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百科] 秦晋方言曾是古代的“普通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9:4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时常边听边乐的秦腔及《走西口》中的山西方言,可能正是古代的“普通话”。)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出身在今河南洛阳东郊。苏秦年青时曾东奔齐国师从鬼谷子,后周游四方,以游说为业。起初,他的游说很失败,几乎赔光了家产,备受家人的讥讽嘲笑。不久,苏秦以“合纵抗秦”主张游说各国,终于说服赵、韩、魏、齐、楚、燕六国联手抗击强秦,六国达成联合盟约,苏秦出任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兼任六国的国相,一人独佩六国相印。秦国在此后十五年,不敢向函谷关内进兵。

那么,作为一个河南洛阳人,苏秦在游说六国时为何无语言障碍?大家知道,自上古起汉语便有方言分歧。苏秦能在六国游说自如,大获成功,难道说他通晓各国方言?
事实上,战国时期虽有方言分歧,但差异尚未至今人完全听不懂广东话、闽南话、温州话的境地。那时各地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上,语音上虽有差异但还不算太大。更重要的是,当时已有一种各地通用通晓的共同语,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各国之人均可听懂。
这种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代的“普通话”,究竟是什么语言或曰语系?
《论语·述而》有载:“《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里所说的“雅言”正是指当时列国所通用的语言。汉代扬雄所著《方言》中频繁使用“通语”一词,“通语”同样是指各地通用的语言。如当时表示“爱”的“雅言”或曰“通语”是“怜”,但韩国、郑国人说“怃”,宋国、鲁国之间的人说“牟”(意即“慕”),秦国人、汝水与颍水(今河南、安徽一带)之间的人则说“怜”。于是,“怜”便成为各地人都懂的表示“爱”的通语。
苏秦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自然通晓四方通用的各类“雅言通语”,因而在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时游刃有余,并无多少语言上的障碍。
需要说明的是,“雅言通语”作为先秦直至秦汉时期人们走南闯北的“普通话”,是以秦晋方言为基础的。今天的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共同语。而我们时常边听边乐的秦腔及《走西口》中的方言,可能正是上古时代的“普通话”。历史上秦晋地区曾长期是政治中心,中国第一个古王朝夏建于晋国范围,后来的周王朝则出自秦地,其影响绵延约六百年。秦汉时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均在秦晋方言地区。因而,秦晋方言在当时经常作为四方通语使用,曾经是古代的“普通话”。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9 14: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 22:55 , Processed in 0.1260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