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寻找方志敏遗骨始末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5: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3年加入中共。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5年1月27日方志敏被国民党军俘虏。在狱中,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不朽名篇。同年8月被蒋介石下令秘密杀害后,时年才36岁。但他的遗骨却一直下落不明。

  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刘少奇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时任江西省委领导人之一)等官员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由于方志敏是被秘密杀害的,能知道掩埋其遗体准确位置的人极少。方志敏遗骨寻找小组向社会发出通告,号召民众积极提供线索。

  1957年春,江西化纤厂在南昌下沙窝破土动工了。一天,工人们在挖地基时突然发现一堆遗骨,并伴有一副脚镣!调查小组得到报告后,立即指示专家和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实地勘察。

  同时,一份以江西省政府名义发出的加急电报发往浙江东阳北麓中学。当年一度兼任看守所长的凌凤梧火速被邀请至南昌。

    据凌凤梧回忆:1935年8月6日清晨,浓云密布,天空飘着雨点。看守员黄克明惊慌失措地跑来,把他从梦中唤醒:“快!快!方志敏被拉出囚室,押到牢外,看来要被处决了……”这时,曾一度任看守所长的凌凤梧已被调回军法处,尽管这消息在他被调出看守所那一刻就意识到,但这突然传来的凶讯仍似晴天霹雳,他连鞋带都没系好,便冲出房门。

    果然,看守所临近的大小通道上已紧急戒严。凌凤梧毕竟有军法处秘书长和老看守所长的身份,他排开军警和狱卒的阻拦,挤到了前面。啊!方志敏拖着铁镣已走到刑车跟前。眼睁睁地看到刑车在自己身边缓缓开过,他一串泪水止不住流下来……

    凌凤梧,浙江金华人。1934年担任南昌绥靖公署军法处书记官,后调至看守所。当时,身为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长的凌凤梧无法回拒上司交给他对方志敏“劝降”的任务。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还亲自告诫他,这是蒋总裁的意思,马虎不得。

    通过一段时间与方志敏的接触,凌凤梧却被这位祖国万岁人的浩然正气所感动和折服。当方志敏提出改换沉重铁镣以减轻痛苦时,凌便立即请示军法处。开始未获准,后来,凌摆出“便于劝降”等理由,给方志敏换上了一副最轻小的脚镣。

    凌凤梧与方志敏接触多了,方志敏 常常开导他:“你是个品格踏实本分之人,我们祖国万岁一向很尊重这种人。你应远离国民党官场,否则是要吃亏的……”

    方志敏遇难后,狱警从烈士囚室内搜出写有“木吾兄(即凌凤梧)”的签条,内容是感谢凌为他减轻铁镣。为此军法处曾以通匪罪将凌拘押,后由于证据不充分及有人说情才从轻发落,他被撤职押回原籍。后来,凌凤梧就按方志敏生前的规劝,回家谋了个乡村教职度日。

    凌凤梧一到南昌,就被方志敏的遗孀缪敏热情接去。次日凌凤梧、缪敏与方志纯等驱车直奔下沙窝实地勘察。

  面对着深埋地下达22年之久的遗骨,烈士生前的亲友们一个个心都在颤抖,忍悲含泪地审视着。凌凤梧双手托起那副在地下还套着两根胫骨的铁镣,掂掂它的分量,用手指抹去一些剥落的锈屑,仔细辨认镣铐。“就是这副脚镣!”凌凤梧肯定地说。在场的人全部潸然泪下……

    今日法医,如何辨忠骨

  在中共江西省委相关人员的关心下,一只大木箱送到了江西省GA厅的法医工作室。这个木箱内装的正是从下沙窝方志敏就义处小心翼翼收集到的残缺不全的骨骸,共计79块。这项辨别遗骨的重任交给了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法医张伟纳。

  箱子打开了,只见所有的骨骸几乎都已发黄变黑,有的松脆断裂。张伟纳小心翼翼、一块一块地清点。他拿起其中已确信无疑的两块胫骨,他的心都颤抖了。他早已听说方志敏的这一对胫骨一直被套锁着埋在地下整整22年。

