叉,系另铸后插于头部。长蹄尖出,状如柳叶。姿态雄健,形象鲜明,为匈奴雕刻工艺之杰作。

  银双虎



  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战国。两虎形制相似,四肢前后交叉,侧卧,低头张口作吮吸状。一虎头向右转,一虎头向左转,体宽而圆,暴眼圆睛,小耳竖立。四肢肥壮,后肢尤甚,爪趾锐利,尾巴曳地。通体饰斜条纹。神态自然,给人以现实写生之感。

  猿形银带勾



  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战国。猿形,振臂回首作跨进状。猿银身贴金,两目嵌蓝料球,炯炯有神,姿态生动。猿身微作拱形,背面一圆钮。银贴金饰物在战国罕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7:13:53 | 只看该作者
玉器篇

  玉器雕琢



  东周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制玉工具,尤其是磨制技术的改进,旋转的速度加快,并开始采用硬度更大的金刚沙粉。进步的工具和有效的磨砂,促进了制玉技术的突飞猛进。东周玉器多出土于墓葬,不但数量大,工艺也十分精湛。东周玉器承袭商殷、西周的传统,制玉技术向精巧、华丽的新工艺方向发展。经历春秋时期的过渡,至战国初期,制玉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战国玉器种类丰富多样,造型优美,纹饰绚丽繁褥,不仅镂雕及连锁技术精湛,而且制玉与金银细工结合,创造出许多精美绝伦的上乘佳作。最著称于世的是湖北隨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数量多达三百余件,主要有玉璧、玉璜、玉佩、玉带勾等佩饰及小件动物形饰物,形制典雅,制作精巧,尤以四节和二十六节龙凤佩饰最为杰出,其设计之工巧周密,工艺技术之繁难程度,前所未有。战国玉器已逐渐摆脱商用玉器的图案艺术风格,向写实方向发展。曲阜鲁故城出土的玉马,各部位刻划细微,形象生动逼真。

  重环谷纹玉璧



  战国。玉料呈白色。个体较大,厚薄均匀,重环,其间有六处相互联结。两面皆为谷纹,排列有序。外环边缘上有六个分布均匀的小孔,用以穿系悬佩。

  玉双鸟双兽璧形器



  河南淮阳平粮台出土。战国。玉料呈茶色,半透明。质地细润。下部为相背伏卧的连尾双兽,其上雕琢正圆形的小形玉璧,两侧各雕相向的立鸟,鸟冠、喙、羽尾皆清晰可见。双兽首承玉璧,且有上扬的飞翼。因双兽的连尾处钻有一穿,可以推知它不是“鼓形佩”,而应是铆钉于其它器物上的装饰品。

  金柄玉环首



   河南淮阳平粮台出土。战国。玉料呈淡青色,有棕黄色斑浸。半透明,有光泽。扁平体,椭圆形。玉环内外边缘雕琢阴周线,两面皆琢双阴线勾云纹。金柄剖面呈长方形,套扣于玉环首的一侧。金柄向外伸延的一端可见残断的铜削遗迹。据此可以推知此器应是铜削的金柄玉质环首。

  玉兽面琮



  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青色,有褐色浸斑,半透明,有光泽。内圆外方,两端作圆环形,中间有两端对钻的大圆孔。器表四面各刻一个狰狞的兽面纹,纹样大同小异,皆以阴线琢出。玉琮两端口沿阴线雕弦纹一周。

  夔龙纹玉璜



  山东蓬莱出土。春秋。玉料呈青褐色,体扁平,半璧形,外缘有对称的脊牙。一面光素,一面以双勾饰形态各异而细小的简化夔龙纹。两端饰龙首,口微张,口角处各有一圆孔,供佩饰。

  龙首玉璜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玉料呈青色,有褐色浸痕。体扁平,形如半环,边缘有对称的凸脊。两端各饰一张口的龙首。以绳索纹将器分隔成三块,每块隐起不规则的云雷纹、蚕纹等,以示龙形的五官和鳞甲。两端各有两孔,中央部位有大小不等的十一个圆孔。其中六孔穿以金丝,将断开的两部分缀合在一起。其它各孔供佩系用。

