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地区饮食
民族饮食文化—独龙族
独龙族和怒族都有一道奇小吃石板粑粑。
独龙族有的居住在独龙江边,靠江吃鱼便自然成俗。他们用麻织成网或用镶有铁尖的鱼叉捕鱼。独龙江水流湍湍,鱼儿皆鳞细而皮厚,肉鲜嫩可口。捕到鱼后,用火烤吃或熔于后煎吃,饮着自制的水酒,吃得津津有味。比之城里小孩嚷着要的“鱼干片”不知鲜美多少倍。住在山腰谷地或山顶上的独龙人,则在种植洋芋、苦养、小米、黄豆、瓜类、辣椒、大蒜等农作物之外,必以狩猎、采集野菜、养蜂来补充和丰富食源。因此,成千上万的岩燕所产的蛋,还有燕窝、蛙类、蜂蛹等,就是他们创制天然营养补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原料。所以,独龙人虽只半年粮蔬可得,但体质甚佳,常有百岁老人,冬腊时节,“卡雀哇”节期间“剽牛祭天”时,勇敢的猎手持锋利的竹矛对准黄牛的腋下猛刺过去。这时,祭礼达到高潮,人群自动围成一圈,敲起 锣,挥刀舞弓,跳起牛锅庄舞。牛被剽倒后,大家伙以疱丁解牛的速度将牛分割成块,当即用大锅煮熟,见者有份,不分老幼,聚集一场,大快朵颐,饮水酒,唱颂歌,共祝人畜兴旺,来年丰收。可谓天养成就的了。
独龙族――饮食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
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
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
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风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以鳞细皮厚的鱼居多。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
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独龙族地区文艺
民族婚俗文化—独龙族
作为一定经济所反映的婚姻形式来说,独龙族的婚姻制度也代表着由原始的群婚、对偶婚到一夫多妻以及从妻姊妹婚到非等辈婚几种复杂的形态;这种复杂的婚姻关系也表明了家族公社解体时期的特点。
独龙族盛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在这种固定的氏族外婚集团中,甲氏族的几个弟兄与乙氏族的几个妹妹同时或先后结成配偶,这种婚姻关系,独龙语称为“伯惹”,意即“弟兄和姊妹的婚配。这种婚姻的特点,是在固定的婚姻环状连锁集团中,甲氏族的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可以成为乙氏族每一个姊妹的丈夫,但这个男子在诸姊妹中只能有一个是主妻。与此同时,乙氏族的每一个妨妹在甲氏族的诸弟兄中(诸夫中)有一个主夫。因此,独龙语称两个婚姻集团之间的一切男子为“楞拉”(丈夫),称一切女子为“仆玛”(妻子)。在孔当、丙当、学哇当三个家族公社的四十八对婚姻缔结关系中,有十八对是这种对偶形式。此外,妻姊妹婚在独龙族现存婚姻关系中,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按古老传统习惯,即凡属固定的婚姻集团,某一家所生的几个姊妹,必须先后共嫁给一个丈夫,独龙语称为“安尼南”,意即娶姊妹,他们认为几个姊妹共嫁一夫,可以和睦相处,可以亲上加亲,而且财产和劳动力都不会外溢。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沿袭着妻子作为内部财产不得转嫁给固定婚姻集团以外的氏族而保存下来的。