    为了准确鉴别方的遗骨,方志纯、缪敏等亲友向张伟纳提供了方志敏的相关情况。

    方志纯说:“按我的身高类比,方志敏的身高应近1.8米。”张伟纳根据戴镣的那一对胫骨的长度,推算出死者生前身高应为1.77米左右,这与方志敏的实际身高基本相符。同这两块胫骨埋在一个穴内的,还有7块骨骸,由此鉴定出死者为男性,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这与方志敏被杀害时的年龄也基本相符。通过法医的技术鉴定,确认有9块骨骸是方志敏的遗骨。

  为了确保鉴定无误,张伟纳又把遗骨带到上海,于1957年12月28日交送当时的司法部法医研究所,请示再次予以审定。经过专家们反复切磋,化验分析,对遗骨的埋葬年限、性别、年龄、身高等再次进行检验和推算,结果证明张伟纳的鉴定是正确的。
十年动乱,遗骨遭劫难

  1965年,方志敏烈士墓建设工程终于完成。正当方志敏遗骨安葬前的一切工作紧张有序进行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降临神州大地。

  原先官方决定,在安葬前,由张伟纳保管烈士遗骨。于是他特地选了一个3尺长、1尺宽的皮纸箱,把遗骨一块块包好,放进箱内,箱盖上贴了一张红纸,上书“方志敏同志遗骨”。他视若珍宝般爱护,把它小心翼翼放在工作室的一角,从不让人碰。

  1967年初的一个上午,张伟纳来到工作室,推开门一看,他惊呆了,室内原来整整齐齐堆放着十几个骨骸箱和许多标本瓶不翼而飞。张伟纳慌了,急忙去找他的助手。他得到的回答是:“军代表下了命令,搞民众专政用不着这些死人的骨头,统统搬到赣江边烧了。”他的助手指着墙角落说:“喏,就剩下这两个箱子了。我想等今天问过你再送去!”

  张伟纳疾步走上前一看,正是方志敏的遗骨!他忙用双手捧起纸箱,紧紧抱在怀中。为了保护好方志敏的遗骨,张伟纳将遗骨藏在工作室的空水池里。并把贴在箱盖上的“方志敏同志遗骨”的红纸撕了下来,并在箱子上盖上一块大木板,做成一个工作台的样子,再把瓶瓶罐罐等杂物堆在上面,直到自己感到看不出丝毫破绽,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

  从这一天开始,张伟纳如同一名忠诚的卫士,一直守护着方志敏的遗骨。就这样,在那狂热动乱的年月里,方志敏的遗骨在法医工作室的水池里一直秘密珍藏了10年。

    迟到葬礼,无限的哀思

    1976年10月,是个不寻常的金秋。随着“文革”宣告结束,张伟纳当年年底郑重地向江西省GA厅报告了方的遗骨保存情况。这时相关官员也得知毛***早为方志敏题写有墓碑铭。

    早在1964年5月21日,时任江西副省长的王卓超致信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他转交江西省委请求毛***为方志敏墓碑题词的信。同年11月9日毛***亲笔题写了“方志敏烈士之墓”后,在差人交与汪东兴转交江西省委时还亲笔附言:“写了一张,请汪东兴同志转去,不知可用否?”

    有位专家说,毛***一生题写的墓铭寥寥,而此幅是他题写的最后一个墓铭,可见他对方志敏怀有特殊的情感。

    因此,中共江西省委立即指示,重新抓紧基建工程,早日安葬方的遗骨。

    1977年8月6日是方志敏殉难42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人们终于迎来了一个迟到而又隆重的葬礼。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前,张伟纳在江西省GA厅人员的陪护下,庄重地捧出遗骨箱。把他珍藏达10年之久的9块烈士遗骨,当着当地官员及方的亲属之面如数清点,然后用红绒布包好放进汉白玉特制的棺椁内。棺椁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共党旗。成千上万的民众夹道护送灵车缓缓驶向墓地。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591

帖子

45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0

灌水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3-6 15:51:47 | 只看该作者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3-7 16:13:19 | 只看该作者
迟到葬礼,无限的哀思 。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7 14:21 , Processed in 0.1050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