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沈阳老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自然] 世界伟大探险纪实---寻找食人部落(第二章 神奇的野性非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05:12 | 只看该作者

西斯科的发财梦

--------------------------------------------------------------------------------

    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太阳已经老高了。食人部落仿佛已在前方不远处的地方向
他们招手,那儿的阳光或许更明媚与煦暖。带着这样一种信念,威尔逊在路线上计划的
图表上,用红色的画笔把纳米比亚几个字圈了起来。
    维纳告诉大家,在纳米比亚一带,大象预感到自己的寿命将要结束时,出于一种本
能,它会沿着一条秘密“象道”,一步一步地走向埋葬着它的祖辈的坟场。象的坟场,
多么诱人的地方,那里会不会有食人部落居住,威尔逊思考着。
    “坟场?一定会有宝藏了。”西斯科暗自庆幸。
    在纳米比亚的齐力马扎山麓,威尔逊为了早日到达那个坟场,特意在当地请了一个
名叫瓦吉的当地人作他们的向导。路上,瓦吉告诉了他们一段奇怪的经历:有一次,他
打猎迷了路,偶尔登上一个山顶向下眺望,意外地发现了有一个地方散堆着大量的动物
骸骨,当时正值黄昏,只见一头大象摇摇摆摆地朝那堆骸骨走去,那样子,似乎是历尽
磨难才摸索到这儿来的,走到离骸骨不远处,那大象“哇”地叫了一声,双腿就像折断
似的瘫了下去,接着一动不动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象冢?根据瓦吉指点的大致方
向,威尔逊5人走进了通向象冢的沼泽地。据传,在这些荒凉的泥沼里,不知有多少大
象和冒险家陷了进去,就此销声匿迹!走在前面的汤姆森突然一声惊呼,只见他脚下的
泥浆咕嘟嘟地翻着气泡。此刻,泥沼就漫到了他的膝头。他预感到自己将被溶解成沼气,
绝望地尖嚎着,此时,灵敏的威尔逊,抽身跑向不远处的小树林,用最快的速度砍回一
株小树。此刻,泥沼已漫过了汤姆森的胸部。汤姆森死死地抓住小树的一端,另一端由
威尔逊等5人拼命地拉扯,终于汤姆森被众人从泥潭中拉了出来,众人不由得都瘫坐在
地上。好险呀!要是再迟一步……瓦吉还告诉威尔逊:有的冒险家故意把象打成重伤,
期望让受伤的象充当通往象牙宝库的向导。
    一听到象牙宝库,西斯科顿时兴奋起来,“是真的吗?象牙宝库还在吗。”他急切
地盘问瓦吉。
    维纳怀疑象冢是不存在的,象冢之说不是世人的讹传,就是那些贪恋象牙者的痴人
说梦。
    他揭露说:“早在一个世纪前,一支狩猎象牙的白人探险队,在非洲一座密林旁边
发现了庞大的象群。探险队不顾当地人的反对,残酷地对象群进行密集射杀,当时一有
一部分受伤的大象侥幸逃脱厄运,躲人密林之中,不巧,躲入密林的群象又遭遇了一场
森林火灾,受伤的群象无力逃离火窟,全部葬身火海,过后,那儿就留下了大量的象牙
和象的尸骨。这些堆积如山的累累白骨,是人为的坟场,是对人类中那些唯利之徒愚昧,
残暴本性的愤怒控诉,谁知这么一件丑闻,竟被一些人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添油加
醋地加以渲染,竟成了发现象冢的惊人传闻了,从此,象冢之说就渐渐传播开来。”
    听了维纳这一番话,西斯科闪亮的眼睛顿时失色,他的发财梦又破灭了!
    在齐力马扎山麓探索了一月,威尔逊除厂耳闻了神秘的象冢外,一直未发现有关食
人部落的迹象,因此,他们决定不在此久留,于第二天又开始新的征程。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05:56 | 只看该作者
离奇的“死城”

