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自然] 西藏野人之谜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0: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森林里的魅影
  1968年夏,在一场大雨过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亚东峡谷爆发了一次山洪。峡谷中的亚东河河水湍急,河的两岸都是非常茂密的森林,那场山洪持续了7天7夜,洪水从河的上游冲下来很多树木,堆积到了河里。当年的亚东只有400户人家分散在河两岸,居民次仁顿珠和其他群众一起打捞河里的树木。就在他捞起一块大的木料时,突然,一具奇异的动物尸体从水中冒了出来,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野人的毛不是黑色而是棕色的,尸体已经完全腐烂,只能看见手和脸也有毛,但整个身体埋在沙中看不完整。身体跟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差不多,手上有棕色的毛,指甲比人的长,跟大猩猩有些像。”这个怪物很快就伴随着泥沙消失在了亚东河中。
  野人现象是地球上存在的十大自然之谜之一,这样一个和人相似的群体与人类共同走过的历程已经远远超过了上万年。喜马拉雅山脉一直都是“雪人”传说最多的地区之一,藏语称为米贵,意为人形怪物。1986年,意大利登山家梅斯纳有过一次神奇的经历,后来他这样描述道:“黄昏来临时,我正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处陡峭山坡上,突然听到一个声音,我看到在前方不远处耸立着一个庞然大物,几乎同时,那个怪物也发现了我,而且怪物似乎有些畏惧,纵身躲进丛林。”梅斯纳紧随其后,发现那个怪物足有2米多高,奔跑速度极快,
  时而四肢着地,时而两腿直立,无论树枝还是沟壑,都不能使他前行的速度减慢,此时,梅斯纳想到了,这肯定是这里的山民常常提到的喜马拉雅雪人。
  在有关人形奇异动物现象中,世界各地流传最多的就是野人,在中国称野人,尼泊尔称耶提,另外还有蒙古的阿尔玛斯野人、西伯利亚的邱邱那、非洲的奇摩斯特、日本的贺巴固、澳洲的约尾,还有美洲的沙斯夸支,也就是众说纷纭的大脚怪……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大陆,都曾经发现过野人的踪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0:18:13 | 只看该作者
                       传说中的怪物
  每天我们都行进在喜马拉雅山脉复杂的地理环境中,摄制组希望在调查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野人在这一地区出现过的现象。在林芝地区生活的甲央活佛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我出生在林芝地区米林县卧龙乡,那里有个叫东阿普的山沟,据我父母说有野人出没,是在三代人以前的事情。野人白天站在山上观察人的行为,看村民劳动的场景,然后晚上下来模仿人的劳动从而糟蹋了农民的庄稼地。”
  甲央告诉我们,传说中的野人猛一看上去像猴子,仔细一看又像人。头的形状又长又尖,浑身长满棕色的毛,只有大腿内侧和手心上没有毛。脚很大,弓着身走路,身材比人高大很多。从事珍稀野生动物研究的王芳辰随同摄制组一路追踪调查野人存在的现象,他认为甲央活佛讲述的野人传说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在不断的追踪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亚东沟作为我们的重点调查地区,由于亚东人烟稀少,直到10年前这里还有野人出现的踪迹。在亚东我们再次找到了次仁顿珠。
  在次仁顿珠的带领下,摄制组走进了亚东的原始森林,去寻找野人出现过的蛛丝马迹。途中,他又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1992年,次仁顿珠和几个人到一个牧场送牛,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在一片沼泽地里看到了一些巨大的脚印,当时他们很恐惧。“脚指头都很清晰,前面大,脚后跟小,约有30厘米,形状跟人脚一样,步子看起来很大。”
  次仁顿珠告诉我们,亚东这一带的森林茂密,动物很多,而传说中的喜马拉雅雪人也把这里的森林当做自己的家。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次仁顿珠一再强调森林里不能点火。亚东人认为野人不能闻到肉类食品的血腥味道,一闻到烤肉的味道它们就会变得烦躁不安,过去很多人在森林中烤肉都遭遇到野人的攻击,野人会把树干像标枪一样不断地向你掷过来。
  从地图上看,在弧形的中国边境线上,亚东就像一个倒三角形,向着印度平原延伸下去。这是一条上下落差可达2000米的河谷,亚东河一路落差汇入了南亚的各个河流。古印度南猿是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地区曾经生活过的一种高大的巨猿。我们不妨假设早期的巨猿顺流而上进入亚东茂密的原始森林,在经过上万年的生活变迁后,有一些古猿未能进化成现代人,但是他们的祖先目睹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使用火来烤制肉食品的场景,这或许就是它们不怕火而又嫉妒用火烤制食品的根本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0:18:36 | 只看该作者
寻找野人踪迹
