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曹操墓“迷魂阵”迷惑了古今多少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09: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曹操墓——从古到今,乱象丛生。

1、 唐太宗过邺曾祭魏武帝曹操。但不知其详细地点在哪儿。

2、 唐朝诗人王勃诗咏:“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不知他看到了什么,但应能肯定他与唐太宗之祭方向一致,因两者前后时间相差不超过30年。

3、 在王勃“西北望”130多年后,约公元800年前后,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却云:在县西南三十里,即曹操陵云。”

也不知哪儿来的凭据?试揣测:
——是原有迹象?不可能。因之前的唐太宗和王勃舍西南而就西北,不合情理。
——是新史料发现?就像陆机于秘阁见曹操《遗令》那般?也不可能。如是,也应有史料显示,让我们知道像陆机发现的那样。

——是盗墓人发现的?有一丝可能。或许有人看到了可疑之物,才视如踪迹,记于《郡县志》之中了。

4、 民间传说更是离奇古怪,影响广泛。漳河底说、三台下说、许昌城外之说等等,不一而足,各具特色。

这些历史传说,完全可以说明,那时人们对曹操墓兴趣大浓,已主动寻找,动静不小。甚至不惜发挥想象,尽情而猜了。

5、 至明末清初,1680年前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记:“又操有疑冢,凡七十二处,在漳水上,自讲武城外,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

有些史料就是这样,这里的72疑冢,我们近年所证实其为完全错误。但这《读史方舆》却早正儿八经地载于史书了。可见他们不经确证,也可堂而皇之向后世流传。如此这般,再往前类推,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所云:“在县西南三十里,即曹操陵云。”我们能不能实信?能几分相信?看来只能各行其便了。

6、 到1922年之后,邓之诚《骨董琐记》:“壬戌(公元1922年)正现初三,磁县农民崔者荣,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乱葬坟棺墓为莹,地坦为黑穴,继得石室,既深且广,中有石门洞开,人石门者管死,送报县令陈希贤,命人授以硫磺。
久之人内,见空之四壁深至如新,中罡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前五十年发石室十余处,唯皆无相,至是真系始现。石志今蠢县署,不知文何苦,他日当访之”。

谁知这又有多大可信度?如有几分可信,能说明什么问题?它是疑冢也好,真坟也罢,这又是谁的作品呢?

种种乱象表明:
曹操墓不是那么好找;
曹操墓谁也没有真正找到;
实靠曹操《终令》、《遗令》等文献寻找曹墓,没那么简单。
真是那么简单,也轮不到我们现代人去抢头功。古代的识字人也能读到它的意思。
对于曹操墓,从古到今之所以没找到,足以说明,曹操墓——有圈套,有迷局,有蹊跷。


二、 是什么导引着人们的思路和目光,让人们难以靠近曹操墓?

曹操墓造成如此局面,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我们不得不冷静思考这一问题。除却曹操、曹丕生前布局“硬件”工程外,还有一些“软件”仍按其制定“程序”,左右着总体局势。这些“软件”包括,曹操的《终令》、《遗令》,曹丕的《武帝哀策文》、《罢墓祭诏》,曹植的《武帝诔》及陈寿的《三国志》等史料“光盘”。

这些史料,具有怎样的功能和作用呢?大致揣摩一下:

1、曹操为什么着意强调“西门豹祠”,用意何在?
曹操“两令”中,唯一重复之主题词,就是“西门豹祠”。是怕人们记不住墓址?不是。是无意中的罗嗦?不像。既特想讲清“与西门豹祠相近,”怎么个近法?一无指向,二无距离。看来只要曹丕清楚就行了。曹丕肯定好明白,那还用《终令》干什么?抑或是给群臣、魏民及后人们看吧,想传递个什么意思?