--------------------------------------------------------------------------------

    传说位于纳米比亚腹地有座古“宝城”。那里有无数金银和稀世宝物,还有一口灌
溉广漠沙原的宝井,多少人去那里寻找,常常是一去不返,一些冒险家也在那里丢了性
命。因此,人们又给它取了一个恐怖的名字:“死城”。
    每当风暴降临这里,“死城”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城廓宫殿,纵横交错的街巷,鳞次
柿比的房舍……过后,这一切又被黄沙掩埋在地下,“死城”就是如此神秘莫测地交替
出现。
    如此神秘莫测的“死城”强烈地吸引着威尔逊,他决定在揭开“死城”神秘面纱的
同时,从中发现有关食人部落的讯息。
    “死城”探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西斯科这次自然是最积极的,面对“死城”的种种凶险传闻,他竟率先走在了队伍
的最前面。
    5天以后。威尔逊他们来到了一条河的大河弯。河弯包围着一大堆光秃秃的沙荒地,
根据它的位置、地形、地貌,威尔逊判定这里就是“死城”的遗址,正当众人在此四处
寻找时,突然,一阵阵疾风刮得昏天黑地,让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来。疾风之中,
“死城”的帷幕慢慢地被揭开了,疾风过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方正的古城。半
坍塌的城墙、雉堞,望楼大部完好,地面露出半截拱形城门,门已破坏,透过敞开的城
门,可以窥见城内房舍、街道。威尔逊他们进了城,街道两旁排列着半坍倒的房舍,依
稀可辨出住宅。商店、客栈、大院。到处静悄悄地没半个人影,真是一座名符其实的
“死城”。西斯科首先看见商店的痕迹,他飞快跑上前去,想找那神秘的古井。他穿越
城墙,庭院,到处寻觅金银财宝。这时,他无意中发现了一间穹形秘室,发现了一个精
致的黄杨木箱,打开一看,里面装有成叠手稿,一卷丝绸,虽年代久远,但由于气候干
燥,纸张、绸片都完好无损。绸卷上绘着一幅风景画,蓝天白云,花园内玫瑰盛开,林
木森森;远处露出塔尖,中央喷泉水花四溅,旁边有男女青年正在歌舞,几个老人正饮
酒谈天,地毯上堆着苹果、萄葡和甜梨。在秘室中央有一张白银镶边的玉石桌子,上面
摆着几个金丝碗。西斯科欣喜若狂,便连忙全部装入了预先准备的口袋里。突然间,传
来了震耳欲聋的喧嚣及怒吼声,还夹杂人的凄厉号叫,以及流窜入高空和掠过地面惊心
魄的音响。这是风暴来了,西斯科仍在目不转睛地寻找着珠宝,汤姆森拉起西斯科便往
回跑。
    命算保住了,但无数的珠宝却失去了,西斯科望着被风暴袭击的商店,失望到了极
点。一个劲地埋怨汤姆森不该来打搅他。
    又是一声巨响,“死城”内的门被旋风掀倒。威尔逊急忙招呼大家尽快离开“死
城”。
    一场大灾难总算没有降临头上。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06:53 | 只看该作者

霍屯督部落见闻

--------------------------------------------------------------------------------

    在非洲的南部地带,威尔逊等人与分布在此的霍屯督人生活了一段时间。
    霍屯督人属游牧民族,居住的环境多是干燥而凉爽的地方,季节性比较明显,夏季
炎热,冬季也能见到霜花。因而水在霍屯督人当中显得十分重要。他们的地区尽管雨水
不多,但仍可见到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为他们放牧提供了天然草场。他们饲养一种角
非常大的牛,多毛的肥尾羊和狗。牛在霍屯督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除牛奶是他们的主食之外,牛也是他们重要的运输工具。霍屯督的狩猎工具非常简单、
原始,狩猎方法颇多但都十分落后。
    威尔逊在这里了解到,霍屯督人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家庭,并由若干个家庭组
成一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组成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酋长。有的
部落以自己的祖先命名,有的根据地理环境和物体命名。每一个部落在地域上并没有明
确的划分,主要以原有水源、原有草地,来维持他们的生活。水源就是他们的财产。
    威尔逊、维纳开始小心翼翼地接近这些霍屯督人,力求在他们身上发现一些特别之
处。然后再向他们了解一些有关食人部落的传闻和消息。有几个父系氏族,相对强大,
较有影响的氏族是孕育酋长的氏族,酋长由该氏族产生。酋长得到众多人的认可和尊重,
并与其余的氏族首领组成部落会议,酋长按父系由长子继承,如没有儿子则由酋长的兄
弟或兄弟的儿子继承。无论如何,这一权力绝不传给妇女。继承人是任何人无权争夺的,
就是酋长也无权剥夺其继承权。当然酋长有权自愿将自己的职位让给继承人,酋长与普
通老百姓之间来往没有任何清规戒律。