  人首蛇身玉饰



  河南光山出土。春秋。玉料呈黄色。两件形制相同,体扁平,椭圆环。臣字形目,以阴线饰发。背面饰纹相似。

  兽面纹玉带勾



  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战国。玉料呈青色,有浸痕。呈铲形,勾身饰兽面纹。双眼突出,长眉上卷,左右和脊背用阴线刻出卷曲纹。龙形纹、卷云纹等。勾端作回首兽头状。背面圆形钮,并饰菱形纹勾云纹等。形制特殊,雕镂精巧。

  双龙纹玉佩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黄白色,体扁薄,呈桥曲形。透雕相背对称的两条卷龙,龙口吐舌,身上刻谷纹。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7:14:30 | 只看该作者
十六节玉挂饰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青色。用五块玉料分别雕出十六节龙、凤璧、环形饰件,再用三个椭圆形活环及一根玉销钉将其连成一串,可以折卷。活环上均有榫头和铜销钉。镂空和浮雕龙蛇、凤鸟,身饰蚕纹,间杂弦纹、云纹和绳纹等。是战国玉器中环节较多、纹饰复杂的一件,堪称玉雕之杰作。

  玉龙纹板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晚期。黑灰色的墨玉,不透明。扁平体,长方形。四龙纹作左右对称蟠绕的形象。龙纹皆系隐起雕刻。左侧两龙,分居上下,龙首相向,交叉于龙身屈曲的空间。龙首扁圆,雕出双目,额头布短密的阴线纹。龙身边缘刻线较粗。前后足附于躯体两旁,足饰可见利爪。龙尾分别向上勾卷。龙身再雕琢小龙,饰陶索纹和鳞甲纹。玉板右侧两龙的构图与左侧相同,但龙身的纹饰相反。此玉板上的龙纹设计颇具匠心,在没有增加画面空间的情况下,龙的数量增加一倍,给人以新颖奇巧之感。

  玉透雕三龙环形饰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中晚期。玉料呈黄褐色,半透明。体扁圆,镂雕而成。两面纹饰相同。中央一环,内外边缘雕琢突弦纹轮廓周线。环的表面刻细密陶索纹。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皆作顺时针方向爬行状。龙独角,圆眼,回首,张口,曲身翘尾,前后足作卷曲状。躯体表面雕琢鳞甲纹和云纹。此环制作工艺难度颇大,雕镂琢磨极精,堪称战国玉器之绝品。

  玉片、鸡血色石项饰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春秋。由一百零一枚鸡血石珠,十枚马蹄形石片、一枚椭圆形玉片和两枚小石饰组成。鸡血色石珠用双线串成二行,每隔若干枚(最多者十四枚分作两行并列,最少者六枚分作两行并列,其它界于二者数量之间,但多少不等,亦分两行串连)珠子,双线并穿入一枚马蹄形玉片中。椭圆形玉片垂于整组项饰的下方。上述鸡血色石珠的形状和大小皆不一致。马蹄形玉片皆以璞玉制成,正面雕琢双阴线勾连纹。背面平齐,两端壁上各钻一孔,与底面孔相通,用于贯线串连。椭圆形玉片上刻双阴线周边和勾云纹。此项饰出土于墓主人的颈项间,系墓主人生前享用的项链,因受到死者的珍爱,死后用于陪葬,它红白相间,色彩绚丽,出土时排列有序,既有历史价值,又具珍贵的艺术性。

  组玉佩



  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战国。由玉髓环二、玉环一、石夔龙一、绿松石五和紫晶珠三组成串饰,佩戴于墓主人的胸部。其组合方式是:最上一件较大的玉髓环,器表光洁明亮,截面呈六棱形;中间分为两行,一行是一颗钻孔的小绿松石珠,两颗钻孔的小紫晶珠,下面是雕琢有勾云纹的玉璧,再下有两颗钻孔的绿松石与最下方的石夔龙背部小孔相连接;另一行是钻孔的小绿松石和紫晶珠各一,其下是一件小玉髓环,此环琢制规整,光洁明亮,截面呈七棱形,其下有一件钻孔的紫晶珠和一件绿松石珠,下面连接石夔龙背的穿孔。夔龙回首,曲身,尾略向上卷翘,器表雕阴刻的轮廓线和虺纹。夔龙背上方钻一孔,可与上述各种饰物串连成一套完整的组玉佩,而石夔龙垂于全佩下方。《诗、有女同车》云:“将翔将翔,佩玉琼琚”,即是描写这种佩饰之美。