  顺着亚东河谷向南穿行继续考察野人出现过的现象,我们来到一个叫阿桑的村庄,这里紧靠着不丹王国的边界。在这里我们听说,村里的波波顿珠老人在30年前多次听到过野人各种奇怪的叫声。在这里听到野人的叫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村中很多人进山劳作时还见过野人睡觉时搭建的窝。
  把树枝折下来,在地上铺整成圆垫形就做成了窝,世界各地许多地方发现的野人居住地都十分相像,他们最喜欢使用竹子围成圈状来做窝。从窝的搭制上也可以区分开野人与其它大型动物的不同,例如虎、豹、熊等森林中的猛兽都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居住,它只能是人类所为,或者就是野人,只是我们始终未能目击到野人居住在窝中的直接证据。波波顿珠告诉我们,当地茂密的森林中,脚印、窝棚在30年前有很多,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都在这里生活,其中也包括野人。现在森林面积越来越小,噪音太大,不再适合野生动物生活了,所以那些奇怪的叫声也听不见了。
  在次仁顿珠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年轻时亲眼目睹过野人的老人波波扎西。亚东峡谷很窄,很少有人耕种,波波扎西就是在山坡上的牧场放牧时看到了野人。老人带领我们采到一片叫噶桑雪的冬季牧场,这里过去道路特别狭窄,没有人敢单独去。据老一辈人说,以前也曾见到有人熊从此经过,所以称此地为哲米蚌,意思是野人经过的地方。波波扎西老人告诉我们,他看到的野人脸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发,腿和臂的长度基本一样,一直是直立行走。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大量的野人踪迹出现在亚东沟里,很多现象或许是人类在某一个阶段无法解释的,王芳展也只能用探讨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印度洋湿润气候的影响下,亚东沟被茂密的植物覆盖,许多动物曾经选择在此生存。也许那些大型动物就是顺着河谷由低海拔地区在几万年的时间里一步步向着高海拔地区迁徙而来的,它们甚至早于人类在这条峡谷里生活,一直到今天才不得不又把自己的家园一步步让给了数量不断增加的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0:18:56 | 只看该作者
雪山上的种群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与尼泊尔人坦辛一起登上珠峰。人类首次把脚印留在了这座山脉的最高处。而就在各国登山队员不断冲击这个世界第一高峰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奇怪的大脚印也围绕在山峰周围时隐时现。
  究竟是什么动物会有40厘米的大脚,按照人体比例,这个动物的身高应该在2米左右,或许只有那些远古时期的巨猿才有这样的身材。按照计算,古代南猿的身高应该在2.5米以上。如果所谓的野人确实存在一定规模的动物种群,按现在所具备的科学研究水平,是不难找到他们的。然而至今人们除了一些大脚印和少量不确切的毛发外,并无实质性的证据,而关于野人来源的争论也一直处在僵局之中。
  张锡开,上个世纪50年代在西藏波密驻军时,曾经有过一次不寻常的经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依然没能留下任何证据。张锡开告诉我们:“有一天,老百姓来报告,耕牛和耕马被杀了,他们用藏语说是‘米贵’杀的,‘米贵’是什么东西?翻译说,应该是野人。”在老百姓报告的草地上,张锡开看到的是血迹和牛马的内脏,却看不到一具牛马的尸体。
  “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指着远处的山上,我们看到在雪地里有东西在动,直线距离很远。因为我们是炮兵,基层干部都有望远镜,我就拿起了望远镜……”借助8倍望远镜,张锡开看到,在坡上走的怪物有八九个,它们有的背着牛和马,很有组织纪律,后面的踏着前面的脚印,一个个地踩着脚印走。“看不到脸,只能看到背后牛和马的尸体,但是根据马的大小来判断,怪物的身高起码在2米至2.5米,个子高一点的甚至超过2.5米。”张锡开告诉我们,见过野人的那个地方是波密县的多吉乡,当年部队驻扎是为了防止土匪,那条沟里是水和灌木,山上则是白雪皑皑的雪峰。
  张锡开老人讲的故事,确实很神奇,多吉乡这条沟里确实有许多有关野人的故事,而且野人偷马的事情也发生过,只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描述版本。按照老人的描述,活动在多吉沟里的野人应该有八九个,具有种群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0:19:27 | 只看该作者
巨大的脚印
  从多吉沟沟口向外走是一片低洼的草滩,沟里居住的村民不多,我们在水磨坊里找到了江阿,江阿的父亲是这一带著名的猎人,今年48岁的江阿对我们说起了一段野人搬马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这条沟里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一年,他的父亲随工作组下乡,一匹马死在了陡峭的坡下,不久后,马的尸体被什么东西从坡下搬到了坡上,路上没有拖动的痕迹,一定是举着走的,而且还留下很大的脚印。在西藏其他地方也有这种说法,只有野人能搬走马和牛,而不留拖动的痕迹。
  在一步步的调查中,你会感受到这里有太多的野人出现后留下的神秘传说,但是一个野人的活体证据始终未能获得。在喜马拉雅山区,科学家获得最多的证据还是脚印。各国科学家在世界各地获取的各类野人脚印多达上千种。
