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自然] 世界伟大探险纪实---寻找食人部落(第五章 探险家的最后归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告别亲友的孤魂

--------------------------------------------------------------------------------

    在失去了亲友之后,威尔逊完全变了个人样,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注意自己的外表修
饰,浓密的胡须爬满了脸膛与脖颈,尤其他的言语更少了。常常是一个人仰靠在一株大
树下,目光散乱地望着密林中漏下的斑驳树影,静静地竖起耳朵聆听丛林中的鸟语与天
籁之音。
    时间的确过得太快了,自11年前威尔逊雄心勃勃地从农场出发,像当年堂吉柯德出
征时那样,为着一个坚定的目标和信念,战胜了一系列常人难以抵御的危机与困难,这
么多年来,不是在热带丛林中艰难地跋涉,就是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漂流,该见到的与
不该见到的,期盼寻找的与不期而遇的人与事,如同一副长长的画册慢慢地打开,让他
兴奋过,让他欢呼过,也令他惊恐过绝望过。但这一切似乎是在预料之中的,又像是一
切都是注定了的,只是这个过程未免出现得大迟缓太残酷大惊险太离奇了。
    在痛失朋友之后,威尔逊不想再往哪里走了,他很想找一个安静的村落过段平静的
日子,想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也算是陪一陪朋友那飘荡在异乡的孤魂,西斯科也少了以
前那狂热的念头,像是一场大病初愈,或者恶梦初醒,尽管在他的内心深处总还惦记着
金子钻石,但当他看到威尔逊一副完全失魂落魄的模样,于是一直坐在离威尔逊不远处,
静静地望着威尔逊。有时候,西斯科也悄悄地走近威尔逊,理一理威尔逊散乱的卷发乞
求似的说道:“我可怜的朋友,让我们回去吧,回到我们昔日辉煌的大英帝国,那儿才
是我们的乐园,那里才有着我们真正的梦想!”
    然而威尔逊却并不为之所动,或许他的心里真正地割舍不下一场异乡苦旅情结。他
总是载着一种悲怆、一种彻底丧失信心的复杂心态,在夕阳下显得那样的苍老,那样的
失魂落魄,他总是反复念叨着:就是这样一个结局吗?事实上此时西斯科已不再像11年
前出征时那样充满***,神光焕发,在他光洁的脸庞上已刻下了一道道丛林儒染的印迹,
闪亮的额头早已被时光犁起了道道深壑,混浊的目光也失去了一种往前冲的欲念。岁月
无情,一串串生与死的交割与搏斗也令这位曾经狂热的发财迷冰冷了热血与梦想。
    西斯科陪伴着威尔逊要去寻找一处静幽的处所,去寻回将要闪失的记忆与***。
    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此时的威尔逊和西斯科满载一船粮食与资重即将高去,
印第安人总是显得那样的热情与永远的好客,毫不吝惜地将他们珍贵的食品和宝物装上
了小船,并且会讲英语的努西也原意跟随威尔逊出发,护送威尔逊往北走。努西是一位
非常诚实友善的好青年,皮肤黝黑,卷曲的黑发粘在圆圆的头颅上,手脚粗大,他的妻
子拉莎并不阻拦丈夫的决定,她认为帮助一个异乡人——尤其是遭受磨难与痛苦的异乡
人,是印第安人的职责,没有阻拦,没有哭泣,咧着厚厚的嘴唇向神为他们不停地祈祷。
    威尔逊和西斯科眼中贮着晶莹的泪水,望一望曾经遭受风雨,经历颠踣的美洲丛林,
望一望曾给予他们能量、物质甚至给予他们生命的憨厚敦实的印第安人,威尔逊不由得
紧紧地拥抱了印第安人,并向他们鞠了个躬。
    就这样在晴朗的上午,威尔逊又出发了。他要完成漫漫旅程最后一站——去北美洲。
尽管他不再有那么强烈的欲念想去寻找什么,他也不想去冒险走进深山峡谷,不再想穿
行丛林沟壑,他是想去完成他的最后一个愿望,到北美寻个居所住下来,写一写自己的
经历,记下这十余年的见闻。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1:01:52 | 只看该作者
教化山地人

