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五,当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在《诏书》中说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气势,完全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作风。当然,这也是一件令史学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30年前,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黄帝就是被洋鬼子们逼着一路小跑到了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然后一命呜呼的。记忆犹新的慈禧不会不记得洋人的厉害,更不会忘记仅仅发生在5年前的甲午惨败。难道年逾花甲的她真的疯了,或是老年痴呆?
作为一个已统驭中国40年的老太婆,慈禧当然没疯,也没痴呆,而且从她后来的一系列作为来看,当时她老人家的脑子还灵光着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做出这个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的呢?据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里的说法,慈禧老太婆的忽然法飙,是因为一封假情报所引起的。
那这是怎样的一封假情报呢?事情还得从她最信任的狗腿子荣禄说起。在五月二十日,慈禧太后在御前会议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召回李鸿章和袁世凯,意在和洋人讲和,赔点银子,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就在这天的深夜,一个黑影急匆匆的敲开荣禄家的大门,荣禄起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心腹江苏粮道罗嘉杰的儿子,奉父亲之命星夜赶来告密。
罗公子带来一个坏消息,说各国公使已经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荣禄听后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他很清楚自己在戊戌政变里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十一国勒令皇太后归政,光绪帝复出,自己就是十个脑袋,也得搬家了!
这可真是个难熬的夜晚啊!荣大人彷徨终夜,天刚蒙蒙亮,就紧急入宫禀告老太后。这一下,轮到老太后魂飞魄散了!慈禧太后是知道洋人厉害的,当年他的丈夫咸丰帝可不就是给洋人逼死的?现在老太后终于明白,洋人不肯朝贺王储的原因,原来是要逼她归政,拥光绪帝复出!如今一切都明白了,老太后最担心的这个可能,想不到如今竟然要成为事实。
老太后老泪纵横,悲愤交集―――洋人这是在要她的老命!如今的一条路,只能是和洋人拼了!要毁灭就大家一起去死吧!在自尽之前,老太婆哪里还管得了什么大清江山和亿万黎民百姓?!
在翌晨的御前会议上,老太后泣不成声,语无伦次。当她把这个消息公布后,全场惊愕。据说端王以下的亲贵二十余人,竟相拥哭成一片!激动之余,这些北京的当权派们发誓要效忠皇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慈禧太后也说,既然战亦亡,不战亦亡,“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中国近代史资料众刊.义和团》第一册,第48-49页)
这样,第二次御前会议,居然变成了“战前总动员”,于是乎,京师九门大开,义和团大批进京,日夜不绝。
回头想想,慈禧太后好歹也从政近40年,何至于这次如此冲动呢?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斯(费正清的老师)也说,“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余地的,但只有这次她这个政治家却只剩下女人家了。”也许,迫其归政,是打中老太婆,也是一切独裁者的要害了。
各位,我们就要问问了,这个弄得宫中鸡飞狗跳的假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后来查此来源,原来是在上海英商所办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North-China Dairy News)上发表的一篇社论,后来此文又转载在《字林西报》上。可能是在此文刊登前,被报社华裔职工获悉,辗转被粮道罗嘉杰所悉,结果被添油加醋当成情报给汇报了。
历史往往无数的偶然性构成的,一念之差,生灵涂炭,夫庸何言?
那有朋友要问了,既然打算和洋人拼命,那进攻使馆又为何屡攻不下?
事实上,老太后虽然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但还是留有余地的。下令进攻使馆,也许只是想胁迫各国公使撤回归政要求。何况,即使把洋公使给拼掉,到时候她也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借口推托,把责任往诸将身上一推―――后来证明她就是这么干的。但问题是,各国公使们哪里知道有什么要求归政的要求,在清兵的进攻之下,他们也只能选择抵抗待援了!
身为国防军(武卫军)的头头,荣禄也不是傻瓜,万一到时把使馆夷为平地,杀死公使,洋人要是追究起来,那可不是好玩的。于是乎,从一开始荣大人就装病,把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全是德式装备)调开,上面逼得紧了,就让董福祥的甘军去拼命打。
在广州观战的李鸿章听说后,呵呵大笑,告诉外面的媒体朋友说,“使馆无恙,大家尽管放心!”原来,以董福祥土匪军的能力,是不可能攻下使馆的。理由很简单,董福祥的军队没有西洋大炮,有的都是些土制大炮,只听炮声轰轰响,却不见弹下来!
何况,荣大人见老太后政策前后反复,矛盾百出,一会宣战,一会却又送进西瓜蔬菜慰问品,心里也犯嘀咕,怎么着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荣大人还真的就“里通外国”了,他令人假扮盗匪,大量接济使馆内军火子弹,那可都是崭新的德国军火,而不是甘军的土火药!
最搞笑的是,当董福祥的甘军猛攻使馆十数天,一筹莫展的时候,端王载漪以太后上谕的方式,调来武卫中军分统(大概相当于旅长)张怀芝派“开花大炮”前来助战。张分统军人出身,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后来的“贿选总统”曹锟,就是他的老同学。
刚开始,张分统还以为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要知道,这德制“开花大炮”(弹头开花)威力巨大,是当时德国最新的武器,只三五炮下去,使馆还不夷为平地!
但正当要下令开炮的时候,我们的张分统忽然又觉得不对-----万一这炮声一响,后果就无法收拾了!于是他又下令缓发,自己立马奔上司荣禄那里去,非要荣大人下手谕作为命令的证据。荣禄是个老狐狸,当然不肯亲自发命令,最后被缠不过,只好说,“横竖炮声一响,里面(宫里)是听得见的!”
张分统听后一下就明白了。回去后他谎称炮位不准,需要重新准,调整后把目标定在了使馆后的空地,一时间众炮齐发,好不热闹!使馆是受一夜虚惊,但宫中感到满意就行!
这位张怀芝大人果然不是笨人,后来一路做到山东巡抚,民国后还做过山东督军。
50天后,一大队打着英国旗帜的印度锡克兵冲进巷内,使馆围解,北京城破矣!
到后来,仗打完了,慈禧也乐了,因为她非但没有被当做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被洋人惩办,反而继续做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一份捕风捉影的假情报,带给慈禧的只是几天流亡日子,但带给中国人民的却是深重的苦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