  玉管



  安徽长丰杨公出土。战国晚期。玉料呈黄色,质地细润,表面有光泽。主体呈圆筒状,中空,外壁中段雕琢有突起的宽弦纹和勾云纹,其上下的管壁雕阴线勾连卧蚕纹。管的一侧雕镂凤鸟一。若将此器倒置,可见这只凤鸟为立姿。凤首高冠与器壁相连接,凤鸟圆眼张喙、曲颈,头向右下回旋。凤身卷曲,足爪与器壁连接。长尾修翎,向右上方旋转。管壁另一侧雕镂卷草式凤尾,呈多曲状附于器身。此器多镂空,造型生动、美观,惜顶端一侧稍残。

  玉剑具



  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黄白色。出自墓主人的腰腹间。由首、茎、格、彘、鞘、秘等构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玉剑具。上述玉构件皆钻有孔眼,以金属丝缕贯连,剑首呈扁平体,镂雕作小型玉佩状,两端琢成向下回卷的龙首,圆目,张口,龙的躯体作弧形卷曲。两前足直伸,化作对称的龙头,两后足雕琢成一双相对的凤首,圆睛,垂啄,其高冠呈弧形连接,表面刻菱形细线方格纹和细密阴线纹。上述双龙躯体的下边,雕琢相背双凤,凤首向外,与龙身连体,其间琢镂长方形的孔眼与剑茎顶端的方孔对应,并以金属物相贯连。这件剑首两面阴刻出龙的细部,并以阴刻单线或双线勾云纹、菱形格等作为装饰,同时配以镂空,造型极其生动。彘位于格的一面,作勾形,与格同属一节,并采用同一块玉琢雕而成。一面以十字形线条将其表面界作四区,以阴线勾云纹装饰其间。剑格的上部镂二孔,与剑基下端的两孔对应,并以金属丝相贯连;剑彘下方有两孔,与剑鞘上端的两孔对应,亦以金属丝相贯连。剑鞘和剑秘皆素面,其连接方法同上。

  玉博具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战国。玉料呈青色含棕色,半透明。六枚,全为立体正方形,皆磨去棱角,器表光素无纹。此玉博具与象牙博具六枚,筷形牙筹及筷形银筹各一束同出一墓,皆属墓主人的博具。

  云纹玉梳



  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战国早期。玉料呈青色,体扁平,略呈梯形。梳背平直,转角圆滑,厚度至齿口渐薄。二十三齿,尖处薄锐。梳背两面皆阴刻云纹和斜线纹。

  勾连云纹玉灯



  战国。玉料呈青色。由三块玉雕琢成盘、柄、座,结合为一器。圆盘,浅腹,中心凸起五瓣团花柱。柄呈束腰状,上端雕三瓣玉兰花,仰承灯盘,下端琢柿蒂纹。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玉冲牙



  河南光山黄君孟墓出土。春秋。青色。体扁平,形似兽牙。两面皆以双钩饰一张口及侧身的夔龙纹。龙口有一小穿,可系佩。成对共存。

  鸟纹玉环



  河南光山黄君孟墓出土。春秋。青色。体扁平,圆环形,中心有一大圆孔。一面光素,一面以双钩饰细密变形并兼装饰图案的鸟纹。

  玉瑗



  河南淅川徐家岭10号墓出土。春秋。青色,受沁后部分呈深褐色。两瑗均有廓,上刻形式各异的卷云纹,兼杂网纹等纹饰。瑗制作规整、精美,刻工细腻。

  虎形玉佩



  陕西宝鸡出土。春秋。淡绿色。体扁平,作璜形。虎弓背呈伏卧状,尾上卷,四肢屈收于腹下,首、尾及脊背边沿对钻三小孔。两面纹饰相同,虎眼琢成回字形目纹,虎身饰变形蟠螭纹和勾云纹,并有羽状细斜线纹填充空间。主纹皆以减地斜切法兼用细线阴刻技法琢线,画面富有立体感,显示出春秋后期高超的琢玉水平。