--------------------------------------------------------------------------------

    当威尔逊3人来到墨西哥海岸时,已过了近两个月时间。此时的天气燥热,阳光如
同一件厚棉袄穿在身上,而到了晚上却又是阵阵海风直灌颈项。就这样风餐露宿的日子
刚过了两个多月,西斯科得了一种疟疾,全身发高烧,白天全身直冒汗水,而晚上则瑟
瑟发抖,甚至有时候西斯科还讲起昏话来,胡言乱语,说什么“可可岛上的卵石就像金
子一般珍贵”、“泰国的姑娘乳房很大”。尽管白天将他全身衣服剥光,还是一个劲发
高烧讲胡话。看来只得在墨西哥海滨靠岸了。
    当3人攀登上那陡峭山岗以及纵横交错的崎岖小径时,他们仿佛感到进入了另一个
世界,这是一块楔形的高地,它沿着海岸延伸到陡峭的山顶,当威尔逊和努西架着西斯
科越过这个山顶时,便发现了前面一个小寨子。这个村寨大约有三、四户人家,10来间
房子,有些房子架在木桩上,有些直接建在地上。应该说这种简易的建筑很难使整个村
子看上去呈倾斜状。
    当他们渐渐走近房子的时候,树林中走出四、五个前额悬着大约有六、七十磅重物
品的妇女,从山间小径上走了下来,尽管额前挂着如此重的东西,但几个妇女走起路来
如履平地。甚至有一个矮个子妇女在乳房下的一个兜兜里还装着她的乳儿,不时的“呀
呀”地唤着。这四、五个妇女脸色非常冷峻,大概是负重的缘故吧,在山中的另一处则
走出3个小伙子,抬着猪,高声叫着、吼着,显得轻松自然。威尔逊等3人不禁被眼前的
情景惊住了,当这两群人发现了从山下走上来的外来客时,都放下了所扛负的东西,男
人们远远地站在那里不动,也没有准备什么武器去防范,依然显得那么轻松怡然,远远
地朝着3人望过来。那四、五个妇女取下前额悬着重物的吊带,神情和悦大踏步地走了
过来,并且口里发出短促的声音,手上做出欢迎的姿势。努西听懂了妇女们的话,这是
问候客人们要火和要水的招呼。3人连忙示意要寻求帮助,很快双方沟通了,领会了意
图,3个小伙子放下那头猪,赶忙走了过来,搀扶起西斯科朝着那简易的房里走去。
    刚一接触,威尔逊便发觉这些人很坦率,很好客。刚坐在地上后,他们便开始了令
人激动的交谈,尽管语言有所不同,配合必要的手势和简短的词语,还是可以大致明白
许多意思的。几个男人聚在火堆旁肆无忌弹地谈笑着,女人们则在一边把又大又黑的饭
锅架在大石头上烧饭。旁边几个赤裸裸的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吹鼓着他们的嘴唇,
吮着手指,时而舔弄着小而尖的膝盖,睁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望着客人,显出一派温和
驯服的样子。威尔逊和西斯科分别将所带来的一些小东西送给小孩子,这几位腼腆的小
家伙总是不敢接客人手中的东西,于是主人客人都满足地哈哈大笑起来。
    吃着简单的食物,客人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就连开始全身抖动不已的西斯科也似乎
感觉到轻松多了。太阳落山以后不久,主人安排客人到屋里睡觉。幸运的客人在火堆旁
很快安然入睡了,而主人却只能靠在烧木柴的地炉边,因为天气太冷了。就这样在简陋
的小屋里面,主人客人均毫无防范地酣然入睡了。只有在地上的炉火烧到草裙或火星溅
到婴儿皮肤上时,婴儿的一声尖叫才唤醒了鼾睡中的人们。黎明的天空万里无云,一派
清新自然。远处一阵阵高吭的歌声传遍了山寨。一打听方知,就在不远处悬崖陡峭的地
方站着一位妇女与山拗另一端的妇女高声呼唤着,又像是在哼着高吭的调子,舒缓而又
充满劲道。
    歌声刚停,一面破锣声骤然响起,微颤的声音在山谷内飘荡。紧接着大约有四、五
十个男男女女扛着东西,朝小寨走来,一边唱着轻快的乐曲,一边扭动着腰肢,看来这