    霍屯督人尚武好斗,这令威尔逊等人感到有些茫然不解。这些霍屯督人对战争并不
惧怕,也不陌生,部落之间的战斗经常出现,抢劫牛群,诱骗妇女,侵犯领土等事件,
往往都是战斗的序曲。类似事件发生后,受害者一方往往派出一名使者向对方提要求和
赔偿价格,如果对方接受这些要求,便可以息事宁人,如果对方不接受条件,恶战即将
开始,全部落的男人在酋长的率领下前去劫寨。出发之前,那些没杀死过敌人的战士要
喝牲畜的血,并利用占卜术求得吉兆。他们的战术往往是突袭并利用公牛助战,一般都
偷偷地藏在水源附近,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早有防备。这时复仇者保持一定的距
离进行箭攻,然后步步逼近,最后双方进行交手战。他们的武器则是长矛和圆木棒,有
时手上还有一种防身的牛皮衣,这是用双层生牛皮制成的。在最激烈的时候,他们有时
赶出公牛与敌人战斗。








    霍屯督人除部分改信基督教外,其余的人保持万物有灵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
相信巫术。巫师是看成最有魔力的人,他们法力很大,并非常人所能类比,他们有特殊
的魔力,不仅可以在人间行使魔法,而且还可以到阴间与鬼神往来。他们一直以人与神
鬼的媒介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求得他的魔力,帮助自己解决棘手的
实际问题。




    非洲的很多民族,对月亮的感情很深厚,霍屯督人对月亮的崇拜也显得十分突出。
每当新月和满月之时,他们特别激动,称月亮为“统帅”,整夜为之欢歌曼舞。他们认
为,月亮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他们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对月亮高
声呼喊“我们欢迎您!”“给我们的牛多多的饲料,多多的牛奶,让我们的生活比蜜还
甜”。他们相信他们所爱的月亮会使他们如愿以偿。
    霍屯督人男女之间的婚姻是自由的。但表面上还要经过家长的同意,传统婚俗按四
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说亲,说亲是双方家长的事,男女家长首先请媒人到女方父母家去提亲,无
论同意与否,女方父母最初的态度总是找理由推却,一般说这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序幕
了,经过反复的磋商,女方父母才表示同意,但还必须经过女儿的同意。
    第二步求婚,这是小伙子要亲自出场向姑娘求婚。他们的求婚方式既诚恳又奇异,
男青年晚上到姑娘家,并睡在她的身边表示诚意,而姑娘则会起身离去,到别的地方去
睡。小伙子不着急,一个入睡在那里到天明,有时这种行动要反复多次,这就需要小伙
子有耐心,这是姑娘对他的考验,如果姑娘几天以后仍回到原来的地方睡觉,就证明婚
姻大有希望,姑娘已经同意了。男青年等到第二天便高高兴兴地向女方的母亲送礼,与
姑娘交换长袍并送给姑娘最喜欢的香粉,给未来岳母的礼品,是用贝壳或鸵鸟蛋壳镶嵌
的腰带。
    第三步婚礼,在女方处举行,同时要举行宴会加以庆祝,食物一般由新郎的父母提
供。结婚的当天,新婚女子要向双方的母亲赠送一头母牛,以表她对母亲哺育的感激之
情。婚礼宴会一般都在晚上举行,气氛十分热烈,即使是婚宴,也不会破坏原有的老规
矩,男女分开吃,但不同的是新郎则加入到妇女一边,这只是象征性的,因为他有单独
的食具和专门的一份食物。喜庆之日,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新房就在女方父母住
宅的附近,这是新娘父母送给女儿的一份嫁妆。新婚夫妇就住在那里。
    第四步服役,婚后的一段时间内,新郎要住在新娘家,为女方家做事,时间大约一
年,只有当第一个孩子出世为止,他才可以结束这种寄居妻家的生活,将家搬回自己的
部落中去。
    霍屯督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妻子不能生育或只生女儿时,丈夫有权要为其留后,
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将妻子的姐妹,特别是未婚的和守寡的姐妹都视为自己的妻子。但
是,他却非常尊敬他的岳母,而且还要回避。
    而富有的人可以娶二、三个妻子,但后来的妻子则住在另外一幢房子里,正妻有一
定的地位,其儿子有优先继承权,其他妻子的地位都没有正室高。
    丧偶的人都被认为是不洁之人,如果再婚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婚礼后,他们双双
回到房间内进行一种类似纹身的仪式。当然,这种仪式要由再婚寡妇进行。老者首先划
破她们的皮肤,然后将绵羊血和从老者手臂上划下的污垢擦入她们流血的伤口内。然后
吃上一顿饭,当然,这顿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用,只有和她们有同等经历的人才能参
加他们的羊肉宴。再婚者的隔离期从纹身开始,痊愈结束。最后,他们由老妇人用水为
他们洗澡,换上新衣服,进行仪式性的引导,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霍屯督部落的生活令威尔逊们感到快乐。霍屯督人恬静、安然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感触颇深。为了找寻到食人部落,他们离开英国富饶的庄园在外漂泊了3年多,3
年多的历程,3年多的血和泪,3年多的哀与乐,3年多的苦与累,全部留在记忆的长河
中,丛林探险、人狮大战、死城之旅……无数次的风狼搏击都使他们在生与死之间游离。
人生是为了什么?威尔逊有时在密林丛中的睡梦与清醒之间总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这
一次出征,他明显苍老了许多,丝丝白发开始在他头上出现。“人生是一场搏斗”,每
当面临困难时,威尔逊总会如此安慰和激励自己,是的,他不能倒下,因为信念之根还
深深地生长在他的心中,妻子惨死的现状还抽打着他,食人部落的真相还吸引着他,探
险的刺激还诱惑着他。他知道绝不能退缩,何况,还有露丝一路给他以温柔而又巨大的
力量,使他充满悲壮的历程中多了几分诗情画意的柔情,这是他的生命支柱。
    非洲大地接纳了这群远来的游子,看来他们注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壮烈地走上一回,
直到食人部落的出现。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5437

