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民俗] 中华56民族之三:拉祜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2: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介:



拉祜族,人口有4 1 1 4 7 6 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 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拉祜族地处亚热带山区,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中雨季、 旱季分明。澜沧地区群山巍峨, 河道逶迤,资源丰饶,物产富庶, 风光宜人。 拉祜族有“拉祜纳”、“拉 祜西”两大支系,源于古代氐羌 系统,与彝族关系密切。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倮黑”。 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 曾是一个狩猎民族。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新中 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 语和傣语。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 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后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 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拉祜族的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生 活气息,口头文学形式多样。拉祜族的乐器有芦笙、三 弦等。舞蹈多用脚踏动作,左面单摆。传统舞蹈有芦笙 舞,样式多达三、四十种。诗歌中的“陀普科”(谜语 ),特别为群众喜闻乐见。传统节日有火把节。      

衣色尚黑   

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衣尚黑色是拉祜族 服饰的一个特点。   

至今,拉祜族仍然非常喜爱穿传统服饰,透过拉祜 族服饰,仍可窥见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衣着形象。唐代文 献中记载,古代乌蛮“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拉祜 西支系妇女喜欢裹0 . 3 米多长的黑色头巾。最末一端 长长地垂及腰际。有地方妇女还有用黑布裹腿的习惯。 黑色衣服上缀以色彩斑斓的图案,显得格外庄重富丽。 拉祜西妇女穿窄袖短衫饰以彩色布条;或穿裙子,间隔 出红、黑、白三色。她们出门时,总是肩挎背包,既装 物品,也显示自己纺织技艺。   

澜沧县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 蓝黑布拼制而成,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边,顶端缀有 一撮约1 5 公分长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则用黑 布长巾裹头。妇女穿花边衣服,也用黑布包头。   

现在,青年小伙子多在对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 白里的褂子,姑娘们则在衣衫下衬上一件白汗衫,下摆 露在筒裙上面。他们认为,白色与黑色相配,象喜鹊一 样漂亮。







拉祜族婚礼“拴福线”

烤肉烤茶   

拉祜族曾经历了长期的狩猎生活阶段。拉祜族的“ 拉”是老虎,“祜”意为烤吃的方法。拉祜族的族称, 反映出他们烤食肉类的习俗非常悠久。今天,拉祜族仍 保留着烤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方法是用两根竹棍子,把 涂有食盐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上慢慢烘烤。烤 肉色黄味香,十分可口。   

腌制品是拉祜族的特殊食品,有腌肉、腌卤豆腐、 腌豆豉、腌酸菜、腌酸笋等。最奇特的是将兽骨头敲成 碎碴,放入盐巴、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装进土罐 内腌上数月,取出即可食用。   

饮烤茶是拉祜族的一大嗜好。先把茶叶放进小茶罐 内,放在火塘上烤焦,再倒入滚开水,茶香四溢扑鼻, 每次仅饮一小盅。如果有客人来了,一定要以烤茶招待 。煮出来的第一罐由主人自己喝,第二罐才给客人饮用 。主人喝第一道茶,表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第二 道茶味道最好,奉献给客人。   

拉祜族还喜欢饮酒。他们有一套自酿水酒之法,用 糯米做原料。也有自酿烧酒,自配药酒。他们有酒必痛 饮,饮酒必唱歌。现在,逢年过节,拉祜族人都邀请周 围傣、哈尼、布朗等族朋友一道会餐饮酒,吃民族团结 饭。   

刻竹传信   

拉祜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拉祜族民间,有 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天神厄萨曾给拉祜族留下文字,由于拉祜人距厄萨 住的地方太远,取文字的人迟到一年,厄萨写的文字都 被别的民族拿走了。当厄萨看见拉祜族来人带有糯米粑 ,就把文字写在上面。取字的人在返回路上遇上大雨, 走了一半路程就把干粮吃光了。于是把写上文字的粑粑 也给吃掉了,以为吃到肚里也就记在心上。没想到回到 村里时一点印象也没有。   