2、曹操《终令》所嘱实在吗?
你说它实在吧,千多年来按它说的,未见有人找定曹操墓。你说它不实在吧,西高穴按它说的却找到个大墓。你想再进一步说实在,但按《终令》的嘱完全比对,诸多迹象还不相符:如“陪陵”事宜,在西高穴似无征兆。如“瘠薄之地”——这里是肥沃平原。如“因高为基”——这里是一马平川。

3、曹丕的“陟彼山阿”到底所指何地?
曹丕《武帝哀策》尾句:“弃此宫庭,陟彼山阿。”这“山阿”所指,除西高穴有关人员外,谁也能理解,这地方有山。
前段看了有专家解说,“曹操墓”是公开埋葬。因为曹丕在哀策中讲到,“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我想说的是,这并不矛盾。如曹丕真的搞了公开殡葬,那肯定是要走向疑冢处的,他不可能走向秘葬处。这并不影响秘葬安全,相反它对秘葬具有辅助性作用。理应大张旗鼓。如按这位专家的推理,这公开的殡葬队伍明明去的西高穴,可曹丕却记述成“到了那个山阿的地方”。怎么回事?
再一个问题:西高穴明明没有多长墓道,而曹丕却记述了这么一段话:“卜葬既从,大隧既通。漫漫长夜,窈窈玄宫。有晦无明,曷有所穷。”尽管有关专家解释为西高上下墓道很深很深,但在一般读者看来,很难接受。我这时计较的,是这曹丕所述,到底有准儿没准儿?是现在的“曹操墓”未能合乎曹丕所述的“标准”呢?还是曹丕所说就虚实相杂,故成迷惑呢?试想,如果曹丕原打算迷惑人的话,他这样表述,无可厚非。
需清醒的是,人们遇到这样真假参半、相互矛盾的导向,能辨别方向、到达目的地吗?

三、 曹操墓布局,极具“迷魂阵”之征候。

“迷魂阵”的最大特征,是“似是而非,难能搞定;相互矛盾,解释不通。”曹操墓在邺西就有这样的征候:

1、 又有北,又有南,是北是南难分辨。
唐朝诗人王勃说:“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指北。
唐朝李吉甫说,“邺之西南三十里,有魏武帝陵。”——指南。

2、 像是有,像是无,似有还无成疑点。
就拿这邺西南魏武帝陵来说,你说它原有?为什么早于李吉甫100多年的王勃不“西南看”,却来了个“西北看”呢?说明这西南“曹操墓”在王勃时还未出现。
再推理,李吉甫时已知这里是曹操墓,为何不明确标示?宋朝将西门豹祠立碑以记。它不可能为曹操树碑,晚唐为什么没呢?看起来到宋朝时人们像是又不知曹操墓在哪里了。如果在,宋朝人不会又生出72疑冢之猜想。就这么怪,似有还无皆疑点。

3、 说得清、说不清,似清非清终不清。
不论是曹操的“两令”,还是曹丕的《哀策文》,不到真相大白时,不会解释清楚的。哪句话指远,哪句话指近?哪句话真实,哪句话虚假?只有真墓出来才能验证它。

4、 你说真、我说假,是真是假待应验。
当今的“曹操墓”就面临这样的局面,证真者先入为主。证伪者劲头十足。这样的局势造成,不能说与曹操无关。是曹操所布疑阵使然。
不管怎么说,自古寻找曹操墓的人,绝多没有跳出邺西这个圈儿。而这个圈儿,正是曹操要设“迷魂阵”的首选之地。又是曹操《终令》故意强调的地方,不得不防。这个地方按专家说法,是曹操的“地望”之地,他怎能不在此作篇文章呢?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2-26 09:04:22 | 只看该作者
曹操墓“迷魂阵”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2-26 09:17:3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传奇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841

帖子

101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016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2-26 09:21:40 | 只看该作者
曹操墓之“迷魂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创作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

QQ
5#
发表于 2010-2-26 15:16: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6#
发表于 2010-2-26 18:00: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6749

帖子

1452

积分

风云使者

爱花喜虫,寻知己

积分
1452

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7#
发表于 2010-2-26 18:12:13 | 只看该作者
曹操墓“迷魂阵”迷惑了古今多少人?
    
[glow=255,red,1] [move] 欢迎大家到瓜果蔬菜,花卉花草、盆景园林版块!发帖求精,诚信交友!互相学习,一起进步![/move][/gl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9 18:32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