帖子

127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275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

QQ
24#
发表于 2009-12-8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食人部落
三人行,必有吾师!行万里路,交天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14:41 | 只看该作者

臀肥为美的布须曼人

--------------------------------------------------------------------------------

    下一站的目标是南非的好望角。
    行进途中,威尔逊等人认识了臀肥为美的布须曼人。
    布须曼人与其他非洲人有明显的区别,身材矮小,但比俾格米人略高一些,成年人
身高1.2米左右,皮肤呈黄色或黄褐色。并自幼就出现皱纹,头发黑而稀疏,卷成胡椒
子状。面部扁平,颧骨突出,鼻子较宽较扁,前额突出,眼窄,没有耳垂。他们与众不
同的是,脊椎骨的下部通常向前形成弯曲形向外突出,因而显得臀部特别大,尤其是布
须曼妇女,臀部和大腿特别粗,形成一种特殊的肥臀,布须曼人以臀肥为美,以至青年
男子在择偶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姑娘臀部到底有多大,是否够刺激。
    沙漠中的生活,使很多人难以想象,一年没有四、五十天的雨季,使人觉得那里是
生命禁区。然而,布须曼人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了几十个世纪。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像骆驼一样,甚至比骆驼还耐干旱,可以几十天,甚至几个月
不喝水。不了解布须曼人实际生活的人,是不会知道他们是怎样以物代水的,为了寻找
第二水源,就需要对植物含水量大小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哪种植物的根部含水量大,
而哪种植物的茎可以吸出水来,他们均一目了然。在荒漠之中,有一种藤蔓植物,有一
个很大的与这小植物不相称的块根,这些块根有的像大萝卜,大的则有南瓜那样大。但
想得到它不太容易,不仅要仔细寻找,而且还要挖地三尺。布须曼人得到此“宝贝”后,
用刀将根块削成碎木,挤出汁液饮用。这种块根的含水量十分可观,大一点的块根,完
全可以保证一个人一天的饮水量。
    布须曼人是南部非洲大沙漠最古老的居民,多少世纪以来,他们始终保留着祖先留
下来的传统,过着游牧生活方式。他们把几个名字相同,语言相通的群体结合在一起,
就是一个部落,也可叫做“联盟”。他们的家族同属一个祖先,每一个这样的“联盟”
都有固定的被划分出来的土地,如村地,洼地,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在自己的国内生活,
很少有越境行为。
    每一个部落都有一个临时的首领,他的权力仅限于对饮食来源、水、火等一系列日
常生活的管理,选择居住地与迁徙以及内部纠纷的调解与仲裁。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布须曼人,对少年男女的成年仪式都很重视,少女的成年仪式。
在初潮后举行,大约需要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同时要禁食一些食物。在此期间,由一
个妇女专门负责她每天的生活。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少女向成年过渡的桥梁,在此期
间,她要学习有关成年妇女应懂得和掌握的知识,特别是妇女生理方面的知识。
    当“禁闭”结束后,她就离开了少年时代开始了成年妇女的生活,她已不是孩子,
可以考虑结婚问题了。男孩子稍大一点,就随着大人们开始狩猎了,但仍是孩子,只有
当为他举行成*礼之后,他才算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可像成年男子那样做一些事情,在
这之前却不能,男孩子成*仪式也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们由巫师在他们的额头上刺
上代表自己部落的特殊标记,但不实行割礼。随后,他们便离开自己的亲人到灌木丛中,
去过一种隔绝式的独立生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艰苦锻炼以培养他们的勇敢、智慧和团
结合作的精神,通过锻炼使他们更加清楚作为一个布须曼男子所要具备的条件和社会责
任。同时,他们还要学习本部落的“历史”——口头传说,布须曼人的历史就是这样一
代代口头流传而形成的。