  云兽纹玉璜



  河南辉县出土。战国。青白色。体扁平,由七块玉组合而成,中间一块近方形,雕变形云纹,其上透雕一兽,作回首垂尾卷伏状,下端有一鼻钮,两侧的玉块较长,饰变形云纹,再外侧玉块雕成龙头形。此五块玉均有穿孔,由一铜片贯连。铜片的两端各出一小鎏金铜兽首,首衔透雕云头饰。结构新颖,制作精致。

  透雕四龙玉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战国。青色。体扁平,呈弧形。透雕四条对称龙形,曲身卷尾,单面阴刻眼、鳞、爪等。同时用阴线刻出两条蛇纹。精雕细琢,布局对称。

  兽形玉佩



  河北平山中山国王墓出土。战国。黄色。扁平,似虎,作伏卧状。卷耳,椭圆形眼,宽鼻大口,下唇内勾。背呈连弧状凸起,腹部垂圆,尾部向上前折,前后各一足,有肘毛。身饰绳索纹和云纹。脊和后部各有一系孔。

  双龙首玉璜



  战国。黄白色。体扁薄,呈半圆形。两端镂雕龙首,龙口微启,唇微卷,露牙,环眼圆睁,长耳后伏于颈,饰阴刻细线纹。龙身浮雕六行勾连纹。外缀以对称的镂空夔纹。中部有一圆孔,以供穿系。

  双龙纹玉佩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黄白色。体扁薄,呈桥曲形。透雕相背对称的两条卷龙,龙口吐舌。身上刻谷纹。造型别致,雕琢精细。

  兽面纹玉带勾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战国。黄色,有浸痕。呈铲形,钩身饰兽面纹,双眼突出,长眉上卷,左右和脊背用阴线刻出卷曲纹、花形纹、卷云纹等。钩端作回首兽头状。背面圆形钮,并饰菱形纹、勾云纹等。形制特殊,雕镂精巧。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7:15:29 | 只看该作者
谷纹玉佩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战国。青黄色。由璧、珠、管、夔龙等十一件组成。璧上有方孔,下有双龙形耳。枣核形玉管一对。珠一对,呈方形,有穿孔。圆柱形管两对。扁圆形管一件,两侧有夔龙耳。夔龙一件,回首,弯身,卷尾,头顶有角,身有圆孔。各件皆饰谷纹。以绳穿连,为一组完整的佩饰。

  竹节形玛瑙管



  浙江绍兴出土。战国。黄白色。同出三十五件,完整者十三件。竹节中间较粗,上下段外壁微内收呈亚腰形,纵向贯穿一孔,可穿系。

  玉人头



  河南光山黄君孟墓出土。春秋。黄褐色。圆雕。人首作椭圆形,成正视图像。头戴两端下垂的软帽,臣字形眼,高鼻梁,口微张,双耳佩环。筒形长颈。头顶至颈的中心有一直孔,可穿系佩饰。

  人骑兽玉佩



  河南洛阳出土。战国。灰白色。器呈幼童骑伏兽状。幼童昂首,头梳双丫髻,脸面蛋形,鼻梁隆起,口微凸,双耳卷曲。挺胸,两腿弯曲,双手前伸执兽耳。兽似虎,大头,圆臀,短尾,身饰卷云纹,背臀饰双线斜格云纹。自人头顶至兽腹有一圆孔,可系佩饰。

  拱手玉人



  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出土。战国。黄色。扁平,头顶结角形发髻,圆形脸,菱形眼,鼻大,口小,双耳突出,拱手而立。身着长衣,饰花格纹。似成年妇女形象,原属木漆器镶饰。

  玉人



  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出土。战国。黄色。体形短小,头顶梳单圆髻,身穿窄袖方格纹袍,袖手而立。面部圆形,两侧有耳。单线刻出眉、眼、鼻、口等部。所穿之袍胸部有卷云纹,下部饰有空白和内填细方格纹的大方格。反映当时中山国的幼童形象。

  玉马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战国。青黄色,局部有红色斑浸。圆雕。昂首直立,双竖耳,张目前视,鼻有双孔。颈部粗圆,前胸突出,体肥膘壮,腿部肌肉清晰,马蹄分明,前腿直立,后腿微曲,四足立于方座之上。颈鬃突起,尾下垂并打结。琢磨圆润,形象生动,是中国较早的玉雕立马。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6#
发表于 2009-4-7 19:15:20 | 只看该作者
东周玉器承袭商殷、西周的传统。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3 22:29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