是一个祥和的早晨。原来是附近的村寨得知来了异乡客人,他们于是捧着食物前来祝贺
和邀请,看到这令人激动不已的场景,努西跳了起来,“呜呜——”欢快地唱着。这一
群人来到客人面前,将捧着的香蕉、烟草、鸟羽、罐子以及网袋交到客人手上,口里反
复唱到:“达瓦西勒哟”。威尔逊也明白大概是这伙人要邀请自己吧,也一个劲“达瓦
西勒哟”,客人当然破这热情的气氛和淳朴的山人挽留下来了。
    之后,威尔逊得知这是印第安人的又一支,称作阿拉达什人,生活在山地,数量不
多,居住也比较集中。阿拉达什人从来不以拥有祖先的土地而自傲,他们只是认为自己
属于这一土地,他们从不为保护自己土地所有权而骄横地排斥所有后来者。这群人形成
了温和的性格,善待每一个外族人和远方的客人。然而他们的周围都是敌人,他们随时
都会受到海滨人、平原人的袭击和侮辱。但他们却是向往海滨的,他们认为海滨是快乐、
新奇和丰富多彩的象征,对这群山地人来讲,在最远的一座山背后的那些平原地区都有
特定的含义,虽然山地人和平原人都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性格和外表却是截然不同:山
地人瘦弱,小小的脑袋,稀疏的头发,而平原人则是矮胖、敦实、大脑袋,在冷酷的刮
得干干净净的下巴底下留着一撮胡须。平原男人时常赤裸着身体,在这些充满了嫉妒之
心的男子们保护之下的妇女也是一丝不挂,直到结婚才穿上最小的围裙。但是海滨人能
时常接触到沿海商人,从那里学来许多新奇的东西和服饰,在山地人的心目中,海滨人
就代表着幸福和时髦,山地男人漫不经心地用树皮织成的G形带,也不在乎他们的行动
会使海滨人感到震惊。妇女们随心所欲地模仿着一些海滨人的穿戴方式,她们把草裙随
便地吊在一根系在大腿根部的绳子上,井用一条带子紧束住自己的腰。
    居住在平原和海滨的阿拉达什人同山地人一样,都喜欢巫术。平原人由于深诸巫术,
他们时常带着傲慢、轻蔑的表情,有恃无恐地穿越山区。平原的巫师们相信,身上带有
一点受害者的扔弃物,无论是一片吃了一半的食物,还是一条穿过用过的树皮布,当然
最好是一小点生殖器的分泌物,他们就可以使受害者衰弱或死亡。当一个山地人或海滨
人对他的邻居发脾气时,偷一块他的“污物”送给巫师,这个人的命运就永远地擦在巫
师的手心里。引起“污物”的争吵可以平息,但是“污物”却依然在巫师手里。由于巫
师掌握着许多山地人的性命,他可以毫无惧色地招摇过市,而且他的兄弟、表亲,他的
儿子甚至表哥的儿子都可以安全通过山区。由于巫师总是把得到的“污物”小心地保存
在有魔力的火中,山地人想到此便惶惶不可终日,为此他们不得不一次次为平原人的勒
索付出代价。
    威尔逊、西斯科就亲眼目睹过山地人与平原人之间微妙的争夺,分明地看到了山地
人时刻生活在敌人的恐吓中,而忘记了正是他们的亲戚或邻居给了巫师这种权利。威尔
逊、西斯科力图想帮助阿拉达什山地人明白这个中原委,尽管他们费了很大的周折想让
山地人抛除精神上的恐惶,但事实证实了一切都是徒劳的。于是他们又试图改变他们自
身的武装保护,不仅让山地人学会使用锋利的长矛,同时也教会他们使用弓箭和其他利
器。阿拉达什人除了一种自身的谦恭温驯外,对于外来的白人则更是百般羡慕,因而威
尔逊很快在山地人中赢得地位和崇敬。然而阿拉达什人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战争,这里
没有猎取人头的传统,没有以炫耀勇敢或男子汉气概而杀人的行为。当人们回避那些杀
人凶手时,他们也整日地惴惴不安,人们总要为一个新的杀人者举行赎罪仪式。因此,
他们在感情上认为谋杀者和在战斗中杀人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没有为勇敢功绩而
设的勋章,只有一点可供战场作战的防身的魔法。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打豹英雄西斯科