这个传说说明拉祜族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 迟缓,文化上也是一直比较落后,在拉祜族没有文字的 时期,人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刻竹通信的方法:在竹片 上刻一道口,表示有事需要收“信”人前来。大口表示 大事,小口表示小事。如果插上三根鸡毛,则是要求对 方象鸟一样急速飞来,商谈要事。   

不刻口的竹片也能传递信息。插上三只鸡尾,捎带 一块木炭,告诉对方有燃眉之急,需火速救援,插上三 根鸡毛,带上三个辣椒,表示发“信”人生气,与对方 断交,插上三根鸡毛,加上子弹或弩箭,等于下战书, 竹上插三根鸡毛,外带蜂蜡,表示友好和祝福。  

今天,中小学教育已普及拉祜山乡,第一代的拉祜 族大学生已成长起来。传信的竹片已没有用武之地了。   

大年小年   

农历春节,也是拉祜族的年节,也叫过年,但要分 为大年和小年。   

大年又叫女人节,小年又叫男人节。传说古时候, 到了过年时,男人在外打猎仍未归来。男人带着猎物回 来后,年已经过完了。为了慰劳满载而归的男人,村寨 又重新过了一次年,叫做过小年。实际上,由于拉祜族 长期保留着母系大家庭的社会组织,女人过大年是合乎 情理之事。   

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四共四天,新年的准备却在上 年腊月二十四日便开始了。除夕之夜,人人洗澡,舂糯 米粑粑,唱年歌。初一凌晨,头遍鸡叫,各家各户便背 着葫芦,抬着竹筒奔向山泉抢新水。据说谁家先抢到清 水,谁家谷子先熟。初一晚上村寨人聚集在一起,跳起 芦笙舞,唱起祝福歌。初二到初四,亲友互相拜年、赠 送礼品。初五这一天,全村男子聚合在一起,把树干劈 开一面,画上飞禽走兽,每人在三四十公尺外向木片打 上一枪,或射上一箭,以预测狩猎的收获。第二天,男 人便出外打猎。   

初九到十一是过小年的日子,全村人穿戴一新,在 (钅芒)锣、象脚鼓声中翩翩起舞,迎接福神降临。游 乐歌舞活动通宵达旦。正月十二是年节最后一天,称做 “满年”。过了满年之后,紧张的春耕生产很快就开始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2:32:52 | 只看该作者
拉祜族饮食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

    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典型食品主要有: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拉祜族烤茶

  拉祜族喜饮烤茶,即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于火上烘烤,待茶叶焦黄时再冲入开水,顿时茶香四溢。这种茶水极酽,入口有苦味,很解渴。酒也是拉祜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拉祜族所饮之酒大多自己酿酒。分为水酒和烧酒两种。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将糯米粗糠放入热水中浸泡煮开后立即取出,再用甑蒸熟,拌酒药放进陶罐中,约一小时后水酒即成。烧酒则是用玉米为原料,先煮熟后再用木甑蒸,然后取出晾干,拌上酒药,待发酵后即可放进木甑中蒸出烧酒。酿酒的酒药也是拉祜族自己制作的。

“剁生”

    “剁生”是拉祜族年节的必备菜肴。其做法是取公猪或公兽的新鲜脊肉及护心血,与生姜、辣椒,韭菜根、香茅草、花椒、胡椒、草果、薄荷、橄榄皮、香料及食盐等配料一起剁碎食用。剁生虽是传统菜肴,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小孩、未生育妇女和有病者禁止食用,只有那些健康的成年男子才能吃。

