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从司令员看解放军四大野战军的战斗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1: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大野战军谁最有战斗力?论整体,人数摆在那,军功摆在那,不是林大帅的四野还能有谁?有人还硬要扯个粟大将的三野出来跟四野争老大,那就是个人感情色彩太重了!但是,不论整体,论单兵风格,论同一建制比如一个师、一个军的战斗力,那倒是很有意思比一比了。个人对具体战争细节了解不多,有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愿以各路大军统帅的个人性格为分析点,说说四大野战军的战斗力。
一野。“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总的特点是对中央,对毛主席绝对服从,不怕艰难,善打恶仗,善于在运动战中克敌制胜。帐下名将王震、许光达等,多二、四方面军出身,尤其王胡子那也是解放军里的大刀客,红军时期每战必跃马扬刀,真猛将也!彭总打仗,打得了要打,打不了也得打,人数少吧,从气势上压倒你,以司令员身份比较,四大野战军里彭总当数第一;

二野。“刘伯承是一条龙”!将帅里面除朱老总外年龄资历排第二,川军时期早已名闻军界,留学苏联有过军事科班生的经历,蒋介石名之:刘伯承乃当代诸葛。刘帅打仗讲究策略,战前功课做的透,战时应变能力强。善打巧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帐下名将既有陈赓(相对独立)、张国华这样的智谋型,又有王近山、秦基伟尤其王疯子那种勇猛型,建国以后刘帅创建南京军事指挥学院,陈赓创建哈军工,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解放军很多名将猛将,打过的胜仗无数,但要把打胜的道理说明白的,让后人服气让后人能学习的,也就刘帅、陈大将这样少数几位了,以司令员身份比较,刘帅可列第二;
三野。陈毅毕竟是政工出身的,所以后期的军事指挥基本交由副司令、代司令粟裕指挥了。粟裕资历不浅,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是一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帅,可惜的是没参加长征,打打游击出不了什么成就,一直到新四军北渡,解放战争中有机会指挥大兵团作战,这才把粟大将的潜力真正的发挥出来,可谓是大器晚成啊!粟大将成长于实战,但军事指挥上却与科班出身的刘帅有异曲同工之妙,孟良崮、淮海大战是险胜,一方面表现出作为主要指挥员的粟大将的高超指挥艺术,但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那时侯的大趋势,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祖国万岁得民心者得天下,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轮车推出来的,这不仅是一句政治话,在军事上也同样在理。辽沈打的是城市攻坚战,运动歼灭战,阵地阻击战,百姓的支援远比不得淮海战场基本在根据地或靠近根据地来得有决定性意义。
四野。林大帅就用不着多说了,作为领袖的爱将,从配制上一直是最优的。林个人的表现也确实没给老毛丢脸。
另外说一句,其实仅就解放战争比战绩是很有局限性的,因为各个战场的对手不同,战场环境差别太大,好比是关公战秦琼,怎么比?个人观点拿朝鲜战场做对比的战场是合适的,入朝作战,成就了38军的“万岁军”威名,39、40等等同样扬名立万,四野应该是战绩最优的;上甘岭一役则成就了15军的王牌地位,配合作战的12军同样功劳不小,因此二野的朝战成绩当数第二;20、27军在朝战一样打出了三野的威风,不过综合比较只能屈居第三了。
欢迎讨论!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414

帖子

607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60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2-11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ぐ:生 活, ↖↖[美麗] 旳一塌糊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板凳
发表于 2009-2-12 20:54: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7 04:07 , Processed in 0.1160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