--------------------------------------------------------------------------------

    威尔逊和西斯科在小山寨住了下来。西斯科的疟疾很快好了,又焕出一种朝气与活
力,每天也跟着山地人一同出猎。这里的人们从不单独去打猎,而是和同伴一起去,有
时是兄弟,有时是表兄或姻兄。山地人打猎的规矩是,不论主人还是客人,谁先看到的
猎物就归谁。这中间唯一所需的技巧就是不要比旁人更多地发现猎物。一个人若是总声
称自己是第一个发现猎物,人们就会让他单独去打猎,而这种人往往具有落落寡合的性
格。西斯科就没有弄懂这种习俗,在和山地人一同出猎时,他总是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
现了目标,因而他自己也获得了许多猎物。晚上回到小屋里,他便烧烤猎物,吃得满嘴
流油。然而不知不觉中,他却得罪了这群温和的山地人,其实山地人收集足够的食物和
木柴招待随时而来的客人并非易事。西斯科总是洋洋自得地享受着这些丰盛的猎物,每
当他声称猎物属于自己时,他便一马当先捕杀猎物,很快西斯科也出落成一位优秀的猎
手,因而西斯科也经常一个人单独进山打猎,总是带回来几件较大的猎物,这不得不令
山地人钦佩不已。而我们这位优秀猎手却不免有些昏昏然了。走在山地人面前总是趾高
气扬,甚至在老朋友威尔逊面前他也摆出一副英雄气慨和胜利者的姿态。
    这一天,西斯科背着弓箭,提着锐利的长矛,吹着响亮的口哨,又出发了,这一天
他的运气不是很好,整整大半天也没有发现大的目标,于是他在山地人下的陷阱中捉得
两只小鹿,将它们捆好之后吊在一个大树上,继续前进。由于太专注了,走了很远的路,
西斯科忘记了天色已渐渐昏暗,也忘记了提防周围的野兽,就在天色将晚的时候,树林
中显得异常的寂静,这时候密林中出现了一头金钱豹。这只金钱豹看来早已饥肠辘辘,
正在四处寻找食物,金钱豹发现了西斯科,悄悄地慢慢逼近他。当西斯科察觉到危险降
临时,双方距离已经很近了。或许是金钱豹忌怕西斯科长长的利器,没有迅速地扑上来。
西斯科见到要命的金钱豹,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他没想到自己一个人竟然碰上了这个怪
物,他慢慢地退到一棵大树后,慌忙取下弓箭,对准不运处正一步步向他逼进的金钱豹,
“嗖”的一声射出了箭,恰好金钱豹一低头,正中金钱豹的鼻梁,一阵剧痛激怒了金钱
豹的野性,于是金钱豹纵身扑了过来。西斯科一看情形不妙,忙抽箭搭弓,可是为时已
晚。金钱豹发出一阵低沉的怒吼,对准他的喉咙咬去。就在这千钩一发之际,西斯科慌
然扭身,脚下一滑,避开了要害部位,一个趔趄坐在地上,金钱豹的利牙没有咬中西斯
科的头部,却咬住了西斯科的左手腕,锐利的尖爪直抵进西斯科毛绒绒的手臂。西斯科
强忍住剧痛,用血乎乎的右手紧紧地揽住金钱豹的喉咙,并使劲地卡。就这样,西斯科
与金钱豹便扭成一团在地上翻滚扭打。尽管血淋淋的左手负伤很重,但西斯科仍然紧紧
地卡住金钱豹的头部,毫不放松,一种求生的欲望决定了他只能这样。从力气上讲,人
远远不如一些猛兽,但人类具有一种异常重要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和
精神力量,西斯科此时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金钱豹在西斯科紧紧地箍压下,也渐渐地
精疲力竭,张开嘴巴大口喘气,西斯科正好感觉到有一块坚硬的长石块抵得自己背部钻
心地疼,于是他便用右手将那块尖石抓起,直直地塞进金钱豹的口中,这用力的一击,
金钱豹口鼻流血。西斯科趁势扭身用大腿直抵金钱豹的腹部,由于用力过猛,金钱豹的
肋骨被压断好几根。鲜血从口鼻里流淌出来,如一股小溪,很快金钱豹便没了气了。此
时的西斯科仍然紧紧地压住金钱豹,全身如同虚脱一般,躺在金钱豹身上一动不动。满
脸血污,衣衫已全部撕开,血迹斑斑。
    当山地人陪同威尔逊找到西斯科时,西斯科一抹脸上的血污,眼泪也迸了出来。众
上扶起西斯科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随即山地人举起火把,欢呼跳跃起来,为这位
猎豹英雄喝彩高呼。威尔逊紧紧地拥住这位在死亡线上再度走回来的朋友,一个劲他说:
“好样的,西斯科。”然而西斯科并没有被眼前的情景所振奋,此时,他才感觉到死亡
的恐惧与后怕,拥着威尔逊一时间什么话也讲不出来。
    于是众人抬着笨重的金钱豹回到山寨。山寨里顿时欢呼雀跃,人们抢着前来祝贺,
为英雄西斯科跳起了舞蹈,人们将西斯科和威尔逊围在火堆旁,引吭高歌,一时间歌声
传向四面八方,在幽幽山谷间回荡。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1:13:22 | 只看该作者
被妇女追逐的威尔逊