    一个月以后,少年就成了成年男子,他们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开始新的成
年人的生活,至此,他们可以参加成年男子的一切活动。丛林之中的这段生活,给他们
在人生道路上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今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他们都会不畏困难,
勇往直前的。这种教育虽然仅有一个月时间,但它的影响将是永恒的。
    生活在世上的各色人种,无论是谁,都要进行自我的锻炼锤炼,才能摘取姹紫夺目
的桂冠,布须曼的青年男子为了承担成*的重担,必须到孤寂的灌木丛中锻炼一个月,
何况作为寻找食人部落,揭开其奥秘的探险小队呢?布须曼人能歌善舞,狩猎之前,丰
收之后以及各种仪式,庆典都有歌舞助兴。“爱情之舞”是少女成年仪式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节目,全部由女人参加表演,她们边唱边跳来到第一次来潮的少女家外,用这种方
式向她表示祝贺,祝愿她们健康成长,其中的“羚羊之舞”具有双重含意,在狩猎前跳
该舞,是为了祝愿狩猎成功,而当他们之中有人生病特别是妇女生病时。男人们就围着
坐在火旁的妇女跳这种“羚羊之舞”。布须曼人认为,用男人的阳刚之躯去赶走病魔是
最好的医疗方法。布须曼人当中还有一种带宗教和迷信色彩的“招魂舞”,跳这种舞必
须围着篝火进行,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舞蹈之中,火就是神灵的代表。该舞开始时,一个
妇女坐在火堆一边,而一些人则边唱边跳并用手拍打着节拍,而后,一些人相继加入到
这个队伍中来,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唱和打拍子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跳得也越来越
狂。这时突然一个男子站起来,双脚在拼命地跺地,全身在急速地震颤,就这样不停地
跳着、跺着,直至跌倒在地。于是惊人的场面出现了,倒在地上的男人用双手抓住双脚,
在女人和火焰的周围转圈滚动。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喊叫声也随
着人员的增加而越来越大,当然这样滚来滚去仅限于男人,而妇女则围着火焰边唱边跳。
这时舞蹈的队伍在发生着变化,分为内圈和外圈,女人围成一圈在内,男人围成一圈在
外.圈内的女人们肥大突起的臀部不时碰撞着外圈的男人,这时歌舞进入高潮,几个男
人跳得汗如雨下,围着一个唱歌的女人,拼命地上下挥着胳膊,似乎已进入一种不可自
控的如醉如痴的疯狂状态之中,直至倒地,不省人事为止,而只有这样,布须曼人才认
为阴魂才真正地回到了人体之中,这才是自己与神灵相结合的象征,又是死而复生的标
志。
    招魂舞真的能招魂,这不得而知,但威尔逊他们被如此热烈的气氛深深打动了,他
们也加入到厂舞蹈的行列中,学着布须曼人的样子跳起来了。首先滚地的是威尔逊,接
着汤姆森,维纳,西斯科也随之倒下,他们纵情地滚动,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自遥远的
英国的异乡人。这或许是对已连续几年神经高度紧张的他们一次最好放松吧!是啊,生
活是一张弓箭,绷紧了则容易断裂。坐在火堆旁边的露丝也使劲地用手拍打着节拍,但
她的目光始终未离开威尔逊。她已清楚地知道,自从和威尔逊一同踏上寻找食人部落的
征程后,她已深深地爱上下他,为他的气度,亦为他的豪情,更为他的临危不惧。自从
大学毕业后,和威尔逊生活在一起后,她虽然始终在野外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但其中
她也从所见所闻中增加了不少学识,况且,还有威尔逊爱着她。护着她。
    维纳在几年的征程中更成熟了,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厚功底的他通过对欧洲和
非洲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各地风情的掌握,已开始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研究,从中进
一步对人类文明进程和文明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对食人部落的奥秘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他努力地把这些思考变成真实美丽的文字。
    收获最小的要算西斯科了。毕竟,一路大多是在丛林与荒岛上渡过的,不言而喻,
这里是贫脊和荒凉的代名词,即使是自然宝藏也极难于发现。沿途所经过的各部落对于
一心做着发财梦的他只是一种虚无的寄托。可惜在“死亡之城”的奇遇也仅是偶然中的
偶然。但他的发财梦始终未曾破灭,因为他坚信食人部落定会给自己带来转机。

