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隋代道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5: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隋朝因为统治时间较短(581一618),而且实行崇佛抑道的政策,佛教势力得到扶植,道教没有太大发展。但是由于南北朝之后道教成为成熟的官方宗教,故尔封建皇室和道士关系密切。隋杨帝杨广幻想长生不死,在洛阳西苑挖湖修造三座假山以充蓬莱、方丈、溉洲。隋帝还曾诏请擅长辟谷的道士徐则入宫;并崇敬宋玉泉、孔道茂等道士,还曾要求篙山道士潘诞给他烧炼金丹。隋场帝曾向茅山道士王远知执弟子礼,置玉清玄坛以处之,王远知见到隋场帝荒淫奢侈,遂疏于场帝而倒向晋王季渊(即后来的唐高祖)。

  道教在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内丹”之说开始兴起。据(罗浮山志)记载:

  元朗(苏玄朗)不知何许人也。尝学道于句曲(江苏茅山),得司命(三茅真君)真秘,"……隋开皇中来居罗浮,…居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及所授(茅君歌),又发明太易、丹道为《宝藏论》。弟子从游者闻朱真人服芝得仙,竞论灵芝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惟黄芝独产于嵩高,远不可得。元朗笑曰 "灵芝在汝八景中,盖向黄房求诸?谚云: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此之谓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又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乃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归神舟于心炼。

  《罗浮山志》还记载了苏玄朗的内丹理论,其中将炉鼎、神室、华池、铅、汞、中央戊己、黄芽等外丹名词,全部以体内的身、心、津、坎、离、意、脾土等解释之。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6《说周易参同契与内丹外丹》一文认为,自隋代苏玄朗始有内丹之称。有趣的是,在南朝梁陈就曾出现过“内丹”概念,佛教天台宗第三祖慧思曾学道教神仙方术,他在《誓愿文》中说:“籍外丹为修内丹”。说明内丹在汉魏时期就有所显现。

  在史籍有关隋代道教的记载之中,《隋书·经籍志》记有隋代所存道教经书:“经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服饵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篆十七部,一百三卷。”隋代道教所注重的经书是“首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4 15:14:29 | 只看该作者
隋代道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4 15:26: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7 06:55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