独龙族的一夫多妻是伴随着父权制的发展而出现的,也可看作是妻婉妹婚的另一种转化形式。比如,诸兄弟中大哥去世,按习惯其妻转给二弟,二弟死了,诸嫂也一并转给三弟,甚至也有儿子死后如无弟兄可转,儿媳也可归公公所有。也出现当妻方没有更多的姊妹可娶为小妻时,允许在其他氏族成员中另娶小妻。这样一来,也就从传统上打破了妻姊妹婚这一古老的形式。有的多妻,主要是家族长或富裕户为购买劳动力而采用的另一种手段,独龙语称这种为服劳役的娶妻叫“仆玛旺”,即买女人。娶妻支付的聘礼叫“提被奢热”,意即价钱和东西,意思就是说,女人是物品,聘礼是价钱。这样一来,女子被当作一件物品,通过一定的价钱被男子买过来,而且被男子当作奴仆看待。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在父权制已确立的年代,男子凭借着在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和其他一些为习惯公认购特权,开始在家庭中占居支配地位,使妇女屈从在男子的权威之下,形成了男子对妇女的奴役。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一夫多妻,是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而相应产生的一种婚姻形式。
习惯法
按照独龙人的习惯法,如偷盗、杀人、婚姻纠纷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内容。调解纠纷的过程是:纠纷发生于村区域界线内则由本村头人出来解决,原告被告双方不是居住在同一个村子,则由其所在地的头人参加解决。一般的纠纷则由原告被告双方供给前来参加解决纠纷的人的茶水,不招待吃饭,重大的纠纷则由原被告双方以酒肉招待,并各出5角至1元钱。调解纠纷时所凭借的证据是人证、物证,若无人证物证的复杂疑难案件,则用神判捞水锅的方式来解决,依据神判作最后的定案。
在习惯法中对偷盗案件的处理是很重的,特别是偷盗粮食,只要证据确实,一般是对偷盗犯判处死刑和抄查其全部财产。茂顶、戛木力两村在多年来发生过偷盗粮食的案件两起,一例是距今140年前,有一人偷茂爪捧的粮食,发现后跟踪追到途中,将小偷捕获,人证物证俱全,偷者也低头承认,讲理的结果,将其打死示众,并将其全部财产牛、猪、鸡、狗等查抄归失主所有。另一例是蓝旺度村的蓝旺度·捧罢,乘拂晓雾蒙蒙之际,窜入戛木力村将戛木力·阿克家粮仓内的包谷偷去,主妇入仓取粮煮饭,发现失盗,并发现附近的脚迹是刚走过的,顺脚迹追寻了十多里至蓝旺度·捧罢家,偷者拒绝承认。以其脚与脚迹相检的结果是脚之大小同,脚底之趾纹亦尽同,旋即抄查出赃物,据此定案,调解的结果,除追回失物之外,偷者将13岁之女给失主终身为奴,免除刑法和抄家处分。解放后此女已被释回家。
关于婚姻案件的纠纷,主要是追赔财礼。独龙人的婚姻一般是买卖婚姻,订婚和结婚时,所收的财礼是牛和其他生活资料。订婚后女方病死或与姘夫私奔和结婚后与人私奔,按习惯法,女方父母要赔偿男方财礼。如茂顶村茂即之妹,名茂妮,嫁给蓝旺度村谪朗当阿克为妻,后与姘夫逃走,男方提出控告,双方所在地的头人参加解决,由女方之兄赔还财礼,牛二头,铁锅一口,铁三脚一座,猪三口。二年后女方之兄寻获其妹,将其带回另嫁别人,重收财礼。男方以木刻记载所付财礼发生婚姻关系后所送的东西,遇到纠纷时取出木刻作证。如蓝旺度即其内弟订婚时所付之财礼,由其负责刻木记载,旋即女方死去,男方持此木刻至头人处控告女家,调解纠纷的结果,由女家按木刻所记财礼如数赔出。
打伤人的案件,轻伤出给伤者一瓶酒,五角钱,刀杀重伤出给伤者两元钱、一口猪、一只鸡,打死人财礼以牛三头、猪三口、鸡二只、大刀两把、砍刀两把、大铁锅一口、大铁三脚一座,以及麻布、背篮、藤蔑背带、黄连、贝母、兽皮等物作为人命钱赔给死者家属。
悬而未决的复杂案件,以捞油锅、捞水锅的神判方法解决。办法是以大铁锅盛满油或水后燃火烧沸,置一小石头于锅中,若系水锅则放蜂蜡增加温度。由被告赤手取出锅内小石,被灼伤为输,不被灼伤为赢,输则由被告赔偿原告所失去的东西外,烧水的铁锅、铁三脚、归原告所有,赢则除烧水的铁锅、铁三脚归被告所有外,原告还要以实物赔还被告受诬的人格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