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标徽

[url=http://pop.pcpop.com/p060730/0001504205.html][/url] 门巴族简介
门巴族,现有7 4 7 5 人。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林芝、 察隅等县亦有分布。

门巴族聚居位于世界屋脊喜马 拉雅山东南,峰峦重叠,原始森林 茂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 墨脱一带急转南下,形成肥沃的河 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 季常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 南”。过去,由于山川阻隔,对外 交通十分困难,外界人很难涉足此 境,令人们十分向往。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 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 区繁衍生息。1 3 世纪,错那以南 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政 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 用藏历、藏币。
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 族。
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通用藏语、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藏历元旦是门 巴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7 月,都要庆祝本民族的望果 节。
“萨玛”情深
门隅是门巴族的发祥地。门隅意为雅鲁藏布江下游 的平原区,又称“白隅吉姆邦”,其含意是隐藏着的一 块美丽的处女地。门隅举世闻名,与这里转世过一位著 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达赖六世分不开 。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加措是门巴族,他留下的 不朽诗集《仓央嘉措情歌集》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藏文 手抄本早就不胫而走,2 0 世纪3 0 年代已有藏、汉、 英三种文字对照本传世。至今,门巴族地区仍流传着许 多关于仓央加措的神奇传说。
作为格鲁派的一位最高“活佛”,仓央加措敢于突 破禁闭七情六欲的教规,以情歌大胆地倾诉孤寂与苦闷 、热恋与渴望。他的情歌,脱胎于门巴族民歌,在格律 和风格上都保持着门巴族情歌的特色。门巴族地区,青 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自然情歌也就成了联结青年人 心扉的纽带。无论在墨脱,还是在门隅,门巴人有着世 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这种情歌,他们称为“加鲁”。
门巴族爱唱情歌,也爱唱酒歌。这种酒歌,称作“ 萨玛”,流行于门隅,歌词生动有趣,曲调欢快高昂。 萨玛酒歌多为7 个字或9 个字组成一句,诗节无定数。 常用比喻、渲染和夸张的手法,抒发对崇高理想和美好 愿望的强烈追求。传说,萨玛酒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拉 不热的歌手创作的。他唱了一辈子歌,把欢快留在人间 ,自己坐化成佛,被门巴族尊崇为歌神。有一首萨玛酒 歌是这样深情地赞美门巴的家乡:
“家乡的山谷静谧安适,
太阳的光芒欢乐相聚。
祝愿相聚,永不分离;
如若分离,愿再相聚。
家乡的村寨静谧安适,
我们的亲友欢乐相聚。
祝愿相聚,永不分离,
如若分离,愿再相聚。”
每逢年节或喜庆之时,门巴族的山乡,加鲁情歌和 萨玛酒歌如泉喷涌,情深意长。
娘舅闹婚
有一首加鲁情歌唱道:“东北的山再高,遮不住天 上的太阳;父母的权再大,挡不住儿女选伴侣。”门巴 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也不受过分的限制,一般情况下, 恋爱双方有了感情,由一方父母出面,请媒人说合。无 论娶媳还是招婿,彩礼是不可少的。旧时,舅表婚和姑 表婚盛行,成为一种习惯势力,也使不少有情人难成眷 属。
在举办婚礼过程中,新娘的舅舅是谁也惹不起的最 高贵的客人。舅舅一出场,男方得赶紧恭恭敬敬地献上 哈达,请入上席。然后摆上各种食品,尤其是牛、猪、 羊的头、尾、耳、心、肝、肺、四肢都要摆全,缺一不 可。而舅舅一定是沉下脸来,百般挑剔:怎么还缺什么 没摆上?肉为什么切得厚薄不匀?难道我家女儿有什么 缺陷?是不是认为我当舅舅的有什么不对故意怠慢?即 便百般周到,当舅舅的也得无理取闹一番:茶为什么凉 了?酒为什么热啦?这样才能表现出他是女方的全权代 表、最高权威,为外甥女嫁给别家男子表示“气愤”。 新郎和男方又献哈达又敬钱财,外加美酒和甜言蜜语, 曲意奉承。舅舅“闹”的差不多了,也便见好就收。在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舅舅不让外甥女出嫁的。这种古老 的舅权遗风相沿成俗,舅舅蛮横而又诙谐的表演,反倒 给欢乐的婚礼增添了几分情趣。
氆氇服饰
门巴族与藏族关系密切,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 较大,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门巴族的服饰多采用氆氇 为原料。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 种类多样,色彩艳丽,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门隅一带男子喜戴一种叫“八拉嘎”的帽子,用蓝 色或黑色氆氇作帽顶,下部使用红色氆氇,翻檐处用桔 黄色绒布镶边,并留一个缺口,戴帽时把缺口对在右眼 上方。桔黄色颜料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草根制作而成。 几种颜色反差鲜明,远远望去十分醒目。门隅男子多穿 赭色布袍或氆氇袍,但比藏族的袍子要短小一些。由于 坡大路狭,人们爱穿软底长筒靴,用红、黑两种色的氆 氇镶配缝制。墨脱的男子很少戴帽子,常戴自编的斗笠 防日晒雨林。穿的多是用棉麻自织的白色衣袍,赤足, 腰悬砍刀或叶形小刀。
门隅的妇女也是穿袍服,外边围一块白色氆氇围裙 。勒布、邦金一带的妇女,习惯在背上披一张羊皮或牛 犊皮。传说这是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来到山南留下的习 俗,为了避妖邪,图吉祥。妇女颈上都悬挂着用松耳石 、红珊瑚、玛瑙等串成的装饰品。她们穿的内衣叫“不 布热”,颜色多样,无开襟、无领、无扣子,只开一个 圆口由头上套穿。外衣称“冬固”,分长短两种,用红 、黑氆氇做成。有的胸前挂上一个用金属制成的护身佛 盒,内装佛像及经卷,叫做“噶乌”。不论男女,都系 一条长2 米,宽约6 米的红氆氇腰带。 墨脱一带由于气候温暖,妇女都喜欢穿色白质薄的 小上衣或无袖无领的褂子,下着花色裙子,配上项链、 耳环,显得格外潇洒俊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