--------------------------------------------------------------------------------

    已是50多岁的威尔逊尽管身子特别硬朗,但经历了这前前后后10多年的奔波,威尔
逊不愿再去冒险,住进了山地人的小忖寨,同山地人逐渐熟悉起来,慢慢地已懂得了一
些山地人的语言,了解了山地人的一些习性,同时他向山地人讲叙和传授一些先进的文
明,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威尔逊在山民中的威望山很高了。山地人在威尔逊的影响下,
学得更加有模有样起来,但山地人固有的许多积习却是难以改掉的。
    山地人重男轻女的现象特别突出,阿拉达什人特别看重孩子的降生,当妇女怀孕时,
山地人自始自终都强调胎儿需要个安逸的环境。想怀孕的妇女尽量停止干重活,而有孕
在身的妇女必须忌口:不能吃田鼠肉,否则她会在繁重的劳动中死去,原因是田鼠的巢
穴就筑在地下;不能吃青蛙肉,否则胎儿会蹦出来;也不能吃鳝鱼,否则就会流产。如
果一个女人想生儿子,有经验的女人会告诉她不要把任何东西切成两半,否则便会生女
孩。
    孩子出生的时刻,父亲是不能露面的,因为他们相信,妇女的生育功能同男人带有
魔力的获取食物的功能在本质上是势不两立的,分娩时流的血与月经时流的血一样是危
险的,因此孩子必须降生在寨子外面。当孩子降生时,丈夫在不远处等着,接生婆会高
声向他通报婴儿的性别。丈夫只需简洁地回答:“洗”或“不洗”,如果命令是“洗”,
人们会把孩子养大,阿达拉什人偏爱男孩,男孩会同他们一直住在一起,并给他们的晚
年带来欢愉,在少数场合,当出生的婴儿是女孩而且家中已有了几个女孩时,这个女婴
的性命就难保了,人们不给她割脐带,也不清洗她的身体就把她扔在一个橡皮木盆里。
    孩子降生后,丈夫和妻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新生活之中。他们认为,生命之魂在
孩子胸骨之下轻轻地躁动,一直滞留在那里直到孩子步入垂幕之年。一个阿拉达什父亲
繁衍后代的任务并非使其妻子怀孕就告完结,生孩子并不是母亲一厢情愿的产物,而是
由父母在一段时间中共同创造出的结果。第一个孩子的父亲处在特别微妙的位置,相比
之下母亲的位置就不是这样。母亲生第一个孩子和生第五个孩子时所举行的仪式一模一
样,生儿子和生女儿也一模一样。对于生第一个孩子的父亲,他所处的境地同刚举办过
成年礼的男孩子或第一次上战场就被杀伤的男人一样地不稳定,唯一的办法是要由已经
生过孩子的男人将他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这个人会成为他的保证人并主持举办必要
的仪式。父亲有许多的禁忌,不能用手接触烟草,不能用棍子抓搔他人,不能用勺子吃
东西。5天之后他被带到一个池塘边,那里有一间缀有树叶、饰满红花和药草的小屋,
在池塘底部放一个白色的大环,礼俗中人们称它为“鳝鱼”。新生儿的父亲和保证人走
下池塘,保证人递给他另一个环,父亲按照礼仪在其上洗自己的嘴,然后喝几口池塘水,
还要用这种泡着香草的池塘水洗沐全身。最后新生儿的父亲潜入水底成功地抓住“鳝
鱼”。把它还给保证人。这一“鳝鱼”与男性生殖器有某种象征性的联系,这一特殊的
典礼被人们解释成象征着在他分享了女人的生育功能之后,重新获得父亲的男性特征。
新生儿父亲洗沐之后,保证人用一种特殊的白色染料涂在父亲的头上,同时还将染料涂
在一个青少年的前额上。至此,作为成功地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父亲才可谓当之无愧了。
    威尔逊真的有些不明白阿拉达什男人做父亲会有这么复杂的程序,他深深地感受到
山地人落后的观念和习俗,尤其是那些少男少女的成*礼仪更让威尔逊嗟叹不已。阿拉
达什男童长到七、八岁时,其人格就形成了,作为一个男孩,在其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
成年礼让人唏嘘不已。成年礼的基本内容就是举行一个与妇女们隔离的礼仪,在此期间,
即将跨入成年男子行列的男孩们恪守某种特殊食物禁忌,吃一种蘸着老人血的神圣的食
物,成年人还要给他出示各种奇特的东西。为了检查男孩子是否有过性生活,或者是做
了一些阻碍其自身成长,明知故犯的禁规,他必须经受一次占卜的成*仪式。如果发现
某男孩已触犯禁规,他就会受到惩罚,其方式就是让他嚼一片曾经放在一个妇女阴门处
的摈榔叶。如果可能,这片摈榔叶是要放在与其性交过的妇女阴门处,通常是她已经订
婚的妻子。
    因此,随着阿拉达什男孩青春期的结束,他从一个日夜由别人照料并为他劳作的孩
子,现在要加入照料他人成长的行列,这种关心转移了,他就具有了新的责任感,即关
心那些前几年致力于扶育他成长,而现在已经老了的人们,关心他的那些年幼的弟弟,
妹妹和他的未婚妻。有了明确的责任感,他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确立。
    而少女月经初潮及接睡而来的成*仪式一般在家里举行,但她们的同胞兄弟是这场