拉祜族地区文艺



《牡帕密帕》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部史诗。“牡帕密帕”是拉祜语译音,意为“开天辟地”。史诗尽管各地流传的篇目名称不尽相同,但其丰富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远古时,宇宙一片混沌,天地未分,厄莎先后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兄妹二人在荒凉的大地上过着采集、狩猎生活,后来结为夫妇,其子女遂分别繁衍为拉祜、佤、哈尼、傣、布朗、彝、汉等族;拉祜族从狩猎采集生活逐步发展到农耕生活。史诗不仅反映了拉祜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风貌。也包含了拉祜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其一,在人类产生以前,宇宙就已存在,即宇宙(天地)的起源先于人类起源;其二,宇宙的起源与形成是渐进的,从当初的“混沌”发展到天地分开,进而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万物;其三,人类虽是由厄莎创造,但具体来讲,却是由葫芦里的种子孕育而成,最后走出葫芦,成为真正的人。因而,人类的起源也是渐进的;其四,兄妹通婚,表明历史上拉祜族曾有过血缘婚的阶段,而几个民族都由这对兄妹所生的传说,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古老的民族同源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与这些民族交往密切。

拉祜族服饰——以黑为美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人口约434000人。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拉祜族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区,以农业为主,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有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拉祜年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抢新水,然后便开始正式过年,喝酒唱歌。一般过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为小年。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尝新节男女分别在稻田和包谷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包谷做新米饭,并以鲜菜瓜果、杀猪煮酒,邀舅舅、叔伯和亲友共同聚餐。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下的肉,人均一份。

    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拉祜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到妻方居住3年的习俗。夫妇不睦,可请人出证,烧断丝线,即可离异。  

  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特点。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至今,拉祜族仍然非常喜爱穿传统服饰,透过拉祜族服饰,仍可窥见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衣着形象。唐代文献中记载,古代乌蛮“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

  拉祜族妇女服饰因支系而异。或穿窄袖短衫饰以彩色布条;间隔出红、黑、白三色;或穿黑色、蓝色右斜襟、高领、高衩的长袍,衣领周围及袖口镶有红、绿花条纹布条,并嵌有银泡或半开银币,表示富有。长袍开衩很高,衩子两边镶有红、蓝、白、绿等彩色几何纹布块,不同颜色的四块布拼成一个小正方形,一个个正方形连接成几何图案花边。下穿花边筒裙。黑色衣服上缀以色彩斑斓的图案,显得格外庄重富丽。

  拉祜西妇女头缠蓝或黑色布包头。她们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长长地垂及腰际。拉祜西支系妇女喜欢裹0 . 3 米多长的黑色头巾。有时,姑娘们包头上加一块折叠的白底印花毛巾。她们平时多赤足。有地方妇女还有用黑布裹腿的习惯。在她们出门时,总是肩挎背包,既装物品,也显示自己纺织技艺。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2:33:39 | 只看该作者




  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右开襟上衣和裤管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在云南澜沧等拉祜族地区,男穿黑或蓝色对襟短衫,用银泡或银币(半天)、铜币做纽扣,黑色、蓝色的布包头或戴瓜形小帽。澜沧县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蓝黑布拼制而成,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边,顶端缀有一撮约1 5 公分长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则用黑布长巾裹头。成年男子还带一个烟盒和烟锅,身挂一把长刀。同汉族、傣族接触比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欢穿汉式和傣式服装。

  现在,青年小伙子多在对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们则在衣衫下衬上一件白汗衫,下摆露在筒裙上面。他们认为,白色与黑色相配,象喜鹊一样漂亮。

  拉祜族男女过去均喜欢剃光头,但未婚女子不剃,婚后妇女要在头顶留一绺头发,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别。现在多数青年女子已蓄发梳辫,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又是妇女美的标志。

  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银质项圈、耳环、手镯,妇女胸前还多佩挂大银牌。节日或盛装时,男女均喜长方形的背袋。背袋系自织的青布或红白彩线编织而成,袋上饰有贝壳和彩色绒球。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

文化艺术







拉祜族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拉祜族民歌有颂歌、叙事歌、儿歌、情歌、丧歌等五类,各具特色。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乐器有芦笙、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动作多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从傣族传人的摆手舞,已带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与傣族摆手舞略有差异。拉祜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多与劳动、颂扬反抗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长篇史诗《牡扒密扒》为研究古代的经济生活、原始采矿业、婚姻制度和民族迁徒史的重要作品。诗歌有一种称为“陀普科”的隐晦语,具有为群众喜见乐闻的隐晦规律。



