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茅山派道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5:0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文己言,陶弘景开创茅山宗。茅山宗在隋唐出现了元朗、司马承祯、吴筠等道教大师,他们撰作了一些重要的茅山派道经。

  据唐礼部侍朗权德舆撰(宗玄先生文集序)说:吴筠,字贞节,华阴人,“初梁陶弘景以其道授升玄王君,王君授体玄潘君,潘君授冯君。自陶君至于先生,凡五代矣。” 吴筠著述甚多,有(玄纲论)及(神仙可学论)及 (形神可固论)、(心目论)等,均以老子之道为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在(玄纲论·化时俗章第八)之中,他把“道德”与帝王联系起来:

  遣德者天地之先,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这是典型的皇族宗教教义。而在(玄纲论·长生可贵章)之中,他将老庄之道与神仙学说密切相联:

  或问曰,“道之大旨,莫先乎老庄,老庄之言不尚仙道,而先生独贵乎仙者何也?”愚应之曰:“何谓其不尚乎?……老子曰:‘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又曰:‘谷神不死'。庄子曰:‘千载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曰:‘故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又曰:‘乘云气,驭飞龙,以游四海之外。'又曰:‘人皆尽死,而我独存。'又曰:‘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斯则老庄之言长生不死神仙明矣,曷谓无乎。” 类似吴筠这样用神仙学说阐发老庄之道的思想,作为道教的基本教义,在唐代颇为盛行,对后世的道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记载,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白云子,河内(南)温县人。少而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师事潘师正,传其符录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本。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晦隐居传正一之法,至妆四叶矣。”故司马承祯亦为茅山宗重要人物。武则天、唐容宗、唐玄宗皆礼敬之。司马承祯工于词章,与陈子昂、卢戎用、宋之间、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为仙宗10友。卒后赐银青光禄大夫,号贞一先生。司马承祯撰有(天隐子)、(坐忘论)、(修真秘旨)、(修身养气诀)、(道体论)、(服气精义论)、(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上清天宫地府图经)、(太上升玄经)等10余种道教著作,其中对后世道教影响较大的是(坐忘论)和(天隐子)两种。

  (坐忘论)中,论述“道”与“生”之关系,认为生道合一,乃为长生之根本。他说:“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又说:“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可相离,然后乃长久。”

  (天隐子)中,讲述道教修炼经过的“五渐”之门,将“坐忘”列为与斋戒、安处、存思、神解并提的五渐之一。

  (天隐子)论“坐忘”曰: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而不行其见,非忘之义乎?何谓不行?日心不动故。何谓不见?日形都氓。故天隐子瞑而不视,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隐子果何人哉?于是彼我两忘,了无所照。

  这种坐忘合道的修持理论,成为后世道教修炼的准则。唐末五代出现的钟吕金丹道,其修持理论同司马承祯的坐忘学说有一定渊源关系。

  隋唐其他茅山宗大师也有不少道经著述。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4 15:05:2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4 15:07: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唐代道教和儒教平分秋色,李白就是亦道亦儒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11-14 15:11:14 | 只看该作者
茅山派道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7 06:55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