仪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兄弟们动手给她建造一间行经的小房子,这间房子比年长的已
婚妇女要结实和气派得多,隔离房特意铺土地板。女孩听从告诫,谨慎地坐在地板上,
把两腿向前伸直,决不能盘腿而坐,她的臂箍和脚环、耳环、石灰葫芦和石灰刮刀都要
拿开;她的编织腰带也要解下,假如这些东西尚新,人们就把它送给别人,表明想要割
断她与过去之间的种种联系,而不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会受到什么污染,此时,这个女
孩会受到一些老年的妇女的照料,她们通常是她自己的亲戚,她们用带刺的尊麻擦遍她
的全身,并让她把一片卷成管状的尊麻叶插进自己的阴门,据说这样可以保证她的乳房
将来丰满不下垂。行经的头两天,女孩必须禁食,也不准喝水,到了第三天,她就走出
小屋,倚靠在一棵树上,此时她的舅舅上前在她肩上和臂部轻轻地划几道装饰形的口子,
既不用抹泥土也不用涂石灰。这种正式宣告女孩孩提时代结束的仪式不同于男孩的成*
仪式,女孩往往没有强调责任、职责一类的东西。
    阿拉达什人采用的大致是一夫一妻制,但也不排除一夫多妻制。这对男子来说是一
举多得的美事,当一个妻子正行经时,他还有另一个妻子为他做饭,而且他也无须为怀
孕期的禁忌所烦恼,阿拉达什男人不会靠女人的勤勉而发家致富,不过,有两个妻子的
男子日子会过得更自在此。
    威尔逊就是这样生活在这个温和的又积习深重的部落里,慢慢地他孤寂的心灵又寻
找到了着陆点。自从惨失露丝和朋友之后,他的心就极不平静,但自从真正地接触到这
些温和善良但又愚昧落后的山地人时,威尔逊从内心深处便萌发了一种要开启他们,教
化他们的念头。通过和山地人交流,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不同,教会他们更
多的实际的生存本领,帮助他们破除了某些粗俗而又愚昧的习俗。尽管在山地人半信半
疑的目光中威尔逊做得很吃力,但他却很努力,很认真,因此,他博得了山地人一些妇
女的青睐。很多时候,威尔逊分明感受到这些山地人妇女热辣辣的目光有些不对劲,甚
至那些妇女总是老爱围着他转,故意扭动着腰肢向他抛来直截了当的爱慕之意。
    正是由于威尔逊的善良、正直,赢得山地人的信任与尊敬,也正是他的智慧与卓越,
征服了所有的山地人,他们打心里地崇拜他。为此,所有的山地人都愿意为他而献身,
这自然也包括那些经常私下交头接耳的阿拉达什妇女,其实阿拉达什妇女除了服饰简陋,
肤色黝黑以外,不乏有颇具魅力,姿色绝佳的妇女,尤其是那些尚未出嫁的少女。这不,
威尔逊首先就碰上了这样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威尔逊经常给山地人教授养猪的技术,
这里养的猪没有那么膘肥体壮,看上去都是皮包骨头,瘦骨嶙峋,也不容易饲养,经常
病死。当猪死后,饲养它的女主人就会遭受责备,说她偷吃了喂猪的山芋。威尔逊就传
授给山地妇女养猪的先进技术,并且教会她们简单的诊治方法。很快在威尔逊的指点下,
以前的那种现象就改观了。这一天,威尔逊来到塔姆巴兰家给猪治病,很快,病倒的猪
又开始吃食了,塔姆巴兰一家喜出望外,塔姆巴兰抓住威尔逊的手,先是给他吹响了优
美动听的笛音,然后解开自己少得可怜的草裙,竟然要将自己奉献给威尔逊,而塔姆巴
兰一家也正热切地期盼着她那样。尽管威尔逊是文明的,尽管他不是嫌弃黑皮肤的山地
人,可是他却不敢贸然接受塔姆巴兰的献身,尽管塔姆巴兰长得丰腴迷人,威尔逊也只
是热烈地吻了塔姆巴兰。
    然而,此事刚一过去,寨子里的女人们纷纷来到威尔逊居住的小屋里,有的则比较
含蓄地望着威尔逊,表示出爱慕之意,有的则直接脱光衣服,偎在威尔逊的身上。尤其
是少女特莫斯,可以说是阿拉达什山地人周围几个寨子里的绝色美少女,不仅身材娉婷,
丰姿绰绰,更有一副清脆甜美的嗓子,一张微胖的清纯可爱脸庞。她经常来到威尔逊身
边陪着威尔逊,为他唱歌,跳舞。此时已是50多岁的威尔逊望着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莫斯,
不禁想起自己的妻子和心爱的女友露丝,威尔逊顿时又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捧起特莫
斯娇嫩的脸蛋忘情地吻着,特莫斯发出长长的欢快的呻吟,而旁边则围满着羡慕威尔逊
的男男女女。当特莫斯要求要嫁给威尔逊时,威尔逊却感到为难了。
    与此同时,其他那些妇女们也来依偎在威尔逊的身旁,威尔逊看到这种热烈的场面,
毅然决定了要离开这群善良而热情的人们。
    然而阿拉达什人却真的舍不得他们心中的“神”走。因而当威尔逊要离开时,他们
呈现出严峻的表情,近乎于哭丧的面孔,一个个望着威尔逊稳健的身影而不由自主地纷
纷跪倒在地。其实,在这个小山寨生活了一年多时间的威尔逊也真有些舍不得离开这些
可爱的山地人。然而,威尔逊自然有自己更为远大的梦想。就连西斯科也不大明白威尔
逊前前后后的举动,“我亲爱的朋友,你又要去哪里呢?”西斯科问道。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1:16:42 | 只看该作者
渴望平静的生活