拉祜族地区特产——拉祜族妇女服饰







    妇女服饰因支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拉祜纳妇女的服饰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羌人的传统服饰特点:头裹一丈多长的黑色头巾,末端垂及腰间;身穿高领,高开衩的右襟长袍,长袍多为黑色,衣领周围及开衩口边镶有彩色几何纹布块,衣领及开襟处还嵌有雪亮的银泡。拉祜西妇女的服饰则带有南方民族的特点,头裹黑色或白色头巾,身穿无领对襟短衫,下着长统裙,上衣的前胸及袖口饰有彩色布条,裙子则多间以红、黑、白三色。妇女佩带的银饰有项圈、手镯、耳环等。

拉祜族男子服饰

    拉祜族男子服饰的制作较为简单,而妇女服饰的制作则显得复杂,体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缝制长袍时,先用红、黄、蓝、白、绿、黑等色布按一定比例组俣成各种图案,再用银泡组成相互交错的三角形图案,然后有规则地镶嵌在长袍的高领、胸围和袖口,长袍开口边沿或用波浪形彩线缝合,或用三角形、长方形图案彩布拼合,拼合口用密针缝合,胸围部分再镶上银吊。短衣的制作工序大抵如此。缝制统裙的关键之处在于绣织统裙上的彩带图案。若不具备熟练的技巧,绣出的彩带就会不符合要求。因此,拉祜族女子从小就要学习掌握绣彩带的技术,而拉祜人也将刺绣技术的高低当作衡量女子是否成熟与能干的标准之一,民间亦有谚语云:“男子不会砍柴莫推迟包头,女儿不会缝统裙莫丢包。”(抢包头和丢包即谈恋爱之意。)



拉祜族地区旅游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语支各族的共同节日,也是拉祜族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拉祜族有着本民族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天神厄莎强迫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向他进贡,拉祜族英雄扎努扎别带领人们进行反抗,厄莎一怒之下将太阳和月亮藏了七天七夜,天地一片漆黑,人们无法耕种庄稼。扎努扎别采松明绑在水牛角上,将蜂蜡涂在黄牛角上,照亮大地,人们得以耕种、收获,战胜了厄莎。厄莎十分气恼,设计害死了扎努扎别。为了纪念扎努扎别拉祜族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点燃松明火把,相沿为火把节。火把节之夜村寨中央立一对数丈高的大火把,由头人或德高望众者将大火把点燃,各家家长也将自家房前的火把点燃,持火把绕行房前屋后,田间地角,驱赶蚊虫鼠蛇,青年们则围着村寨广场的大火把欢跳芦笙舞,通宵达旦。

葫芦节






    拉祜语为“阿朋阿龙尼”,在农历的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葫芦节源自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史诗叙述厄莎造就天地万物后,将一粒金色的葫芦种子种在一棵大树下,种子慢慢发芽、开花、长成葫芦。厄莎请来小米雀和松鼠啄开葫芦,拉祜族始祖扎迪(男)和娜迪(女)便从葫芦中走出来。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成为拉祜族的诞生日,每年都要举行庄严的庆祝仪式和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

拉祜族文化旅游





    拉祜族是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哥搓”、“缅”、“目舍”、“苦聪”等。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

  拉祜族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拉祜族民歌有颂歌、叙事歌、儿歌、情歌、丧歌等五类,各具特色。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乐器有芦笙、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动作多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从傣族传人的摆手舞,已带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与傣族摆手舞略有差异。拉祜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多与劳动、颂扬反抗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长篇史诗《牡扒密扒》为研究古代的经济生活、原始采矿业、婚姻制度和民族迁徒史的重要作品。诗歌有一种称为“陀普科”的隐晦语,具有为群众喜见乐闻的隐晦规律。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地板
发表于 2009-2-11 12:40: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6

主题

1万

帖子

15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1580534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5#
发表于 2009-2-11 15:12: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6#
发表于 2009-2-12 21:11:12 | 只看该作者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4 11:40 , Processed in 0.1850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