    看来,艰辛的历程并未浇灭他们各自的希望之火,在付出之后总会有喜悦与欢笑来
助长希望之火的熊熊燃烧。然而喜悦与欢笑之中有时也会生长伤心的眼泪。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15:41 | 只看该作者
伤心印度洋

--------------------------------------------------------------------------------

    离开南非抵达好望角时,守候在这里已近两年时间的3名水手和随从显然像是完成
了任务一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他们的感觉中,威尔逊等人极有可能在非洲的原始
森林中遇到了什么意外,或者是在食人部落中罹难。当他们见到威尔逊时,既惊又喜。
    威尔逊带领的寻找食人部落探险队从南非的好望角来到印度洋,面对一望无际,碧
波万里的印度洋,他们决定用信念和毅力征服它,然后到澳大利亚去寻求新的发现。
    这天,他们驾驶着从英国出发时自制的大木船从爱德华王子群岛出发。糟糕的是,
此时天空出现了浓密的乌云,瓢泼似的大雨从天而降,罗盘指针发疯似地转,完全失去
了作用,突变的天气,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岸边停留。2小时过后。雨终于停住了,太阳
像红点似的在天边出现,并慢慢爬上灰濛濛的天空,于是,他们开始上船出发了。雨后
的印度洋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了微微的波光,汤姆森指挥着3位水手用力划着大船,累
了,威尔逊、维纳和西斯科便轮流替换。就这样到了中午时分,一路上他们倒很顺利,
在风和日丽的印度洋海面上兴奋地遥望着海上奇景。
    可就在兴奋之时,一场灾难降临了。
    木船突然受到重重的撞击而晃动起来,经验告诉汤姆森,是条鲨鱼在进行试探性攻
击,一阵从未有过的恐惧感使他惊慌失措,他急忙叫大家紧紧踩着木船,自己一面使劲
地划浆,一面暗自命令自己保持镇定。
    西斯科早已吓坏了,口里不停他说着什么,仿佛在祈求上帝的保佑。
    这时,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都陷入了更深的恐惧漩涡正前方,一条食人鲨的背鳍,正
划过波浪向木船冲来!紧接着,木船受到重重一击,险些被推翻,面对这个可怕的嗜血
者,威尔逊他们全神贯注准备抵御。沉寂了片刻后,在一道朦胧的蓝色浪墙中,另一条
巨大的雄鲨鱼向他们发起了冲刺,像鱼雷似的穿向木船的下面。幸好,汤姆森和威尔逊
奋力划桨,才躲过了鲨鱼的追赶。
    又有两条鲨鱼迎面扑来,但都在他们的奋力反击下闪开了。在此情景下,鲨鱼不敢
贸然进攻,但仍尾随在附近,等待着机会。长时间的搏斗使大家早已精疲力竭,他们知
道,目前的处境万分危险,一旦让鲨鱼咬到第一口,在血腥味的刺激下,更多的鲨鱼将
在顷刻之间把他们撕咬得粉碎。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了,但这个弱点绝不能让鲨
鱼看出,于是,威尔逊他们鼓足勇气,向包围圈外冲去。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脱离了鲨鱼的包围,此刻,大家又饿又累,加上长时间
的体力耗费,他们再无气力,就连一向强壮的汤姆森也不得不低下了头。万一新的鲨鱼
出现该怎么办?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威尔逊的脑海中闪过。要是有人帮忙该有多好啊!
    正当威尔逊绝望之时,前方3000米处一艘轮船出现在海面上。威尔逊看到了希望,
不由得开心地一笑。
    船越来越近,只见轮船上6个彪形大汉向他们招手示意,威尔逊连忙向他们招手以