--------------------------------------------------------------------------------

    阿拉达什人含着热泪跪送威尔逊和西斯科离开山寨,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和补
给,山地人玛葛纳拉、马吉执意要陪同威尔逊走完他的旅程,威尔逊也没多加推托,于
是便伙同西斯科又上路了。按威尔逊的安排和意愿,他们继续北上,抵达北美洲北部地
区,然后从北美洲返回英国。可是此时的西斯科却真的有些不高兴了,无奈,只得追随
威尔逊往北走。
    行程两月,还未走出墨西哥。这一日在墨西哥与美国的交界处,威尔逊一行人碰到
一处蔚为壮观的奇景:大翅膀的丛斑蝶正在大迁移。从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一直到美
国北部新英格兰州,以及美国中西部苏必略湖滨,长达2千里,都可见到大批量的丛斑
蝶,这些翩翩起舞的丛斑蝶仿佛沿途为威尔逊等舞之蹈之,威尔逊一行人就跟随这群丛
斑蝶往北走去,这成群结队的丛斑蝶很善于滑翔,异常矫捷,在短短的3、4个星期内便
飞行了2千里的旅程。而且这群队伍中途还不休息。然而,丛斑蝶寿命极短,很少能够
活着飞回原地,须由后代飞完余下的归程,这倒给沿途细心考察醉心观赏的威尔逊以很
大的启示,想到自己这10多年历经艰险的航程,不免感慨万千。
    威尔逊一行人追随着这群翩翩起舞的“仙子”,已经完全忘却了昔日的艰险与苦难。
在每株高大杉树的枝叶上都栖满着蝴蝶,走在丛林中,感受着适人的气候,清爽的空气
以及沿途的奇花异草,4人不禁心旷神怡。