  在我们的采访中,林芝地委干部普多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他们家乡的故事,普多的家乡就在多吉沟,而且就是张锡开当年当兵的那一条山沟。一次,普多的舅舅同另外一个猎人一起到野外打猎,晚上他们住在一棵大树下,一边烤火一边聊天,当快睡着的时候,火也基本上熄灭了。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脚踩在树枝上的声音,“喀嚓喀嚓”的响声特别大。突然又传来了一阵很大的声音,像人的笑声,非常粗扩,据普多的舅舅回忆,那个声音连地都能震动。两个猎人在慌乱中不断往火中加柴,最后连那棵他们依靠着休息的大树,也被火点着了,他们只好选择了逃跑。这时天已经渐渐放亮,一个巨大的脚印出现在他们眼前,那是一个宽为一掌、长为一肘的脚印,因此两个人认为,那天晚上绕着他们周围走来走去的肯定是野人。
  普多向我们介绍的很多关于野人的传说并非道听途说,其中许多故事是他舅舅的亲身经历。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位德高望众的猎人,也只能留给后人一些精彩的故事,而他看到的物证仍旧是脚印,看来一具野人的活体确实难以寻到。
  一直有学者对此持质疑态度,人们是否在做一种无用功,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动物。即便是许多故事的描述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没能见到真正的野人活体或影像,就连一张实拍照片也没有,这些事实都为传说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感,在很多地方,无论是山民还是探索野人奥秘的研究人员,看到最多的还是那些密林潮湿处出现的巨大脚印,而且获得的脚印数量众多。
  面对奇怪的脚印,专家用石膏复制出脚印模型,脚印模型尺寸巨大,使人惊呆了。那些大型的野人除了巨猿仿佛难以做出更贴切的解释,王芳展也根据脚印的尺寸和腿骨的长度为我们做出了一些解释。“这个脚印我量了量基本上是45厘米,如果按照这个长度推算,身高是脚印的9倍左右,大概就是4.5米左右。那么是不是超出人们的想像,有点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0:19:57 | 只看该作者
     艰难求证
  在这些众说纷纭的野人现象中,除了难寻活体外,还有没有其他证据呢?1967年10月 20日下午,美国生物学家帕特森和吉木里骑马驰骋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南湾山区,突然看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帕特森在运动中开动了摄像机,这是世界上首次拍到的野人影片,历时17秒。这部短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然而大多数人对此抱有怀疑态度。
  许多专家学者都致力于解开这诱人的谜底,他们为野人考察孜孜不倦地奋斗,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几乎都对复制古猿人、巨猿,或者猩猩之类的头颅有着相同的兴趣,以这样的方式来同现代人进行对比,巨猿头部巨大,如果和人对比,比例甚至超过人的4倍,是当之无愧的巨人。
  现实中目击者看到的野人头没有那么大,虽然没有想像得那么大,但是相比之下已经够大的了。是不是存在这种可能,人们见到的是一些没有长大的巨猿,他们的体态并没有发育完全,一个新的问题由动物学者提出。
  按照现代生物学者观点分析,一个生物物种,倘若要生存、繁衍,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和密布的种群,而传说中的野人数量是极为稀少的,作为孤立的个体,在残酷的自然竞争过程当中,他们依靠什么生存下来呢?学者对各类说法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至今人们也不知道世界上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物,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证据。
  1998年,一支前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的科考队在西藏波密县318国道边看到了一头刚刚被山民打中的黑熊。这一带的原始森林是黑熊最常出现的区域,山民可以按照指标每年捕杀极少的量的狗熊。在西藏野人的传说里,一直有着“人熊”的说法,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怪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2247

帖子

402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02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社区居民

7#
发表于 2009-3-14 15:10:3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fly]丰-翎-堂 微信:Kevin-NZ      QQ:1013303165[/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0 18:08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