示求助。轮船终于靠近了。
    “谢天谢地,总算得救了。”露丝搂着威尔逊流着眼泪。
    可还在他们幸庆脱离危险之时,只见轮船上的6个大汉拿着长矛跳到他们的木船上,
不由分说地将他们仅有的财产抢劫一空。汤姆森奋力叵抗,可此时的他哪里是别人的对
手,几个回合下来,已是伤痕累累。
    西斯科紧缩在小船的另一头一动也不敢动。
    威尔逊终于明白了这是一群海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紧紧地抱着露丝接受残
酷的现实。
    海盗带着狂笑扬长而去。
    小小的木船上,只剩下几个悲伤的灵魂在向印度洋哭泣。
    愤怒、无奈、失望……一齐涌向威尔逊心间。
    食物不见了,指南针不见了,仅有的是破碎的心。
    威尔逊沉默了,维纳沉默了,汤姆森沉默了,西斯科沉默了。
    露丝哭了。
    是夜,威尔逊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路的惊险离奇,形形色色的怪诞奇闻,使他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收集了大量的丰富资料。然而,旅途茫茫,新的食人部落没有一
丝踪迹。茫茫的海面上,残留着的是一片孤寂与悲凉。四周没有一点声息,死一般的沉
静。一切万物生灵都沉沉睡去,然而威尔逊却思潮澎湃。现在他没有了家,没有了妻子
和女儿,没有了农场,想起他的妻子和女儿,内心便如万箭穿心,痛苦、愁绪交加,使
他无力挣扎和虚脱。而一并随行的队伍,他的女友露丝也是憔悴不堪,失去了往日的风
韵,这全是他的错啊,维纳一直都在生病,现在没有丝毫康健的迹象,他明显的感到他
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他该怎么办呢?是继续前进,还是回到英国去,或许是应该回英国
去吧,确实是需要休息和筹备规划一下了。他感到他的体力日渐衰弱,不能支持了,大
家都应该回去好好准备一下,让繁忙漂泊的心暂时停留,或许,这会更好,西斯科一直
在牢骚满腹、悔恨莫及,是呀,还是回到英国去好好休整一下,再去探寻食人部落吧!
    1922年的春天,当一艘破败不堪的旧木船载着几位憔悴不堪的探险者回到英国时,
受到了英国政府、学者以及更多的人们的热烈欢迎,威尔逊一行人看到此情景,不禁热
泪盈眶,感慨万千,当威尔逊向世人宣布了沿途的经历,特别是关于非洲第格族人吃人
的情况时,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递着这一惊人的消息,同时也
传说着那段艰难而又离奇的经历,特别是威尔逊等5人的名字,更是被人们四处传扬,
被视为英雄,这令5人不免有些自慰。
    回到英国,休整了半年时间,进行了积极的筹备和更为周密的设计,这5位“英雄”
准备开始第二次寻找食人部落的征程了。

    ------------------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12-8 15:41:42 | 只看该作者
让人可怕的食人族,看了一段精彩的小说。版主辛苦了!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
发表于 2009-12-8 16:42: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2-8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神奇的野性非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 01:04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