    在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威尔逊一行意外地碰上了瓦衣卡的印第安人举行一年一度
纪念死者的祭祀,令威尔逊不得其解的是这些穿戴奇特、面目神情怪异的瓦衣卡人那种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举动,威尔逊等人伏在树丛背后,望着一群群瓦衣卡人用长长的管
子把一种粉互相吹进对方鼻孔里。大约3分钟后,这群人就变得异常兴奋起来,并且陷
入一种迷幻的境界,甚至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如同梦魔一般。这群人目光散乱,围在
一起,或独自蹲在地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面上呈现出一种极大的满足。如同吸食
毒品一般,这群人显得轻飘疯狂,而且这种活动持续了4天时间。
    威尔逊决意要弄个明白,在第4天里,威尔逊用自己已掌握的一些印第安人语言与
瓦衣卡人攀谈起来,方知这群人正从事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当问及他们吸食的是什么
东西时,瓦衣卡人非常神秘地告诉威尔逊,这是一种唤回死者灵魂的灵丹妙药,最终威
尔逊认定这是一种致幻药,当问道瓦衣卡人吸进“灵丹”之后的感受时,瓦衣卡人毫不
吝惜地将管子对准了威尔逊等4人,很快这4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手脚,神志完全处于一种
***澎湃的感受之中,威尔逊看到了高山、海洋,眼前出现了蟒蛇与美洲虎的幻影;西
斯科眼前也出现异常奇幻的景象:宫殿巍峨,珠宝闪烁;同行的山地人玛葛纳拉,眼前
一直闪动着各种珍禽异兽在绚丽多彩的风景区里斗绝比美。他们这种沉迷于种种幻觉之
中并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竟然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威尔逊等4人也就狂舞了几个时辰。
待4人醒来之后,顿时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受。如此看来,持续4天的祭祀死者活动,消
耗了这群印第安人大量的精力,也使他们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威尔逊很想弄清楚搞明白这种能改变人的神志,激发***与幻觉的迷幻药物到底是
什么制成的,然而瓦衣卡人却一直守口如瓶,终于有一天,在威尔逊的百般讨教下,中
年瓦衣卡人拉努登在丛林中抓起一株蘑菇,让威尔逊吃了下去,很快威尔逊的神志受到
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了短暂的幻觉,于是威尔逊便摘了一些这种致幻蘑菇带在身上,
他想找个适当的时候认真研究这种奇妙的蘑菇产生迷幻性质的原因。
    西斯科自从吸食了一次这种致幻药粉之后,在他逐渐冷却的心底又泛起了对珠宝的
奢望,之后,他费尽周折又向瓦衣卡人讨了些药粉,常常一个人依在一棵大树下,进入
那种奇妙的境界:黄金、钻石、玛墙、夜光珠、英镑……终于西斯科抵制不住这种强大
的诱惑,他悄悄地离开威尔逊,顽固地执著地要去寻找已久已神往的珍宝。
    一年之后,在加拿大的诺瓦斯科复省的一个叫做橡树岛的荒凉岛屿,出现了西斯科
雄姿勃勃的身影,他听说并多方论证这岛上确实埋藏着大批金银财宝。西斯科找了4个
当地人,秘密地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他们穿过密密的橡树丛,四处寻找,注意
到了一株奇特的大树,这棵树距离地面3米高的一根粗树枝被锯断了,残存树枝的上半
部,被划出几道深深的刀痕。西斯科没有放过这些蛛丝马迹,他推断这就是曾经埋过东
西的标志,于是他带领那4人测量了下陷的部位,划出一个圆形结构,直径约4米的图标
范围。这一发现,使西斯科异常兴奋。
    于是在他的指示下,4个当地人挥舞着铁锹,开始了掘宝工作。挖了整整的一天,3
米深的地层中显露出了一层橡树木板,这让西斯科大喜过望,吩咐4人加紧施工。又挖
去3米左右的泥土之后,看到的依然是一层木板,这让西斯科更加振奋,他深信胜利在
望,在下面一定埋藏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这样,西斯科指挥雇工辛辛苦苦干了一个
星期,挖了9米深的地层,结果只发现第三层木板。尔后这一年冬天降临,阻碍了他们
继续挖掘,于是乎,西斯科马不停蹄地多方筹备,很快组织到了一个觅宝队,动用了大
量人力和机械,不停地苦干,这中间每隔3米都有一层木板,可是直到挖到27米深时,
才发现只有一大块石头,上面刻着稀奇古怪的象形文字,没有人能看得懂。这令西斯科
大失所望。
    愈是得不到财宝,西斯科愈是求财心急,很快又组成了一个觅宝队,采用钻机往下
钻,不停地往下挖,西斯科站在地面上,听着井下隆隆的开钻声,急得抓耳挠腮,还急
白了一头卷发。
    西斯科决定继续挖掘下去,直到找到财宝为止。
    就在这个即将获得“重宝”的时候,西斯科给威尔逊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宣
称他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威尔逊前来助阵,生死朋友应共享天下财宝。
    然而此时的威尔逊正穿行在北美大陆上。自从西斯科离开之后,威尔逊做着整理有
关食人部落资料的工作,当威尔逊带着玛葛纳拉、马吉穿行在水分充足,土地肥沃的密
西西比河下游时,两岸白杨重柳,让威尔逊惬意万分。收到老朋友西斯科的来信时,他
静静地将***盎然的信件放进了汹涌澎湃的江水之中。就在岸边宿营的夜晚,威尔逊站
在江边望着远方陷入了一阵深思,差点儿被卷进激流。
    在走完了密西西比河之后,威尔逊遣返了山地人玛葛纳拉、马吉,然后独自一人住
在美国西部乡下。此时他已不准备再往前走了,也不准备再浪费时间回到英国。威尔逊
要在这处安静的乡间,将这前后14年的惊险离奇,所见所闻全部记载下来,聊以表达对
死难的朋友的一种深切悼念。

    ------------------   ----------------------------------------------------------------------------




后记

--------------------------------------------------------------------------------

    就在威尔逊笔疾书,整理资料,撰写前后14年的历程时,却不幸身染重疾,但他依
然笔耕不止,到他不幸离开人世时,他的部分手稿也比较齐全地向世人展示了这次寻找
食人部落的真实记载,这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2-8 21:38: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 01:07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